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aco-2细胞中药物转运蛋白的mRNA表达及活力评价

慈小燕;王泽;李亚卓;谷元;武卫党;曾勇;伊秀林;司端运

关键词:Caco-2细胞, 肠道渗透性, 药物转运蛋白, 实时荧光定量PCR, 表观渗透系数
摘要:目的 系统研究Caco-2细胞中各药物转运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及转运活力,对比其与人正常肠道中药物转运蛋白表达的差异.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测定Caco-2细胞中人肠道相关转运蛋白MDR1、BCRP、MRP2、OATP1A2、OATP2B1和PEPT1的表达水平;将Caco-2细胞接种于Transwell板内培养21 d并给予不同药物转运蛋白的底物及抑制剂,评价Caco-2细胞中相关转运蛋白的转运活性.结果 qRT-PCR结果表明,药物转运蛋白MDR1、MRP2、BCRP和OATP2B1在Caco-2细胞中均有相对高的表达,表达量的顺序为:MDR1 >MRP2>OATP2B1 >BCRP,在正常人肠道表达量顺序为BCRP> MDR1>MRP2> OATP2B1;转运蛋白活力评价表明,各药物转运蛋白的活力测试结果均为阳性,验证了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结论 Caco-2细胞中表达正常人体肠道表达的部分药物转运蛋白(MDR1、MRP2、BCRP和OATP2B1),表达水平与正常人体肠道中大致相当,但也存在一定差异.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血清因子、T细胞亚群及D-二聚体的影响

    目的 观察并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清因子、T细胞亚群及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 入选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5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在抗感染、抗凝、氧疗等综合治疗基础上使用乌司他丁注射液,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静滴血必净注射液,7d为1疗程,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7d后血清因子、T细胞亚群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7d病死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7d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D-dimer、APACHEI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研究组7d内MODS发生率(13.3% vs 20.0%)与病死率(10.7% vs 13.3%)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脓毒症基础上联合使用血必净注射液能进一步抑制炎症反应,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减轻高凝状态.

    作者:魏军;王艳红;蒋金辉;冯冬青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七氟醚对卵巢癌干细胞特性及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七氟醚对卵巢癌细胞SKOV3干细胞特性及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常规培养人卵巢癌细胞SKOV3于培养瓶中,分为七氟醚组及对照组,七氟醚组以5% CO2和1%七氟醚培养24 h,对照组仅以5% CO2培养24 h,MTT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Transwell侵袭及迁移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两组细胞干细胞特性相关分子(Oct4及Sox2)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分子(E-cadhefin、Vimentin)的表达差异.结果 七氟醚组细胞72、96 h时间点增殖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穿透Matrigel基质胶的细胞数、迁出Transwell上小室的细胞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Oct4、Sox2、Vimentin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E-cadhefin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可通过减轻卵巢癌细胞EMT进程及干细胞特性,抑制细胞增殖及侵袭迁移能力.

    作者:黎真真;邹定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异氟醚下调MYC表达抑制高级别脑胶质瘤细胞增殖转移

    目的 探究异氟醚对高级别脑胶质瘤细胞MYC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含2%异氟醚的气体环境及常规气体环境(5% CO2)培养对数生长期的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 6 h,作为异氟醚组及对照组;CCK-8实验检测两组细胞气体暴露完成后0、24、48、72 h相对增殖能力;Transwell侵袭及迁移实验检测两组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两组细胞C-Myc及N-Myc的蛋白表达.结果 异氟醚组细胞于暴露完成后48、72 h时增殖能力较对照组细胞显著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氟醚组穿透基质胶的侵袭细胞数、穿过微孔的迁移细胞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1);异氟醚组C-Myc及N-Myc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异氟醚可通过下调C-Myc及N-Myc基因的表达,抑制人高级别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转移.

    作者:尚利伟;苗润宏;常书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碳青霉烯类双联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并探讨碳青霉烯类双联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进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江油市九O三医院收治的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 g,静脉滴注,每天3次;研究组给予碳青霉烯类双联法治疗,静脉滴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g,以及美罗培南500mg,每天3次.连续治疗15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的两组患者细菌的清除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以及认知功能进行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区别;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细菌清除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碳青霉烯类双联法对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清除患者体内的细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显著,相比较其他的治疗方法更有应用价值,症状改善明显,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国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简析p53基因与肿瘤多药耐药

    在过去的数十年内对p53基因及其产物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而肿瘤的多药耐药已经成为现今肿瘤治疗的重大障碍.考虑到p53基因作为抑癌基因的重要意义,整理归纳了p53及其产物在抑癌方面的主要机制,肿瘤多药耐药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在神经系统中p53基因突变的反常保护机制,以期为逆转抗肿瘤药的多药耐药提供新思路.

    作者:李无为;刘克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隐丹参酮抗肿瘤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隐丹参酮是从中药丹参里提取的一种天然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不仅能预防和治疗缺血性疾病、冠状动脉疾病和阿尔茨海默氏症,还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它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转移和侵袭、抗新血管生成及调控活性氧水平等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对近年来研究的隐丹参酮的抗肿瘤活性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王加茹;徐宛婷;刘畅;孟令旗;李金钱;张翼;罗英花;金成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逆转方法的研究进展

    白血病细胞耐药的产生是药物治疗中的一大阻碍,耐药细胞过表达的跨膜转运蛋白(主要为P-糖蛋白)导致胞内药物浓度降低是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此外,凋亡基因的异常表达、药物作用靶点的改变也产生多药耐药(MDR).针对这些特点寻找合适的药品与化疗药合用以增加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或者利用高分子材料改变释药系统,以及开发新型药物是逆转白血病细胞耐药的主要手段.通过对逆转白血病MDR的方法进行探讨,旨在为白血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刘威;刘克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依托考昔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依托考昔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2015年8月-2017年4月选择在汉中市中医院诊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观察组给予依托考昔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和82.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Lysholm评分分别为(86.34±11.36)分和(75.81±10.76)分,都明显高于治疗前的(56.24±12.53)分和(56.21±12.54)分(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ysholm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外周血CD3+值和CD3+CD8+值都明显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外周血CD3+值和CD3+CD8+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硫酸氨基葡萄糖,依托考昔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提高总体疗效,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与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鲁克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脂康胶囊联合辛伐他汀的调脂作用及对24h尿白蛋白排泄量、血浆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血脂康胶囊联合辛伐他汀的调脂作用及对24 h尿白蛋白排泄量、血浆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渭南市第一医院进行诊治的高脂血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联合口服血脂康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两组治疗前后的24 h尿白蛋白排泄量、血浆内皮素-1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3.75% (45/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3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脂水平均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24 h尿白蛋白排泄量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后的血浆内皮素-1水平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脂康胶囊联合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具有显著的调脂作用,并可以有效降低血浆内皮素-1水平,提示长期进行调脂治疗可以有效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作者:孙小静;刘晓勇;何师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黄酮类化合物逆转肿瘤多药耐药作用的研究进展

    肿瘤多药耐药是肿瘤治疗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其表现为肿瘤细胞对单一或多种化疗药物同时出现耐药性,从而导致治疗失败,与药物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无关.将化疗药物与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联合应用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方案之一.黄酮类化合物由于其低毒、高效,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等优点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在肿瘤治疗期间,黄酮类化合物能通过抑制ABC转运体、诱导凋亡、调节氧化应激等作用逆转肿瘤多药耐药.归纳总结了黄酮类化合物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主要机制、应用及其纳米剂型改造的进展,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金焕;谭爱萍;刘克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芪柏颗粒的UPLC特征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芪柏颗粒的UPLC特征图谱,为评价不同批次成品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HSST3 C18(100 mm×2.1 mm,1.8 μm)作为色谱柱,以乙腈-0.3%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28℃,波长254 nm,体积流量0.4 mL/min.结果 建立芪柏颗粒的UPLC特征图谱,12批不同批次成品相似度均>0.92,共标定46个共有峰,筛选其中25个共有峰与单味药材进行比对并归属,其中4个共有峰来源牡丹皮,4个共有峰来源甘草,2个共有峰来源炙黄芪,2个共有峰来源墨旱莲,1个共有峰来源卷柏,12个共有峰未进行归属.结论 成功建立芪柏颗粒的UPLC特征图谱分析方法,其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可为芪柏颗粒质量标准提升作参考.

    作者:张承盟;钱长敏;缪兴龙;何毅;李瑞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LC-MS/MS法测定比格犬血浆中芬太尼浓度及药动学研究

    目的 建立比格犬血浆中芬太尼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方法,并用于药动学研究.方法 采用固相萃取(SPE)法从血浆中提取芬太尼和内标芬太尼-d5,建立比格犬血浆中芬太尼的LC-MS/MS测定方法,进行特异性、准确度、精密度、基质效应、灵敏度、稀释可靠性、稳定性方法学验证;8只比格犬,分别单次iv给予芬太尼的生理盐水溶液400 mg/只,用LC-MS/MS测定给药后血浆中芬太尼浓度,并用WinNonLin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芬太尼的线性范围为2~1 000 pg/mL,精密度、准确度、基质效应、灵敏度、稀释可靠性、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比格犬体内芬太尼药动学参数:t1/2为(4.53±0.748)h,AUC0-t为(19 659±3 889) h·ng/mL,CL为(2 259±284) mL/(h·kg),符合二室开放模型.结论 建立的LC-MS/MS分析方法准确灵敏,适用于芬太尼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洪正飞;刘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吉非替尼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58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将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单用吉非替尼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治疗,21d为1个疗程,共进行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86.21%、55.17%,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降低,前后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年后,研究组患者的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吉非替尼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延长生存期,降低各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郭力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曲安奈德原料药微生物总数检查法验证

    目的 建立曲安奈德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并进行验证.方法 按平皿法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5种试验菌分别进行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并分别计算各试验菌每次试验的回收率,以验证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可行性.结果 营养琼脂培养基中添加0.001% TTC菌体显色剂能有效地对细菌着色,保证细菌计数的准确性;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00 mL加10 g聚山梨酯80的方法制各样品液,5种试验菌均取得了很好的回收率(>70%).结论 所建立的曲安奈德原料药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计数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郭俊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2014年2月到2017年1月选择在定边县人民医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16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纳入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查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83例与对照组82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都治疗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用超声心动仪检测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射血分数(EF),检测两组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8%,对照组为89.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LVDd值都明显降低,而EF都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Dd更低、EF值更高,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TG、TC与LDL-C值都明显低于治疗前,而HDL-C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G、TC与LDL-C值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冠心病用能发挥更好的降脂效应,能促进心功能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赫媚雅;付琦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尼拉帕尼: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

    尼拉帕尼(Niraparib,商品名ZejulaTM)是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的口服小分子抑制剂,PARP抑制是治疗由DNA修复基因(如BRCA1和BRCA2)特异性畸变引起的DNA修复机制缺陷的癌症的有效策略.尼拉帕尼于2017年3月在美国获批,维持治疗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的成年患者,这些患者对铂类化疗有完全或部分反应,推荐剂量为口服300 mg/d,直到疾病发生恶化或产生无法接受的不良反应.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可以延长患者的无恶化生存期,为治疗卵巢癌提供了有效和可靠的治疗手段.

    作者:魏娜;巩颖;顾媛媛;郭秀娟;华国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及对患儿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对患儿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5月安康市中心医院诊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分别是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8例,将常规治疗联合高压氧治疗应用于对照组,将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应用于研究组,共治疗3个疗程.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意识反射恢复时间、可吸吮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肌张力恢复时间、意识反射恢复时间、可吸吮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1.2%,显著低于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7% (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GF-1、GH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血清sICAM-1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血清IGF-1、G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sICAM-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佳,可以有效降低患儿血清sICAM-1水平,有效提高患儿血清IGF-1水平和GH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张森山;罗明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金莲花汤中绿原酸、咖啡酸、葛根素、牡荆素、迷迭香酸

    目的 建立金莲花汤中绿原酸、咖啡酸、葛根素、牡荆素、迷迭香酸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对采用不同来源的药材制备的3批金莲花汤中的上述5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Synergi Polar-RP苯基C18色谱柱(250 mm× 4.6 mm,4μm);流动相为1%乙酸(A)~乙腈(B);洗脱程序(0~30 min,5%~14%B;30~40 min,14%~14%B;40~42min,14%~19%B;42~60min,19%~25%B;60~63min,25%~5%B;63~64min,5%~5%B):柱温35℃;检测波长286 nm;进样量10μL.结果 测定3批金莲花汤中绿原酸、咖啡酸、葛根素、牡荆素、迷迭香酸含量分别为:0.34、0.08、9.73、0.93、0.32 mg/g;0.13、0.03、8.37、0.33、0.21 mg/g;0.37、0.07、8.36、0.12、0.26 mg/g.结论 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适用于金莲花汤中上述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用不同来源的药材制备的金莲花汤中上述5种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葛根素的含量高.

    作者:王腾宇;李德利;方明月;王青青;刘双月;赓迪;白根本;王如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肠炎小鼠短链脂肪酸代谢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短链脂肪酸(SCFAs)分析方法,分析肠炎小鼠SCFAs代谢情况.方法 盐酸饱和氯化钠溶液酸化生物样本,醋酸乙酯提取SCFAs后衍生化,建立GC/MS方法进行生物样本中SCFAs测定;考察盐酸溶液提取和盐酸饱和氯化钠溶液提取SCFAs总离子流图谱;考察SCFAs混合物衍生化前后的稳定性,粪便、血清、小肠、结肠、肝脏组织中SCFAs测定方法的线性、精密度及准确度、提取回收率和基质效应.运用建立的方法对正常及硫酸葡聚糖(DSS)慢性肠炎小鼠血、肝、小肠、结肠、结肠内容物以及盲肠内容物中发挥重要作用的SCFAs进行测定.结果 用盐酸饱和氯化钠溶液进行SCFAs提取后,建立的GC/MS法可同时测定甲酸、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异己酸、己酸、乳酸、琥珀酸共11种SCFAs;方法学考证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精密度以及提取回收率;除乙酸外,其余SCFAs基质效应均较好,不能完全除去乙酸的基质效应,但其RSD均小于3.8%,说明基质的影响效应相对稳定,对结果准确性影响较小.与对照组比较,慢性肠炎小鼠结肠内容物SCFAs蓄积;盲肠内容物SCFAs整体下调,乳酸蓄积,提示肠炎小鼠SCFAs代谢紊乱.结论 建立了生物样品中SCFAs提取和检测方法,并应用于慢性肠炎小鼠SCFAs代谢分析,肠炎小鼠SCFAs代谢紊乱.

    作者:孟拓;邓珊珊;郝海平;曹丽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Caco-2细胞中药物转运蛋白的mRNA表达及活力评价

    目的 系统研究Caco-2细胞中各药物转运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及转运活力,对比其与人正常肠道中药物转运蛋白表达的差异.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测定Caco-2细胞中人肠道相关转运蛋白MDR1、BCRP、MRP2、OATP1A2、OATP2B1和PEPT1的表达水平;将Caco-2细胞接种于Transwell板内培养21 d并给予不同药物转运蛋白的底物及抑制剂,评价Caco-2细胞中相关转运蛋白的转运活性.结果 qRT-PCR结果表明,药物转运蛋白MDR1、MRP2、BCRP和OATP2B1在Caco-2细胞中均有相对高的表达,表达量的顺序为:MDR1 >MRP2>OATP2B1 >BCRP,在正常人肠道表达量顺序为BCRP> MDR1>MRP2> OATP2B1;转运蛋白活力评价表明,各药物转运蛋白的活力测试结果均为阳性,验证了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结论 Caco-2细胞中表达正常人体肠道表达的部分药物转运蛋白(MDR1、MRP2、BCRP和OATP2B1),表达水平与正常人体肠道中大致相当,但也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慈小燕;王泽;李亚卓;谷元;武卫党;曾勇;伊秀林;司端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

主管:天津市科技厅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