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用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食蟹猴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项宗尚;宋紫辉;安梦瑶;吴雅丽;蔡永明;胡金芳

关键词:注射用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食蟹猴, 急性毒性
摘要:目的 观察食蟹猴单次sc注射用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RH-FGF-21)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8只健康食蟹猴,随机分成RH-FGF-21组和对照组,RH-FGF-21组6只,对照组2只,均雌雄各半,分别单次sc大给药浓度和大给药体积的供试品RH-FGF-21(9.0 mg/kg)和大体积的对照品灭菌注射用水(1.0 mL/kg),给药后连续观察21d.在给药前适应期和给药后观察期内进行动物的一般观察(外观、行为、饮食、反应能力、分泌物和排泄物等)、死亡情况、体质量变化、肛温、进食量、眼科和心电图检查、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检测、尿液观察和分析;观察期结束安乐死全部存活动物,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动物体质量、肛温、进食量、心电图检查和眼科检查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异常;血液学检测、血液生化检测、尿液观察和分析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也未见由药物引起的异常变化.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未发现由药物引起的急性毒性症状,9.0 mg/kg可认为是食蟹猴单次sc RH-FGF-21的大给药量.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延安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0例,按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55例、观察组5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贝那普利治疗,1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20 mg/次,1次/d,在晚餐后口服.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9.09% (4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 (4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LVEF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LVEDD、LVESD的变化不显著,而观察组的显著降低(P<0.05),且两组间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9.09%,观察组是5.4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贺继忠;李慧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羊栖菜褐藻糖胶CSFP-1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研究

    目的 分离纯化制备羊栖菜褐藻糖胶(CSFP-1),并对其抗肿瘤活性及可能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通过冷水浸提法制备羊栖菜褐藻糖胶(CSFP),经超滤系统分离获得CSFP-1,并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PMP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红外光谱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采用MTT法评价CSFP-1(0、10、100、300 μg/mL)对宫颈癌细胞(HeLa)、肺癌细胞(A549)和肝癌细胞(Hep3B)生存能力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评价CSFP-1对HeLa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评价CSFP-1对HeLa细胞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CSFP-1的糖含量为84.18%,糖醛酸含量为14.28%,硫酸根含量为10.02%,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6×104,主要由半乳糖、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醛酸和木糖组成.CSFP-1具有选择性细胞毒性,对HeLa细胞生长发挥显著抑制作用(P<0.05、0.001),对A549和Hep3B细胞存活率没有明显影响.与对照组比较,HeLa细胞经CSFP-1处理24 h后,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0l);经CSFP-1处理48 h后,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5、0.01、0.001),G2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P<0.01、0.001),均呈现剂量相关性.与对照组比较,CSFP-1 100、300 μg/mL剂量组处理24 h,300 μg/mL剂量组处理48 h Bcl-2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100、300 μg/mL剂量组处理24、48 h 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0.01),且存在时间和剂量相关性.结论 CSFP-1具有选择性抑制HeLa细胞增殖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相关.

    作者:胡晨熙;肖保衡;刘剑;佟海滨;陈培超;张旭;吴明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劳拉西泮片的关键质量属性研究

    目的 对国产劳拉西泮片的关键质量属性进行分析,为该品种现行质量标准的完善以及质量风险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在了解国内劳拉西泮片整体质量状况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围绕安全性和有效性,选择片剂的有关物质、溶出度等质控关键点开展研究.结果 通过对原料杂质谱的分析,确认USP杂质C(ChP杂质Ⅱ)为劳拉西泮主要的降解杂质,同时确定了该杂质的来源;ChP现行标准有关物质检查方法能够有效分离已知及未知杂质,且杂质的定量方法合理: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结果显示杂质C的神经毒性较劳拉西泮强;对现行标准溶出度检查法进行了优化;国产制剂与进口制剂在体外溶出特性方面存在一定差别.结论 国产劳拉西泮片的整体质量状况良好,但与进口制剂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应提高生产工艺的稳定性.现行标准基本上能够实现对本品关键指标的控制,但溶出度检查项有待优化,以提高对不同质量产品的区分度.

    作者:尹婕;金方方;南楠;陈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等数据库,收集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HIE的随机对照研究,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716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神经节苷脂比较,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节苷脂: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RR=1.32,95%CI (1.22,1.43),P<0.01]和NBNA评分[MD=4.00,95%CI (3.54,4.46),P<0.01];显著缩短意识恢复时间[MD=-1.74,95%CI(-2.44,-1.04),P<0.01]、惊厥消失时间[MD=-1.47,95%CI(-1.88,-1.06),P<0.01]、肌张力恢复时间[MD=-2.73,95%CI(-3.19,-2.28),P<0.01]和反射恢复时间[MD=-2.57,95%CI (-3.32,-1.82),P<0.01];显著降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MD=-5.04,95%CI(-6.26,-3.82),P<0.0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D=-29.63,95%CI(-33.11,-26.16),P<0.01];显著提高智力发育指数(MDI) [MD=8.87,95%CI(7.92,9.82),P<0.01]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 [MD=9.89,95%CI (8.52,11.27),P<0.01].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儿HIE受损脑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功能具有协同修复作用,与协同降低血清NSE和VEGF水平有关.

    作者:赵丹;朱小琴;胡东懿;岑敏;陈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患者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前后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浓度的变化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对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eAM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EDF)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7年4月在西电集团医院眼科治疗的eAMD患者75例(75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8、37例.治疗组患者玻璃体腔注入0.05mL康柏西普注射液,对照组患者注入0.5 mL曲安奈德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以及房水中VEGF、PEDF浓度,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BCVA、CRT、房水中VEGF、PEDF浓度均无显著差异;术后1、3、6个月治疗组BCVA、CRT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治疗后治疗组VEGF显著降低、PEDF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可以显著降低eAMD患者房水中VEGF浓度,提高PEDF水平,改善视力,疗效显著,且无严重的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英辉;李建军;杨洪帅;王秀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RP-HPLC法测定田七痛经胶囊中阿魏酸、藁本内酯、欧当归内酯A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田七痛经胶囊中阿魏酸、藁本内酯、欧当归内酯A的方法.方法 选用ThermoAcclaim C18色谱柱,Thermo SCIENTIFICSyncronis C18色谱柱;检测波长为321、280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结果 阿魏酸、藁本内酯、欧当归内酯A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分别在1.12~112.30、1.33~132.60、0.96~95.50 μ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46 335 540 X+44 186.71 (r=0.998),Y=14 514 060 X+8 715.27 (r=0.999),Y=22 031 250X+16 472.10 (r=0.999).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可作为田七痛经胶囊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张静娇;康凯;赵月然;高珊;胡景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小分子阿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小分子阿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生血丸3.00 g/kg组和小分子阿胶3.00、1.50、0.75 g/kg组,ig给药14 d,ip环磷酰胺或氢化可的松建立免疫低下模型,用鸡红细胞诱导小鼠溶血素,测定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观察小分子阿胶对体液免疫的影响;采用二硝基氯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检测小鼠耳廓肿胀度,观察小分子阿胶对细胞免疫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对小鼠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观察小分子阿胶对小鼠淋巴细胞分型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小分子阿胶3.00、1.50、0.75 g/kg显著提高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P<0.01);3.00、1.50 g/kg显著提高小鼠耳廓肿胀度(P<0.01、0.05);3.00 g/kg显著提高小鼠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细胞和迟发超敏性T细胞(CD3+CD4+)占淋巴细胞的比例(P<0.01).结论 小分子阿胶能提高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对免疫功能有正向调节作用.

    作者:邸志权;姜一朴;王延涛;安梦培;胡金芳;申秀萍;张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加用他克莫司后的疗效及调节性T细胞变化

    目的 探讨使用他克莫司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儿体内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 cells,Tregs)的影响.方法 将西安市儿童医院自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研究组患儿选择他克莫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胺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Treg细胞水平、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指标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CD4+/CD25+显著上升(P<0.05),同时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两组患儿治疗前后ALT和AST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胆固醇、三酰甘油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研究组胆固醇、三酰甘油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他克莫司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可有效提高患儿体内Treg比例,调节患儿免疫失衡,改善患儿的肾功能和血脂水平,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李志娟;唐筠;张高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7月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46)和mNGF组(n=46).常规组按常规方法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颅压、降脂稳定斑块、控制血压血糖、抗感染、维持水电平衡等,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应用脱水剂及加强营养;mNGF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鼠NGF肌肉注射治疗,30 μg/次,1次/d,共治疗28 d.对比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血清NSE、一氧化氮(NO)、NOS水平.结果 mNGF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9.13%)明显高于常规组(67.39%),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28 d后NIHSS评分明显下降(P<0.05)、Barthel指数明显增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NGF组变化程度大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NSE、NO及NOS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14d、28 d后NSE、NO及NOS水平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NGF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鼠NGF治疗能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和NOS活性,从而发挥对缺血脑损伤的保护作用,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陈永庆;高凤岩;尹惠丽;于丽;徐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泰格列净Ames试验研究

    目的 应用Ames试验探讨泰格列净是否具有致突变性.方法 采用标准平板掺入法,应用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TA102和TA1535对泰格列净进行回复突变试验.结果 在31.25~2 000μg/皿剂量范围内,加和不加大鼠肝微粒体酶S9平行条件下测试,泰格列净Ames回复突变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泰格列净无致突变性.

    作者:张海娇;周博宇;任萌;张建军;刘恩桂;李苌清;高悦译;刘妍;申秀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尿毒清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及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尿毒清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及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总结研究方法,2016年4月-2018年1月选择在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毒清颗粒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3个月,记录CTGF、BMP-7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87.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血尿素氮(BUN)与肌酐(Scr)值都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TGF值显著降低、BMP-7值显著升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敌对性、恐怖、偏执、躯体化、强迫症状等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毒清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衰竭能提高治疗效果,调节CTGF和BMP-7分泌平衡,改善患者的肾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袁保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注射用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食蟹猴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目的 观察食蟹猴单次sc注射用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RH-FGF-21)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8只健康食蟹猴,随机分成RH-FGF-21组和对照组,RH-FGF-21组6只,对照组2只,均雌雄各半,分别单次sc大给药浓度和大给药体积的供试品RH-FGF-21(9.0 mg/kg)和大体积的对照品灭菌注射用水(1.0 mL/kg),给药后连续观察21d.在给药前适应期和给药后观察期内进行动物的一般观察(外观、行为、饮食、反应能力、分泌物和排泄物等)、死亡情况、体质量变化、肛温、进食量、眼科和心电图检查、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检测、尿液观察和分析;观察期结束安乐死全部存活动物,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动物体质量、肛温、进食量、心电图检查和眼科检查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异常;血液学检测、血液生化检测、尿液观察和分析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也未见由药物引起的异常变化.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未发现由药物引起的急性毒性症状,9.0 mg/kg可认为是食蟹猴单次sc RH-FGF-21的大给药量.

    作者:项宗尚;宋紫辉;安梦瑶;吴雅丽;蔡永明;胡金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新型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sarilumab

    sarilumab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在2017年2月批准的首个直接靶向IL-6受体复合α亚基(IL-6Rα)的全人源单克隆IgG抗体,该药在2016年已在欧盟上市.sarilumab可与IL-6Rα以高亲和力结合,抑制IL-6/IL-6Rα复合物的形成,进而中断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信号级联,用于治疗对其他类风湿药无效的成人中度至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其治疗结果安全有效,并且无严重不良事件报道.概述sarilumab的药理作用、临床研究、不良反应等研究进展.

    作者:刘海燕;李艳娇;柯巍;张永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耳内窥镜下鼓室内注射甲强龙对伴眩晕突聋患者听力康复及前庭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耳内窥镜下鼓室内注射甲强龙对伴眩晕突聋患者听力康复及前庭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铜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伴眩晕突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改善内耳微循环、降低血黏度和抗凝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甲强龙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耳内镜下鼓室注射甲强龙治疗,均治疗10d.分析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和前庭功能情况,采用血浆凝固法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进行测定.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42%,高于对照组的5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内窥镜下鼓室内注射甲强龙对前庭功能正常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7.78%,高于对前庭功能异常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38.46% (P<0.05).治疗前,两组之间的前庭功能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的前庭功能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的前庭功能正常占比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PT、APTT、TT和FIB水平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治疗后的PT、APTT和TT水平高于且FIB水平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T、APTT和TT水平高于且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内窥镜下鼓室内注射甲强龙治疗伴眩晕突聋,有利于患者听力康复,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前庭功能和凝血功能,但该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较少,需要扩大样本量做进一步研究.

    作者:熊瑛;李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一测多评法测定茵栀黄颗粒中4个环烯醚萜苷类成分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茵栀黄颗粒中栀子苷、山栀苷、去乙酰车叶草苷酸甲酯和京尼平-1-β-D-龙胆二糖苷的一测多评法,验证该方法在茵栀黄颗粒质量控制应用中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栀子苷为内参物,建立该成分与山栀苷、去乙酰车叶草苷酸甲酯和京尼平-1-β-D-龙胆二糖苷的相对校正因子,利用相对校正因子来计算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同时用外标法测定茵栀黄颗粒中栀子苷等4个成分的质量分数,对一测多评的计算值和外标法实测值进行比较,验证一测多评法在茵栀黄颗粒中应用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结果 各相对校正因子重复性良好,一测多评法测定结果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缺少对照品的情况下,以栀子苷为内标同时测定栀子苷、山栀苷、去乙酰车叶草苷酸甲酯和京尼平-1-β-D-龙胆二糖苷的一测多评法可用于茵栀黄颗粒的定量分析.

    作者:范建伟;邓丽华;李蔚群;刘武占;李艳芳;苏瑞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药肛门栓、阴道栓的研究进展

    栓剂是中药传统剂型之一,至今仍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以肛门栓和阴道栓较为普遍.查阅了近年来发表的有关中药肛门栓、阴道栓的文献,结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上市的该剂型的新药,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综述了复方小儿退热栓、野菊花栓、肛安栓等肛门栓,复方沙棘籽油栓、消糜栓、紫金化毒栓等阴道栓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制备工艺等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中药栓剂的质量提升提供可行性参考.

    作者:樊建;张群跃;李洪晶;刘艳超;关枫;韩凤娟;王艳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刍议FDA米多君片审评审批历程及对我国药品监管的启示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在聚焦临床需求的监管理念和策略的实践中,不断调整修正监管在法规和措施上不适应,对我国完善药品监管制度有借鉴价值.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查找相关文献以及FDA网站发布的一些信息和数据以及专家访谈,研究分析产品的临床治疗特点和审评审批历程,并就其存在的现象进行思考,旨在分析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盐酸米多君片在美国获得加快审评审批、上市、撤市、再次批准上市等全过程,探讨FDA聚焦临床需求的风险-获益平衡的药品监管理念及相关策略和措施,以期对我国药品审评审批的理念调整和监管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作者:李新英;宗欣;张凤琴;董江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全反式维甲酸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TGF-β1、IL-10、MMP-2和MMP-9表达的影响

    目的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法探索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4只纯种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TRA组.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其余两组给予高脂饲料,共饲养12周.饲养4周后,ATRA组ig 5 mg/kg的ATRA,模型组和对照组ig等量溶剂,每天1次,至12周末处死各组动物.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进行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管壁结构;提取组织RNA,qRT-PCR法测定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0(IL-10)、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模型组可见典型的AS斑块,可见薄层的纤维帽及大的脂质核心,以及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内弹力纤维膜断裂;ATRA组内皮细胞形态基本完整,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TGF-β1和IL-10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而MMP-2和MMP-9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ATRA组的TGF-β1和IL-10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MMP-2和MMP-9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ATRA可通过调节炎症因子的表达抗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吴伟烽;李翔;刁胜朋;危智盛;刘爱群;黄叶青;张蓓;古玉梅;彭忠兴;洪铭范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参苓健脾胃颗粒对幼龄大鼠的毒性研究

    目的 评价幼龄大鼠重复ig给予参苓健脾胃颗粒后的毒性反应,为儿童的用药安全剂量及临床不良反应监测范围提供参考.方法 176只幼龄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和参苓健脾胃颗粒低、中、高剂量(3.3、9.9和22.2 g生药/kg)组,每天ig给药1次,连续给药3个月,停药恢复1个月;检查指标包括临床观察、体质量、摄食量、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凝血功能、尿液生化、生长发育、自主活动、学习记忆能力、血清激素、脏器质量及系数、解剖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参苓健脾胃颗粒连续ig给药1个月及3个月检查,与对照组比较,除22.2 g生药/kg组雄性大鼠自给药21d起至给药结束,大部分检测时间点平均摄食量明显降低(P<0.05、0.01)外,各剂量组其它各项指标未见与药物相关的毒性反应.结论 参苓健脾胃颗粒重复ig给药3个月,对幼龄大鼠未观察到毒性反应的剂量(NOAEL)为22.2 g生药/kg,为5~14岁儿童临床大拟用剂量(0.56 g生药/kg)的40倍,提示临床长期使用的安全性较好.

    作者:荆宝琴;张金晓;王磊;谭琳;段蕊;申秀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艾塞那肽对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氧化应激状态、血糖水平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艾塞那肽对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 AN)患者氧化应激、血糖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北京航天总医院治疗的DAN患者128例,根据患者终选取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67)和对照组(n=61),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sc艾塞那肽,2次/d,5μg/次,总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氧化应激、血糖及心率变异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体质量指数(BMI)分别为(7.02±1.37) mmol/L、(6.71±1.82)%和(24.89±1.03) kg/m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丙二醛(MDA)、同型半胱氨酸(Hcy)分别为(2.51±0.91) mol/L和(12.03±3.11) μ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为(37.10±5.03) mU/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体标准差(SDNN)、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爱丁堡指数(PNN50)、极频(VLF)、低频(LF)、高频(HF)分别为(50.25±8.10)ms、(26.02±5.55) ms、(12.01±1.32)%、(86.02±8.22) ms2、(71.14±7.05) ms2、(42.10±8.33) ms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LF/HF为(1.72± 0.4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塞那肽能有效控制DAN患者血糖,改善患者BMI和心率变异指标,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作者:鲁辛;朱巍;张晶;高建勤;郭彩红;王瑞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

主管:天津市科技厅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