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明;郑翔;方敏;郭秀平
目的 评价超薄液基细胞学(TCT)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本院妇科门诊患者已进行TCT及HC2-HPV-DNA检测的患者687例进行研究,患者均已做宫颈病理活检,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按≥(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 Ⅰ级为阳性,同时以HPV-DNA检测的RLU/CO比值≥1.0诊断为阳性,TCT≥ASCUS为异常,分析TCT、HPV-DNA及两者联合检测结果对宫颈活检指征的分析.结果 TCT、HPV-DNA、TCT联合HPV作为诊断试验指标:灵敏度(76.5%、84.7%、72.0%),特异性(73.6%、52.7%、80.7%),阳性预测值(57.9%、45.1%、64.5%),阴性预测值(86.8%、88.3%、85.6%),诊断符合率(74.5%、62.7%、77.9%),Kappa值(0.46、0.30、0.51).任一单种或联合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和HPV-DNA联合检测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但三者的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符合率和Kappa值以联合检测方法高,可靠性好.结论 TCT联合HPV检测比HPV、TCT单一指标更有利于宫颈癌的早期筛查.
作者:龙华泉;陈世豪;张伟坚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脑梗死患者住院费用的构成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以此为依据提出降低住院费用的有效途径.方法 以北京世纪坛医院2010-2011年脑梗死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对影响住院费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影响脑梗死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有住院天数、脑梗死高危因素个数、付费方式、年龄和药费.结论 降低住院天数、药费及控制脑梗死的高危因素,是减少脑梗死患者住院费用的关键.
作者:王丹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1年8月采用PFNA治疗的3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Evans骨折分型:Ⅰ型4例,Ⅱ型6例,Ⅲ型16例,Ⅳ型8例,反粗隆间骨折2例.结果 36例均获得9~16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按Harris评分标准:优28例,良3例,中2例,差3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6.1%.结论 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确切,可作为一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手术方法.
作者:潘富文;杜秀藩;张国如;王启琪;云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检测方法及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方法 采集我院妇科门诊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泌尿生殖道标本,行支原体检测及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试验,分析支原体检测检出率及耐药情况.结果 UU阳性率显著高于MH及UU、MH混合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对红霉素耐药率显著高于其他药物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对交沙霉素耐药率显著低于其他药物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需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择高敏的抗菌药物,尽量做到合理、足量、规范用药,并对支原体药敏行动态监测,方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蔡叶琴;黄黎;毛敏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点按穴位治疗脑性瘫痪患儿言语障碍的疗效.方法 点按脑瘫患儿廉泉、风府两个穴位.结果 15例患儿治愈5例、显效5例、有效5例,无效20例.结论 点按穴位是脑瘫患儿伴言语障碍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不仅可以改善或治愈脑瘫患儿言语障碍,提高患儿的言语水平,也可促进其认知的发展及智力的发育.
作者:李兰华;郑建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血糖、血脂水平与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关系,观察康复训练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为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老年MCI患者54例,对照组为健康老年人60例.分析老年MCI与血糖、血脂水平的关系.同时对病例组采取为期6个月的康复训练干预,通过对比病例组干预前、后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韦克斯勒记忆量表(WMS)和自我效能量表(SES)得分,分析康复训练的效果.结果 老年MCI患者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干预后,老年MCI患者的记忆功能(特别是长时记忆、短时记忆、数字记忆和形状记忆)、抽象思维能力和自我效能水平均有所提高,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糖、高血脂是老年MCI的危险因素之一,康复训练干预可显著提高老年MCI记忆功能、抽象思维能力和自我效能.
作者:张菊艳;吴金山;田春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在放舱内模拟野战条件下犬四肢损伤出血的救治时效性.方法 选择6只正常精壮雄性犬,对其模拟野战战伤导致四肢神经血管损伤止血包扎施治,观察在放舱内对于救治重伤犬肢体坏死的效果,有无感染及血肿,有无并发症.结果 在方舱内为模拟野战或地震灾害环境下四肢血管损伤的雄性犬进行急诊包扎止血,6只犬全部存活,肢体无截肢,仅1例感染濒临坏死,血管神经周围组织无血肿,无并发症.结论 战场中在手术方舱内展开损伤控制性手术为肢体伤口有效止血,可以为外科手术争取时间,做到大限度控制肢体存活率及死亡率.
作者:江少杰;王林海;周文平;梁明;韩雅玲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Excel软件,对我院2011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数据进行处理,按药品名称、药品类别统计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联合用药等,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无论从销售金额还是从使用频度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均排前面,联合用药较多的是三联和四联.结论 抗高血压药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陈永祯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声像图对乳腺结构不良的诊断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02例患者采用高频超声进行诊断,并对其中65例患者进行病理活检.结果 96例患者为双侧乳腺结构不良,6例患者为单侧乳腺异常.小叶增生型43例,囊肿型11例,局灶性纤维化型21例,纤维腺瘤样增生型15例,导管增生型3例以及混合型9例.102例患者中有65例进行手术病理活检,均诊断为乳腺结构不良,其中局灶性纤维化型16例,小叶增生型21例,囊肿型9例,纤维腺瘤样增生12例以及混合型7例.结论 采用高频超声对乳腺结构不良进行诊断具有良好的检出率及准确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谢一芝;黄秀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病理性疼痛和脾切除术对老年雄性大鼠海马细胞胆碱乙酰转移酶和细胞凋亡的不同影响及其机理.方法 选择60只老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单纯麻醉,只给予麻醉处理(单纯麻醉组);B组在左侧大腿中部切开,暴露坐骨神经后用4-0丝线结扎4道,常规缝合皮肤(CCI组);C组给予脾切除手术之后常规缝合伤口(脾切除组).三组再按术前1d、术后1d、7d、14d4个时间点,将每组再分为4个小组(n=5).分别为:A1、A2、A3、A4,B1、B2、B3、B4,C1、C2、C3、C4,在术前1d和术后1d、7d、14d按时间点经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后,开胸经升主动脉依次灌注生理盐水100ml和4%多聚甲醛-PBS复合液300 ml后,开颅取脑,石蜡切片后分别进行HE和CHAT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海马组织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CCI组锥体层细胞损伤重,有较多凋亡形态细胞出现,高峰在术后14d,脾切除组锥体层和颗粒层均有损伤,出现细胞减少,形态改变;CHAT免疫组化染色3组均有CHAT阳性细胞数的减少,术后7d、14 d CCI组较脾切除组染色明显偏浅.结论 病理性疼痛和脾切除组造成海马细胞损伤的位置和程度不同,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
作者:朱雅斌;孙灿林;谢国柱;钱涛;姜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麦默通旋切系统在切除乳腺恶性病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麦默通旋切系统切除13例乳腺癌患者病灶(直径0.3~2.5 cm),随后在开放手术中进行残腔及针道活检,检查有无癌组织残留.结果 在13例患者中,开放手术活检后病理提示有5例(38.5%)患者出现癌组织残留,穿刺针道中均未见癌细胞残留.结论 麦默通旋切术后不会引起针道转移,对于肿瘤体积<2.5cm的乳腺癌病灶使用麦默通旋切系统切除后残腔肿瘤残余与肿瘤边界、肿瘤有无钙化性病变及淋巴结有无转移无明显关系.
作者:汤鹏;钟晓捷;张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866例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实施风险管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根据经验总结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风险种类制定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明显减少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仁莲;严雪诊;梁锦娣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6%羟乙基淀粉130/0.4共同负荷联合麻黄碱预防高龄产妇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后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足月高龄产妇(35~44岁)随机分为共同负荷联合麻黄碱组(A组)和单纯共同负荷组(B组),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A组产妇在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前以6 ml/kg快速复方林格溶液输入,在硬膜外腔注入试验量局麻药后以6%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溶液(HES130/0.4)500 ml加入8 mg麻黄碱快速输入(25~30 min输完).B组输液和A组相同,胶体中未加入麻黄碱.分别记录产妇麻醉前和硬膜外腔注入首次量后5 min、10 min、15 min、20 min、25 min和30 min SBP和HR的变化;记录产妇低血压、心动过缓和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发生率;检测两组胎儿出生后即时脐动、静脉血气分析及新生儿出生后1 min及5 min Apgar的评分.结果 A组产妇硬膜外麻醉后各时点SBP无显著改变(P>0.05);B组产妇T3、T4时点SBP显著降低(P<0.01),A组产妇SBP在T2、T3、T4时点显著高于B组(P<0.01).A组产妇麻醉后T2、T3、T4时点HR显著增快(P<0.05);并显著快于B组(P<0.05).B组HR各时点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胎儿脐动脉血pH、PCO2、PO2和B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前和麻醉给药同时以适量液体负荷联合小剂量麻黄碱预防高龄产妇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后低血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作者:黄格;谭冠先;叶海洪;陈峻;黄金会;阮浩神;黄小云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护患无隙沟通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间我院心血管内科共收诊382例患者列入对照组,采用传统护患沟通方法;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间共收诊368例患者列入研究组,采用护患无隙沟通方法.结果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问卷平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患无隙沟通方法既能提升护士的自身能力与修养,又能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临床依从性和配合度,有利于密切护患关系,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吴超英;曹慧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比较妇科腹腔镜手术中ProSeal喉罩(PLMA)通气时吸入七氟醚与静脉丙泊酚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妇科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静脉丙泊酚组(P组)和吸入七氟醚组(S组)各20例.全麻诱导依次静注芬太尼2 μg/kg,P组静注丙泊酚2~2.5 mg/kg,S组吸入5%七氟醚,患者入睡后静注阿曲库铵0.6 mg/kg.置入PLMA后行机械通气.监测记录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呼吸通气参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呼吸通气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诱导给药后,两组患者SBP、DBP、HR较基础值均下降(P<0.01),其中P组DBP和HR比S组更低(P< 0.05或P<0.01),其余时点,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和丙泊酚均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腹腔镜手术全麻,起效和苏醒均迅速;相比于丙泊酚,七氟醚诱导期血流动力学较为平稳.
作者:李荣胜;廖永强;蓝晓文;韩琪;谢华杰;周德清;王彩霞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生活辅助器具对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98例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研究入选患者分为常规康复组和康复干预组,常规康复组患者给予心理干预、运动疗法训练和手指操训练,而康复干预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结合生活辅助器具进行训练,分别于入组时及入院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自编问卷调查、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表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测评,比较常规康复组和康复干预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1个月后,常规康复组和康复干预组患者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康复干预组患者MBI评分明显高于常规康复组(P<0.05);同时,常规康复组和康复干预组患者AD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康复干预组患者MBI评分明显低于常规康复组(P<0.05).结论 结合生活辅助器具对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其残疾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张奇;刘春雨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程度及文化程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不同社会支持程度和文化程度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血压控制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高社会支持程度和大专及以上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同时其血压控制较佳率也显著高于其他患者,而高中和中专、一般社会支持程度患者均高于初中和小学、低社会支持程度患者,P均<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会支持程度及文化程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较大,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及干预.
作者:宋丽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下咽癌病理分期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8例下咽癌患者,75例为梨状窝癌,7例为环后癌,6例为下咽后壁癌,T2期15例、T3期32例、T4期41例,对患者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与病理分期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8例下咽癌患者中有69例(78.41%)出现颈淋巴结转移,主要转移至颈部Ⅱ区、Ⅲ区及Ⅳ区,三个部位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期转移率为60.00%(9/15)、T3期转移率为90.63%(29/32)、T4期转移率为100%(41/4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患者1~3年,T2期患者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T4期患者,T2期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T3期和T4期患者(P<0.05).结论 下咽癌病理分期与颈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而颈淋巴结转移是影响下咽癌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可根据患者病理分期及颈淋巴结转移情况评估患者预后及指导临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早期诊治效果.
作者:刘小云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并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从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克罗米芬50 mg/d,连用5d,研究组同时在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吡格列酮15 mg/d,连续服用12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INS)、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睾酮(T)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排卵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排卵27例(64.3%),对照组排卵 16例(38.1%),研究组排卵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MI、FBG、INS、FSH、LH及T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MI、FBG、INS、LH及T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显著降低患者FBG、INS、LH及T水平,提高排卵和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玲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肾上腺肿瘤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5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超声图像,对比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结果 本组病例诊断符合率达89%,肾上腺肿瘤类型不同,其超声声像图显示大小、形态、内部回声等有不同特征.结论 超声对肾上腺肿瘤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邓仕军;罗开琴 刊期: 201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