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国;付桂兵;王国兵
目的 探讨脐带绕颈与分娩方式及其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04年1月~12月在我院分娩的脐带绕颈422例进行分析.结果 脐带绕颈发生率为20.53%,脐带绕颈组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分别为29.15%,27.49%,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新生儿窒息率也明显升高(P<0.05);分娩方式中阴道分娩的胎儿窘迫发生率高于剖宫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脐带绕颈对围生儿有不良影响,在严密产程监护下,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可降低脐带绕颈围生儿病率.
作者:林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对乙肝前S1抗原与HBV血清标志物的对比分析,进而对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临床意义的探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严格按说明书操作,对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和乙肝病毒前S1抗原测定,并与HBV-DNA做对比分析.结果 对HBV血清标志物不同组合模式进行分析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的模式中,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出率高,与HBVDNA符合率也高,分别为86%与88%,HBsAg抗HBe抗HBc阳性的模式中与前S1抗原和HBV-DNA符合率分别为39%和41%,HBSAg抗HBC阳性组中与前S1抗原和HBVDNA符合率分别为26%和28%.结论 前S1抗原较HBV血清标志物更为敏感,尤其可反映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是否有病毒复制,可作为一种新的HBV血清标志物和监测指标.
作者:周潇;傅均星;范火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为观察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线索细胞(Clue Cell),滴虫,霉菌分布,探讨线索细胞对(BV)的诊断及治疗监督.方法 采用妇科多项快速染色液(CTB)法检测线索细胞、滴虫、霉菌.结果 966例BV患者检出率为70.1%,与对照组8.6%有显著差异(P<0.001);合并霉菌、滴虫及三者同时感染分别为10.6%、8.7%及4.8%;线索细胞阳性患者经抗菌治疗后均转阴性.结论 线索细胞对(BV)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梁宗夏;杨海;王筑;周淑勤;罗伟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2000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收住院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有15例在初诊或入院时被误诊,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范元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Sysmex kx-21血液分析仪白细胞计数的异常报警信息与白细胞显微镜复检的相符性.方法 通过对2120例标本结果的数据统计,根据仪器给出的警示信息的169例标本和随机抽取无警示信息的100例标本,分别制作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人工镜检,分析仪器测定结果与人工镜检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KX-21血液分析异常报警信息的敏感性98.2%,特异性为62.8%,阳性预测值为65.7%,阴性预测值98%.结论 KX-21血液分析仪白细胞计数无异常报警时结果可信,可起到很好的过筛作用,异常报警的标本应进行显微镜人工复检.
作者:梁海珊;陈海花;林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患者男,38岁,农民.因发现左上腹包块5月入院.入院前5月无意中发现左上腹包块,无腹痛、腹胀、及其他不适.入院查体:T36.8c°P88次/分R19次/分BPl59/11 lmmHg,一般情况好,心肺无异常.腹平、软,左上腹可扪及10×10 cm包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不活动,无压痛.B超提示左上腹探及12.3×9.9×10.3 cm异常回声区,边界清,内有实性及液性区,包膜完整.意见为:左上腹混合性包块.
作者:黄卫;陈玉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使用多波长逐步筛选回归法建立高效液相定量分析的多波长标准方程,并将其与传统的单波长标准方程比较.方法 配制不同浓度的他莫昔芬标准溶液,分别进样20μl,并在不同波长下测定色谱峰面积.使用多波长逐步筛选法和小二乘算法处理数据,建立标准方程,并比较其平方相关系数和预测标准误.结果 多波长标准方程的平方相关系数大于单波长标准方程的平方相关系数,而多波长标准方程的预测标准误小于单波长标准方程.结论 多波长逐步筛选校正法具有简便、准确的优点,可以作为高效液相定量分析的一种替代方法.
作者:宋旭;朱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可累及肝脏,引起肝肿大,肝损害,甚至肝硬化,称之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病(简称甲亢性肝病).本组对40例甲亢性肝病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治疗甲亢性肝病的几点体会.
作者:彭锦;黄伟平;韩钧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食管、贲门癌切除术中应用管状吻合器吻合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8例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应用上海产GF-1吻合器吻合的效果.结果 全组病人均痊愈出院,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吻合口出血等.结论 上海产GF-1吻合器灵敏度、性能精确度比进口一次性吻合器较差,但价格便宜,只要严格掌握吻合器吻合的适应症和吻合器吻合技术,吻合效果还是可靠的.
作者:黄定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替硝唑-碘仿明胶海绵置入下颌阻生智齿拔牙创预防术后干槽症(DS)的效果.方法 选择210例拔除阻生牙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5例.实验组向牙槽窝中置入替硝唑-碘仿明胶海绵.对照组为空白对照.观察两组术后干槽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干槽症的发生率分别为0.96%和6.67%.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替硝唑-碘仿明胶海绵置入拔牙创能有效预防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干槽症的发生.
作者:李向东;卢忠林;林少萍;王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就温热地区新生儿硬肿症的主要病因及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收集了1995年12月至2005年12月本院住院新生儿硬肿症共462例(占同期新生儿的11.4%),就胎龄、体重、出生时情况、临床特征及转归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新生儿硬肿症在温热地区也是一常见病,也常见于夏秋季节(占53.9%),而围产期感染是导致新生儿硬肿症发病并使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结论 在温热地区,及时防治围产儿感染可以降低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率及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王建华;庄泽吟;陈秋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102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无吻合口瘘的临床经验,避免或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手术治疗的102例食管贲门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无吻合口瘘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 手术中保证吻合口有良好的血运而无张力,避免过度牵拉、揉搓食管及胃壁,用胸膜或带蒂的大网膜覆盖吻合口,加强围术期处理,可避免或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
作者:张永宏;谭传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生物蛋白胶(bFGF-FG)对大鼠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 制备bFGF-FG,将bFGF-FG喷涂于大鼠背部随意皮瓣下方,术后7d观察皮瓣成活率、微血管密度.并与单独使用bFGF组进行对比.结果 皮瓣成活率A组为(80.6±6.9)%,B组为(75.3±11.2)%,C组为(56.4±10.2)%.微血管血管密度A组为27.15±5.42/mm2,B组为22.6±4.56/mm2,C组为15.95±3.18/mm2.经统计学分析,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bFGF-FG能够更好地提高随意皮瓣的成活率.
作者:鲜华;梁杰;汤少明;罗少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B)与老年糖尿病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60例老年糖尿病及50例健康老年人的载脂蛋白APO A1、APOB,APO A1/POB,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水平.结果 老年糖尿病及心脑并发症组与对照组比较,APO A1及APO A1/APOB无显著差异(P>0.05),而APOB,TC,TG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老年糖尿病并心脑并发症组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APO A1,APOB,TC,TG,APOA1/APOB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提示老年糖尿病存在广泛性脂代谢紊乱;前述指标均不能作为老年糖尿病是否合并心脑等大血管病变的指标,目前APOA1及APOB测定仍不能完全取代血脂其它指标分析.
作者:陈超;刘永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吗啡、硝普钠联合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 30例治疗组和28例对照组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的急性左心衰竭病人,二组患者均采用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高流量吸氧6-8 L/min,湿化瓶中含20%-25%酒精,合理使用速尿,西地兰静脉推注等治疗;治疗组采用吗啡、硝普钠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治疗.结果 吗啡、硝普钠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1.4%,两组比较P<0.01,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吗啡、硝普钠联合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王绪言;陈明山;周海平;刘彩容;何春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规范应用四手操作技术,满足医疗市场的需求.方法 选择需要进行龈下刮治的牙周病人,医生和牙医助理共同参与治疗的全过程:规范传递器械、物品,同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结果 开展四手操作技术,病人感到舒适,减轻了医生体力和精神上的疲劳,椅旁时间缩短,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 四手操作技术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彬娉;陆丽英;毛小泉;王雅雯;徐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可达龙静脉给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6例难复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予可达龙150mg溶于生理盐水20ml 15min内缓慢静脉注射,无效的间隔30min后重复1次,再以0.5~1 mg/min维持静脉滴注,28例病人同时口服胺碘酮.结果 36例快速心律失常均被有效控制.结论 可达龙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作者:黄远志;梁钰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米力农静脉给药治疗难治性心衰的疗效.方法 对31治性心衰患者予米力农静滴,每天1次,7天为1疗程,观察临床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米力农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3%,对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王宽;贾晓刚;王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ICU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特征.方法 收集从2005年12月至2006年11月我院ICU住院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的319株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采用WHONET-5.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562份痰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319株,阳性率56.8%.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68%),革兰氏阳性球菌占22.6%,真菌占9.4%.以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21%),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4.4%),肺炎克雷伯氏菌(11.3%)不动杆菌属(9.4%)和真菌(9.4%)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检出率为63.2%和41.2%.结论 革兰氏阴性杆菌为ICU病房患者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特征,并有上升趋势.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是防止抗菌素滥用,控制院内感染病原菌传播的关键.
作者:黄玉环;李南洋;冼翠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心病发病率的10%-20%左右[1],既往多在开胸体外循环下直视手术修补及导管介入封堵,但存在手术创伤大,介入封堵手术适应症窄等不足,为弥补这些不足,在两者的基础上产生了外科封堵技术,2005-2006年我科对30例房缺患者采用该技术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韩冬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