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定量脑电图对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预测

陈玉宝;张琼;王晓燕

关键词:定量脑电图, 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预测
摘要:目的 探讨定量脑电图(QEEG)在CO中毒急性期对迟发性脑病(DEACMP)的预测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急性CO中毒患者,均于就诊后24 h内行QEEG检查,进行功率谱分析.功率谱按频率分为6(1.0~3.9Hz)、θ (4.0~7.9 Hz)、α(8.0~12.9 Hz)、β(13.0,-24.9 Hz)4个频带,计算出各个频带的绝对功率值及(δ+θ)/(α+β)值.以两个月内发生DEACMP的30例患者为DEACMP组,同时随机抽选两个月内未发生DEACMP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δ+θ)/(α+β)值作为观察指标,进行两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 DEACMP组的(δ+θ)/(α+β)为(8.514±1.827),对照组的(δ+θ)/(α+β)值为(4.273±1.046),DEACMP组的(δ+θ)/(α+β)值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EEG作为一种简单快速、客观量化的脑功能检查手段,可预测DEACMP.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孕期妇女TORCH感染检测分析

    目的 分析孕期妇女TORCH感染状况,为优生优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 705例孕期妇女血清中TORCH-IgM,对其中1 396例孕妇同时进行TORCH-IgG抗体检测;检测67例妊娠不良结局孕妇血清中TORCH-IgM,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CMV-IgM阳性率为3.10%,TOX-IgM阳性率为0.96%,RUV-IgM阳性率为0.70%,HSVI-IgM阳性率为5.06%,HSVII-IgM阳性率为1.55%,TORCH-IgM总阳性率为11.41%;CMV-IgG阳性率为90.47%,TOX-IgG阳性率为5.87%,RUV-IgG阳性率为64.47%,HSV- I -IgG阳性率为84.31%,HSV-Ⅱ阳性率为7.38%; 67例妊娠不良结局孕妇血清中TORCH-IgM总阳性率为34.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ORCH感染是导致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孕期妇女有必要同时进行TORCH- IgM和TORCH-IgG检测.

    作者:巫翠云;邱梅花;潘在兴;邱春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清钙、镁的变化分析

    目的 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清钙离子(Ca2+)、镁离子(Mg2+)浓度的变化.方法 选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56例(其中轻度妊高征73例,中度妊高征53例,重度妊高征41例)为实验组;以正常妊娠者158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清钙离子、镁离子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妊高征组的Hcy水平分别高于中度妊高征组和轻度妊高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妊高征组的Hcy水平高于轻度妊高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妊高征组和中度妊高征组的Ca2+、Mg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度妊高征组的Ca2+、Mg2+水平低于中度妊高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度妊高征组的Ca2+、Mg2+水平虽然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Hcy及Ca2+、Mg2+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分类及疗效判断颇有临床价值.

    作者:覃日吉;杨莉莉;覃小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定量脑电图对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预测

    目的 探讨定量脑电图(QEEG)在CO中毒急性期对迟发性脑病(DEACMP)的预测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急性CO中毒患者,均于就诊后24 h内行QEEG检查,进行功率谱分析.功率谱按频率分为6(1.0~3.9Hz)、θ (4.0~7.9 Hz)、α(8.0~12.9 Hz)、β(13.0,-24.9 Hz)4个频带,计算出各个频带的绝对功率值及(δ+θ)/(α+β)值.以两个月内发生DEACMP的30例患者为DEACMP组,同时随机抽选两个月内未发生DEACMP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δ+θ)/(α+β)值作为观察指标,进行两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 DEACMP组的(δ+θ)/(α+β)为(8.514±1.827),对照组的(δ+θ)/(α+β)值为(4.273±1.046),DEACMP组的(δ+θ)/(α+β)值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EEG作为一种简单快速、客观量化的脑功能检查手段,可预测DEACMP.

    作者:陈玉宝;张琼;王晓燕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CysC和RBP联合测定在肿瘤化疗患者早期肾损伤监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inC,Cys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RBP)联合测定在肿瘤化疗患者早期肾损伤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对照组60例,为健康体检无肾脏病史,且尿蛋白定性为阴性者;试验组为27例肿瘤化疗患者,检测BUN、Crea、CysC、RBP四个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UN浓度对照组为(3.4± 1.12)mmol/L,试验组为(4.44±1.38)mmol/L;Crea浓度对照组为(69.04±20.77)μ mol/L,试验组为(80.33±26.23)μmol/L; CysC浓度对照组为(0.85±0.13)mg/L,试验组为(1.70±0.49)mg/L; RBP浓度对照组为(48.21±14.3)mg/L,试验组为(82.59±14.08)mg/L.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CysC和RBP对检测肿瘤化疗患者早期肾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永卿;陈婷;杨瑶;符先先;蔡丽云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纳米白蛋白紫杉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31例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纳米白蛋白紫杉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对3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严格按照纳米白蛋白紫杉醇的应用程序和方法,总结药物的保管配制、输液速度、不良反应及处理、相应的护理措施等方面的体会.结果 纳米白蛋白紫杉醇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表现为粒细胞减少,本组有2例患者出现Ⅳ度骨髓抑制,18例出现Ⅱ~Ⅲ度粒细胞减少.其他不良反应中,20例出现轻度恶心呕吐,2例肝功能异常,2例出现神经毒性.经对症治疗和得当的护理,均得到缓解.结论 应用纳米白蛋白紫杉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较好,毒副作用轻微.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个性化”的得当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汤德凤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乳腺癌MRI与细胞增殖活性相关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逐渐年轻化.磁共振检查对乳腺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它的局限性主要在于对原位癌诊断敏感性较低,而且特异性也不高.结合乳腺MR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MRI)来研究磁共振成像特点与细胞增殖的活性,有助于磁共振乳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目前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尚比较少,现基于BI-RADS-MRI来综述乳腺癌MRI与细胞增殖状态的相关性.

    作者:许梅海;彭秀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远程缺血预处理的研究进展

    远程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是机体对损伤的一种自我保护应激反应,其发生机制至今仍不完全明了.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从器官、细胞、小分子物质及基因等各个水平去研究远程缺血预处理保护机理,并应用于临床治疗.本文就脑缺血预处理及其耐受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符传艺;王鹏程;赵建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EDTA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 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50例健康体检者和16例EDTA所致血小板聚集患者的EDTA-K2抗凝静脉血与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的血小板数,同时采末梢血进行手工血小板计数.结果 50例健康体检者不同时间段的枸橼酸钠抗凝血的血小板计数结果、手工计数血小板的结果分别与EDTA-K2抗凝血的血小板计数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例EDTA所致血小板聚集患者不同时间段的枸橼酸钠抗凝血的血小板计数结果、手工计数血小板的结果分别与EDTA-K2抗凝血的血小板计数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工计数血小板的结果与枸橼酸钠抗凝血的血小板计数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延长EDTA-K2抗凝血血小板数逐渐减低,枸橼酸钠抗凝血与手工法则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EDTA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可导致血小板检测数值假性减低,用枸橼酸钠抗凝血在一定条件下代替EDTA-K2抗凝血进行血小板计数,可避免因假性血小板减少所造成的误诊.

    作者:郭家权;黄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抗抑郁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单独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方法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我院收治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内科常规治疗;实验组单独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治疗后随访1~3个月,并同时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抑郁状态量表(SDS)评分标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标准四项对患者治疗心理结果进行评估,并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I)分级变化进行统计.结果 随访期间两组内比较,治疗后患者的S-AI、T-AI、SDS和SAS四项心理评分变化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实验组患者的上述各项和ADI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单独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是避免其产生焦虑、抑郁等不稳定心理的重要方法,能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黄海良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中药熏蒸联合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汽化熏蒸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采有中药熏蒸和硫辛酸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硫辛酸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治疗组治疗后所有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汽化熏蒸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便有效,治愈率高.

    作者:吴光秀;况小璐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反射波增强指数与胰岛素抵抗指数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反射波增强指数(Augmentation Index,AIx)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脉搏波分析仪记录桡动脉脉搏波,经计算机自动转换为相应的中心动脉脉搏波的方法测定76例高血压患者的AIx,并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浓度(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将全部高血压患者按AIx不同分为两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AIx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C、TG、LDL-C呈正相关(P分别为0.005、0.029、0.002、0.013),说明随着AIx的增加,胰岛素抵抗程度也增加.结论 高血压患者AIx值可以帮助临床医师较准确的评估胰岛素抵抗程度的高低.

    作者:郁志明;洪侃;卞坤娟;许宇静;高运来;王华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在小儿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儿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包括住院期间的心理护理,指导饮食及用药;出院前的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出院后的定期随访等方法.观察两组患儿遵医行为、治愈及复发情况.结果 ①研究组患儿遵医行为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②出院后随访1年,研究组患儿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小儿肾病综合征的遵医行为,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作者:刘春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甲强龙对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外周血IL-12、IL-13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甲强龙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对IL-12、IL-13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41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实验对照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甲强龙,对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持续时间进行比较,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IL-12和IL-13的水平.另随机抽取同期健康体检婴幼儿1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在总有效率、痊愈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实验对照组(x2 =5.333、5.058,P<0.05).两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后的IL-12、IL-1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2、-4.984,P<0.01);IL-12水平均明显升高(t=-10.974、-6.453,P<0.01)、IL-13水平均明显下降(t=25.114、17.554,P<0.01),但两组婴幼儿IL-12、IL-13水平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30、14.490,P<0.01).结论 静脉注射甲强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显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存在IL-13的高水平状态,甲强龙可以显著下调IL-13水平、上调IL-12水平.毛细支气管炎的IL-12、IL-13的不平衡状态可能在向哮喘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祁康泰;袁传顺;杜娟;张子前;周亚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冠心病(CHD)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92例CHD并CHF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他汀组及非他汀组各46例,治疗前两组性别、年龄、并存疾病如高血压及糖尿病、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常规予抗心衰等治疗,他汀组加用阿托伐他汀(立普妥)10 mg/d.分别随访1年,观察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两组的cTnI水平变化情况,评估随访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卒中)发生风险及心衰再住院率.结果 他汀组治疗1个月后cTnI水平下降较非他汀组明显(P<0.05);随访期间共发生25例次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其中他汀组11例次(26.2%),非他汀组14例次(32.6%),P> 0.05;心衰再住院率他汀组及非他汀组分别为23.8%、44.2%,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降低CHD并CHF患者血清cTnI水平,虽然未能改善预后,但可明显降低心衰再住院率.

    作者:郭寿贵;张俊松;邓节喜;阮发晖;窦燕;陈劲松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158例急性白血病形态学与免疫学分型的比较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形态学和免疫学分型的吻合性.方法 采用形态学进行FAB分型和流式细胞仪对158例急性白血病病例进行免疫表型分型.结果 FAB分型的104例AML中,免疫分型为单纯型AML完全吻合率达63.5%,变异型部分吻合率为30.8%,其中M3型吻合率高;FAB分型的46例ALL中,免疫分型为单纯型ALL完全吻合率达41.3%,变异型ALL部分吻合率为45.7%,吻合率低的为L1型;杂合型免疫分型为双表型吻合率为66.7%.结论 本实验表明急性白血病在分型诊断时,将形态学及免疫学二者相结合,相辅相成,联合诊断可以极大地提高白血病免疫分型的准确性.

    作者:张云宁;曹锋;陈静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早期大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大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有溶栓指征的给予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大剂量的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剂量倍他乐克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血压、心率、病死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治疗后一年再发心肌梗死、心梗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率及收缩压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住院期间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给予大剂量的倍他乐克治疗可显著减少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心血管事件.

    作者:蒋文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Hangman骨折的手术策略

    目的 探讨Hangman骨折的手术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患者,结合影像学表现确定损伤类型,依据不同的分型、损伤机制及椎间盘损伤程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Ⅰ型1例(保守治疗3个月后出现C2-3椎间盘退变,椎间失稳)、Ⅱ型5例、Ⅱa型4例、Ⅲ型2例共12例行颈椎椎弓根侧块螺钉联合内固定融合术;Ⅱ型3例、Ⅱa型2例共5例行前路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Ⅲ型1例后路手术术后3个月复查发现C2-3不稳,予前路翻修手术.结果 无相关术中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8~30个月,平均22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未出现颈椎不稳和螺钉松动.结论 Ⅱ型、Ⅱa型、Ⅲ型应及早手术,Ⅰ型非手术治疗后因椎间盘退变造成椎间不稳者亦应手术治疗.根据不同的骨折分型、损伤机制及椎间盘损伤程度来选择手术术式均能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何清;张湘生;万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胸部外伤142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胸部外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方法 分析142例胸部外伤病例的致伤原因、损伤类型、诊断和治疗过程.致伤原因以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为主,损伤类型主要为多发性肋骨骨折,或伴有血气胸及肺挫伤等.结果 142例病例均以胸部CT检查明确诊断;治疗主要以非手术治疗,其中血胸以B超定位胸腔穿刺抽液治疗为主;全组病例治愈140例、死亡2例.结论 胸部外伤患者病情变化较快,宜及早行CT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治疗大多数以非手术结合B超定位胸腔穿刺抽液,均能治愈,多发伤患者需多科协助诊治以降低死亡率.

    作者:姜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高危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T2DM)的高危因素,为糖尿病的预防控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四个社区220例T2DM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科教文卫(OR=2.008)、嗜甜食(OR=1.701)、嗜油脂(OR=2.290)、吸烟史(OR=1.556)、糖尿病家族史(OR=1.974)、高血压史(OR=1.637)、冠心病史(OR=4.428)、腰臀比(OR=2.053)等8个因素是T2DM的主要高危因素.结论 不良饮食习惯、科教文卫职业、吸烟、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等是T2DM的主要高危因素.

    作者:刘二江;段文燕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后按复审标准进行血涂片复审的临床意义

    目的 在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自动检测后按复审标准进行血涂片复审以提高血细胞分析检验报告的准确性.方法 对我院秀英门诊2010年1~5月应用KX-21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21 528份标本符合复审标准的6 579份标本进行血涂片复审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6 579份复检标本,复检率为30.6%,镜检阳性率为29.0%,经对1 905例阳性患者临床病历追踪查询,统计到被诊断为血液糸统疾病的有129例.结论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后按复审标准进行血涂片复审利于提高血细胞分析的准确性,能够减少临床漏诊与误诊.

    作者:林芳辉;刘玲丽;梁锋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