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张亚峰;王鹏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阿德福韦酯, 成本-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成本-效果.方法 将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40例和阿德福韦酯组44例治疗,两组均治疗观察12个月.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分析其成本-效果(C/E).结果 治疗3个月恩替卡韦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明显高于阿德福韦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两组ALT复常率无明显差异.治疗3、6、12个月恩替卡韦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转阴率均明显高于阿德福韦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12个月恩替卡韦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均明显高于阿德福韦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恩替卡韦组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的C/E分别为273.3、352.6、911.0,阿德福韦酯组分别为194.2、328.6、908.6.将阿德福韦酯组作为参照,恩替卡韦组HBV-DNA转阴率及HBeAg转阴率的增量成本-效果(△C/△E)分别为129.7、182.1.结论 从短期看,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尚可,药物经济学价值较高,而恩替卡韦虽然疗效更好,但疗效与成本尚未达到理想的平衡.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手性药物研发进展与相关指导原则介绍

    随着对手性药物认识的不断深入,不对称合成技术、拆分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手性药物监管政策的日益完善,手性药物己成为新化学实体研发的重要方向.从手性药物的发展情况、手性药物的药理,毒理学特点,各国药品监管部门针对手性药物开发所颁布的指导原则的进展情况与我国手性药物安全性评价的现状几个方面进行综述总结,为手性药物的开发及其毒理学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刘天天;王爱平;靳洪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金芪降糖片入血成分的UPLC-ESI-MS研究

    目的 通过对金芪降糖片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的建立,探讨其口服吸收后的入血成分.方法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级杆质谱(UPLC-ESI-MS)和多重反应监测(MRM)对金芪降糖片样品及ig给予金芪降糖片后大鼠血清样品进行分析,比较各样品分析结果,确认金芪降糖片的血中移行成分.结果 ig给予金芪降糖片后大鼠血清中发现16种原形产物,分别为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木兰花碱、芦丁、金丝桃苷、木犀草苷、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黄连碱、表小檗碱、药根碱、小檗碱、巴马汀、黄芪甲苷.结论 确定了金芪降糖片的血中移行成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作者:金华;牟佳佳;夏娜;丁菲菲;陈芳;邓雁如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二甲双胍抗头颈部肿瘤的研究进展

    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近年来研究发现二甲双胍除了降糖作用外,还可以抗炎、抗衰老、抗肿瘤等作用.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就二甲双胍抗头颈部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介绍了二甲双胍通过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上调相关微小RNA (miRNAs)、抑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等作用机制抗头颈部肿瘤.

    作者:吴丹丹;王雪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小儿化食口服液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食积化热证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小儿化食口服液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食积化热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小儿化食口服液或其模拟药,疗程1周.结果 共入选受试者238例,其中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18例.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自主排便(SBM)应答率分别为50%、36.52%,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1.36%、67.83%,排便间隔有效率分别为68.64%、53.91%,排便困难有效率分别为65.52%、48.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中,未发现不良事件.结论 小儿化食口服液短期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食积化热证有效,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思源;钟成梁;王映霞;丁樱;白晓红;王建新;洪丽君;苏保玲;颜云盈;孙卫乾;严明;潘树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橘叶UPLC指纹图谱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目的 建立橘叶UPLC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质量评价,为科学评价各批次橘叶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cquty UPLC BEHC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以0.2%甲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3 mL/min,柱温为26℃,检测波长为330 nm.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20批不同产地橘叶药材的整体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建立20批橘叶的UPLC对照指纹图谱,标定27个共有峰,聚类分析分成4类,利用主成分分析进行验证且确定6个决定峰.结论 结合化学计量学和UPLC指纹图谱为建立全面有效的橘叶药材质量控制模式提供参考.

    作者:周桂荣;李响;赵桂铃;白雪;何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2-脱氧葡萄糖联合二甲双胍抗人肝癌HepG2细胞作用及与AMPK、mTOR相关性研究

    目的 考察2-脱氧葡萄糖(2-DG)联合二甲双胍(Met)协同抗人肝癌HepG2细胞作用并探索其机制.方法 刃天青法测定2-DG及Met单独及联合应用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利用金氏公式计算联合用药Q值;利用高内涵细胞成像系统考察单独及联合用药对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活性氧产生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Cleave-Caspase 3、p-AMPK及p-mTOR的蛋白变化;考察AMPK及mTOR抑制剂对联合用药后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 2-DG、Met单独应用的IC50值分别为2.45及16.35 mmol/L,联合用药对细胞生长抑制具有协同作用,Q值均大于1.15;联合用药能显著降低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及p-mTOR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细胞内活性氧产生及Cleave-Caspase3、p-AMPK蛋白表达;抑制AMPK或mTOR能显著增加联合用药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P<0.05、0.01).结论 2-DG联合Met具有协同抑制HepG2细胞增殖作用,其机制与降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促进活性氧产生、细胞凋亡,以及非AMPK依赖性的抑制mTOR活化有关.

    作者:林鹤;于娜;常宁;杨冬华;杨金玲;任利翔;邢立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药材重金属脱除方法研究进展

    中药材重金属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中药广泛应用的主要问题.由于中草药水煎液中基质复杂,在脱除重金属的同时,还要保证对其有效成分不产生影响,脱除难度大大增加.目前去除中药材中重金属的方法有吸附法(大孔树脂、γ-巯丙基键合硅胶、壳聚糖等)和超临界CO2络合萃取法.着眼于中药材中重金属的脱除方法,对文献报道的脱除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为今后中药重金属脱除方法及材料的开发提供借鉴.

    作者:张雪洁;邱瀚弘;于润琪;刘彪;郭一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纳洛酮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纳洛酮联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等数据库,收集纳洛酮联用NIPPV对比单用NIPPV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检索时限均为2000年1月至2018年1月,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8篇RCTs,1 73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单用NIPPV,纳洛酮联用NIPPV能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RR=1.22,95%CI (1.16~1.28),P<0.01]、降低住院死亡率[RR=0.37,95%CI (0.16~0.86),P=0.02]和再次插管率[RR=0.24,95%CI (0.12~0.48),P<0.01];显著增加氧分压[MD=9.75,95%CI (8.27~11.27,P<0.01)和血氧饱和度MD=5.32,95%CI (3.14~7.50),P<0.01],显著降低二氧化碳分压[MD=-6.99,95%CI(-7.68~-6.29),P<0.01];降低住院时间[MD=-3.62,95%CI(-4.07~-3.06,P<0.01)].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纳洛酮联用NIPPV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和再次插管率,改善血气分析指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李儒佑;柯正华;周朕;黄永军;何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不符合指导原则要求的抗菌药说明书实例讨论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8年5月发布了“抗菌药说明书撰写技术指导原则”.该指导原则极其详细地说明了抗菌药说明书各个项目应包含的内容及其撰写格式,为提高这类药品说明书的质量提供了保障.通过阿奇霉素片等4个实例,以该指导原则为准绳,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核准的同品种说明书进行比较,分析我国药品说明书存在的问题,期望对理解和落实指导原则,起草或修订抗菌药品说明书有所帮助.

    作者:萧惠来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15年2月-2017年9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诊治的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19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5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初剂量为5~10mg/ (kg·d),然后每周增加剂量5~10 mg/(kg·d),持续增加到剂量为20~30mg/ (kg·d)后进行维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氮平6 mg治疗,1次/d.两组都治疗观察4周.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认知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9%和88.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2%与对照组(6.3%)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能提高治疗效果,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能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琳琳;徐磊;张运伟;庞洪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鱼腥草注射液与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体外肝微粒体代谢研究

    目的 进行鱼腥草注射液与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体外人肝微粒体代谢研究,为进一步阐明中药多成分体系体内代谢规律奠定基础.方法 制备人肝微粒体,用Brad ford法测定酶活性,配制肝微粒体体外温孵体系,加入鱼腥草注射液与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温孵,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测定并比较鱼腥草注射液及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代谢样品图谱.结果 检测到鱼腥草注射液的人肝微粒代谢产物20个,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肝微粒代谢产物24个,鱼腥草注射液多成分体系与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单成分经肝微粒体代谢其产物的数目不完全相同,但产物结构类型一致,均为脂肪族、芳香族、萜类挥发性成分,其中两者的代谢产物中均有己醛、α-哌烯、桉树脑、癸酸、庚醇、2-异丙基-5-甲基-1-庚烷6种成分,分别占代谢产物总量的15.40%和49.14%.结论 多成分代谢与单成分代谢规律有所不同,但均呈多成分群聚集的特点,成分之间存在与原植物相似的代谢途径,符合中药各成分在同一网络体系相互连通、交流、传递的“网通性”规律.

    作者:杨岩涛;杨岩;王韧;刘金玲;周晋;肖美凤;贺福元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替格瑞洛对氯吡格雷抵抗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替格瑞洛对氯吡格雷抵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1日-2016年12月1日廊坊市广阳区管道局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急诊科收治的PCI术后冠心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50例)加用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血小板聚集率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术前,两组血小板聚集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2h、1d、1周,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均有所下降(P<0.05);且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00% (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0% (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格瑞洛用于氯吡格雷抵抗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疗效确切,可明显降低术后血小板的聚集率,降低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樑臣;于学会;李艳华;霍鸿波;张龙;孙巍巍;白文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富马酸喹硫平片在4种溶出介质中溶出曲线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自研富马酸喹硫平片与国外原研药在4种不同pH的溶出介质中的体外溶出行为,为评价自研富马酸喹硫平片的质量及为制剂生产工艺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931第二法(桨法),转速为50 r/min,分别以水、pH 1.0盐酸溶液、pH 4.5醋酸盐缓冲液和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溶出介质体积为900 mL;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富马酸喹硫平含量,并计算累积溶出度,绘制溶出曲线;采用相似因子(f2)法评价溶出曲线的相似度.结果 在4种不同pH的溶出介质中,自研和原研富马酸喹硫平片溶出行为基本一致,30 min时溶出度均达到85%以上,f2均大于50.结论 自研富马酸喹硫平片在4种溶介质中均可以完全释放,与原研制剂体外溶出行为均相似,能确保二者药品质量的一致性.

    作者:杨永;刘劲松;邢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注射用雷贝拉唑钠对不同溃疡模型大鼠的影响

    目的 比较注射用雷贝拉唑钠对不同溃疡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 采用幽门结扎法收集胃液,测定注射用雷贝拉唑钠0.5、1.0、2.0、4.0、8.0 mg/kg对大鼠胃液酸度、胃酸总分泌量的影响.制备吲哚美辛引起的胃溃疡模型、醋酸性胃溃疡、大鼠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半胱胺型十二指肠溃疡,模型动物iv给予注射用雷贝拉唑钠后,对溃疡进行评分,计算溃疡抑制情况.结果 ①与模型组比较,注射用雷贝拉唑钠8 mg/kg组胃液分泌量,0.5、4.0、8.0 mg/kg组胃液酸度,2、4、8 mg/kg剂量组胃酸分泌量均显著降低(P<0.05、0.01).②与模型组比较,0.5、1.0、2.0、4.0 mg/kg剂量组吲哚美辛引起的溃疡得分均显著降低(P<0.05、0.01).③注射用雷贝拉唑钠1 mg/kg对大鼠醋酸性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半胱胺型十二指肠溃疡抑制率分别为18.2%、37.5%和23.4%,其中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抑制作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注射用雷贝拉唑钠抑制胃酸分泌,对吲哚美辛引起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肠溃疡和醋酸性胃溃疡均有抑制作用.

    作者:邵明香;刘宝峰;沈连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2月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或住院诊治的帕金森病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左旋多巴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进行治疗,持续服药12周,比较两组患者帕金森病综合评估量表(UPDRS) Ⅱ和UPDRS Ⅲ、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PDRS Ⅱ和UPDRS Ⅲ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两组患者UPDRS Ⅱ和UPDRS Ⅲ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UPDRS Ⅱ和UPDRS Ⅲ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例(16.2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例(1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可靠.

    作者:周永;陈蓝;戴杰;顾承志;李嘉;朱连海;黄国祥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硼替佐米辅助治疗老年骨肿瘤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硼替佐米辅助治疗老年骨肿瘤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抽样调查研究方法,2014年3月-2017年1月选择在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诊治的老年膝关节周围骨肿瘤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人工假体置换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和环磷酰胺辅助治疗,环磷酰胺200mg/m2在治疗的第1~4 d静脉推注;地塞米松20 mg/d,在术后第1~2、4~5、8~9、11~12 d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硼替佐米治疗,剂量为1.3 mg/m2,在治疗第1、4、8、11d静脉推注,其他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在术前与术后6个月进行膝关节主动屈曲活动度的评定,观察与记录关节退变、囊性变、关节面塌陷、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术前与术后6个月检测TNF-α的浓度;随访至今,对比两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膝关节主动屈曲活动度都显著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关节退变、囊性变、关节面塌陷、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的血清TNF-α值都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血清TNF-α值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至今,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15.77±2.14)个月和(10.87±3.14)个月,观察组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硼替佐米辅助治疗老年膝关节周围骨肿瘤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TNF水平,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薛天天;余波;任昌松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丁酸钠对大鼠放射性肠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构建放射性肠损伤大鼠模型,观察丁酸钠对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PF级成年SD大鼠90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丁酸钠组,每组各30只.除对照组外,造模大鼠暴露腹部上至胸骨剑突下至耻骨联合,VarianClinic600直线加速器6MV高能X射线定位照射,其余部位用5 cm厚铅砖屏蔽,单次照射,总吸收剂量10 Gy.造模前3d,丁酸钠组SD大鼠ig 40 mg/kg丁酸钠,1次/d,照射后继续给药3d,对照组和模型组ig生理盐水.多普勒血流仪检测肠黏膜血流量;FITC荧光标记的葡聚糖检测肠黏膜血管通透性;ELISA法检测外周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肠组织一氧化氮(NO)水平;肠黏膜组织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测量肠黏膜绒毛高度、黏膜厚度.结果 丁酸钠组造模成功率为83.3%,显著低于模型组的100% (P<0.05).模型组和丁酸钠组肠黏膜血流量、黏膜绒毛高度和黏膜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1),丁酸钠组肠黏膜血流量、黏膜绒毛高度和黏膜厚度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和丁酸钠组肠黏膜葡聚糖、DAO和N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丁酸钠组肠黏膜葡聚糖、DAO和NO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丁酸钠可以增加放射性肠损伤大鼠肠黏膜血流量,降低NO表达,发挥肠黏膜保护作用.

    作者:全佳;胡楚旋;林壮民;李穗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钩藤人参合用对高血压合并心衰大鼠模型的影响

    目的 研究钩藤人参合用对高血压合并心衰(HCHF)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0.0143 g/kg)和钩藤人参合用高(钩藤0.9 g/kg+人参1.8 g/kg)、中(钩藤0.45 g/kg+人参0.9 g/kg),低(钩藤0.225g/kg+人参0.45 g/kg)剂量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制作大鼠HCHF模型,5周后通过大鼠尾动脉压监测仪评估造模是否成功,其中假手术组只分离腹主动脉,不结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B型脑钠肽(BNP)、血管紧张素Ⅱ (Ang Ⅱ)、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β1肾上腺素受体(β1-AR)水平.取心脏测定心脏质量指数(HWI),HE染色法观察大鼠心肌纤维排列状况.结果 造模第5周后手术各组收缩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验证模型成功;给药第2、4周,钩藤人参合用中、高剂量组收缩压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钩藤人参合用中、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心衰大鼠的HWI以及AT1、AngⅡ、BNP的浓度,显著升高β1-AR浓度(P<0.05、0.01),且呈剂量相关性.光镜下观察模型组心肌结构紊乱,心肌细胞排列呈波浪状,心肌纤维断裂严重;卡托普利组和人参钩藤高剂量组可见心肌结构排列较均匀,心肌细胞形态正常,心肌纤维略有断裂.结论 钩藤人参合用对于降低大鼠血压,改善大鼠心衰症状效果显著,且呈剂量相关性,其中高剂量与卡托普利组效果相当.

    作者:张馨方;杨莹;崔磊;丁惠;冯丹;孙明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地塞米松联合硼替佐米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效果

    目的 分析地塞米松联合硼替佐米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宿州市市立医院血液科进行诊治的41例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给予沙利度胺和环磷酰胺进行治疗,分别口服沙利度胺100mg,1次/d,并分别于第1、8、15天静滴环磷酰胺300mg/m2.同时,对照组于第1~4天静脉滴注地塞米松20 m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皮下注射硼替佐米1.3 mg/m2,1次/周,1个疗程为4周,2个疗程后进行综合评价.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β2微球蛋白、骨髓瘤细胞以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β2微球蛋白、骨髓瘤细胞以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且各不良反应通过停药或给予相应对症处理后均可得到缓解.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硼替佐米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明显,可作为初治、难治或复发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

    作者:李婉;马圣宇;黄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附子山茱萸联合给药后大鼠心肌组织中磷酸腺苷、磷酸肌酸和肌酐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附子山茱萸联合给药后大鼠心肌组织中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磷酸肌酸(PCr)和肌酐5种物质含量的方法,用于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样品能量物质的测定.方法 考察色谱条件(色谱柱、流动相、柱温、检测波长、进样量、洗脱梯度和洗脱时间等);评价该方法的精密度、线性和回收率、检测限与定量限、稳定性等.结果 专属性、线性、精密度、回收率、稳定性均良好,能满足后续研究的需要.动物给药后能量物质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联合给药效果更显著.结论 方法检测结果可靠、操作简便;检测方法可用于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样品能量物质的测定.

    作者:陈桂江;贾欢欢;李云峰;梁金强;曾业文;关业枝 刊期: 2018年第12期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

主管:天津市科技厅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