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通络追风散外治退行性膝骨关节病的证型研究

谢懋华;钟贤;邱非拉

关键词:退行性膝骨关节病, 膝骨关节炎, 辨证论治, 通络追风散
摘要:目的 研究自拟“通络追风散”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病的临床适应证型.方法 采用通络追风散辨证外治退行性膝骨关节病,观察肝肾不足、筋脉瘀滞(A组)及肝肾亏虚、痰瘀交阻(B组)两组证型患者的关节疼痛及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通络追风散能有效改善两组退行性膝骨关节病患者病情,总显效率A组为95.45%,B组为92.30%,在改善两组患者关节疼痛及功能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络追风散适用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型及肝肾亏虚、痰瘀交阻证型的退行性膝骨关节病患者.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心血管疾病护理路径的现状与进展

    心血管疾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社区护理成为该疾病护理干预的重要部分.如何使社区护理路径更规范、更系统、更科学的开展,一直是心血管护理领域的重要话题.目前的社区心血管疾病护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体制,社区专业医疗资源缺乏、专业知识、人才不足等,严重限制了社区护理的发展.建立三级管理体制,利用远程监测系统,完善社区患者电子档案,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使大型三甲医院的丰富医疗资源覆盖到社区或其他地区,这将成为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者:孙箫音;陈芳;裴大军;石宏伟;梁景煜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检测方法及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方法 采集我院妇科门诊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泌尿生殖道标本,行支原体检测及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试验,分析支原体检测检出率及耐药情况.结果 UU阳性率显著高于MH及UU、MH混合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对红霉素耐药率显著高于其他药物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对交沙霉素耐药率显著低于其他药物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需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择高敏的抗菌药物,尽量做到合理、足量、规范用药,并对支原体药敏行动态监测,方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蔡叶琴;黄黎;毛敏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长期饮酒对老年人认知损害和脑萎缩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的探讨

    目的 评估长期饮酒对老年人认知功能损害和脑萎缩的影响,探讨其认知功能损害与脑萎缩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应用剑桥老年认知量表中文版(CAMCOG-C)对56例长期饮酒老年人(饮酒组)和58名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全部对象行脑CT检查.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饮酒组CAMCOG-C总分及各项亚测试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饮酒组脑萎缩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萎缩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脑萎缩者(P<0.01).结论 长期大量饮酒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及脑结构异常,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麻荣武;罗斯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sAg结果的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不同因素对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sAg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同一批次的试剂对不同状态的血清标本进行同步检测,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不抗凝血液标本)HBs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4.4%、11.1%和0%.B组(抗凝剂血液标本)HBs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33.3%和0%.C组(含血细胞标本)HBs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2.2%、66.7%和100%.结论 引起结果有误的原因有外源性和内源性,其中主要的是标本有溶血或者浑浊现象.为了大限度地减少误差的发生,要对血清标本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

    作者:王一丁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海南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现状、问题及对策

    海南省有800多万人口,每年约有12万新生儿出生,其中很多新生儿有出生缺陷,这些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不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患儿和家庭也承受着巨大痛苦.新生儿疾病筛查在海南的普及降低了新生儿CH、PKU、G6PD缺乏症发病概率.目前,海南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许多国内发达地区仍存在着差距.本文就现阶段海南省新生儿疾病筛查发展现状进行探讨.

    作者:赵振东;王洁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f/tPSA、PSAD在PSA灰区对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诊断效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在PSA灰区(tPSA 4-10ng/m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对前列腺增生症(BPH)、前列腺癌(PCa)的诊断效用.方法 162例患者经临床确诊后分为BPH组104例和PCa组58例,分别检测其血清PSA、f/tPSA、直肠超声检测前列腺体积并测算PSAD数值.结果 PCa组血清tPSA与BPH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血清f/tPSA较BPH组明显降低(P<0.01),PCa组PSAD值较BPH组明显升高(P<0.01).随f/tPSA、PSAD升高,PCa诊断的敏感度也升高但特异度下降.PSAD对PCa诊断特异度明显高于f/tPSA比值.结论 f/tPSA比值和PSAD对诊断BPH、PCa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鹏;包卫东;杨莉莉;沈俭;顾燕青;沈伟;沈杰;俞奇伟;陈建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不同检测系统测定血清尿素氮和肌酐的结果偏倚分析

    目的 探讨尿素氮(BUN)和肌酐(CREA)在BECKMAN LX20和Roche Modolar DP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之间测定结果的可比性,为不同的检测系统检测结果之间的临床可接受性提供依据.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 EP9-A文件,以Roche Modolar DP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参考方法(X),以BANKMAN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实验方法(Y),计算其相关系数(r2)及直线回归方程,按照美国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标准允许总误差(Total error allowance,TEa)的1/2为判断依据,判断两个不同的检测系统之间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及临床可接受性.结果 两个系统BUN、CREA检测相关系数r2=0.998 9、0.9988,回归方程分别是y=0.992x-0.038 9、y=0.9846x-0.040 9.不同检测系统上检测的结果差异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BUN、CREA的结果具有可比性,能够被临床所接受.

    作者:唐新;汪小葛;浦雄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对2006年8月至2011年3月28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按0.9:1随机分为放疗组136例,替莫唑胺+放疗组151例.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分析两组患者2年总体生存时间及无复发生存时间.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纳入年龄、性别、手术切除范围、小型精神状态量表评分、WHO体力状况评分等,评价两放疗组患者死亡风险率,同时比较单个影响因素间相对死亡风险.结果 随访2年后,替莫唑胺+放疗组中位生存期14.8个月,放疗组11.7个月.替莫唑胺+放疗组调整死亡风险率为0.53 (95%CI 0.41~0.67;P<0.01).替莫唑胺+放疗组无复发中位生存期6.8个月,放疗组4.9个月.手术切除程度与生存时间有明确关系(P<0.01);从活检及部分切除到大部分切除再到次全切,死亡风险依次下降0.64 (95%CI 0.54~0.73).结论 替莫唑胺联合放疗能明显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手术切除程度仍对该类患者预后有决定性影响.

    作者:赵鹤翔;高利民;冯文;高晋健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295例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分析

    目的 了解宜昌市及周边地区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质量.方法 严格按照WHO技术规范,对295例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进行常规分析.结果 295例受检患者中,精子活动力异常129例(占43.7%),pH值异常106例(占35.9%),液化时间异常88例(占29.8%),精子活率异常83例(占28.1%).结论 宜昌市及周边地区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异常以活动力异常为主,其次分别是pH值异常、液化时间异常及精子活率异常,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精子各运动参数在生殖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易虹;向希映;鲜胜;李乾元;冯德春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点按穴位治疗小儿脑瘫伴言语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点按穴位治疗脑性瘫痪患儿言语障碍的疗效.方法 点按脑瘫患儿廉泉、风府两个穴位.结果 15例患儿治愈5例、显效5例、有效5例,无效20例.结论 点按穴位是脑瘫患儿伴言语障碍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不仅可以改善或治愈脑瘫患儿言语障碍,提高患儿的言语水平,也可促进其认知的发展及智力的发育.

    作者:李兰华;郑建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866例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实施风险管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根据经验总结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风险种类制定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明显减少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仁莲;严雪诊;梁锦娣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血糖、血脂水平及康复训练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血糖、血脂水平与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关系,观察康复训练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为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老年MCI患者54例,对照组为健康老年人60例.分析老年MCI与血糖、血脂水平的关系.同时对病例组采取为期6个月的康复训练干预,通过对比病例组干预前、后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韦克斯勒记忆量表(WMS)和自我效能量表(SES)得分,分析康复训练的效果.结果 老年MCI患者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干预后,老年MCI患者的记忆功能(特别是长时记忆、短时记忆、数字记忆和形状记忆)、抽象思维能力和自我效能水平均有所提高,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糖、高血脂是老年MCI的危险因素之一,康复训练干预可显著提高老年MCI记忆功能、抽象思维能力和自我效能.

    作者:张菊艳;吴金山;田春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脑电超慢涨落检测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 应用脑电超慢涨落仪(ET)测定阳性、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递质水平,探讨脑电超慢涨落在精神分裂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脑电超慢涨落仪,根据脑内不同神经递质有不同的振荡频率的原理,通过多重频谱分析与非线性处理的方法,测定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和60例正常对照者各种神经递质的水平,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阳性组、阴性组的多巴胺(DA)活动升高,去甲肾上腺素(NE)、谷氨酸(Glu)活动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精神分裂症阴性组的5-羟色胺(5-HT)活动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精神分裂症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DA、5-HT、Glu、g-氨基丁酸、NE活动明显异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电超慢涨落仪在测定精神分裂症神经递质的变化中具有一定价值,可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神经递质的评估手段之一.

    作者:俞扬;陆春英;过树荣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不同方法治疗Sanders Ⅱ~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我院收入的Sanders 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共75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三组:锁定钢板组、普通钢板组及克氏针组,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全足负重时间、跟骨Bohler角、跟骨Gissane角、跟骨高度、宽度及Marland评分.结果 克氏针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低于锁定钢板组及普通钢板组(P<0.05).锁定钢板组全足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普通钢板组及克氏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及跟骨宽度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患者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均显著高于普通钢板组及克氏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患者优良率为88%,显著高于普通钢板组(68%)及克氏针组(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愈合,并能够较好的恢复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及跟骨宽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卫东;宋颖军;龚建斌;温贤成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耳穴贴压法治疗中风后抑郁(卒中恢复期)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耳穴贴压法治疗中风后抑郁(PSD)(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8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PSD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配至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4例.试验组采用耳穴贴压法,对照组口服百忧解.两组均治疗8周,以汉密顿抑郁量表-21项(HAMD)、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为观察指标,在治疗前、第2周末、第4周末、第8周末各检测1次,共4次.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共有83例完成试验(分别为42例、41例).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有下降,各自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下降,各自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BI评分均有提高,各自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耳穴贴压法治疗PSD可获得与百郁解相似的疗效.

    作者:黄宏敏;赵光峰;王家艳;陈琪;许玉皎;卢瑞丽;周晓晖;张冠壮;刘卫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心理干预联用帕罗西丁治疗抑郁症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心理干预联用帕罗西丁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我们通过检索近十五年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CECDB)、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QVIP),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进行评价,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5个R.C.T共413名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治疗组(心理干预联用帕罗西丁治疗)206例,对照组(普通心理治疗、氟西汀、西酞普兰)207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自杀风险、出现强迫症状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比常规治疗,心理干预联用帕罗西丁治疗可显著提升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值得广为普及.

    作者:张浩明;郑翔;方敏;郭秀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高频超声声像图对乳腺结构不良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声像图对乳腺结构不良的诊断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02例患者采用高频超声进行诊断,并对其中65例患者进行病理活检.结果 96例患者为双侧乳腺结构不良,6例患者为单侧乳腺异常.小叶增生型43例,囊肿型11例,局灶性纤维化型21例,纤维腺瘤样增生型15例,导管增生型3例以及混合型9例.102例患者中有65例进行手术病理活检,均诊断为乳腺结构不良,其中局灶性纤维化型16例,小叶增生型21例,囊肿型9例,纤维腺瘤样增生12例以及混合型7例.结论 采用高频超声对乳腺结构不良进行诊断具有良好的检出率及准确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谢一芝;黄秀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TCT和HR-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

    目的 评价超薄液基细胞学(TCT)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本院妇科门诊患者已进行TCT及HC2-HPV-DNA检测的患者687例进行研究,患者均已做宫颈病理活检,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按≥(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 Ⅰ级为阳性,同时以HPV-DNA检测的RLU/CO比值≥1.0诊断为阳性,TCT≥ASCUS为异常,分析TCT、HPV-DNA及两者联合检测结果对宫颈活检指征的分析.结果 TCT、HPV-DNA、TCT联合HPV作为诊断试验指标:灵敏度(76.5%、84.7%、72.0%),特异性(73.6%、52.7%、80.7%),阳性预测值(57.9%、45.1%、64.5%),阴性预测值(86.8%、88.3%、85.6%),诊断符合率(74.5%、62.7%、77.9%),Kappa值(0.46、0.30、0.51).任一单种或联合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和HPV-DNA联合检测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但三者的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符合率和Kappa值以联合检测方法高,可靠性好.结论 TCT联合HPV检测比HPV、TCT单一指标更有利于宫颈癌的早期筛查.

    作者:龙华泉;陈世豪;张伟坚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早期气道管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气道切开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气道管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道切开的意义.方法 对46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行气管切开,采取气道湿化、气管内吸痰、减少引起气道刺激的因素等呼吸道管理措施.结果 按GOS评价标准:1级(良好)9例、2级(轻残)11例、3级(重残)5例、4级(持续植物状态)13例、5级(死亡)8例.气管切开期间,无一例发生脱管或套管堵塞,18例发生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9.13% (18/46).46例患者气管切开前PO2、PCO2及SaO2分别为(65.2±8.7) mmHg、(56.2±7.8) mmHg和(92.3±5.1)%,气管切开后分别为(76.5±6.3) mmHg、(46.1±5.2) mmHg和(97.2±3.1) 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行气管切开时,尽早行气道管理可显著改善患者通气状况,有效降低气管切开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利城;张业司;袁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83例,根据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应用猪肺磷脂注射液.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12h、24 h的PaO2、PaCO2及PaO2/FiO2水平;比较两组间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①治疗后12h及24 h,观察组患儿PaO2、PaCO2及PaO2/FiO2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儿感染、颅内出血、呼吸暂停、肺气漏及死亡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刘红霞;李小玲;刘仁红;肖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