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张湘生;万军
目的 评估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的手术结局.方法 42例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发生失血或术后发热的孕妇为病例组;106例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未发生失血和术后发热的孕妇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48例孕妇手术失血或术后发热的发生率为28:4%;病例组中手术前有一项或以上合并症的孕妇手术失血、术中输血、术后发热、手术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0、P-0.03、P=0.00、P=0.01).结论 剖宫产同时子宫肌瘤剔除发生失血或术后发热的风险仍较高,有其他合并症的孕妇剖宫产时不宜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
作者:赖毓冕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体质与抑郁、焦虑发病倾向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对社区居民进行调查.结果 偏颇体质的抑郁、焦虑发病倾向高于平和体质的;气虚、湿热、气郁体质易有抑郁发病倾向,气虚、阳虚、湿热、气郁、特禀体质易有焦虑发病倾向.结论 不同体质的抑郁、焦虑发病倾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抑郁、焦虑的预防中可以针对体质因素进行干预.
作者:邓红月;陈玉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联合检测血清中AFP、CEA、CA-199、CA-50的含量,探索此种筛查组合对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设立消化道恶性肿瘤组(216例)、消化道良性病例组(50例)和健康对照组(50例),运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AFP、CEA、CA-199、CA-50四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回顾分析其结果.结果 AFP主要对肝癌敏感,检出率为57.1%.CE人主要对结直肠癌敏感,检出率为40.7%.CA-199主要对胰腺癌敏感,检出率为67.9%.CA-50普遍对各种消化道恶性肿瘤敏感;与消化道良性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时敏感性均较低,而在联合检测时能显著提高检测的敏感性,与消化道良性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中AFP、CEA、CA-199及CA-50的含量,可以有效提高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减少漏诊率,对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陶岚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 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50例健康体检者和16例EDTA所致血小板聚集患者的EDTA-K2抗凝静脉血与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的血小板数,同时采末梢血进行手工血小板计数.结果 50例健康体检者不同时间段的枸橼酸钠抗凝血的血小板计数结果、手工计数血小板的结果分别与EDTA-K2抗凝血的血小板计数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例EDTA所致血小板聚集患者不同时间段的枸橼酸钠抗凝血的血小板计数结果、手工计数血小板的结果分别与EDTA-K2抗凝血的血小板计数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工计数血小板的结果与枸橼酸钠抗凝血的血小板计数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延长EDTA-K2抗凝血血小板数逐渐减低,枸橼酸钠抗凝血与手工法则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EDTA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可导致血小板检测数值假性减低,用枸橼酸钠抗凝血在一定条件下代替EDTA-K2抗凝血进行血小板计数,可避免因假性血小板减少所造成的误诊.
作者:郭家权;黄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高乌甲素(Lappaconitine,LA)联合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探讨其对神经外科术后应激反应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开颅手术的患者,年龄28~63岁,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Ⅰ组,n=15):术后镇痛给予芬太尼12.0μg/kg+昂丹司琼0.15 mg/kg;高乌甲素组(Ⅱ组,n=15):术后镇痛给予高乌甲素0.4 mg/kg+芬太尼6.0 μg/kg+昂丹司琼0.15 mg/kg.手术结束前30 min,负荷镇痛Ⅰ组静脉给予芬太尼1.0 μg/kg+昂丹司琼0.08 mg/kg,Ⅱ组静脉给予高乌甲素0.08 mg/kg+昂丹司琼0.08 mg/kg,手术结束后即刻连接静脉镇痛泵.分别记录术后6h、24 h和48 h各时间点的VAS评分,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术后6h和24h外周静脉血血浆内皮素-l(ET-1)和白细胞介素-2 (IL-2)表达水平.结果 与Ⅰ组相比,Ⅱ组术后6h、24 h和48 h 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Ⅰ组相比,Ⅱ组术后恶心呕吐评分显著降低(P<0.05);Ⅰ组有呼吸抑制发生(P<0.05).与术前相比,Ⅰ组和Ⅱ组术后6h和24 h血浆ET-1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术后6h和24 h血浆ET-1水平无明显变化.与术前相比,Ⅰ组术后6h和24h血清IL-2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术后6h和24h血清IL-2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高乌甲素联合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效果与单纯使用芬太尼相似,并降低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发生;同时能够抑制机体应激反应,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作者:崔颖;彭永明;魏荧;戚思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伴雷诺现象(RP)的结缔组织(CTD)患者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转归.方法 对2005-2010年在我院住院的伴RP的25例CTD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结果及其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伴RP的CTD患者经一般治疗、治疗原发疾病和扩血管、活血化瘀等,其总有效率为92%,但1例因反复发作心衰死亡,1例伴RP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猝死.结论 CTD患者出现RP提示较易发生肺动脉高压,心脏受累和免疫学异常,预后较差.对伴RP的CTD患者应注意其心肺状态,早期诊断和治疗,以防不良后果发生.
作者:赵顺芳;何敏华;杜茜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本文主要对目前亲权鉴定所采用的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性染色体短联重复序列以及线粒体测序等几种技术进行比较,总结特点和优缺点,便于实际工作中借鉴应用.
作者:徐卫华;符生苗;赵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T2DM)的高危因素,为糖尿病的预防控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四个社区220例T2DM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科教文卫(OR=2.008)、嗜甜食(OR=1.701)、嗜油脂(OR=2.290)、吸烟史(OR=1.556)、糖尿病家族史(OR=1.974)、高血压史(OR=1.637)、冠心病史(OR=4.428)、腰臀比(OR=2.053)等8个因素是T2DM的主要高危因素.结论 不良饮食习惯、科教文卫职业、吸烟、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等是T2DM的主要高危因素.
作者:刘二江;段文燕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虎驹乙肝胶囊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门诊治疗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全部口服虎驹乙肝胶囊,对照组口服核苷类药物,分别治疗6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ALT、HBeAg和HBV DNA变化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ALT复常率为94.4%,HBeAg阴转率为30.6%,HBV DNA阴转率为33.3%,对照组分别为91.7%,27.8%,94.4.%.两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的有效率均高于90%,两组在改善肝功能程度和HBeAg阴转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虎驹乙肝胶囊可以抑制HBVDNA的复制,在改善临床症状、肝功能以及E抗原阴转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永兵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远程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是机体对损伤的一种自我保护应激反应,其发生机制至今仍不完全明了.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从器官、细胞、小分子物质及基因等各个水平去研究远程缺血预处理保护机理,并应用于临床治疗.本文就脑缺血预处理及其耐受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符传艺;王鹏程;赵建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儿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包括住院期间的心理护理,指导饮食及用药;出院前的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出院后的定期随访等方法.观察两组患儿遵医行为、治愈及复发情况.结果 ①研究组患儿遵医行为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②出院后随访1年,研究组患儿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小儿肾病综合征的遵医行为,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作者:刘春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inC,Cys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RBP)联合测定在肿瘤化疗患者早期肾损伤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对照组60例,为健康体检无肾脏病史,且尿蛋白定性为阴性者;试验组为27例肿瘤化疗患者,检测BUN、Crea、CysC、RBP四个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UN浓度对照组为(3.4± 1.12)mmol/L,试验组为(4.44±1.38)mmol/L;Crea浓度对照组为(69.04±20.77)μ mol/L,试验组为(80.33±26.23)μmol/L; CysC浓度对照组为(0.85±0.13)mg/L,试验组为(1.70±0.49)mg/L; RBP浓度对照组为(48.21±14.3)mg/L,试验组为(82.59±14.08)mg/L.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CysC和RBP对检测肿瘤化疗患者早期肾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永卿;陈婷;杨瑶;符先先;蔡丽云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妊娠糖尿病(GDM)母亲妇女孕期体质指数(BMI)的变化对胎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间在我院产科住院的176例单胎GDM孕妇,测量其身高和孕早期及分娩前体重,进行BMI分组:消瘦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分娩后立即测量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出生1 min、5 min Apgar评分,并记录是否存在畸形、死产和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出生24h内静脉血糖.并计算孕早期和孕期母亲BMI增长幅度(△BMI),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 超重组及肥胖组GDM妇女的剖官产发生率、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和先天畸形高于消瘦组和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重组及肥胖组GDM妇女的巨大儿发生率、新生儿低血糖、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也高于消瘦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若孕期△BMI≥6 kg/m时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发生率、新生儿低血糖、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先天畸形发生率明显高于△BMI<6 kg/m2组(P<0.05).结论 GDM母亲BMI异常增高对胎儿预后不良有重要影响.
作者:徐力堃;何柳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冠心病(CHD)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92例CHD并CHF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他汀组及非他汀组各46例,治疗前两组性别、年龄、并存疾病如高血压及糖尿病、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常规予抗心衰等治疗,他汀组加用阿托伐他汀(立普妥)10 mg/d.分别随访1年,观察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两组的cTnI水平变化情况,评估随访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卒中)发生风险及心衰再住院率.结果 他汀组治疗1个月后cTnI水平下降较非他汀组明显(P<0.05);随访期间共发生25例次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其中他汀组11例次(26.2%),非他汀组14例次(32.6%),P> 0.05;心衰再住院率他汀组及非他汀组分别为23.8%、44.2%,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降低CHD并CHF患者血清cTnI水平,虽然未能改善预后,但可明显降低心衰再住院率.
作者:郭寿贵;张俊松;邓节喜;阮发晖;窦燕;陈劲松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优选脂心康颗粒的佳制剂成型工艺.方法 以成型率及溶化性的综合评价为指标,筛选脂心康颗粒的辅料及制备工艺.结果 优先佳方案为:浸膏:糊精为1∶2,乙醇浓度为85%,乙醇用量为4%.结论 优选出的制剂成型工艺科学合理,所制的颗粒质量较好,成型率、吸湿性及流动性较好.
作者:李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清钙离子(Ca2+)、镁离子(Mg2+)浓度的变化.方法 选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56例(其中轻度妊高征73例,中度妊高征53例,重度妊高征41例)为实验组;以正常妊娠者158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清钙离子、镁离子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妊高征组的Hcy水平分别高于中度妊高征组和轻度妊高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妊高征组的Hcy水平高于轻度妊高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妊高征组和中度妊高征组的Ca2+、Mg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度妊高征组的Ca2+、Mg2+水平低于中度妊高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度妊高征组的Ca2+、Mg2+水平虽然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Hcy及Ca2+、Mg2+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分类及疗效判断颇有临床价值.
作者:覃日吉;杨莉莉;覃小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单独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方法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我院收治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内科常规治疗;实验组单独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治疗后随访1~3个月,并同时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抑郁状态量表(SDS)评分标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标准四项对患者治疗心理结果进行评估,并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I)分级变化进行统计.结果 随访期间两组内比较,治疗后患者的S-AI、T-AI、SDS和SAS四项心理评分变化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实验组患者的上述各项和ADI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单独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是避免其产生焦虑、抑郁等不稳定心理的重要方法,能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黄海良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定量脑电图(QEEG)在CO中毒急性期对迟发性脑病(DEACMP)的预测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急性CO中毒患者,均于就诊后24 h内行QEEG检查,进行功率谱分析.功率谱按频率分为6(1.0~3.9Hz)、θ (4.0~7.9 Hz)、α(8.0~12.9 Hz)、β(13.0,-24.9 Hz)4个频带,计算出各个频带的绝对功率值及(δ+θ)/(α+β)值.以两个月内发生DEACMP的30例患者为DEACMP组,同时随机抽选两个月内未发生DEACMP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δ+θ)/(α+β)值作为观察指标,进行两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 DEACMP组的(δ+θ)/(α+β)为(8.514±1.827),对照组的(δ+θ)/(α+β)值为(4.273±1.046),DEACMP组的(δ+θ)/(α+β)值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EEG作为一种简单快速、客观量化的脑功能检查手段,可预测DEACMP.
作者:陈玉宝;张琼;王晓燕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对阴道炎患者阴道、宫颈分泌物几种病原菌检查,了解阴道发病趋向与涂片镜检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 053例妇科门诊和住院阴道炎患者送检的阴道、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直接涂片镜检及细菌性阴道病(BV)检测.结果 检出念珠性阴道炎981例占24.2%;BV 454例占11.2%;滴虫性阴道炎58例占1.4%.结论 本地区妇女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率较高.
作者:申卫和;冯推俊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ApoAI、ApoB及血细胞相关参数的变化.方法 选择经头颅CT和/或MRI证实的80例脑梗塞患者和80例健康者,进行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ApoAI、ApoB、ApoAI/ApoB及血细胞相关参数测定分析.结果 脑梗塞患者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ApoB、HCT、MPV均高于对照组,ApoAI、ApoAI/Apo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流变学、血脂相关指标及血细胞相关指标变化与脑梗塞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者:董林;朱成宾;崔薇薇;夏永祥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