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钰军;梁颖湘;余斌
目的 探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在颅骨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56例患者采用数字化成形技术制作个体化钛网进行颅骨修补,并选用40例行传统手工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手术时间、塑形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钛钉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与观察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修复颅骨方便、快捷、塑形满意,并发症少,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作者:巢少辉;刘宁;金建辉;朱光彩;毛剑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内固定术后负压引流对Ⅲ型跟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影响.方法 回顾选择我院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患者60例,按Sanders分型,均属Ⅲ型跟骨骨折(闭合性),采用改良切口、异型跟骨钢板+植骨内固定、胶管负压引流手术治疗.结果 切口Ⅰ期愈合58例,Ⅱ期愈合2例,感染率为3.3%.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良率为95%.无皮瓣坏死及骨折严重并发症.结论 内固定术后给予负压引流治疗Ⅲ型跟骨粉碎性骨折,可有效提高预后优良率,降低感染率,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陈正伟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3D-Vibe序列在三叉神经痛患者磁共振检查中的技术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SIEMENS 3T-VERIO型磁共振成像仪对2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采用3D-Vibe技术扫描.结果 23例患者的三叉神经与附近压迫血管之间的关系显示清晰,均达临床诊断标准,12例患者经病例追踪证实.结论 3D-Vibe技术对显示三叉神经与血管压迫之间的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嵇卉;郑纪永;肖峰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海南老年和非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根据年龄分为两组:A组,年龄<60岁,35例;B组,年龄≥60岁,45例.应用QCA软件测量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度积分法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①两组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3支血管发生病变概率相似(P>0.05),但B组左主干(LM)受累概率显著高于A组(2.9% vs 13.3%,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随年龄增加而增加(1.89±0.86 vs 2.32±0.92,P<0.05).②两组“罪犯“病变在LM、LAD、LCX和RCA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罪犯“病变处狭窄程度有不同差异:临界病变(50%~75%狭窄)在两组中发生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 vs 4.4%,P>0.05);重度狭窄(76%~95%狭窄)发生概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20.0%vs 46.7%,P<0.05);次全闭塞和完全闭塞病变的发生概率随年龄增加而减少( 14.3% vs 8.9%,P<0.05;62.8% vs 37.8%,P<0.05).两组急诊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vs 95.6%,P>0.05).结论 海南老年和非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存在不同特点,随年龄增长,老年心梗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更趋复杂,但“罪犯”血管急诊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罗江宾;王天松;邓明尧;冯旭霞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确定0.5%左旋布比卡因等比重溶液在肥胖产妇与非肥胖产妇脊麻中产生运动阻滞的半数有效量(ED50),确定两类产妇运动阻滞的效价比.方法 随机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剖宫产产妇50例,术中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按体重指数(BMI)不同分为两组,每组产妇25例,肥胖组,BMI> 30kg/m2,正常组,BMI≤30 kg/m2.脊麻给药剂量的选择用上下序贯法,首次剂量为0.5%左旋布比卡因6 mg,下一次剂量视前一患者反应而定,1 mg为药量增减梯度.根据脊麻给药后5 min阻滞情况决定下例患者给药剂量,以Bromage和HMFS评分判定下肢运动阻滞是否有效,用Dixon和Massey公式和概率单位回归(Probit Regression)方法计算分析两组患者运动神经阻滞的ED50.结果 用Dixon和Massey计算得出,0.5%左旋布比卡因在肥胖组和正常组产妇脊麻中产生运动神经阻滞的ED50分别为3.123mg(95%CI:2.738,3.563)和3.558 mg(95% CI:3.325,3.872),ED50的效价比为0.878(95%CI:0.614,1.023);Probk回归分析得出肥胖组和正常组产妇ED50分别为3.010mg (95%CI:1.992,3.532)和3.441mg(95%CI:2.487,3.996),ED50的效价比为0.875(95%CI:0.540,1.023),左旋布比卡因对肥胖产妇的运动阻滞效应增强,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5%左旋布比卡因在肥胖产妇脊麻中,产生运动阻滞的效价强度大于正常体重产妇.
作者:李树武;金振疆;李晓峰;屠雪峰;范明威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20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平均随机分为锁定钢板组和传统手术组,分别予锁定钢板固定和传统手术固定,术后随访6~12个月,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锁定钢板组疗效优秀率(80%)高于传统手术组(24%),(x2=6.44,P<0.05),总体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手术组(H=8.43,P<0.05).随访期间两组出现的并发症包括愈合不良、内固定不良、肱骨头坏死等,锁定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传统手术组,总并发症发生率锁定钢板组也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有进一步研究推广的价值.
作者:薛滨勇;王建新;苏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射精管囊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射精管囊肿患者9例,7例采用经尿道射精管囊肿开窗术,2例采用经尿道射精管口切开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9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效果满意.结论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射精管囊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随访效果满意,是治疗射精管囊肿的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伟锋;夏宏辉;王可兵;崔建军;汤珺;沈军;叶军;方建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对胃管固定的材料,从普通的医用胶布、3M透明敷料,棉线绳、其他棉质用物、塑料软管至自制的胃管固定带、活动蝶形夹等以及针对不同患者应用不同的胃管固定方法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护理人员提高患者胃管留置的时间和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不舒适感,减少留置胃管的并发症.
作者:黄银英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系统与肺动脉漂浮导管法两种方法在临床中指导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6年6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住院患者30例,同时使用以上两种方法对心搏量(SV)、心指数(CI)、心输出量(CO)、心搏出指数(SI)、肺动脉楔压(PAWP)、左室做功指数(LCWI)进行监测,比较两组数据的相关性.结果 两种方法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血流动力学检测所得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相关性好(r=0.86),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有创”的检测手段,以指导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治疗.
作者:张鹏;沈君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尿液α1-微球蛋白测定对糖尿病肾病小管间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分为微量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肾功能不全组,每组20例,并设正常对照组20例,分别进行血液生化与尿液α1-微球蛋白测定.结果 微量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肾功能不全组的尿液α1-微球蛋白分别为(23.3±17.6) mg/24 h,(41.9±22.8) mg/24 h,(73.6±37.1)mg/24 h,均高于对照组的(10.6±4.2) mg/24 h,P均<0.01.而且尿液α1-微球蛋白与Scr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7,P<0.01.结论 尿液α1-微球蛋白检测可用来判断糖尿病肾病的小管间质损害.
作者:王锋;高许萍;汪年松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评估多微孔膀胱穿刺造瘘在大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行TURP术的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分为多微孔膀胱穿刺造瘘组和非造瘘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心率和血压变化、前列腺切除重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及3个月后两组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等指标的变化,分析两组的手术安全性和效果,评估多微孔膀胱穿刺造瘘的应用价值.结果 多微孔穿刺造瘘组和非造瘘组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切除重量、心率和血压变化值、手术前后静脉血钠下降值分别为(166.9±80.0) ml和(211.5±104.7) ml、(46.70±12.91)g和(34.86±9.42) g、(4.6±3.5)次/min和(6.6±4.7)次/min、(5.68±4.01)mmHg和(9.62±7.26) mmHg、(5.4±3.6) mmol/L和(7.3±4.6) m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微孔造瘘组低钠血症发生率为34.1%,低于非造瘘组的48.7%,特大体积前列腺的比例(26.8%)高于非造瘘组(7.6%).结论 多微孔膀胱穿刺造瘘低压灌注,更能保持冲洗液引流通畅和手术视野清晰,增加大体积前列腺的手术安全性,在大体积TURP术中仍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小马;方军;龚强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硫酸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内科常规治疗;实验组40例,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硫酸镁治疗.治疗后随访并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生存率、腹痛、腹胀及腹膜刺激征消失时间等临床指标和血肌酐、尿素氮、动脉血压分压(PaO2)、血淀粉酶等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 随访期间两组内相比,治疗后患者的生化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和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行常规治疗联合硫酸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显著增强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和生化指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悦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和比较促排卵受孕周期和未孕周期的卵泡发育、子宫内膜生长变化、尿LH峰出现、卵泡与子宫内膜同步性的差异.方法 收集36例排卵障碍患者促排卵后成功受孕周期(36周期)及前期未孕周期(72周期)的卵泡监测情况.结果 受孕周期平均排卵日(14.39±2.28)d、排卵时卵泡大小(19.75±1.93 )mm、卵泡数(1.58±0.77)个、LH峰出现20次;未孕周期平均排卵日(14.444±2.48)d、排卵前卵泡大小(18.93±1.28)mm、卵泡数(1.42±0.65)个、LH峰出现24次,二者在排卵前卵泡大小和LH峰出现频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卵前子宫内膜厚度受孕周期的两个高峰区间分别是0.7~0.8 cm(10例)、1.1~1.2 cm(15例),而未孕周期分布于0.7~0.8 cm(24例)、0.9~1.0 cm(26例).子宫内膜厚度与卵泡大小的相关性方面受孕周期r=0.341,未孕周期r=0.318,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组在卵泡大小和LH峰出现频率上的差异体现了促排卵成功受孕的关键在于卵泡的质量,同时宜受孕的内膜厚度是1.1~1.2 cm.
作者:杨海燕;陈莉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评价经阴道三维(3D)超声测定子宫内膜容积、计数子宫内膜下血管条数在预测早早孕宫腔内未见孕囊时的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87例妊娠试验阳性但宫腔内未见孕囊的孕妇,应用二维、三维超声测定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容积,并应用三维彩色多普勒计数子宫内膜下血管条数.一周后随诊,根据随诊结果分为早孕组、宫外孕组、早孕流产组,宫内孕为一周后复查见孕囊及卵黄囊、宫外妊娠均有术后病理结果证实、早孕流产组为复查宫内外未见孕囊,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逐渐降至正常范围.结果 经阴道三维超声下内膜容积测量在确定不明位置早早孕的各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用敏感性与特异性之和大者为佳临界值为8.1ml.子宫内膜下血管为1~5条不等.结论 应用ROC曲线确定子宫内膜容积的佳值,对诊断早早孕期不明位置妊娠的预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晓梅;寇燕妮;周穗华;黄芳;王岩;赖祝琴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衰患者临床护理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7例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抢救、常规、心理、营养及生活等方面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67例患者中,症状得到控制或缓解的49例,病情加重的13例,死亡的5例,取得了一定效果.结论 通过对67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采取正确有效的急救护理,提高了急性左心衰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体现了护理人员的素质及业务水平,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谭敏谊;宋瑜;杨仲毅;郑莹;黄贝玉;吴绮常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讨论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要点和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990年1月至2010年3月我院手术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病例无死亡,手术治疗效果满意,随访6个月~10年,复查心脏彩超缺损无残余分流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结论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容易引起主动脉瓣脱垂及关闭不全,甚至导致肺动脉高压,应该尽早手术治疗,对于成形效果欠佳及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的患者,宜采用主动脉瓣置换术.
作者:谭威;李儒正;邢杰;张红;曹一秋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新络纳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治疗;治疗组采用新络纳联合兰索拉唑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59,P<0.05);两组胃镜下食管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44,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新络纳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较好,副反应较少.
作者:黄珏凡;林福全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索建立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方法 晋江市把每年12月份定为防治艾滋病宣传月,防艾办每年制定防艾宣传月活动方案,以强化部门协作为抓手,不断创新宣传模式,组织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结果 通过开展防艾宣传月活动模式,可以有效整合调动多部门宣传资源,丰富了宣传活动内涵,进一步健全多部门宣传协作机制.结论 宣传月活动是世界艾滋病日的拓展延伸,推动预防艾滋病宣教工作深入开展,为防艾宣教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作者:张玉柱;谢春雷;曾献礼;吴钦旋;蔡良友;洪清鸿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10%高渗盐水(HS)对脑外伤后颅高压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并与甘露醇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外伤性颅高压患者64例,均行颅内压监测,随机分为甘露醇组(20%甘露醇125ml/次,34例)及高渗盐水组[(10%高渗盐水1.3 ml/(kg·次),30例)]进行脱水,均间隔8h一次,观察两组患者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血钠、血浆渗透压、肾功能、药物起效及持续时间及药物副作用.结果 二者起效时间、降颅压幅度及对MAP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渗盐水作用持续时间更长,能使CVP轻度升高,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应用时间延长(>48 h),降颅压幅度下降,且有出现高血钠的风险.结论 HS能有效降低颅内压,但连续应用超过48 h有出现高血钠的风险.
作者:龙瑞芬;许小林;陈益璠;谢淑芳;秦恒义;许志杰;胡青;李华贞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癫痫是精神科和神经科的常见疾病,视频脑电图(Video-EEG,VEEG)在癫痫的诊断、定位和治疗中有非常重要且难以替代的作用.在精神科、神经科的临床工作中常遇到发作性事件,诊断和监测发作性事件是临床工作之一,本文系统地阐述了VEEG在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临床发作性事件的诊断效果和监测等方面的新进展.
作者:冯晓蓉;曹黎明;黄旭明 刊期: 2011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