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国宏;黄朝帅;朱小平
1 临床资料2006年1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3例儿童重度瘢痕挛缩性足下垂畸形,其中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6、6、14岁.致伤原因:烫伤1例、外伤2例.足部创面愈合后均存在严重瘢痕挛缩.伤情:左足受损1例,患儿患侧肢体短缩,左踝内侧胯关节条索瘢痕致足下垂伴内翻、内收,同时患肢感觉减退,肌力下降;右足受损1例,患儿小腿后方皮肤及跟腱挛缩致足下垂伴轻度内翻,踝关节未达中立位;双足受损1例,患儿双足下垂伴内翻、内收,踝关节僵直于畸形位似芭蕾舞足,足趾过度背伸,前足完全负重.患儿于伤后2~9年收治入院.
作者:王燕妮;齐鸿燕;张学军;孙琳;王伊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休克期液体复苏在严重烧伤救治中具有关键作用,影响着整体救治的成败[1].当前国内外虽有许多补液指南和补液公式用于指导烧伤患者复苏[1-3],但补液过度或不足的现象仍很常见[4-5],导致患者病死率增加,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烧伤休克期补液量的多少一直是复苏的焦点.为了对烧伤后早期液体复苏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在结合传统补液公式的基础上,利用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CDSS)和患者的实时监测生理指标调整补液,已成为近年来烧伤复苏研究的新趋势,该方式可明显缩短患者应用呼吸机时间及ICU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本文就CDSS的概念以及其用于指导临床救治烧伤患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碧华;李永勤;罗奇志;王开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感染居烧伤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对患者的威胁自烧伤开始,延续至创面愈合[1-2].烧伤感染基本上属于院内感染[3].如何实现感染管理学科与烧伤医学专科的有机结合,有效预防与控制烧伤感染,是现代烧伤救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4].护理在烧伤感染预防及控制工作中起重要作用,烧伤病房感染控制专科护士(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CNS)的专设和培养,可以进一步提升烧伤护理专业化水平.我科自201 1年1 1月开始增设烧伤病房感染控制CNS,开展相关工作,取得一定效果,本文就其运行经验作一汇报.
作者:赵琳;华海平;王新刚;韩春茂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患者男,43岁,体质量63 kg,2006年9月26日工作时被沸水烫伤(以下称烧伤)后3h入院.体格检查:患者意识清楚,烦躁不安,心率151次/min,全身大部分表皮剥脱,基底苍白,部分红白相间.入院诊断:烧伤总面积100% TBSA.其中浅Ⅱ度创面约3% TBSA,散在分布于面部、双手掌侧、双足底;深Ⅱ度创面约38% TBSA,主要分布于头面部、胸部、背部及部分四肢;其余部位为Ⅲ度创面约59% TBSA.
作者:葛乃航;徐建;刁永力;温从杰;朱云;严晓鸥;刘德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严重烧伤对其身心都有重大影响,及时纠正和改善这些影响对烧伤患儿的预后及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用于烧伤儿童,可有效改善烧伤后的高分解代谢状态和生长发育落后现象,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GH在治疗儿童烧伤方面的研究作一系统介绍.
作者:王飞;邱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冻伤是指机体因低温侵袭所致的局部或全身性损伤[1].快速复温能够减轻局部冻伤所致的组织损害[2].官浩等[3]通过实验对比证明,37℃复温能够使细胞复苏,有利于冻伤后细胞结构、功能的恢复,对细胞损伤较轻.Rehman和Seguin[4]曾报道每日对冻伤肢体进行温水浸浴,能够促进冻伤肢体恢复正常.
作者:吴巍巍;金正花;石凯;赵景春;于家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不同体位下局部持续受压对皮肤血流灌注和温度的影响,为压疮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名健康志愿者,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受试者于右侧卧位、仰卧位、半坐卧位3种体位下,持续受压1、2h时常见受压部位的皮肤压强、皮肤血流灌注量和皮温.右侧卧位时选取肩部、臀(髋)部、足跟部,仰卧位时选取肩部、骶尾部、臀(髋)部及足跟部,半坐卧位时选取骶尾部进行测量.对数据行配对t检验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结果 不同体位下,体表同一受压部位(足跟部除外)皮肤压强均为仰卧位低(P <0.05或P<0.01).右侧卧位、仰卧位均为足跟部皮肤压强低,分别为(15.6±2.1)、(18.1 ±2.6)mm Hg(1 mm Hg =0.133 kPa),P值均小于0.001.持续受压1、2h时,3种体位下受压局部皮肤血流灌注量均显著低于该部位皮肤血流灌注量基础值,且受压2h的血流灌注量较受压1h显著下降,P值均小于0.01.3种体位下,持续受压1、2h,各受压部位皮温均显著高于该部位皮温基线水平,P值均小于0.01;受压2h皮温与受压1h相比明显增高,P值均小于0.01. 结论 不同体位下局部皮肤持续受压将引起皮肤血流灌注量显著降低,皮温显著升高.
作者:孙艳;崔飞飞;张龙;代彦丽;姜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1 烧伤瘢痕康复治疗现状瘢痕防治是现代医学的难题[1-2].瘢痕导致的外形及功能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回归社会,康复治疗质量是影响烧伤患者终疗效的一个重要方面.瘢痕康复治疗发展滞后主要表现为起步晚,专业化程度不高,与相关学科相互渗透不足、衔接差.近年来发表的文章中,有关康复概念、康复原则的论述较多,关于康复措施的探讨较少.现有一些康复治疗手段及其细节没有经过充分论证,临床缺乏操作性强、行之有效、效果容易观察的康复手段.烧伤瘢痕患者需要原则性的康复指导,更需要具体可行的康复措施.
作者:侯春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徐州地区烧伤住院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点,为该地区的儿童烧伤预防提供参考. 方法 整理解放军第九十七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702例烧伤住院患者中,12岁及其以下1442例烧伤患儿的相关病历资料,统计所有患儿地区分布、致伤月份及具体情景、创面面积及深度.将患儿按3个年龄段分类:小于或等于4岁、大于4岁且小于或等于7岁、大于7岁且小于或等于12岁,统计其性别、致伤地点及原因.对3个年龄段患儿致伤地点及原因行x2检验. 结果 3年来烧伤患儿占同期烧伤住院患者总数的年平均百分比为53.4%(481/901),其中铜山区和睢宁县患儿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24.0% (346/1442)和20.5%(296/1442).4-8月烧伤发生率较高且在5月达到峰值(12.0%,173/1442);大部分烧烫伤发生在晚饭前后(30.3%,437/1442)、午饭前后(28.2%,406/1442)及洗澡时(16.0%,230/1442).患儿烧伤总面积为0.5% ~90.0%[(ll±9)%]TBSA,深度为浅Ⅱ~Ⅲ度,以轻、中度烧伤为主.患儿男女比例为1.81∶1.00,小于或等于4岁患儿居多(86.2%,1243/1442).大多数烧伤均发生在家中(88.5%,1276/1442),3个年龄段比较,致伤区域的构成存在明显差异(x2值分别为73.813、102.570,P值均小于0.001).常见的致伤原因为热液烫伤(87.1%,1256/1442),不同年龄段致伤原因构成差异明显(小于或等于4岁与大于4岁且小于或等于7岁、大于7岁且小于或等于12岁比较,大于4岁且小于或等于7岁与大于7岁且小于或等于12岁比较,x2值分别为58.861、213.745、28.099,P值均小于0.001). 结论 笔者单位收治的烧伤患儿在同期烧伤患者中所占比例较高,铜山区和睢宁县患儿多,以幼儿期男童为主,发病时间较集中,多为家中热液烫伤.大部分患儿具有创面面积较小、深度较浅等临床特点.
作者:吴杭庆;王良喜;孙曙光;王静;毛学飞;邓向东;潘晓峰;张方;孙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对过去10年间笔者单位收治的烧伤患儿行创面细菌学调查,拟为后续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将2001-2010年笔者单位收治的835例烧伤患儿按照入院时间分为A组388例,2001年1月-2005年12月入院;B组447例,2006年1月-2010年12月入院.患儿的烧伤总面积为10%~40% TBSA,浅Ⅱ~Ⅲ度.对2组患儿的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菌种鉴定以及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 A组患儿检出405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分别为105株占25.93%、68株占16.79%;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84株占20.74%,念珠菌8株占1.98%.B组患儿检出487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以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分别为136株占27.93%、72株占14.78%;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共120株占24.64%;念珠菌10株占2.05%.2组患儿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青霉素G、红霉素等高度耐药,仅对万古霉素和(或)利奈唑胺敏感.A组患儿检出的鲍氏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高度耐药,B组患儿检出的鲍氏不动杆菌对这些抗生素完全耐药.A组患儿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高度耐药;B组患儿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高度耐药,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完全耐药.2组患儿检出的念珠菌对两性霉素、氟康唑、氟胞嘧啶、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的敏感率均较高. 结论 与前5年比较,笔者单位儿童烧伤病房后5年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上升为首位,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排序第2位,耐药现象明显.建议在控制医源性感染、监测细菌耐药情况的条件下,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孙伟晶;陈向军;姚兴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全面了解我军官兵面临突发烧伤状况时应急处理常识的掌握程度并予以提高.方法 全军范围内抽样2200名军人,包含海军、陆军、空军3个兵种,参考美国、英国红十字会网站普通民众测试题及国内外文献资料烧伤急救处理常识测试题,以填写调查表的形式对他们掌握的程度进行考核.通过多媒体教学、急救专家现场演示等半年学习干预后,从上述2200名军人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600名军人同前进行烧伤急救常识考核.比较学习干预前后2个样本军人的考核成绩,并分析影响因素.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 结果 学习干预前,收到有效调查表2118份;学习干预后,收到有效调查表589份.学习干预前后,参与调查的2个样本军人在年龄、军龄、文化程度、人员类别、兵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60、0.716,x 2值为0.014 ~0.047,P值均大于0.05).学习干预前兵种对考核成绩有影响,其中海军考核成绩高于陆军与空军.学习干预前2118名军人的烧伤急救处理常识得分为(54±7)分,明显低于学习干预后589名军人的得分[(72±12)分,t=43.400,P<0.01]. 结论 我军官兵具备的烧伤急救常识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应注重推广普及,努力提高部队军人处理烧伤应急事件的能力.
作者:赵京生;肖雪青;袁跃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第2掌背动脉岛状皮瓣同时修复2个手指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 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6月笔者单位收治11例多个手指深度烧伤患者.扩创后,根据伤情将示指与中指或中指与环指并指,用第2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未并指的伤指创面及手背供瓣区均移植上臂内侧全厚皮片.术后4周左右分指、修整. 结果 采用第2掌背动脉岛状皮瓣同时修复示、中指并指后创面8例,中、环指并指后创面3例,皮瓣面积5.0 cm ×5.0 cm~6.0 cm×5.0 cm.术后早期大部分皮瓣轻度肿胀、发红,周缘出现小水疱,后逐渐减轻;修复中远指节的5例皮瓣术后l~3d远端色泽发暗明显,有较大水疱形成,拆除部分缝线后,血运恢复正常.术后2周创面愈合.手背供瓣区植皮成活.分指后随访4 ~18个月,手指外形、功能较佳,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活动正常. 结论 第2掌背动脉岛状皮瓣同时修复2个手指不同部位深度烧伤创面,血供可靠,操作简单,效果较好.
作者:夏成德;薛继东;李晓亮;狄海萍;张红卫;牛希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患者男,72岁,因双下肢截瘫1年,右股骨大转子处皮肤溃烂6个月后转入我院.在外院曾行清创缝合术,术后患者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右股骨大转子处创面感染裂开,表面有较多脓液及坏死组织,溃疡面积约22 cm×15 cm,深达髋关节,创周红肿.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109/L、红细胞计数3×1012/L、血小板计数120×109/L、Hb 80 g/L.肝功能:总蛋白60 g/L、白蛋白30 g/L.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检出奇异变形杆菌.肾功能、电解质水平、心电图及胸正侧位X线片均未见异常.诊断:右股骨大转子压疮伴感染.
作者:包国宏;黄朝帅;朱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年龄对烧伤患者LA50的影响. 方法 (1)将笔者单位1958年12月一2004年12月收治的23 073例患者分为25个年龄段,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中的Probit模块通过概率单位回归方法,分别计算各年龄段患者烧伤总面积和Ⅲ度面积LA50.(2)合并LA50相近的年龄段形成4个新的年龄段再分别计算烧伤总面积和Ⅲ度面积LA50及其95%置信区间(CI).(3)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A组(1958年12月1日-1983年12月31日入院)和B组(1984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入院),分别计算2组患者4个新的年龄段烧伤总面积和Ⅲ度面积LA50及其95% CI. 结果 (1)25个年龄段患者烧伤总面积和Ⅲ度面积LA50:小于或等于5岁偏低,5岁以后有所提高,15岁后明显提高,60岁以后又明显下降.(2)合并后4个年龄段患者烧伤总面积和Ⅲ度面积LA50低者,分别为大于60岁(50.90% TBSA)和小于或等于5岁年龄段(35.81% TBSA),高者,为大于15岁且小于或等于60岁年龄段(89.38%、59.22% TBSA).4个年龄段患者烧伤总面积、Ⅲ度面积LA50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烧伤总面积LA50的95% CI从低龄到高龄依次为56.87% ~64.69%、64.46%~74.36%、85.89% ~93.37%、44.55%~60.73% TBSA,Ⅲ度面积LA50的95% C1依次为32.67%~39.69%、40.86%~50.41%、55.27% ~ 63.85%、32.46% ~54.86%TBSA.(3)A组患者烧伤总面积和Ⅲ度面积LA50分别为69.61%、39.79%TBSA,明显低于B组的98.94%、73.23% TBSA.2组内不同年龄段患者LA50差异仍然存在,2组间各年龄段患者LA50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除去大于5岁且小于或等于15岁患者烧伤总面积LA50和大于60岁患者Ⅲ度面积LA50外,2组间其余年龄段患者之间烧伤总面积和Ⅲ度面积LA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中小于或等于5岁、大于15岁且小于或等于60岁及大于60岁患者烧伤总面积LA50的95% CI分别为48.38% ~ 56.07%与68.68%~81.35% TBSA、75.91% ~ 84.89%与97.09% ~ 110.45% TBSA、30.08% ~45.08%与60.67% ~ 102.69% TBSA,2组中小于或等于5岁、大于5岁且小于或等于15岁、大于15岁且小于或等于60岁患者Ⅲ度面积LA50的95% CI分别为27.48% ~ 34.69%与42.09%~54.03% TBSA、34.78% ~46.43%与49.62%~69.47% TBSA、43.98%~51.77%与66.43%~77.99%TBSA. 结论 年龄是影响LA50的重要因素之一,各年龄段LA50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而提高,但年龄对LA50的影响不会因治疗水平的提升而明显改变.
作者:林国安;杨晓东;秦书理;李文军;赵广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严重烧伤延迟复苏高血糖患儿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将笔者单位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严重烧伤延迟复苏高血糖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强化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强化组患儿入院后立即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将血糖水平控制为4.4 ~ 6.1 mmol/L;对照组入院后患儿按照临床常规治疗,将血糖水平控制在10.0~11.1 mmol/L.于治疗后1、3、5、7d清晨抽取2组患儿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浆中TNF-α、IL-6、IL-2和IL-10水平.观察2组患儿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感染情况、MODS发生情况、死亡情况、低血糖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四格表x2检验.结果 治疗后3~7d,强化组患儿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F值分别为8.674、4.356,P值分别为0.004、0.038);强化组患儿各时相点IL-2、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值分别为6.300、11.457,P值分别为0.013、0.001).与对照组比较,强化组患儿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感染发生率分别明显缩短和降低(t =5.341、x2 =4.267,P<0.05或P<0.01),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增加(x2 =4.706,P<0.05),MODS发生率明显降低(x2=5.079,P<0.05),病死率亦有所降低(x2=2.069,P>0.05). 结论 严重烧伤延迟复苏高血糖患儿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可缩短炎症反应持续时间,降低炎症反应程度,改善预后.
作者:梁丽枝;陈向军;赵晓春;高国珍;姚兴伟;闫德雄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采用刃厚皮回植小儿烧伤中厚皮供皮区的临床效果. 方法 笔者单位将2006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90例烧伤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头皮刃厚皮组(简称头皮组)、非头皮刃厚皮组(简称非头皮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3组患者术前清创后,采用鼓式取皮机胶纸取皮法自大腿前外侧切取厚度为0.30 mm的中厚皮片,移植于烧伤创面上.头皮组以气动取皮刀切取大小为10 cm×5 cm ~ 20 cm×5 cm、厚度为0.12~0.15 mm的条状刃厚头皮移植于中厚皮供皮区;非头皮组以气动取皮刀自中厚皮供皮区旁取条状刃厚皮,皮片大小、厚度及移植方法同头皮组;对照组中厚皮供皮区创面直接贴敷单层凡士林油纱并进行适度加压包扎.观察3组患儿供皮区的愈合时间以及瘢痕增生程度.对计量资料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LSD检验. 结果 头皮组、非头皮组患儿中厚皮供皮区的愈合时间分别为(11.3±2.6)、(12.4±3.7)d,较对照组的(21.6±5.5)d明显缩短(P值均小于0.01);头皮组与非头皮组之间比较,供皮区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皮组、非头皮组供皮区瘢痕评分分别为(3.1±0.4)、(3.8±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1.0)分(P值均小于0.01);头皮组与非头皮组患儿中厚皮供皮区的瘢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刃厚皮回植烧伤患儿中厚皮供皮区的术式可以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瘢痕增生程度.
作者:胡日查;陈向军;姚兴伟;高国珍;闫德雄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现代康复是利用物理因子和方法以及功能训练,让患者得到身心康复,减少功能性障碍,让生活及工作能力得以恢复的新兴医学.儿童烧伤康复是现代康复医学在烧伤外科的具体体现和延伸,其着眼点在于使烧伤儿童恢复正常心理及肢体功能,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质量[1].康复是现代儿童烧伤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体现烧伤救治水平、保证烧伤救治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现阶段在烧伤医疗康复特别是儿童烧伤康复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临床优势的发挥和发展[2].
作者:贾赤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足月产男婴,出生后26 d.因在外院引产时误将利凡诺(主要成分为乳酸依沙吖啶)注入胎儿体内,致使分娩后婴儿右上臂出现1处黄色水疱(直径约9 cm),水疱溃破后皮肤溃烂.治疗后伤口无好转且皮肤溃烂逐渐加重,出现发热,于伤后26 d转入笔者单位.入院检查:患儿右上臂有约3.5 cm ×3.0 cm的皮肤缺损创面,创腔可见黄褐色坏死组织并部分凸出皮肤平面,伴有少许黄色分泌物及渗液;创周皮肤红肿呈暗红色,增厚变硬,呈皱缩皮革状,皮下组织黄染并与皮肤组织分离,呈广泛凝固性坏死,侵及右上臂内、外侧及腋窝、锁骨肩峰端,边界欠清晰,面积达11 cm×7 cm(图1a).右肩关节外展、内旋等活动明显受限,前臂活动正常,肢端末梢血液循环及感觉尚可.补液和静脉滴注青霉素40万U(每天2次)抗感染,行补充氨基酸、维生素并结合母乳喂养等营养支持治疗.
作者:郑军;邹平志;李利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微粒皮与Meek植皮法序贯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的效果. 方法 总结2007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微粒皮和Meek植皮法序贯治疗4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与2002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微粒皮和小皮片植皮法治疗39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时机及效果、住院时间等相关数据.对数据行t检验或x2检验. 结果 2组患者一般情况及手术时机和首次自体微粒皮扩展率、植皮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为0.00、0.12,t值为0.15~1.12,P值均大于0.05).观察组第2次自体皮扩展率和植皮面积分别为对照组的2.3倍(t=19.10,P<0.001)和2.1倍(t=13.26,P<0.001),平均手术量减少1.7次(t =6.16,P<0.001),住院时间减少15 d(t =5.86,P<0.001).观察组脓毒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52.2%(24/46)、4.3% (2/46),较对照组的74.4%(29/39)、17.9%(7/39)降低(x2值分别为4.43、4.12,P值均小于0.05). 结论 微粒皮与Meek植皮法序贯修复患者大面积烧伤创面,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有效缩短创面修复时间,减少手术次数和住院时间.
作者:蔡少甫;郑庆亦;郭毅斌;阮兢;陈锦河;郑健生;蔡林碧珍;邹紫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针对某一疾病建立的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程序,是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由医师、护士及医院其他工作人员针对某一可预测治疗结果的救治群体或某项临床症状设立并制订的特殊文件、教育方案、患者调查表、焦点问题讨论议案、独立观察报告以及标准化规范等[1].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既能贯彻持续质量改进,又能节约资源的标准化治疗模式,为医院质量管理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段,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与整体竞争力[2].本文针对临床路径与烧伤外科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贾赤宇;邱亚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