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评价

许珍晶

关键词: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血黏度, 纤维蛋白原
摘要:目的 评价丹参川芎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安徽省中医院诊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6mg/次,3次/d;治疗组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次加入0.9% NaCl 250 mL,1次/d,均用药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等的改善程度;检测治疗前后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的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黏度和血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较好,可以改善脑后循环血液供应,值得推广.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甲硝唑或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 比较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甲硝唑或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于西安市第九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联合替硝唑治疗,疗程均为4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牙周各项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牙周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6%,对照组为14.62%,两组差异不显著.观察组复发率为1.54%,对照组为6.92%,两组差异不显著.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高于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甲硝唑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莉;林彤;冯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阿哌沙班在大鼠体内药动学/药效学研究

    目的 考察阿哌沙班大鼠体内药动学并评价其与药效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不同时间阿哌沙班血药浓度并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同时测定各时间点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倍数并绘制药效-时间曲线,对药动及药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阿哌沙班以2 mg/kg剂量iv给予大鼠,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JC0-∞)、半衰期(t1/2z)分别为(4 016.07±1 160.46) μg·h/L、(2.95±1.59)h;以10 mg/kg剂量ig给药,AUCo~∞、t1/2z、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17 973.48±3 145.30) μg·h/L、(1.52±0.36)h、(4 949.12±615.38)μg/L、(1.00±0.71)h、89.5%.阿哌沙班以10 mg/kg剂量ig给药后0.5~2.0 h可显著延长PT,以各时间点PT延长倍数对血药浓度作图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阿哌沙班大鼠ig给药F高,吸收迅速,延长PT的效应与血药浓度呈现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任利翔;王婉秋;林鹤;光海红;邢立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肝脏转运体和代谢酶在化学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肝脏是机体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肝细胞膜上存在多种功能性膜蛋白即肝脏药物转运体,它的功能是介导许多内源性及外源性物质如药物摄取进入肝脏,在肝脏内经过一定的代谢转化,终将其从肝脏排入胆汁.研究发现,转运体和代谢酶在化学性肝损伤的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涉及的多种调控机制成为研究热点.就肝脏转运体和代谢酶的分类、转运体和代谢酶在化学性肝损伤中的变化及其调控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宁晨青;孟强;刘克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脂质体多柔比星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目的 评价脂质体多柔比星(脂质体阿霉素)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脂质体多柔比星治疗恶性肿瘤的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17年1月.采用RevMan 5.3软件对各效应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23篇RCT文献,计5 546名恶性肿瘤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后临床疗效I2=63%、OR=1.14[1.02,1.27],P=0.002;两组化疗后心脏毒性不良事件I2=0%,OR=0.18[0.10,0.33],P<0.000 01;脱发不良事件I2=77%,OR=0.24[0.17,0.35],P<0.000 01;神经毒性不良事件I2=46%,OR=0.65[0.42,0.99],P=0.05.结论 脂质体多柔比星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优于其他化疗方案,且毒副作用低,尤其在改善心脏毒性、脱发等不良事件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化疗方案.

    作者:郭仪;刘玉波;陈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司维拉姆治疗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

    目的 分析司维拉姆治疗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3年6月-2016年8月间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的高磷酸血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醋酸钙口服,初始剂量1片/次,3次/d;观察组给予碳酸司维拉姆口服,初始剂量1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治疗期间每2周根据血磷水平调整剂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磷、血钙、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有效性指标和临床疗效及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结束后,两组的血磷、钙磷乘积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IL-6、TNF-α以及观察组的hs-CR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组内差异有统计学(P<0.05);且观察组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碳酸司维拉姆治疗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安全可靠.

    作者:宋明爱;闫灵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麦角甾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筛选和理化性质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种类药用辅料成分对麦角甾苷固体脂质纳米粒(SLN)理化性质的影响,为研究SLN的处方筛选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乳化-固化法制备麦角甾苷-SLN,单一变量法考察山嵛酸甘油酯(Compritol ATO 888)、单硬脂酸甘油酯、大豆卵磷脂、Myrj52等辅料对麦角甾苷-SLN粒径、包封率、表征分散度(PDI)等理化性质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法观察麦角甾苷-SLN的形态,X-射线衍射(XRD)分析其药物晶体结构.结果 随Compritol ATO 888用量增加,麦角甾苷-SLN粒径不断减小,包封率逐渐减小,PDI逐渐增加;随单硬脂酸甘油酯的用量增加,粒径明显增大,包封率略有降低,PDI减小;随卵磷脂用量增加,粒径明显增大,包封率降低,PDI减小;随Myrj52用量明显增加,粒径减小,包封率增加,PDI增大;麦角甾苷-SLN外观圆整,呈球形;麦角甾苷以分子分散状态被包裹在SLN中.结论 不同辅料对麦角甾昔-SLN的理化性质均产生一定影响趋势,为制备SLN的处方筛选研究提供启示与思路.

    作者:佟玲;李佳玮;刘志东;刘芳;卞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进行诊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指标:天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汁酸(TBIL);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肝纤维化指标: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并进行上腹部CT平扫,计算肝/脾CT比值.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4% (53/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 (42/58) (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的AST、ALT、γ-GT、TBIL、TC、TG水平均明显降低,肝/脾CT比值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LN、PCⅢ、Ⅳ-C和H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明显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降低血脂.

    作者:范红侠;吕良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剂量甲泼尼龙对脓毒血症患者的疗效和免疫细胞的影响

    目的 分析小剂量甲泼尼龙对脓毒血症患者疗效及对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到普陀区利群医院诊治的脓毒血症患者共72例,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均连续治疗7d,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治疗前后免疫细胞、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存率为80.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未表现出明显差异.治疗前两组患者免疫细胞水平未表现出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1(IL-1)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甲泼尼龙用于脓毒血症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有效调节T淋巴细胞和炎症因子水平,降低机体免疫反应,提高生存率,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烽;党宗彦;万万;何再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早期糖尿病小鼠睾丸中睾酮合成关键酶的变化

    目的 建立小鼠1型糖尿病模型,研究糖尿病早期时睾丸中睾酮合成关键酶的变化.方法 雄性成年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糖尿病模型组10只.通过ip链脲佐菌素(150 mg/kg)制备糖尿病模型,成功制备糖尿病模型后4周处死小鼠,取血清和睾丸组织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法检测睾丸组织中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类固醇激素合成灵敏调节蛋白(StAR)、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Ⅵ型(3β-HSD6)、17a-羟基化酶/17,20-裂解酶Ⅰ型(P450c17a1)及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Ⅲ型(17β-HSD3)相应mRNA(Lhcgr、Star、Cyp11a1、Hsd3b6、Cyp17a1和Hsd17b3)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睾酮和黄体生成素(LH)含量、睾丸组织中3β-HSD1、P450c17a1及17β-HSD3酶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4周糖尿病小鼠血清中睾酮和LH含量显著降低(P<0.05);睾丸组织的Lhcgr、Star、Cyp11a1、Hsd3b6、Cyp17a1和Hsd17b3 mRNA含量显著降低(P<0.05、0.001);3β-HSD1、P450c17及17β-HSD3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 早期糖尿病小鼠睾丸中睾酮合成关键酶的表达显著降低.

    作者:张羽飞;张春雷;刘勇;孟娜娜;赵晓光;陶晶;李厚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大黄酸对药物转运体和代谢酶影响的研究进展

    药物转运体和药物代谢酶是影响药物体内处置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大黄酸作为传统中药大黄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广泛药理活性.研究发现,大黄酸与药物转运体和代谢酶密切相关,能够直接激活或抑制多种转运体的功能及其蛋白表达.而且大黄酸对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 (CYP450)的功能及其蛋白表达同样有抑制作用.因此,大黄酸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能发生基于药动学的药物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DDI).从药物转运体和代谢酶的体内分布、大黄酸对转运体及代谢酶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卜天赐;刘志浩;刘克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FDA判断公司医疗产品的交流信息是否符合药品说明书的基本原则与实例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2017年1月发布了“符合FDA核准的说明书的医疗产品的交流信息——问答供企业用指导原则”,该指导原则介绍了FDA判断公司提出的有关产品应用的交流信息是否符合说明书(即是否在说明书允许的范围内)的基本原则并列举了实例.介绍该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并期望对我国医疗产品交流信息的规范化及其监管有益.

    作者:萧惠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单克隆抗体非临床免疫毒性研究的考虑要点

    大多数单克隆抗体可诱导免疫反应,免疫毒性是免疫调节类单克隆抗体主要担心的毒性反应.本文总结了单克隆抗体的免疫毒性特征、免疫毒性的相关因素,非临床免疫毒性研究与评价的考虑要点.建议在临床前研究阶段应根据单克隆抗体的作用特征,对药物的免疫毒性进行逐步分层研究,当需要追加试验时,应追加研究;还应体内外研究相结合,动物种属和人体离体细胞相结合,多途径进行研究.

    作者:闫莉萍;胡晓敏;郑洪丽;杨兰;曹萍;吴爽;王海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后YKL-40、NF-κB的影响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后对YKL-40、NF-κB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6年12月在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手术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氯吡格雷治疗,服用3~5 d后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持续治疗1个月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d后的血小板聚集情况;治疗1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分别检测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几丁质酶-3样蛋白-1 (YKL-40)以及转录因子-κB (NF-κB)含量水平,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7d后,观察组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YKL-40以及NF-κB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消化道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发生心肌梗死、心绞痛、死亡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虽然低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用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抗血小板治疗,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控制患者体内炎症反应,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静;陈嘉龙;燕成英;白明;祁蕙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简析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对药品研发的影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2016年调整了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分析化学药品新旧注册分类中的新药、仿制药概念、内涵以及技术标准的变化.与2007年版法规相比,新法规对新药和仿制药的定义均发生了明显变化,新药的范围缩小,要求更为严格和准确,仿制药的适用范围扩大,在技术标准方面达到国际要求.药品注册制度改革对医药研发产生了深远影响:促使国内医药市场重新洗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加快进入国际市场的步伐.

    作者:光海红;焦佳媛;柴宝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木香茎叶提取物成分类别的初步检识及其对小鼠肠推进和胃排空的影响

    目的 对木香茎叶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初步检识,研究其对小鼠肠推进和胃排空的影响.方法 制备木香茎叶水、乙醇、乙醚提取物,化学反应检识木香茎叶化学成分;以小鼠为研究对象,新斯的明和阿托品诱导小鼠胃肠亢进和抑制状态,ig给予0.5 g/kg木香茎叶水提物、醇提物,用改良的酚红法测定其对胃肠正常、亢进、抑制状态小鼠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的影响.结果 木香茎叶醇提物、水提物均能够显著提高正常小鼠小肠酚红推进率(P<0.05、0.01),显著降低新斯的明所致胃肠亢进状态下的小鼠小肠酚红推进率(P<0.05),且醇提物的作用较强;两提取物使阿托品所致抑制状态下小鼠小肠推进率进一步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两提取物之间无明显差异;两种提取物对三种状态下的胃排空都发挥显著抑制作用(P<0.05、0.01).化学成分检识表明,木香茎叶中含蛋白、糖、挥发油、黄酮、内酯、皂苷、生物碱和鞣质等多种成分,但何种成分与小肠推进和胃排空有关尚不确定.结论 木香茎叶提取物对正常小鼠的小肠推进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新斯的明所致小肠推进亢进有抑制作用,对阿托品所致小肠推进抑制有加剧作用,其对肠道的促进作用可能与M胆碱受体有关;对正常和亢进小鼠的胃排空有抑制作用,对阿托品所致胃排空抑制有加剧作用.

    作者:苟杰;胥潇;李木瑶;袁吕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评价

    目的 评价丹参川芎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安徽省中医院诊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6mg/次,3次/d;治疗组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次加入0.9% NaCl 250 mL,1次/d,均用药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等的改善程度;检测治疗前后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的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黏度和血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较好,可以改善脑后循环血液供应,值得推广.

    作者:许珍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盐酸右美托咪定对ICU患者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ICU患者气管插管应激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解放军昆明总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ICU病房收治的危重症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两组均于气管插管前进行桡动脉穿刺,并建立静脉通道,观察组静脉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定0.5 μg/kg,持续10 min,对照组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随后两组均静脉滴注适量顺-阿曲库铵和丙泊酚.观察两组麻醉用药剂量;检测两组插管前(T1)、插管后(T2)、插管后3 min (T3)及插管后5min (T4)时刻患者动脉压(MAP)、心率(HR)、血浆皮质酮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丙泊酚、顺-阿曲库铵麻醉用药剂量比较差异不显著;观察组T3、T4时刻MAP、HR、血浆皮质酮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ICU患者气管插管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可维持血浆皮质醇水平、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刘军;罗积慎;殷辉;边革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阿立哌唑注射液肌肉刺激、溶血及过敏试验研究

    目的 评价阿立哌唑注射液的肌肉刺激性,观察其否具有溶血、凝聚及过敏反应.方法 采用兔股四头肌sc给药,观察阿立哌唑注射液对注射局部肌肉的刺激性;采用2%兔血红细胞混悬液检查阿立哌唑注射液有无溶血和红细胞凝聚反应;采用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ASA)评价阿立哌唑注射液有无过敏反应.结果 阿立哌唑注射液对兔红细胞无溶血及凝聚作用;新西兰兔单次及连续7 d sc给予阿立哌唑注射液,均发现其对股四头肌有刺激作用,以肌纤维的变性坏死为主,肌纤维崩解消失,病灶内可见散在的炎细胞浸润,停药14d后刺激反应消失;每只3.75、7.50 mg剂量下给予阿立哌唑注射液,豚鼠未见过敏反应.结论 阿立哌唑注射液未见溶血和过敏反应,较高浓度下可能会引起肌肉刺激性反应.

    作者:陈凯;邱波;郑智勇;刘琳;马玉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药物转运体和代谢酶在抗生素药动学中的作用

    近年来,对体内药物转运体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越来越多的转运体被发现及研究,其对药物的跨膜转运,具有重要的意义.各种转运体包括摄取转运体和外排转运体对药物的体内过程以及药物相互作用均有着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大多数抗生素的体内过程都与转运体和代谢酶有关,因此,归纳总结了转运体和代谢酶在抗生素的药动学和药物相互作用中的新研究进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朱艳娜;刘克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药物转运体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药物转运体在体内药物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转运体在各组织器官的分布和表达受到表观遗传修饰调控,导致某些药物体内处置过程出现明显的个体差异.随着表观遗传学的发展,基于表观遗传修饰(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croRNA干预等)调控药物转运体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对表观遗传调控药物转运体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杨世磊;刘克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

主管:天津市科技厅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