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斌;周金明
目的 观察中药汽化熏蒸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采有中药熏蒸和硫辛酸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硫辛酸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治疗组治疗后所有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汽化熏蒸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便有效,治愈率高.
作者:吴光秀;况小璐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妊娠糖尿病(GDM)母亲妇女孕期体质指数(BMI)的变化对胎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间在我院产科住院的176例单胎GDM孕妇,测量其身高和孕早期及分娩前体重,进行BMI分组:消瘦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分娩后立即测量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出生1 min、5 min Apgar评分,并记录是否存在畸形、死产和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出生24h内静脉血糖.并计算孕早期和孕期母亲BMI增长幅度(△BMI),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 超重组及肥胖组GDM妇女的剖官产发生率、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和先天畸形高于消瘦组和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重组及肥胖组GDM妇女的巨大儿发生率、新生儿低血糖、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也高于消瘦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若孕期△BMI≥6 kg/m时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发生率、新生儿低血糖、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先天畸形发生率明显高于△BMI<6 kg/m2组(P<0.05).结论 GDM母亲BMI异常增高对胎儿预后不良有重要影响.
作者:徐力堃;何柳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超声波定位与C臂X线定位在建立经皮肾镜碎石术通道中的价值.方法 将106例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按肾积液情况分为轻、中、重度积液组,每组随机再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超声波定位和C臂X线定位的方法建立经皮肾镜碎石术通道,记录患者的身高、体重、穿刺次数、穿刺时间、造瘘时间,计算BMI.结果 肾轻度积液患者超声波和C臂X线定位的穿刺次数、穿刺时间、造瘘时间分别为(1.18 ± 0.41)次、(8.27 ± 4.67) min、(16.36 -1.43) min和(2.09-1.22)次、(17.18±4.40) min、(16.55±1.37) min.肾中度积液患者分别为(1.19±0.48)次、(7.41±3.27) min、(14.56±1.74) min和(1.93±1.24)次、(15.85±4.43) min、(16.63±1.36) min.肾重度积液患者分别为(1.07±0.26)次、(6.87± 1.46) min、(13.80±0.94) min和(1.47±0.92)次、(13.93±3.15) min、(13.93±0.79) min.结论 超声波与C臂X线定位在建立经皮肾镜碎石术通道中安全有效,超声波定位法可以缩短操作的时间、更容易掌握,更适合在经皮肾镜碎石术通道建立中应用.
作者:黄兰珍;袁道彰;吴伟江;邹伟波;陈伟光;廖秀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定量脑电图(QEEG)在CO中毒急性期对迟发性脑病(DEACMP)的预测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急性CO中毒患者,均于就诊后24 h内行QEEG检查,进行功率谱分析.功率谱按频率分为6(1.0~3.9Hz)、θ (4.0~7.9 Hz)、α(8.0~12.9 Hz)、β(13.0,-24.9 Hz)4个频带,计算出各个频带的绝对功率值及(δ+θ)/(α+β)值.以两个月内发生DEACMP的30例患者为DEACMP组,同时随机抽选两个月内未发生DEACMP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δ+θ)/(α+β)值作为观察指标,进行两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 DEACMP组的(δ+θ)/(α+β)为(8.514±1.827),对照组的(δ+θ)/(α+β)值为(4.273±1.046),DEACMP组的(δ+θ)/(α+β)值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EEG作为一种简单快速、客观量化的脑功能检查手段,可预测DEACMP.
作者:陈玉宝;张琼;王晓燕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癌症疼痛评价教育对癌痛患者疼痛治疗的影响.方法 对60例癌症疼痛患者在住院期间予以疼痛评价教育,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在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前进行调查,比较教育前后的结果.结果 与疼痛评价教育前比较,教育后患者对疼痛评价在疼痛治疗中的作用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如实报告疼痛,正确表达疼痛,及时报告疼痛治疗效果及疼痛的变化.结论 对癌症疼痛患者进行疼痛评价教育,可以改善疼痛评价不足对疼痛治疗的影响,提高疼痛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韦燕;陈彦凡;赵善琳;张芸;杨师俊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和免疫组织化学法(IHC)两种方法检测HER-2与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0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标本,FISH法检测细胞扩增情况,IHC法检测细胞膜上HER-2蛋白表达情况,对两种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FISH法与IHC法检测结果阳性的符合率为86.96%.结论 FISH和ICH两项技术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且FISH对HER-2基因扩增更具敏感性,可作为确诊HER-2基因状态的方法.
作者:李晓娟;梁茱;符生苗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纳米白蛋白紫杉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对3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严格按照纳米白蛋白紫杉醇的应用程序和方法,总结药物的保管配制、输液速度、不良反应及处理、相应的护理措施等方面的体会.结果 纳米白蛋白紫杉醇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表现为粒细胞减少,本组有2例患者出现Ⅳ度骨髓抑制,18例出现Ⅱ~Ⅲ度粒细胞减少.其他不良反应中,20例出现轻度恶心呕吐,2例肝功能异常,2例出现神经毒性.经对症治疗和得当的护理,均得到缓解.结论 应用纳米白蛋白紫杉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较好,毒副作用轻微.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个性化”的得当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汤德凤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早期大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有溶栓指征的给予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大剂量的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剂量倍他乐克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血压、心率、病死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治疗后一年再发心肌梗死、心梗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率及收缩压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住院期间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给予大剂量的倍他乐克治疗可显著减少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心血管事件.
作者:蒋文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检测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细菌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8年2月至2010年8月在ICU病房住院的67例患者,空腹抽取所有患者静脉血3ml,3 000 r/min离心分离血清备用,检测所有标本的血清PCT和CRP的浓度水平,结合细菌培养结果和临床诊断,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水平在ICU患者细菌感染的临床意义.结果 一般感染组与严重脓毒症组血清PCT和CRP浓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PCT的差异性高于CRP.t值分别为3.347 5、2.929 1,P<0.01.结论 当患者细菌感染时,虽然PCT和CRP均具有诊断意义,但PCT比CRP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所以PCT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晓璐;梁娟英;朱胜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地佐辛联合地塞米松在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地佐辛+地塞米松组)、B组(地佐辛组)、C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拔除喉罩后即刻(T1),拔除喉罩后lh(T2)、术后6h(T3)、术后24 h(T4)、术后72 h(T5)时的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T1、T2、T3、T4和Ts的VAS评分A组、B组显著低于C组(P<0.05).T1、T2、和T3 VAS评分A组、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T4和T5VAS评分A组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比B组和C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地塞米松和地佐辛联合应用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作者:翁建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孕期妇女TORCH感染状况,为优生优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 705例孕期妇女血清中TORCH-IgM,对其中1 396例孕妇同时进行TORCH-IgG抗体检测;检测67例妊娠不良结局孕妇血清中TORCH-IgM,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CMV-IgM阳性率为3.10%,TOX-IgM阳性率为0.96%,RUV-IgM阳性率为0.70%,HSVI-IgM阳性率为5.06%,HSVII-IgM阳性率为1.55%,TORCH-IgM总阳性率为11.41%;CMV-IgG阳性率为90.47%,TOX-IgG阳性率为5.87%,RUV-IgG阳性率为64.47%,HSV- I -IgG阳性率为84.31%,HSV-Ⅱ阳性率为7.38%; 67例妊娠不良结局孕妇血清中TORCH-IgM总阳性率为34.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ORCH感染是导致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孕期妇女有必要同时进行TORCH- IgM和TORCH-IgG检测.
作者:巫翠云;邱梅花;潘在兴;邱春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高乌甲素(Lappaconitine,LA)联合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探讨其对神经外科术后应激反应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开颅手术的患者,年龄28~63岁,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Ⅰ组,n=15):术后镇痛给予芬太尼12.0μg/kg+昂丹司琼0.15 mg/kg;高乌甲素组(Ⅱ组,n=15):术后镇痛给予高乌甲素0.4 mg/kg+芬太尼6.0 μg/kg+昂丹司琼0.15 mg/kg.手术结束前30 min,负荷镇痛Ⅰ组静脉给予芬太尼1.0 μg/kg+昂丹司琼0.08 mg/kg,Ⅱ组静脉给予高乌甲素0.08 mg/kg+昂丹司琼0.08 mg/kg,手术结束后即刻连接静脉镇痛泵.分别记录术后6h、24 h和48 h各时间点的VAS评分,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术后6h和24h外周静脉血血浆内皮素-l(ET-1)和白细胞介素-2 (IL-2)表达水平.结果 与Ⅰ组相比,Ⅱ组术后6h、24 h和48 h 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Ⅰ组相比,Ⅱ组术后恶心呕吐评分显著降低(P<0.05);Ⅰ组有呼吸抑制发生(P<0.05).与术前相比,Ⅰ组和Ⅱ组术后6h和24 h血浆ET-1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术后6h和24 h血浆ET-1水平无明显变化.与术前相比,Ⅰ组术后6h和24h血清IL-2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术后6h和24h血清IL-2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高乌甲素联合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效果与单纯使用芬太尼相似,并降低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发生;同时能够抑制机体应激反应,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作者:崔颖;彭永明;魏荧;戚思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评估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的手术结局.方法 42例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发生失血或术后发热的孕妇为病例组;106例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未发生失血和术后发热的孕妇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48例孕妇手术失血或术后发热的发生率为28:4%;病例组中手术前有一项或以上合并症的孕妇手术失血、术中输血、术后发热、手术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0、P-0.03、P=0.00、P=0.01).结论 剖宫产同时子宫肌瘤剔除发生失血或术后发热的风险仍较高,有其他合并症的孕妇剖宫产时不宜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
作者:赖毓冕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优选脂心康颗粒的佳制剂成型工艺.方法 以成型率及溶化性的综合评价为指标,筛选脂心康颗粒的辅料及制备工艺.结果 优先佳方案为:浸膏:糊精为1∶2,乙醇浓度为85%,乙醇用量为4%.结论 优选出的制剂成型工艺科学合理,所制的颗粒质量较好,成型率、吸湿性及流动性较好.
作者:李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ApoAI、ApoB及血细胞相关参数的变化.方法 选择经头颅CT和/或MRI证实的80例脑梗塞患者和80例健康者,进行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ApoAI、ApoB、ApoAI/ApoB及血细胞相关参数测定分析.结果 脑梗塞患者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ApoB、HCT、MPV均高于对照组,ApoAI、ApoAI/Apo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流变学、血脂相关指标及血细胞相关指标变化与脑梗塞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者:董林;朱成宾;崔薇薇;夏永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海南地区皮肤科门诊泌尿生殖道衣原体(CT)和支原体感染及支原体药敏情况.方法 2008-2010年本院皮肤科门诊共l 627例就诊患者采用PCR法检测标本中衣原体,采用试剂盒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单纯CT阳性89例,占5.47%,单纯Uu阳性1073例,占65.95%,单纯Mh阳性38例,占2.34%,MH+Uu 3例,占0.18%,CT+Uu 25例,占1.54%,CT+MH 2例,占0.12%,CT+Uu+MH 0例.耐药情况为:Uu对四环素、美满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及交沙霉素敏感性较好.Mh对四环素、交沙霉素及美满霉素敏感性好.结论 本地区衣原体及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支原体经验性治疗首选美满霉素、四环素及交沙霉素.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作者:王薇;肖敬川;黄会;王泉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加深对缓慢型羊水栓塞的认识,提高早期识别能力.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几年发生的3例缓慢型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缓慢型羊水栓塞多以血不凝、阴道流血程度与休克不成比例、凝血功能障碍为首发症状.结论 羊水栓塞是产科少见但极其凶险的并发症,早期识别、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患者存活率.
作者:刘志勤;张洁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对比两种穿刺方法在PICC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的比较分析.方法 将80例经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直接持穿刺针穿刺,见回血降低角度顺血管方向再进针0.5 cm,固定针芯,送入外套管;实验组38例,持5ml注射器接上穿刺针穿刺,一边穿刺一边回抽,有回血降低角度顺血管方向再进针0.5 cm,再次回抽检查回血,固定针芯,送入外套管.结果 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皮下血肿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验组的穿刺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以及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
作者:吕雅萍;王清华;苏秋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虎驹乙肝胶囊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门诊治疗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全部口服虎驹乙肝胶囊,对照组口服核苷类药物,分别治疗6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ALT、HBeAg和HBV DNA变化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ALT复常率为94.4%,HBeAg阴转率为30.6%,HBV DNA阴转率为33.3%,对照组分别为91.7%,27.8%,94.4.%.两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的有效率均高于90%,两组在改善肝功能程度和HBeAg阴转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虎驹乙肝胶囊可以抑制HBVDNA的复制,在改善临床症状、肝功能以及E抗原阴转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永兵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末器官损害及其监测指标,指导期待治疗、个体化处理以降低母婴死亡率.方法 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34例患者(A组),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45例患者(B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监测各项实验室指标及临床指标.结果 早发型组肝损害、血小板减少、D二聚体升高、血脂升高、LDH升高、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发生率高于晚发型组(P<0.05),而肾功能损害、眼底改变、低蛋白血症、子痫、心衰/肺水肿、脑血管意外等发生率之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早发型组的FGR、死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晚发型组高(P<0.05).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母体可发生严重并发症,伴有较高FGR发生率,通过严密监测各项指标,进行个体化处理是改善母婴预后的关键.
作者:陈玲;罗嘻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