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气胸36例误诊原因分析

邱丽珍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自发性气胸, 误诊原因, 呼吸系统疾病, 诊断和处理, 延误治疗, 临床表现, 易误诊, 慢阻肺, 患病率, 多发病, 常见病, 病死率, 患者, 对策, 病人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高.如合并自发性气胸,病情凶险,需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但因为慢阻肺患者合并气胸缺乏气胸的典型临床表现,极易误诊而延误治疗,影响病人预后.我科曾误诊36例,现对其误诊原因及其对策进行分析.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甲亢性肝病40例治疗体会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可累及肝脏,引起肝肿大,肝损害,甚至肝硬化,称之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病(简称甲亢性肝病).本组对40例甲亢性肝病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治疗甲亢性肝病的几点体会.

    作者:彭锦;黄伟平;韩钧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外伤性低颅压综合症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外伤性低颅压综合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外伤性低颅压综合症病例,探讨其发病原因及临床特点,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结果 56例不同损伤类型患者依靠临床表现和腰穿确诊为低颅压综合症.经采用不同治疗后全部于3~10天低颅压症状消失.结论 外伤性低颅压综合症的发生与伤后脑血管痉挛,脑脊液经耳、鼻丧失过多,过量应用脱水剂,体液丧失多而摄入不足,手术或腰穿放脑脊液过多等因素有关,确诊后及时治疗均能痊愈.

    作者:骆安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髋关节OA测量关节间隙的临床研究

    目的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测量小关节间隙判断骨性关节炎发展的临床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是从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50例髋关节OA患者.A组为男性患者25例,年龄从52岁至62岁,平均56.8岁.B组为女性患者25例,年龄从51岁至62岁,平均55.2岁.所选患者X光片均有轻度较对侧小关节间隙变窄,依据Kellgren/Lawrence Scale分级均为2级.随访5年.对随访前后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随访后,A组Kellgren/Lawrence Scale分级:2级16例;3级8例;4级1例.B组:2级7例;3级14例;4级4例.对A、B两组患者关节间隙变化用秩和检验分析,得P=0.0240(P<0.05),认为B组关节间隙变化明显.A、B两组患者关节炎的变化P=0.024(P<0.05),故B组关节炎的变化明显.结论 小关节间隙随着年龄的增长再不断变小.女性在髋关节炎早期随着年龄增长关节间隙的变小及骨性关节炎的加重较男性明显.

    作者:王昶;何平;孙晓安;王立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急性颅脑损伤后血P-选择素的动态变化

    目的 测定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P-选择素(P-selectin)动态变化,探讨它在颅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5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中P-选择素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颅脑外伤后6小时血浆中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于外伤后24小时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回落,在外伤后7天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P-选择素参与了急性颅脑损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测定其含量变化,对于伤情判定、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延成;孙奡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线索细胞对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为观察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线索细胞(Clue Cell),滴虫,霉菌分布,探讨线索细胞对(BV)的诊断及治疗监督.方法 采用妇科多项快速染色液(CTB)法检测线索细胞、滴虫、霉菌.结果 966例BV患者检出率为70.1%,与对照组8.6%有显著差异(P<0.001);合并霉菌、滴虫及三者同时感染分别为10.6%、8.7%及4.8%;线索细胞阳性患者经抗菌治疗后均转阴性.结论 线索细胞对(BV)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梁宗夏;杨海;王筑;周淑勤;罗伟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前分别用尼尔雌醇或米非司酮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IUD)的佳方法.方法 绝经后妇女需取环150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50例给予尼尔雌醇4mg,顿服,于服药后第8天来院取环,B组50例给予米非司酮25mg,每天8:00和20:00各服一次,连续3天,第4天上午来院取环,C组50例术前不用任何药物,按常规进行取环术.观察宫颈软化及扩张情况,取环术中不良反应,和一次性取环的成功率.结果 A组,B组在软化及扩张宫颈,术中不良反应程度及一次性取环成功率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尼尔雌醇及米非司酮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均可改善宫颈条件,减少患者取环的痛苦,提高取环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薛莺华;陈丽群;周琴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氧氟沙星序贯治疗细菌性肺炎45例

    目的 研究比较氧氟沙星在治疗肺炎后期静脉给药及口服给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6例细菌性肺炎患者,开始以氧氟沙星10~15 mg·kg·d,分两次静脉给药治疗三天,临床改善后,随机分为两组,序贯治疗组45例口服氧氟沙星胶囊10~15 mg·kg·d,分二次给药;常规治疗组51例继续接受静脉用药治疗.结果 从临床治愈率,症状、体征及X线改善情况来看,两组无显著差别,但序贯治疗组的经济费用明显减少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对初给予氧氟沙星静脉抗菌治疗反应良好的肺炎患者,可以安全地转为口服的序贯治疗,该疗法对广大患者看病贵问题起到长远影响.

    作者:龙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的心电图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31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的心电图特点及QRS波的表现.结果 31例心室率为160-240 次/分,平均为180次/分;QRS波绝大多数表现为完全预激图形,少数为典形预激图形及正常QRS图形.结论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的心电图特征是极快速的心室率,RR间距绝对不等,QRS波增宽呈delta波,QRS波表现为完全预激图形、典型预激图形及正常QRS的不同组合.

    作者:林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02例食管贲门癌术后无吻合口瘘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102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无吻合口瘘的临床经验,避免或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手术治疗的102例食管贲门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无吻合口瘘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 手术中保证吻合口有良好的血运而无张力,避免过度牵拉、揉搓食管及胃壁,用胸膜或带蒂的大网膜覆盖吻合口,加强围术期处理,可避免或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

    作者:张永宏;谭传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卵巢原发性绒癌并畸胎瘤误诊一例分析

    绒毛膜上皮癌,简称绒癌,绝大多数发生于正常或不正常的妊娠之后,称继发性绒癌.原发性绒癌为非妊娠性绒癌,较为罕见,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我院2006年5月收治一例卵巢原发性绒癌并畸胎瘤被误诊为宫外孕破裂患者,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程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病因和防治,减少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减少存活儿后遗症.方法 对52例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儿的来源、喂养方式、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 患儿来源于农村占84.6%,农村与城镇之比为5.5∶1,单纯母乳喂养占82.7%,单纯母乳喂养与混合喂养之比为4.78∶1.有诱发因素占59.6%,有7例重症病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实际救治患儿45例,平均住院天数14.8天,1年后随访仍有9例存在后遗症.结论 本病发病率以农村和单纯母乳喂养为主,诱发因素主要有感染、腹泻、用药等.正确认识本病、加强农村的保健工作及提高农村的防治工作可减少发病率,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甚至避免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发生.

    作者:陈萍;苏敏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气胸36例误诊原因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高.如合并自发性气胸,病情凶险,需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但因为慢阻肺患者合并气胸缺乏气胸的典型临床表现,极易误诊而延误治疗,影响病人预后.我科曾误诊36例,现对其误诊原因及其对策进行分析.

    作者:邱丽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热射病一例

    患者男性,29岁,民工,2006年8月13日14时许因室外高温重体力劳动时突发昏迷约1小时被送入我院急诊.当时查体:患者昏迷伴痉挛抽搐,体温41℃,血压80/50 mmHg,全身皮肤未见出血点及瘀斑,双瞳孔等大等圆(2mm),对光反射迟钝.两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心音正常,心律齐,心率170次/分.腹软,肠鸣音活跃,四肢肌力0级,大小便失禁.心电图示室上速,脑CT检查未见异常,化验:血常规WBC4.6×109/L,血小板141×109/L,CO2CP13.2mmol/L,BUN7.6mmol/L钾,钠,氯均低于正常.

    作者:杨书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炎症因子与冠心病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冠心病已逐渐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冠心病危险因子除已知的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家族史、肥胖和缺乏运动之外,已经证实还有一些危险因子.

    作者:阴彦龙;王仰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老年心力衰竭15例误诊分析

    2000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收住院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有15例在初诊或入院时被误诊,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范元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耳声发射法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耳声发射法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方法 用耳声发射法筛查我院1050例收治的各类新生儿,分为高危新生儿组和表危织,入院当日进行测定,对未通过者在14日后重新测定,并进行卡方检验.对不通过者,建议进行必要的干预,然后到五官科进行脑干诱发电位测定.结果 高危组初检通过率为65.0%,低危组通过率为79.8%,x2=28.06,P<0.001,高危组复检通过率79.8%,低危组复检通过率为93.7%,x2=46.51,P<0.001,高危新生儿组与一般新生儿组有显著差异.不通过筛查病例再进行脑干诱发电位测定的通过率为65.8%.结论 耳声发射法可广泛应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对早期发现听力有重大意义.

    作者:孔晓燕;陈娟;钱家平;徐玉香;周晓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颈心综合征误诊为冠心病30例分析

    颈心综合征属颈源性疾病,是指颈椎病变时引起患者心脏方面主诉及心电图改变,主要有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悸、气短等表现.该病多发生于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常见中老年人,与冠心病所致的心绞痛、心律失常极为相似,容易误诊为冠心病.现对我科1997~2006年收治的颈心综合征误诊为冠心病30例分析如下:

    作者:许诚;李少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创建国际卫生机场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

    目的 了解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提高对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水平,以达到创建国际卫生机场的要求.方法 从2001年开始对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的生活饮用水(深层地下水)和供水设施进行检测和卫生监督管理.结果 2001年水样合格率为98.92%,均为余氯不合格;2002年水样合格率为99.46%,为感官性状不合格和铁含量超标,其余检测指标和供水卫生设施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结论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生活饮用水和供水设施基本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和国际卫生机场标准.

    作者:杨居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替硝唑—碘仿明胶海绵预防干槽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替硝唑-碘仿明胶海绵置入下颌阻生智齿拔牙创预防术后干槽症(DS)的效果.方法 选择210例拔除阻生牙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5例.实验组向牙槽窝中置入替硝唑-碘仿明胶海绵.对照组为空白对照.观察两组术后干槽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干槽症的发生率分别为0.96%和6.67%.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替硝唑-碘仿明胶海绵置入拔牙创能有效预防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干槽症的发生.

    作者:李向东;卢忠林;林少萍;王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上腹部手术后胃瘫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3例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经保守治疗在35天内治愈,1例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是综合因素所致,采取非手术治疗为主,不提倡早期手术.

    作者:朱帜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