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妙红
目的 探讨海南地区皮肤科门诊泌尿生殖道衣原体(CT)和支原体感染及支原体药敏情况.方法 2008-2010年本院皮肤科门诊共l 627例就诊患者采用PCR法检测标本中衣原体,采用试剂盒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单纯CT阳性89例,占5.47%,单纯Uu阳性1073例,占65.95%,单纯Mh阳性38例,占2.34%,MH+Uu 3例,占0.18%,CT+Uu 25例,占1.54%,CT+MH 2例,占0.12%,CT+Uu+MH 0例.耐药情况为:Uu对四环素、美满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及交沙霉素敏感性较好.Mh对四环素、交沙霉素及美满霉素敏感性好.结论 本地区衣原体及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支原体经验性治疗首选美满霉素、四环素及交沙霉素.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作者:王薇;肖敬川;黄会;王泉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联合检测血清中AFP、CEA、CA-199、CA-50的含量,探索此种筛查组合对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设立消化道恶性肿瘤组(216例)、消化道良性病例组(50例)和健康对照组(50例),运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AFP、CEA、CA-199、CA-50四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回顾分析其结果.结果 AFP主要对肝癌敏感,检出率为57.1%.CE人主要对结直肠癌敏感,检出率为40.7%.CA-199主要对胰腺癌敏感,检出率为67.9%.CA-50普遍对各种消化道恶性肿瘤敏感;与消化道良性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时敏感性均较低,而在联合检测时能显著提高检测的敏感性,与消化道良性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中AFP、CEA、CA-199及CA-50的含量,可以有效提高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减少漏诊率,对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陶岚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孕期妇女TORCH感染状况,为优生优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 705例孕期妇女血清中TORCH-IgM,对其中1 396例孕妇同时进行TORCH-IgG抗体检测;检测67例妊娠不良结局孕妇血清中TORCH-IgM,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CMV-IgM阳性率为3.10%,TOX-IgM阳性率为0.96%,RUV-IgM阳性率为0.70%,HSVI-IgM阳性率为5.06%,HSVII-IgM阳性率为1.55%,TORCH-IgM总阳性率为11.41%;CMV-IgG阳性率为90.47%,TOX-IgG阳性率为5.87%,RUV-IgG阳性率为64.47%,HSV- I -IgG阳性率为84.31%,HSV-Ⅱ阳性率为7.38%; 67例妊娠不良结局孕妇血清中TORCH-IgM总阳性率为34.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ORCH感染是导致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孕期妇女有必要同时进行TORCH- IgM和TORCH-IgG检测.
作者:巫翠云;邱梅花;潘在兴;邱春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对阴道炎患者阴道、宫颈分泌物几种病原菌检查,了解阴道发病趋向与涂片镜检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 053例妇科门诊和住院阴道炎患者送检的阴道、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直接涂片镜检及细菌性阴道病(BV)检测.结果 检出念珠性阴道炎981例占24.2%;BV 454例占11.2%;滴虫性阴道炎58例占1.4%.结论 本地区妇女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率较高.
作者:申卫和;冯推俊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定量脑电图(QEEG)在CO中毒急性期对迟发性脑病(DEACMP)的预测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急性CO中毒患者,均于就诊后24 h内行QEEG检查,进行功率谱分析.功率谱按频率分为6(1.0~3.9Hz)、θ (4.0~7.9 Hz)、α(8.0~12.9 Hz)、β(13.0,-24.9 Hz)4个频带,计算出各个频带的绝对功率值及(δ+θ)/(α+β)值.以两个月内发生DEACMP的30例患者为DEACMP组,同时随机抽选两个月内未发生DEACMP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δ+θ)/(α+β)值作为观察指标,进行两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 DEACMP组的(δ+θ)/(α+β)为(8.514±1.827),对照组的(δ+θ)/(α+β)值为(4.273±1.046),DEACMP组的(δ+θ)/(α+β)值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EEG作为一种简单快速、客观量化的脑功能检查手段,可预测DEACMP.
作者:陈玉宝;张琼;王晓燕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胸部外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方法 分析142例胸部外伤病例的致伤原因、损伤类型、诊断和治疗过程.致伤原因以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为主,损伤类型主要为多发性肋骨骨折,或伴有血气胸及肺挫伤等.结果 142例病例均以胸部CT检查明确诊断;治疗主要以非手术治疗,其中血胸以B超定位胸腔穿刺抽液治疗为主;全组病例治愈140例、死亡2例.结论 胸部外伤患者病情变化较快,宜及早行CT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治疗大多数以非手术结合B超定位胸腔穿刺抽液,均能治愈,多发伤患者需多科协助诊治以降低死亡率.
作者:姜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ADVIA2120血液分析仪对异型淋巴细胞报警提示的可信度.方法 收集仪器白细胞分类栏有异型淋巴细胞报警提示的标本139例及无异型淋巴细胞报警提示的标本195例进行手工推片、瑞氏染色镜检.结果 ADVIA2120血液分析仪对异型淋巴细胞报警的敏感性为86.1%,特异性为81.7%,阳性预测值为71.2%,阴性预测值为91.8%.结论 ADVIA2120血液分析仪对异型淋巴细胞报警提示具有一定的可信性,但其假阳性率也较高,因此ADVIA2120血液分析仪对异型淋巴细胞报警提示可作为一个有效的过筛工具,还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
作者:潘婉;高飞;陈晓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甲强龙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对IL-12、IL-13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41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实验对照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甲强龙,对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持续时间进行比较,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IL-12和IL-13的水平.另随机抽取同期健康体检婴幼儿1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在总有效率、痊愈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实验对照组(x2 =5.333、5.058,P<0.05).两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后的IL-12、IL-1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2、-4.984,P<0.01);IL-12水平均明显升高(t=-10.974、-6.453,P<0.01)、IL-13水平均明显下降(t=25.114、17.554,P<0.01),但两组婴幼儿IL-12、IL-13水平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30、14.490,P<0.01).结论 静脉注射甲强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显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存在IL-13的高水平状态,甲强龙可以显著下调IL-13水平、上调IL-12水平.毛细支气管炎的IL-12、IL-13的不平衡状态可能在向哮喘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祁康泰;袁传顺;杜娟;张子前;周亚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对质粒和耐药性的检测,分析正常人肠道不同乳酸杆菌菌种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糖发酵试验分析鉴定菌种,微量肉汤稀释法和K-B法检测其耐药性,分析其质粒谱.结果 分析得到6个乳酸杆菌菌种.人肠道常见的四种菌对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利福平及大环内酰类的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喹诺酮类、糖肽类及青霉素类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乳酸杆菌种的质粒谱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酸杆菌的耐药性除与质粒相关外,还与细菌的表型、环境以及来源等有关.
作者:熊鹿言;唐海丰;余倩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早期大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有溶栓指征的给予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大剂量的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剂量倍他乐克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血压、心率、病死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治疗后一年再发心肌梗死、心梗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率及收缩压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住院期间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给予大剂量的倍他乐克治疗可显著减少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心血管事件.
作者:蒋文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临床上为解决男性截瘫患者的尿失禁,大多采用留置尿管或用阴茎套外接尿袋的方法,其中对截瘫较久的患者常用的是阴茎套外接尿袋的方法.但前者易造成尿路感染及膀胱充盈功能下降等[1],后者可引起阴茎糜烂,且不易固定,需不时更换,引流欠通畅,易发生尿液污染被褥衣物现象[2].另外还有用便壶及容器集尿、自制各种假性尿器等方法,但容易在倾倒及卧床时发生漏尿,效果均不理想.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用保鲜袋集尿法替代常用的阴茎套外接尿袋的方法优势明显,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作者:唐红波;陈克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探讨左心房容积指数在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全容积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获取50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左心房图像,脱机处理获得左心房容积,并用体表面积对数据进行校正,获得左心房容积指数.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左心房容积指数[(36.17±2.62) ml/m2]大于对照组[(23.77±2.32)ml/m2 ](P<0.05).结论 左心房容积指数是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
作者:谈君;周达琼;陶含嫣;钱大钧;曹云翔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7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固定并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患者随访3~16个月,平均7个月.骨折愈合时间短11周,长19周,一般术后13周,术后患者均骨性愈合,无切口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按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优8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为82.4%.结论 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斌;周金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评估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的手术结局.方法 42例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发生失血或术后发热的孕妇为病例组;106例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未发生失血和术后发热的孕妇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48例孕妇手术失血或术后发热的发生率为28:4%;病例组中手术前有一项或以上合并症的孕妇手术失血、术中输血、术后发热、手术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0、P-0.03、P=0.00、P=0.01).结论 剖宫产同时子宫肌瘤剔除发生失血或术后发热的风险仍较高,有其他合并症的孕妇剖宫产时不宜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
作者:赖毓冕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急腹症中常见的疾病,及时准确诊断甚为重要[1].宫腔内见有假孕囊及胎囊型异位妊娠比较少见.1 病例简介患者女,34岁,停经50 d,无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小便妊娠实验阳性,原有右侧输卵管妊娠手术史,于2011年6月26日来院检查B超.
作者:蒋卫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伴雷诺现象(RP)的结缔组织(CTD)患者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转归.方法 对2005-2010年在我院住院的伴RP的25例CTD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结果及其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伴RP的CTD患者经一般治疗、治疗原发疾病和扩血管、活血化瘀等,其总有效率为92%,但1例因反复发作心衰死亡,1例伴RP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猝死.结论 CTD患者出现RP提示较易发生肺动脉高压,心脏受累和免疫学异常,预后较差.对伴RP的CTD患者应注意其心肺状态,早期诊断和治疗,以防不良后果发生.
作者:赵顺芳;何敏华;杜茜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虎驹乙肝胶囊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门诊治疗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全部口服虎驹乙肝胶囊,对照组口服核苷类药物,分别治疗6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ALT、HBeAg和HBV DNA变化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ALT复常率为94.4%,HBeAg阴转率为30.6%,HBV DNA阴转率为33.3%,对照组分别为91.7%,27.8%,94.4.%.两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的有效率均高于90%,两组在改善肝功能程度和HBeAg阴转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虎驹乙肝胶囊可以抑制HBVDNA的复制,在改善临床症状、肝功能以及E抗原阴转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永兵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癌症疼痛评价教育对癌痛患者疼痛治疗的影响.方法 对60例癌症疼痛患者在住院期间予以疼痛评价教育,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在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前进行调查,比较教育前后的结果.结果 与疼痛评价教育前比较,教育后患者对疼痛评价在疼痛治疗中的作用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如实报告疼痛,正确表达疼痛,及时报告疼痛治疗效果及疼痛的变化.结论 对癌症疼痛患者进行疼痛评价教育,可以改善疼痛评价不足对疼痛治疗的影响,提高疼痛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韦燕;陈彦凡;赵善琳;张芸;杨师俊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高乌甲素(Lappaconitine,LA)联合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探讨其对神经外科术后应激反应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开颅手术的患者,年龄28~63岁,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Ⅰ组,n=15):术后镇痛给予芬太尼12.0μg/kg+昂丹司琼0.15 mg/kg;高乌甲素组(Ⅱ组,n=15):术后镇痛给予高乌甲素0.4 mg/kg+芬太尼6.0 μg/kg+昂丹司琼0.15 mg/kg.手术结束前30 min,负荷镇痛Ⅰ组静脉给予芬太尼1.0 μg/kg+昂丹司琼0.08 mg/kg,Ⅱ组静脉给予高乌甲素0.08 mg/kg+昂丹司琼0.08 mg/kg,手术结束后即刻连接静脉镇痛泵.分别记录术后6h、24 h和48 h各时间点的VAS评分,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术后6h和24h外周静脉血血浆内皮素-l(ET-1)和白细胞介素-2 (IL-2)表达水平.结果 与Ⅰ组相比,Ⅱ组术后6h、24 h和48 h 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Ⅰ组相比,Ⅱ组术后恶心呕吐评分显著降低(P<0.05);Ⅰ组有呼吸抑制发生(P<0.05).与术前相比,Ⅰ组和Ⅱ组术后6h和24 h血浆ET-1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术后6h和24 h血浆ET-1水平无明显变化.与术前相比,Ⅰ组术后6h和24h血清IL-2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术后6h和24h血清IL-2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高乌甲素联合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效果与单纯使用芬太尼相似,并降低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发生;同时能够抑制机体应激反应,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作者:崔颖;彭永明;魏荧;戚思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反射波增强指数(Augmentation Index,AIx)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脉搏波分析仪记录桡动脉脉搏波,经计算机自动转换为相应的中心动脉脉搏波的方法测定76例高血压患者的AIx,并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浓度(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将全部高血压患者按AIx不同分为两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AIx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C、TG、LDL-C呈正相关(P分别为0.005、0.029、0.002、0.013),说明随着AIx的增加,胰岛素抵抗程度也增加.结论 高血压患者AIx值可以帮助临床医师较准确的评估胰岛素抵抗程度的高低.
作者:郁志明;洪侃;卞坤娟;许宇静;高运来;王华伟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