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振宁;刘奇伦;何涛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ABPM)参数及体重指数(BMI)与左心室肥厚(LVH)之问的关系.方法 采用袖带式24小时动态血压仪监测29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ABPM,彩色超声测量左心室参数.LVH者为研究组(131例),非LVH组(162例)为对照组,研究LVH与ABPM监测参数:平均收缩压(SBP)、平均舒张压(DBP)、脉压差(PP)、心率(HR)、BMI的关系.结果 LVH与动态血压SBP、DBP、PP、HR水平成正相关(P<0.05),BMI的变化在上述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LVH与动态血压SBP、DBP、PP、HR水平密切相关,他们可能都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马竹芬;孙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官腔镜在妇科疾病中的优势及诊断价值.方法 48例妇科疾病患者进行无痛官腔镜检查.结果 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官腔内病变、定位取材、诊断率高.结论 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妇科疾病的可靠方法,其广泛应用于临床势在必行.
作者:王宗钧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青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7例发病72小时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依达拉奉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血栓通、阿司匹林,依达拉奉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连用15天,分别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青年脑梗死,能安全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周治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口服尼膜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方法 总结我院2005年4月至200r7年11月收治轻中度蛛网膜下腔出血66例,分为尼膜地平口服组36例与尼膜地平静脉滴注组30例,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SAH患者脑动脉的收缩峰速度,观察两组CVS发生情况.结果 尼膜地平口服组与尼膜地平静脉滴注组用药后的脑动脉血流速度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口服尼膜地平、静脉滴注尼膜地平对SAH后CVS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张素爱;周善之;王乃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研究重度子瘸前期胎盘中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异常表达来进一步了解其发病机理.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测定重度子痫前期胎盘和正常胎盘血管内皮VCAM-1各30例.结果 重度子瘸前期的胎盘VCAM-1阳性血管率较正常组低,即胎盘VCAM-1的表达减少,推测VCAM-1在胎盘的浅着床方面起一定作用.
作者:李绮玲;梁润彩;高眉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子宫牯膜下肌瘤电切术的要点和治疗效果及优越性.方法 对临床诊断67例子宫粘膜下肌瘤(其中37例为O型,22例为Ⅰ型,8例为Ⅱ型),大直径为3cm.行官腔镜电切术.结果 67例宫腔镜电切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2年,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粘膜下肌瘤电切术安全、可靠,充分显示了微创手术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晓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鼻咽癌远处转移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吉西他滨1000mg/m2,分别于第1天和第8天静脉点滴,顺铂30mg/m2,第1~3天,21天为1个周期,所有病例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化疗.结果 32例患者入组,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21例,总有效率为87.5%(28/32).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哎吐、脱发及皮疹,有4例(12.5%,4/32)发生了Ⅲ~Ⅳ度骨髓毒性.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鼻咽癌远处转移有较好的疗效,患者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艾小红;向其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多见的一种复杂综合征,其发生率高,死亡率高,治疗棘手.近年来,心力衰竭的规范化治疗相继出台,提高了心衰的控制率,但ACEI、ARB及β受体阻断剂等改善心衰预后的药物,对心衰的早期症状改善有限.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陈哲林;李春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2001年至2007年我院共收治髋关节脱位86例,其中合并髋臼骨折18例,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中,男16例,女2例,年龄25~57岁,平均33.4岁,车祸伤12例,坠落伤4例,压砸伤合并其他损伤2例,依Tudet-Letournel分类法,髋臼后后柱骨折3例,后柱后壁骨折,髋臼粉碎骨折,臼顶骨折各1例,合并血气胸颅内血肿、肝破裂.坐骨神经损伤各1例,手术治疗的12例中全部行CT检查.
作者:覃海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外脏器受累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结果.方法 采用EUSA方法检测血MP-1gM>1:80,对确诊为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175例患儿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呼吸道表现,82例(46.86%)有肺外脏器受累,年长儿60例(73.17%),受累脏器中以消化道、泌尿道、血液系统、胸膜、心血管系统多见,分别为48.78%,30.49%,23,17%,18.29%,12.20%,而神经系统、皮肤粘膜少见,分别为3.66%,2.40%.全部病例选用阿奇霉素治疗,均痊愈,无后遗症.结论 对于呼吸道感染同时有多脏器受累的患儿,应考虑MP感染可能,做相关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杨晓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不同营养支持对接受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3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EN)组和早期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监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IgA和医疗费用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营养支持治疗后EN组营养及免疫指标均高于TPN组,临床相关费用低于TPN组.结论 对于COPD机械通气的患者,EN更符合生理状态,更能有效地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呼吸机应用时问,提高撤机的成功率,并大幅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张威;冼翠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通常于3岁前发生的严重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遗传因素和(或)胎儿宫内环境因素在孤独症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然而其具体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
作者:刘建湘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罗库溴铵对老年病人的肌松效应.方法 44例ASAⅠ~Ⅱ级接受瑞芬太尼一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的病人按年龄分为4组:每组11例,A组为对照组25~46岁,B组60~69岁,C组70~89岁,D组90~97岁,均全麻诱导时静注罗库溴铵0.6mg/kg,并进行神经肌肉阻滞监测.记录其起效时间、无反应时间、停药后T125%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结果 (1)B、C、D组病人罗库澳铵起效时间分别为80.2±17.4s、75.8±15.2s、78.7±16.1s,较A组89.1±24.6s快(P<0.05).(2)无反应时间:B、C、D组明显比A组长(P<0..01),组间B、C组无反应时问无差异(P>0.05),D组病人则长于B组和C组(P<0.05).(3)不同年龄组罗库澳铵用量随年龄增加而减少(P<0.01).(4)B、C、D组停药后T125%恢复时问、恢复指数均较A组延长(P<0..01).结论 罗库溴铵随着高龄病人年龄的增长而肌松持续时间延长.
作者:黄惠彬;罗德兴;高晓枫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76例(689眼)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人手术.随访6~12月,平均9.5月.结果 术后佳矫正视力≥1.0者96眼(13.93%),≥0.5者526眼(76.34%).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安全、高效、操作简单、效果良好.
作者:侯习武;张翠芳;许新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 33例采用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29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对两组患儿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高压氧治疗组退热时间,头痛、呕吐消失时问,意识清醒时间,肢体瘫痪恢复时间,脑电图好转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黄爱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老年人哮喘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哮喘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患者病程长,有吸烟史者多.诱因多以呼吸道感染为常见.中、重度发病者多,合并症及并发症多.结论 老年人支气管哮喘发病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
作者:余国相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60岁以上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治疗65例,未手术13例,急诊手术20例,择期手术45例,78例均痊愈.结论 重视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及病理特点适时的选择手术治疗,并要注意围手术期的处理.
作者:郭晓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阑尾周围脓肿合并糖尿病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2004年年收治的38例老年阑尾周围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结果 38例中32例为甲级愈合;6倒切口有轻微的红肿或线结反应,对症处理,4例2~3天愈合;1例发生切口感染,撑开原切口引流,经换药后治愈;1例术中巳发现盲肠壁坏死处理不当,术后第6天引流管有粪漏,经治疗2周后瘘道自行闭合.全组均痊愈出院.结论 围手术期间,合理使用胰岛素严密地血糖监测,个体化手术,防治并发症,是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防治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周志涛;陈伦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颅骨缺损修补手术的适应证、时机、修补材料、技巧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73例颅骨缺损行钛合金网颅骨修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颅骨缺损用钛合金网修补,手术方法为覆盖法,颅骨修补手术时间术后立即修补3例,其余距受伤3个月~1年.术后36例原有轻头痛、头晕不同程度改善;12倒不明显;术前8例肢体偏瘫患者术后症状有明显改善;术前癫痫1例,术后配合药物治疗症状消失,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对于颅骨缺损直径≥3cm、缺损部位在额部、颞、顶部等,应当及时行修补术.目前手术材料选用钛合金网,其手术方法简单,并发症少,疗效佳.
作者:王盛;王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不同温育沮度条件以及不同方法学在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临床检测的结果.方法 用ELISA法对HBsAg、HBsAb、HBeAg、HBeAb、HBeAb由时间分辨荧光法(TRFIA)检测为阳性标本各44例进行检测,并设立4种温育条件,分别为:25℃25分钟、25℃45分钟、37℃15分钟、37℃25分钟.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35例已由时间分辨荧光法(TRFIA)检测为HBsAg弱阳性的标本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HBsAg、HBsAg、HBeAg、HBeAb的ELISA检测结果在不同温育条件的影响下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差异,并且HBsAb、HBeAg的ELISDA检测OD值与TRFIA法检测的结果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HBsAg弱阳性标本35例的ELISA检测的OD值与TRFIA法检测结果的相关分析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适当条件下,使用TRFIA法有利于检出低浓度的HBsAg携带者.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应严格执行ELIsA法标准化操作.
作者:丘晓云;黄军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