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皮针在药物皮肤过敏试验中的应用

陈佑碧;罗艳林

关键词:头皮针, 药物皮肤过敏试验, 注射
摘要:目的 探讨在药物皮肤过敏试验过程中应用头皮针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注入剂量准确率,以期准确判断药物皮肤过敏试验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门诊124例需做药物皮肤过敏试验的患者,遵医嘱实施注射.将每日需做药物皮肤过敏试验的患者按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62)例(单号)和对照组(62)组(双号).实验组应用头皮针进行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注射,比较2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是否准确注入剂量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在首次穿刺成功、准确注入皮肤试验液剂量、标准皮丘、患者无痛感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皮针注射优于传统注射.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预防手术后压疮的循证护理

    目的 运用循证医学的思想,探讨手术后患者压疮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本地区124名手术后患者分试验组(n=62)和对照组(n=62)进行循证护理实践.结果 对照绗1名病人发生了压疮;试验组62名手术病人均无压疮发生.结论 运用循证护理能减少术后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张玉玲;刘兴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并应激性溃疡出血28例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对28例COPD呼吸衰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用不同治疗方案(洛赛克联合立止血静脉注射治疗组和经胃管注入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洛赛克联合立止血静脉注射治疗(COPD)呼吸衰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止血率为87.5%,经胃管注入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组止血率为4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洛赛克及立止血联合治疗是COPD呼吸衰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邵发保;蔡孝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MEROCEL止血海绵和双腔水囊在鼻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 进一步探讨更好的鼻腔填塞物.方法观察MEROCEL止血海绵+双腔水囊作为鼻腔填塞物的临床效果.结果治愈率92%,且填塞迅速.结论 MEROCEL止血海绵+双腔水囊是理想的鼻出血填塞物.

    作者:何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放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评估同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急性毒性反应、安全性和近期损伤情况.方法 70例Ⅲ、Ⅳ期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按照GP方案接受了同期放疗加辅助化疗的治疗,其急性与近期毒性反应采用美国放射治疗协作组织(RTOG)的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70例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1.2%和43.2%.无5级毒性反应发生,34级急性毒性反应主要为造血系统29例,占41.4%;咽部粘膜反应28例,占 40.0%;放疗区皮肤损伤4例,占5.7%,完成放疗同期放化疗和全部化疗者分别为78.7%和48.3%.结论与常规放射治疗相比, GP同期放化疗方案有助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疗效的提高,其急性毒性反应有所增加,多数患者可耐受,晚期损伤基本相同.

    作者:罗在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132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宫腔镜及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32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多囊卵巢综合征分别占不孕症的54.55%、21.21%及14.40%,前者多为继发性不孕症的病因,而后两者多为原发不孕症的病因.手术后妊娠率为41.96%.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女性不孕症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叶育芳;齐青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六味地黄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干预研究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丸对绝经后骨折疏松症(PMOP)患者骨折好发部位(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骨密度(BMD)的干预作用,探讨该方用于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将纳入对象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六味地黄丸和钙尔奇D,以双能骨密度(DEXA)仪为检测手段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及服药6个月后上述部位的BMD值和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服药6个月后,中药组PMOP患者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BMD值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上述部位BMD值无明显变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可以提高PMOP患者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的BMD值并改善临床症状,提示该方用于PMOP患者对预防并发骨折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关俭;唐洁凤;郭荣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2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并分析200例进行微波治疗的不同程度宫颈糜烂患者的病情、结果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R-2100微波治疗仪对200例(轻度63例、中度102例、重度35例)宫颈糜烂患者行微波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及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微波治疗轻、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0%(63/63)、99.02%(101/102)、91.43%(32/35),总有效率为98.00%(196/200).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糜烂面直径与照射时间呈正比.结论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临床效果显著,根据糜烂面积和不同组织声能量沉积的差异决定照射时间可提高治疗过程的可控性及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廖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烧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并发症的分析及预防

    目的 探讨头颈部烧伤和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防措施.方法 共行烧伤病人气管切开术283例,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发生术中并发症11例(3.89%),术后并发症45例(15.9%),死亡7例(2.47%).结论 头颈部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因颈部高度肿胀、切口大量渗液、解剖标志不清等因素增加了手术难度和并发症发生的机率.因此术前应密切观察各项指标,争取在呼吸困难严重前手术,术后加强护理观察,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德文;周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斯康杜尼与利多卡因在上颌磨牙拔除术中的镇痛效果比较

    对注射用斯康杜尼在口腔临床局部麻醉应用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将372例患者400颗患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斯康杜尼,对照组应用利多卡因,在局部浸润麻醉及阻滞麻醉下拔除两组患牙,比较两者麻醉效果. 结果试验组麻醉醉果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斯康杜尼在局部浸润及阻滞麻醉中效果肯定,注射时痛苦少,麻醉并发症少.

    作者:罗来才;李慧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老年胆道疾病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胆道疾病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护理,减少并发症.方法 通过对52例胆道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做好心理护理、监测血糖、病情观察、调整饮食结构控制多发感染及各种并发症.结果 本组52例患者中,2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死亡.结论 老年胆道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单纯胆道疾病患者高,术后护理难度大,为了让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罗伟燕;冯伟平;刘慧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表面麻醉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手术临床体会

    目的 观察在表面麻醉下进行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1例(254只眼)患者在表面麻醉下行巩膜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术后3d视力≥0.5者204只眼(80.31%),术后一周视力0.5-1.0者230只眼(90.55%).随访3-12个月,视力稳定.结论表面麻醉下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手术时间短、疗效好,设备要求简单,适合基层医院推广的方法.

    作者:方繁;张华英;刘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儿童脑损伤的颅脑影像学检查

    儿童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围产期新生儿脑损伤的主要疾病,也是引起脑瘫、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落后、癫痫等疾病的重要因素.新生儿 HIE的发生包括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及生化学改变,其病变发生的部位、程度与缺氧缺血持续时间及发生HIE时脑成熟的程度有关.儿童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头部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为计算机体层摄影(CT)、B超及磁共振成像(MRI),CT/MRI检查可显示脑损伤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功能性磁共振可反映脑性瘫疾(CP)患儿某些脑功能及局部代谢的异常,磁共振频谱成像(MRS)还能显示患儿脑内生物化学构成及脑代谢的异常变化.CT与MR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分析病因及判断预后.

    作者:覃文华;江万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保妇康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保妇康栓对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20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使用保妇康栓(海南碧凯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初发病例与复发病例配比约为1∶2;对照组使用甲硝唑栓剂,初发病例与复发病例配比约为2∶1.疗程相同,并作随访登记,对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两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90%;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为2%,对照组为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妇康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与甲硝唑栓疗效相似(P>0.05),但不良反应比甲硝唑栓低,具有良好的药物依从性,其对复发性老年性阴道炎仍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洪勤英;计灿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研究进展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情凶险,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师实行肺保护性策略(压力、容量限制性通气、佳PEEP、允许性高碳酸血症、俯卧位通气和侧卧位通气).并加强气道管理、液体平衡的管理、生命体征监护、心理疏导、营养支持、基础护理等综合治疗及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静月;蒋芳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研究新进展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发病率高,占新生儿住院的首位;严重者若未及时发现和治疗,易导致胆红素脑病,引起死亡,存活者三分之二留有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对新生儿高胆的防治措施的研究,提出除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外,轻中度高胆红素血症也可对新生儿神经损害,致神经精神发育异常.陈骏田等研究结果显示高胆可导致新生儿听神经损伤.此外,有的学者研究得出高胆红素血症能够对新生儿心、肝、肾引起脂质过氧化损伤;光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效果好,副作用小,其中日光散光用于预防高胆有效,机理是胆红素分子能吸收可见光波长在 380-700 nm之间,而太阳光的波长为510 nm.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要早发现,早预防治疗,避免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的危害.

    作者:孙长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毒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58例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毒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以提高抢救护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58例毒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急救护理方法.结果 58例患者中,除1例放弃救治外其余5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毒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的轻重与毒蛇种类、就诊时间相关,以神经毒素为主的毒蛇咬伤引起呼吸肌麻痹导致呼吸衰竭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咬伤后的处理是否正确、及时,护理是否得当,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金梅;杨欢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31例

    目的 探讨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优势.方法 2003年3月至2007年5月采用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手术治疗髌骨骨折31例.结果 经过6-12个月随访,31例患者骨折均临床愈合,无骨不连或延迟愈合.结论 记忆合金髌骨爪固定牢靠,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时间短、组织相容性好,是治疗髌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何向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26例体会

    目的 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检测,为TIA提供独到的诊断价值.方法 运用TCD对126例TIA患者行颅内动脉检测,观察、分析颅内动脉的血流信息.结果 87.5%血管流速异常.其中51%为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度异常,23.9%的患者颈内及椎―基底动脉系统流速均有异常;15.8%为单纯颈内动脉系统流速异常,12.5%为血管流速正常.结论 经颅多普勒超声为动态、实时观察―基底动脉TIA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改变,为临床诊断、观察病情、指导用药、早期预防提供了较好的非创伤性检测手段.

    作者:张春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进展

    消化性溃疡(Pcptic ulcer,PU)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胃或十二指肠黏膜的局限性组织缺损,表浅者为糜烂;深达肌层者为溃疡.由于其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对自身消化有关,故称消化性溃疡.随着现代医学研究进展,近年来对消化性溃疡病的致病机制研究及临床药物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治疗方法逐渐增多与完善,治愈率逐渐升高,复发率也逐渐降低,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梅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急性重症胆管炎189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提高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外科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189例ACST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术前休克得到纠正者117例,死亡6例,死亡率5.1%;未得到纠正者72例,死亡20例,死亡率27.8% (P<0.01).术前休克未得到纠正而又及时手术治疗者56例,死亡 6例,死亡率10.7%;未及时手术治疗者16例,死亡14例,死亡率87.5%(P<0.01).本组病例中单一器官累及者31例,无死亡病例;2个器官累及者58例,死亡1例(1.7%);3个器官累及者 84例,死亡9例(10.7%);4个或4个以上器官累及者16例,全部死亡(100%).结论 积极进行快速有效的抗休克治疗,适时的选择手术时机,防治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是提高急性重症胆炎治疗效果的

    作者:宋德鸿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