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南老年和非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造影分析

罗江宾;王天松;邓明尧;冯旭霞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年龄, 冠状动脉造影
摘要:目的 探讨海南老年和非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根据年龄分为两组:A组,年龄<60岁,35例;B组,年龄≥60岁,45例.应用QCA软件测量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度积分法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①两组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3支血管发生病变概率相似(P>0.05),但B组左主干(LM)受累概率显著高于A组(2.9% vs 13.3%,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随年龄增加而增加(1.89±0.86 vs 2.32±0.92,P<0.05).②两组“罪犯“病变在LM、LAD、LCX和RCA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罪犯“病变处狭窄程度有不同差异:临界病变(50%~75%狭窄)在两组中发生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 vs 4.4%,P>0.05);重度狭窄(76%~95%狭窄)发生概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20.0%vs 46.7%,P<0.05);次全闭塞和完全闭塞病变的发生概率随年龄增加而减少( 14.3% vs 8.9%,P<0.05;62.8% vs 37.8%,P<0.05).两组急诊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vs 95.6%,P>0.05).结论 海南老年和非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存在不同特点,随年龄增长,老年心梗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更趋复杂,但“罪犯”血管急诊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ERK1/2研究进展及其与神经胶质瘤相关性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是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家族的一个重要亚族.ERK的功能是控制细胞分化,ERK的活化被认为与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侵袭、凋亡、癌性转化等密切相关.研究并利用ERK1/2在神经胶质瘤形成中的作用能更好的指导神经胶质瘤治疗策略的制定,本文就近年来ERK1/2研究进展及与神经胶质瘤相关性予以综述.

    作者:潘伟东;王东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新时期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的职业素质

    现代化医院的信息中心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枢纽,是运行管理的关键支撑部门,是矛盾与压力较集中的科室.为此,信息中心主任必须要具有比一般职能处室负责人更高的素质、人格和工作要求,要成为具有多种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具备较高的人格魅力,有科学的态度、务实的精神和有效解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苏颖奇;郑孔林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2006-2009年传染病科出院患者疾病谱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传染病科出院患者的疾病谱变化,进一步做好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方法 按照ICD-10国际标准对疾病进行分类,并对其构成、变化趋势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传染病科4年间共收治2 756例次患者,结核病始终占传染病科出院患者数的第一位,死亡病例主要为结核病、乙型肝炎.结论 东莞地区基层医院主要感染性疾病是结核病、乙型肝炎、细菌性痢疾等;需要预防突发传染病的发生.

    作者:齐青松;王肖田;张春环;陈志锦;黄方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多微孔膀胱穿刺造瘘在大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多微孔膀胱穿刺造瘘在大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行TURP术的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分为多微孔膀胱穿刺造瘘组和非造瘘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心率和血压变化、前列腺切除重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及3个月后两组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等指标的变化,分析两组的手术安全性和效果,评估多微孔膀胱穿刺造瘘的应用价值.结果 多微孔穿刺造瘘组和非造瘘组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切除重量、心率和血压变化值、手术前后静脉血钠下降值分别为(166.9±80.0) ml和(211.5±104.7) ml、(46.70±12.91)g和(34.86±9.42) g、(4.6±3.5)次/min和(6.6±4.7)次/min、(5.68±4.01)mmHg和(9.62±7.26) mmHg、(5.4±3.6) mmol/L和(7.3±4.6) m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微孔造瘘组低钠血症发生率为34.1%,低于非造瘘组的48.7%,特大体积前列腺的比例(26.8%)高于非造瘘组(7.6%).结论 多微孔膀胱穿刺造瘘低压灌注,更能保持冲洗液引流通畅和手术视野清晰,增加大体积前列腺的手术安全性,在大体积TURP术中仍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小马;方军;龚强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心房颤动患者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心房颤动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135例房颤患者,按能否自行复律分为阵发性房颤组及非阵发性房颤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非阵发性房颤组又分别按左心房内径(LAD>35 mm,LAD≤35mm)分成亚组,测量所有房颤及正常对照组患者的血浆HDL-C的水平,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阵发性房颤组和非阵发性房颤组的HDL-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非阵发性房颤组中LAD>35 mm者HDL-C水平明显低于LAD≤35 mm(P<0.01); (3)HDL-C浓度与LAD大小成负相关(r=-0.79,P<0.01).结论 证实HDL-C与房颤有关,血浆HDL-C水平降低可能是房颤的诱发因素之一,并参与了房颤的发展过程.

    作者:马乐乐;黎明江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血流动力学检测方法的比较

    目的 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系统与肺动脉漂浮导管法两种方法在临床中指导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6年6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住院患者30例,同时使用以上两种方法对心搏量(SV)、心指数(CI)、心输出量(CO)、心搏出指数(SI)、肺动脉楔压(PAWP)、左室做功指数(LCWI)进行监测,比较两组数据的相关性.结果 两种方法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血流动力学检测所得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相关性好(r=0.86),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有创”的检测手段,以指导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治疗.

    作者:张鹏;沈君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糖尿病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中,合并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70例(观察组),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50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造影观察,判断脑血管狭窄程度,同时测定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较对照组的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对比分析,观察组的血管中重度狭窄率为50.0%,对照组的血管中重度狭窄率为3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病变范围广泛,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高.甘油三脂、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性脑梗死发生血管中重度狭窄患者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曹继高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鼻内镜下鼻窦手术6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行鼻窦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0例,以上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塞、流脓涕或者黏性鼻涕、嗅觉减退、头痛头晕等,术前均行鼻窦CT检查.根据1994年Gliklich分期法关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和分期标准[1]:其中Ⅰ期患者31例,Ⅱ期患者19例,Ⅲ期患者10例Ⅰ期.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后根据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治愈38例,好转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其中Ⅰ期患者治愈21例,治愈率为67.7%;Ⅱ期患者治愈15例,治愈率为78.9%;Ⅲ期患者治愈2例,治愈率为20.0%.三期间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窥镜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效果显著,但是治疗Ⅰ期和Ⅱ期临床效果较好,Ⅲ型治疗效果较差,可根据患者临床分型选择鼻内窥镜术治疗.

    作者:李刚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10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国产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10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双盲分为观察(n=53)与对照组(n=53),疗程36h,终点事件是36h和30d的复合缺血事件(死亡、新发心梗、顽固心肌缺血).结果 36h及30d的复合缺血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36h:3.1% vs 21.7%; 30d:6.4% vs 29.6%,P<0.01),观察组14h以后肌钙蛋白T(cTnT)峰值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国产替罗非班在ACS标准治疗基础上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并能减少心肌细胞的损伤,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崔嵬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对胃管固定的材料,从普通的医用胶布、3M透明敷料,棉线绳、其他棉质用物、塑料软管至自制的胃管固定带、活动蝶形夹等以及针对不同患者应用不同的胃管固定方法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护理人员提高患者胃管留置的时间和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不舒适感,减少留置胃管的并发症.

    作者:黄银英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阿奇霉素联合复方苦参洗剂治疗分子靶向药物致痤疮样皮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复方苦参洗剂治疗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致痤疮样皮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2月至2011年6月我科门诊诊治分子靶向药物致2~3级痤疮样皮疹19例患者,具体治疗为:阿奇霉素0.5g,口服,1次/d,连服3~5d;复方苦参洗剂稀释后湿敷或外洗患处,20 min/次,2次/d,连续7~10 d.观察皮疹变化情况,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19例患者治疗2周后评价获基本治愈12例、显效6例、进步1例,有效率为94.7%,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复方苦参洗剂治疗分子靶向药物致痤疮样皮疹疗效好,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永青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围手术期的护理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围手术期具有高风险性.围手术期护理涵盖术前患者心理及生理状态的评估、各种全身伴随疾病的处理、术前术后的睡眠监测、阻塞部位的确定、术中的处理与监护、术后的监护、治疗及护理,围手术期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现将OSAHS围手术期护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谭薇;钟木生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新络纳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新络纳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治疗;治疗组采用新络纳联合兰索拉唑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59,P<0.05);两组胃镜下食管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44,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新络纳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较好,副反应较少.

    作者:黄珏凡;林福全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体外膜肺氧合在失血性心脏骤停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失血性心脏骤停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因失血性休克致心脏骤停行ECMO治疗的患者.监测ECMO治疗前、ECMO治疗后10 min,原发病解决后ECMO治疗1h、6h、12h、24 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CVP);并抽取桡动脉血检测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乳酸含量.并且统计辅助时间.结果 平均动脉压在ECMO治疗后10 min比ECMO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原发病解决后ECMO治疗1h比ECMO治疗后10min有明显升高(P<0.05);CVP在ECMO治疗后10min比ECMO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ECMO治疗后1h比ECMO治疗后10 min显著升高(P<0.05);经ECMO治疗后10min动脉血氧分压较ECMO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动脉血乳酸含量明显降低(P<0.05),平均辅助时间(23.5±7.1)h.结论 失血性心脏骤停行ECMO治疗的辅助时间短,心功能恢复快,成功率高,ECMO在失血性心脏骤停中应用是可行的.

    作者:廖小卒;李斌飞;张志刚;程周;夏晓文;周引凤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炎症和心肌损伤的变化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炎症和心肌损伤的变化,为择期手术的可行性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冠脉综合征的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正常健康人80例作为对照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院7d后进行介入治疗,观察组介入治疗即刻前后与对照组入院后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凋亡相关因子(Fas)、脑钠素(BNP)、D-二聚体(D-DIMER)含量.结果 所有观察组患者介入治疗都成功,观察组治疗前血清BNP、D-DIMER、CRP、Fas定量检测值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都有阴显下降,基本达到了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相关炎症因子与心肌损伤标志物都有明显下降,为此择期手术时检测上述因子可为预后的判断提供参考.

    作者:张景兰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体重指数与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体重指数与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关系.方法 以2010年1~12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第2天进行人体测量、生化的实验室检查,分为初诊糖尿病组NDM组(n=111)和非初诊糖尿病组ODM组(n=174).根据体重指数,分为初诊糖尿病组N1组(n=53)、N2组(n=58),非初诊糖尿病组O1组(n=85)和O2组(n=89).结果 非初诊糖尿病组营养不足(8.0%)和肥胖(15.5%)的发生率高于初诊组[4.5%和9.0%].超重和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三酰甘油、血压、胰岛素抵抗指数和β细胞包功能呈正相关,与血红蛋白、胰岛素敏感性和高密度胆固醇负相关.结论 体重是衡量糖尿病患者长期自我健康管理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芳;蒋一倩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射精管囊肿九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射精管囊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射精管囊肿患者9例,7例采用经尿道射精管囊肿开窗术,2例采用经尿道射精管口切开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9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效果满意.结论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射精管囊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随访效果满意,是治疗射精管囊肿的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伟锋;夏宏辉;王可兵;崔建军;汤珺;沈军;叶军;方建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一起水源性腹泻暴发事件的调查

    目的 了解该居住区腹泻暴发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控制措施,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方法 对符合诊断标准的腹泻患者用统一个案调查表进行调查,对部分患者肛拭子样品和饮用水水样品进行实验室诊断.结果 共发生腹泻患者58例,部分病例出现发热、呕吐及腹痛症状.所检测的5份病人肛拭子样品和10份水样均检出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结论 此为一起水源水质污染所致的腹泻暴发事件.

    作者:陈金燕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正清风痛宁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蛋白尿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成人紫癜性肾炎(HSPN)蛋白尿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40例成人紫癜性肾炎蛋白尿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观察组为糖皮质激素联合正清风痛宁治疗,对照组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分别检测24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肾功能、肝功能、血常规等并进行比较.结果组间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尿蛋白明显减少,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3个月与6个月时间点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9个月、12个月时间点尿蛋白两组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用糖皮质激素与正清风痛宁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蛋白尿是有效、安全可行的,与单用激素相比更有效,特别是早期疗效较好,对提高蛋白尿早期缓解率有一定作用.

    作者:谭振骥;王月芳;邓新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定君生联合氟康唑、制霉菌素栓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120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氟康唑联合制霉菌素栓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定君生治疗.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后2、4、8周进行白带涂片找到芽孢和菌丝,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2周复查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9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复查,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3.45% (2/58)、8.92% (5/5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复查复发,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8.93(5/56)、29.41% (15/51),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君生联合氟康唑、制霉菌素栓治疗VVC效果满意且复发率低.

    作者:黄文丽 刊期: 2011年第22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