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反射波增强指数与胰岛素抵抗指数的相关性探讨

郁志明;洪侃;卞坤娟;许宇静;高运来;王华伟

关键词:高血压, 动脉, 增强指数, 胰岛素抵抗
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反射波增强指数(Augmentation Index,AIx)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脉搏波分析仪记录桡动脉脉搏波,经计算机自动转换为相应的中心动脉脉搏波的方法测定76例高血压患者的AIx,并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浓度(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将全部高血压患者按AIx不同分为两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AIx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C、TG、LDL-C呈正相关(P分别为0.005、0.029、0.002、0.013),说明随着AIx的增加,胰岛素抵抗程度也增加.结论 高血压患者AIx值可以帮助临床医师较准确的评估胰岛素抵抗程度的高低.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穿刺方法在PICC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的比较

    目的 对比两种穿刺方法在PICC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的比较分析.方法 将80例经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直接持穿刺针穿刺,见回血降低角度顺血管方向再进针0.5 cm,固定针芯,送入外套管;实验组38例,持5ml注射器接上穿刺针穿刺,一边穿刺一边回抽,有回血降低角度顺血管方向再进针0.5 cm,再次回抽检查回血,固定针芯,送入外套管.结果 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皮下血肿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验组的穿刺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以及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

    作者:吕雅萍;王清华;苏秋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分子诊断学在地中海贫血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分子诊断学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并成为生命科学具有活力的学科前沿领域,随着分子诊断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它在临床疾病的预防、预测、诊断、疗效的评价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分子诊断学在地中海贫血诊断中新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韦柳宏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平板运动试验ST-T改变合并U波倒置的观察与分析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阳性患者中ST-T改变合并U波倒置者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60例TET阳性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根据心电图是否出现ST-T改变合并U波倒置,分为ST-T改变伴U波倒置组(观察组,17例)与有ST-T改变无U波倒置组(对照组,43例),比较两组冠状动脉病变受累情况、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结果 观察组左主干病变、前降支病变、多支病变以及冠状动脉狭窄>85%的比率均高于对照组[29.4% (5/17) vs 9.3% (4/43)、64.7% (11/17) vs 34.9% (15/43)、70.6% (12/17) vs 32.6%(14/43),88.2% (15/17) vs 60.5% (26/43)],单支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67.4% (29/43) vs29.4% (5/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TET阳性患者中ST-T改变伴U波倒置者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高,冠状动脉左主干和前降支的病变居多,狭窄程度重,范围广,临床上提示心功能较差、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应引起重视.

    作者:王幸;朱韵;李皓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海南地区皮肤科门诊泌尿生殖道衣原体(CT)和支原体感染及支原体药敏情况.方法 2008-2010年本院皮肤科门诊共l 627例就诊患者采用PCR法检测标本中衣原体,采用试剂盒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单纯CT阳性89例,占5.47%,单纯Uu阳性1073例,占65.95%,单纯Mh阳性38例,占2.34%,MH+Uu 3例,占0.18%,CT+Uu 25例,占1.54%,CT+MH 2例,占0.12%,CT+Uu+MH 0例.耐药情况为:Uu对四环素、美满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及交沙霉素敏感性较好.Mh对四环素、交沙霉素及美满霉素敏感性好.结论 本地区衣原体及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支原体经验性治疗首选美满霉素、四环素及交沙霉素.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作者:王薇;肖敬川;黄会;王泉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亲权鉴定方法概述

    本文主要对目前亲权鉴定所采用的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性染色体短联重复序列以及线粒体测序等几种技术进行比较,总结特点和优缺点,便于实际工作中借鉴应用.

    作者:徐卫华;符生苗;赵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左侧输卵管妊娠(胎囊型)一例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急腹症中常见的疾病,及时准确诊断甚为重要[1].宫腔内见有假孕囊及胎囊型异位妊娠比较少见.1 病例简介患者女,34岁,停经50 d,无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小便妊娠实验阳性,原有右侧输卵管妊娠手术史,于2011年6月26日来院检查B超.

    作者:蒋卫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肝癌术后患者Th1/Th2平衡状态的影响

    目的 研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原发性肝癌(PHC)手术后患者Th1/Th2平衡状态的影响.方法 原发性肝癌术后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为研究组25例.单纯切除肝癌组织为对照组23例.以白细胞介素2(IL-2)代表Th1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代表Th2类细胞因子,以ELISA方法检测研究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0 d后外周血IL-2、IL-4的表达.结果 研究组术前Thl类细胞因子IL-2 [(47.32±12.48)pg/ml],Th2类细胞因子IL-4 [(253.32±22.53) pg/ml]与对照组Thl类细胞因子IL-2 [(45.24±11.21)pg/ml]、Th2类细胞因子IL-4(246.76±24.34) pg/ml比较,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0 d,研究组Thl类细胞因子IL-2[(142.34±13.32) pg/ml]显著增高,与对照组Th1类细胞因子IL-2[(47.53±11.32) pg/m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h2类细胞因子IL-4 [(264.34±24.32)pg/ml]略增高,与对照组Th2类细胞因子IL-4 [(254.53±24.43) pg/m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代表Th平衡的Th l/Th2 (IL-2/IL-4)比值,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结论 短期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可促使肝癌手术患者免疫状态向Thl状态漂移,改变了Thl/Th2的平衡状态.

    作者:符方淑;林方德;邢小丽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孕期妇女TORCH感染检测分析

    目的 分析孕期妇女TORCH感染状况,为优生优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 705例孕期妇女血清中TORCH-IgM,对其中1 396例孕妇同时进行TORCH-IgG抗体检测;检测67例妊娠不良结局孕妇血清中TORCH-IgM,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CMV-IgM阳性率为3.10%,TOX-IgM阳性率为0.96%,RUV-IgM阳性率为0.70%,HSVI-IgM阳性率为5.06%,HSVII-IgM阳性率为1.55%,TORCH-IgM总阳性率为11.41%;CMV-IgG阳性率为90.47%,TOX-IgG阳性率为5.87%,RUV-IgG阳性率为64.47%,HSV- I -IgG阳性率为84.31%,HSV-Ⅱ阳性率为7.38%; 67例妊娠不良结局孕妇血清中TORCH-IgM总阳性率为34.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ORCH感染是导致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孕期妇女有必要同时进行TORCH- IgM和TORCH-IgG检测.

    作者:巫翠云;邱梅花;潘在兴;邱春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ADVIA2120血液分析仪异型淋巴细胞报警提示的可信性分析

    目的 分析ADVIA2120血液分析仪对异型淋巴细胞报警提示的可信度.方法 收集仪器白细胞分类栏有异型淋巴细胞报警提示的标本139例及无异型淋巴细胞报警提示的标本195例进行手工推片、瑞氏染色镜检.结果 ADVIA2120血液分析仪对异型淋巴细胞报警的敏感性为86.1%,特异性为81.7%,阳性预测值为71.2%,阴性预测值为91.8%.结论 ADVIA2120血液分析仪对异型淋巴细胞报警提示具有一定的可信性,但其假阳性率也较高,因此ADVIA2120血液分析仪对异型淋巴细胞报警提示可作为一个有效的过筛工具,还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

    作者:潘婉;高飞;陈晓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定量脑电图对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预测

    目的 探讨定量脑电图(QEEG)在CO中毒急性期对迟发性脑病(DEACMP)的预测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急性CO中毒患者,均于就诊后24 h内行QEEG检查,进行功率谱分析.功率谱按频率分为6(1.0~3.9Hz)、θ (4.0~7.9 Hz)、α(8.0~12.9 Hz)、β(13.0,-24.9 Hz)4个频带,计算出各个频带的绝对功率值及(δ+θ)/(α+β)值.以两个月内发生DEACMP的30例患者为DEACMP组,同时随机抽选两个月内未发生DEACMP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δ+θ)/(α+β)值作为观察指标,进行两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 DEACMP组的(δ+θ)/(α+β)为(8.514±1.827),对照组的(δ+θ)/(α+β)值为(4.273±1.046),DEACMP组的(δ+θ)/(α+β)值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EEG作为一种简单快速、客观量化的脑功能检查手段,可预测DEACMP.

    作者:陈玉宝;张琼;王晓燕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保鲜袋集尿法在男性截瘫患者尿失禁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上为解决男性截瘫患者的尿失禁,大多采用留置尿管或用阴茎套外接尿袋的方法,其中对截瘫较久的患者常用的是阴茎套外接尿袋的方法.但前者易造成尿路感染及膀胱充盈功能下降等[1],后者可引起阴茎糜烂,且不易固定,需不时更换,引流欠通畅,易发生尿液污染被褥衣物现象[2].另外还有用便壶及容器集尿、自制各种假性尿器等方法,但容易在倾倒及卧床时发生漏尿,效果均不理想.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用保鲜袋集尿法替代常用的阴茎套外接尿袋的方法优势明显,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作者:唐红波;陈克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甲强龙对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外周血IL-12、IL-13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甲强龙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对IL-12、IL-13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41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实验对照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甲强龙,对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持续时间进行比较,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IL-12和IL-13的水平.另随机抽取同期健康体检婴幼儿1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在总有效率、痊愈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实验对照组(x2 =5.333、5.058,P<0.05).两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后的IL-12、IL-1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2、-4.984,P<0.01);IL-12水平均明显升高(t=-10.974、-6.453,P<0.01)、IL-13水平均明显下降(t=25.114、17.554,P<0.01),但两组婴幼儿IL-12、IL-13水平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30、14.490,P<0.01).结论 静脉注射甲强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显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存在IL-13的高水平状态,甲强龙可以显著下调IL-13水平、上调IL-12水平.毛细支气管炎的IL-12、IL-13的不平衡状态可能在向哮喘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祁康泰;袁传顺;杜娟;张子前;周亚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正常人肠道不同乳酸杆菌菌种耐药性的研究

    目的 通过对质粒和耐药性的检测,分析正常人肠道不同乳酸杆菌菌种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糖发酵试验分析鉴定菌种,微量肉汤稀释法和K-B法检测其耐药性,分析其质粒谱.结果 分析得到6个乳酸杆菌菌种.人肠道常见的四种菌对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利福平及大环内酰类的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喹诺酮类、糖肽类及青霉素类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乳酸杆菌种的质粒谱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酸杆菌的耐药性除与质粒相关外,还与细菌的表型、环境以及来源等有关.

    作者:熊鹿言;唐海丰;余倩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高危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T2DM)的高危因素,为糖尿病的预防控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四个社区220例T2DM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科教文卫(OR=2.008)、嗜甜食(OR=1.701)、嗜油脂(OR=2.290)、吸烟史(OR=1.556)、糖尿病家族史(OR=1.974)、高血压史(OR=1.637)、冠心病史(OR=4.428)、腰臀比(OR=2.053)等8个因素是T2DM的主要高危因素.结论 不良饮食习惯、科教文卫职业、吸烟、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等是T2DM的主要高危因素.

    作者:刘二江;段文燕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虎驹乙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6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虎驹乙肝胶囊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门诊治疗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全部口服虎驹乙肝胶囊,对照组口服核苷类药物,分别治疗6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ALT、HBeAg和HBV DNA变化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ALT复常率为94.4%,HBeAg阴转率为30.6%,HBV DNA阴转率为33.3%,对照组分别为91.7%,27.8%,94.4.%.两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的有效率均高于90%,两组在改善肝功能程度和HBeAg阴转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虎驹乙肝胶囊可以抑制HBVDNA的复制,在改善临床症状、肝功能以及E抗原阴转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永兵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中药熏蒸联合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汽化熏蒸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采有中药熏蒸和硫辛酸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硫辛酸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治疗组治疗后所有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汽化熏蒸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便有效,治愈率高.

    作者:吴光秀;况小璐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ApoAI、ApoB及血细胞相关参数测定及分析

    目的 探讨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ApoAI、ApoB及血细胞相关参数的变化.方法 选择经头颅CT和/或MRI证实的80例脑梗塞患者和80例健康者,进行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ApoAI、ApoB、ApoAI/ApoB及血细胞相关参数测定分析.结果 脑梗塞患者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ApoB、HCT、MPV均高于对照组,ApoAI、ApoAI/Apo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流变学、血脂相关指标及血细胞相关指标变化与脑梗塞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者:董林;朱成宾;崔薇薇;夏永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高渗盐水羟乙基淀粉用于严重脓毒症行小容量液体复苏的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7.5%高渗盐水(HS)联合6%羟乙基淀粉130/0.4(HES)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行小容量液体复苏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严重脓毒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HS+HES组35例,输注7.5% HS 4 ml/kg和6% HES 130/0.4 500 ml,再输平衡盐液;HES组35例,输注6% HES 130/0.4 500 ml,再输平衡盐液.比较两组复苏6h、24 h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乳酸、尿量以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结果 复苏6h后,HS+HES组MAP、PaO2/FiO2、动脉血乳酸清除率明显优于HES组;动脉血浆乳酸HS+HES组较HES组明显下降;24 h后,HS+HES组MAP、PaO2/FiO2、动脉血乳酸清除率明显优于HES组;HS+HES组输液量少于HES组;HS+HES组尿量多于HES组;MODS发生率HS+HES组少于HES组.结论 在严重脓毒血症中应用高渗盐水联合6%羟乙基淀粉130/0.4行小容量液体复苏效果好、更安全,减少MODS的发生率.

    作者:伍敏益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早期大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大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有溶栓指征的给予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大剂量的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剂量倍他乐克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血压、心率、病死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治疗后一年再发心肌梗死、心梗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率及收缩压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住院期间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给予大剂量的倍他乐克治疗可显著减少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心血管事件.

    作者:蒋文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在小儿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儿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包括住院期间的心理护理,指导饮食及用药;出院前的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出院后的定期随访等方法.观察两组患儿遵医行为、治愈及复发情况.结果 ①研究组患儿遵医行为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②出院后随访1年,研究组患儿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小儿肾病综合征的遵医行为,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作者:刘春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