学术投稿

烧伤后气管切开术并发气道大出血10例

肖长辉;曾元临;张红艳;刘月辉;毛远桂;李国辉

关键词:烧伤, 气管切开术, 大出血, 致死性, 死亡率, 继发性, 术后, 控制, 救治, 患者, 单位
摘要:气管切开术后继发性大出血又称致死性大出血,死亡率极高.笔者单位曾救治此类患者10例,仅2例成活,余均死于未能控制的大出血.
中华烧伤杂志相关文献
  •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烧伤大鼠肠粘膜结构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的早期应用对严重烧伤大鼠小肠粘膜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烧伤组和rhGH组,每组10只.后两组造成25%TBSAⅢ度烧伤创面,立即腹腔注射地塞米松80 mg/kg,从伤后2 h开始分别给予等渗盐水和rhGH(1.33 U@kg-1@d-1).于伤后30、96 h,观察回肠末端粘膜组织形态、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和肠粘膜细胞增殖活性与凋亡率变化.结果烧伤组肠粘膜形态结构及上皮细胞损伤严重,rhGH组明显减轻,基本接近对照组;伤后30 h烧伤组和rhGH组肠粘膜细胞增殖指数(proliferative index,P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伤后96 h,rhGH组PI较烧伤组和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烧伤组肠粘膜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rh-GH组凋亡率较烧伤组(P<0.01)和对照组(P<0.05)明显下降.结论rhGH能促进严重烧伤后肠粘膜细胞增殖,但作用缓慢;能抑制肠粘膜细胞凋亡,而且作用迅速、效果明显,并可能通过抑制作用减轻肠粘膜损伤,维护形态结构的基本正常.

    作者:宋国栋;王德昌;贾军;马印东;张磊;杨涛;李绪焜;曹荣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早期搔刮植皮治疗小儿面部深度烧伤

    1996年6月至今,笔者医院共收治小儿面部深度烧伤患者(深Ⅱ度以上)58例,采取早期清创时搔刮、果酸保湿面膜覆盖、换植自体皮的方法治疗21例,对防治面部瘢痕增生和颜面畸形有明显效果.

    作者:蔡玉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复合溶菌酶在烧伤创面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笔者单位1999年6月~2001年5月,应用复合溶菌酶治疗耐甲氧西林型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中间型抗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创面,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罗珠;于益鹏;陈玉林;陈传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小剂量多巴胺对烫伤大鼠休克期肠粘膜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巴胺对严重烫伤大鼠休克期肠粘膜机械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预置心导管,30%Ⅲ度烫伤后静脉复苏.观察大鼠常规治疗(对照组)和小剂量多巴胺(3μg@kg-1@min-1)持续给药后,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丙二醛(MDA)及乳酸水平的变化,对肠道的病理学改变进行评分.结果多巴胺治疗组大鼠休克期一般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小剂量多巴胺能显著降低严重烫伤大鼠血清中的乳酸、MDA、DAO水平,以伤后3~12 h明显;多巴胺治疗组大鼠回肠病理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多巴胺对严重烫伤大鼠休克期肠粘膜机械屏障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潘文东;杨正文;周明;李木惠;张道全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烧伤合并间二硝基苯中毒八例

    间二硝基苯(dinitrobenzene,DB)污染人体,多可引起严重中毒.笔者单位于1996年7月收治1批DB生产车间爆炸引起的烧伤合并DB中毒患者8例.经积极抢救,治愈3例、死亡5例,报告如下.

    作者:于振邦;王玉山;王国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烧伤后24 h内削痂防治深Ⅱ度创面进行性加深的组织学观察

    目的探讨烧伤后24 h内行削痂手术,对深Ⅱ度烧伤创面进行性加深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12例深Ⅱ度烧伤患者,在伤后24 h内进行创面削痂手术.分别从手术前、手术后(伤后5~7 d)和未手术创面(伤后5~7 d)获取标本.采用HE染色、Masson's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标记Vi-mentin抗原阳性细胞的方法,对创面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随病程演进,未手术创面炎性反应程度明显加重,组织坏死范围扩大,原来残存的皮肤附件因炎症加重而消失;Masson's染色棕红色范围扩大,亮绿色范围缩小;Vimentin抗原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伤后24 h内削痂创面局部炎症反应较未削痂创面明显减轻,可见新鲜肉芽形成和部分上皮修复,组织坏死范围未见进一步扩大,与未手术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asson's染色亮绿色范围无明显缩小;Vimentin抗原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多于未手术区(P<0.05).结论烧伤后24 h内削痂,能适时去除创面坏死组织、阻断组织变质性损害的加剧,从而有效改善深Ⅱ度创面的进行性加深现象,对创面愈合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陆树良;向军;金曙雯;杨丽英;王志勇;乔亮;廖镇江;史济湘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异体真皮与自体表皮复合移植修复功能部位的观察

    2000年6月~2001年4月,笔者单位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大张薄皮片复合移植,治疗功能部位的瘢痕挛缩及深度烧伤创面,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何延奇;王秉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生长激素对严重烧伤患者支链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患者手术后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支链氨基酸代谢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1999年1月~2001年1月间,烧伤总面积大于30%、Ⅲ度面积大于10%TBSA、年龄12~50岁的重度烧伤患者50例,分为rhGH治疗组和对照组.伤后3 d内切痂植皮,rhGH组从术后第1天开始每晚皮下注射rhGH(0.3 U/kg),共10 d.分别于术前、术后1、3、7、10、14 d清晨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观察生长激素(GH)、支链氨基酸指标和患者尿3-甲基组氨酸(3-MH)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清GH浓度较正常值显著降低(P<0.05),术后3 d起rhGH组血清GH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尿3-MH的排出量均有增加,但对照组显著高于rhGH组(P<0.05).患者血浆支链氨基酸水平术前及术后第1天低于正常值,rhGH组术后第3天、对照组术后第7天,血浆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水平升高,分别达峰值,之后逐渐降低,自术后第7天开始rhGH组血浆支链氨基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hGH组血中GH浓度与尿3-MH排出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术后应用rhGH,可促进骨骼肌摄取氨基酸,合成蛋白质,降低肌肉蛋白分解速率.

    作者:柴家科;郝岱峰;吴焱秋;申传安;盛志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自体微粒皮与异体真皮基质复合移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自体微粒皮与异体真皮基质复合移植后创面的修复情况.方法于6只小白猪背部制作46个皮肤全层缺损创面,同时制作网状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和自体微粒皮.创面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个,分别进行自体微粒皮+异体真皮基质(两者比例为1:4)+异体断层猪皮、自体刃厚皮+异体真皮基质的移植.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移植成活率及创面收缩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移植术后组织学观察无明显差别,术后8~20周胶原纤维结构完整、清晰、排列规则、粗细均匀,可见正常的血管组织,炎症反应逐渐减轻,表-真皮间结合良好,钉突横跨基底膜并完好地固定于异体真皮上.移植术后5个月皮肤均较平滑、有弹性、功能好.结论自体微粒皮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复合移植后皮片成活率较高,为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较理想的覆盖材料.

    作者:王杨;薛宝升;徐珲;李天威;唐明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56例108只耳廓深度烧伤治疗体会

    1993年1月~1999年12月,笔者单位共收治56例108只耳廓深度烧伤患者,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会军;张捷;蒋永能;赵炳瑜;鲁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烧伤后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及防治策略

    长期以来,人们对肠道功能的认识仅局限于它是一个消化器官.在烧(创)伤、感染等所致危重病的救治中,临床医生的注意力多集中在心、肺、肾等脏器,而忽视了肠道屏障功能在危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邓诗琳;曹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烧伤后气管切开术并发气道大出血10例

    气管切开术后继发性大出血又称致死性大出血,死亡率极高.笔者单位曾救治此类患者10例,仅2例成活,余均死于未能控制的大出血.

    作者:肖长辉;曾元临;张红艳;刘月辉;毛远桂;李国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小面积磷烧伤继发糖尿病一例

    患者男,45岁.黄磷致右手Ⅲ度烧伤,烧伤面积为1%TBSA,伤后1 h入院.人院前未作任何处理,人院时右手创面仍冒浓浓白烟.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约20 min,质量浓度50g/L的碳酸氢钠溶液湿敷包扎.伤后第3天行右手切痂植皮术,术后皮片成活好,伤后第12天创面基本愈合.

    作者:吴庆云;石强;陈存富;任秋芝;付冬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包皮环切治疗包皮深度烧伤15例

    笔者单位于1985~1999年收治包皮深度烧伤15例,采用包皮环切去除创面的治疗方法,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高伟;张宝泉;杨新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严重烧伤后大鼠肠道生物屏障损害的初步研究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大鼠肠道生物屏障的动态变化.方法以30%TBSAⅢ度烫伤大鼠为模型并设对照组.于伤后24、48、72、96 h分别采用微生物分析、生化、放射免疫等方法观察盲肠膜菌群、肠内容物粘蛋白、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内毒素、肠道细菌移位率及定量分析腔静脉内毒素含量等.结果严重烧伤后早期,大鼠肠道生物屏障发生明显变化:肠道膜菌群总量减少,其中以双歧杆菌为主的厌氧菌群显著减少,需氧菌群略有增加,酵母样真菌迅速过度生长,需、厌氧菌比例严重失调;肠道生物屏障被破坏,定植抗力减小;肠道细菌移位率明显增加,肠内容物、腔静脉内毒素含量增高,粘蛋白、SIgA含量降低.结论@严重烧伤可致大鼠肠道生物屏障受损,成为烧伤后肠源性感染发生的原因之一.

    作者:陈军;张雅萍;肖光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烧伤早期创面局部冷疗的应用

    烧伤创面的冷疗法(Cryotherapy)自古有之,公元1世纪已有人提出冷疗止痛.所谓冷疗,是置烧伤部位于相对低温的环境中,使烧伤局部因冷却而达至治疗目的.

    作者:吴杰裕;肖能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机械通气治疗严重烧伤合并呼吸功能衰竭23例

    笔者单位1997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23例重度烧伤合并呼吸功能衰竭患者,经结合机械通气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霍丽贞;梁达荣;刘锡麟;梁志刚;李孝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大剂量静脉补钙抢救氢氟酸烧伤合并氟中毒六例

    氢氟酸(HF)烧伤不仅局部(皮肤及呼吸道)损伤严重,还会因氟中毒及低钙血症而致死[1].大剂量补钙是救治HF烧伤的重要措施,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秀玲;彭建宇;阎锋;胡安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自制植皮缝合专用持针切线钳的应用

    笔者单位在大张皮片移植术中,应用自制的植皮缝合专用持针切线钳进行缝合固定,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林海涛;朱正鹏;周行军;石团元;龚黎明;罗军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烧伤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致中毒性休克一例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烧伤创面后,其外毒素可引起严重的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oxic Shock Syndrome,TSS),目前相关报道甚少.笔者单位曾收治1例该类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陈传俊;于益鹏;李罗珠;孙步梅;陈玉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