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骨髁上钉治疗股骨髁部骨折疗效分析

曲巧格;于中生;张会增

关键词:股骨髁部, 股骨髁上钉
摘要:目的:观察股骨髁上钉治疗股骨髁部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自1999年6月~2002年9月对52例股骨髁上、髁间粉碎骨折采用小切口复位带锁髁上钉内固定治疗,骨折多为股骨远端骨折AO/ASIF分类A、C型.结果:膝关节功能在4~6周内恢复至正常达95%以上,复查X线片对位良好达100%,3个月内均有明显骨痂形成.结论:股骨髁上带锁髓内钉操作简单,无需广泛剥离,固定牢固确切,重建膝关节的解剖结构,早期功能康复,骨折愈合率高.
实用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体会

    自从1840年Malgaigne率先应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至今已有160年历史,这种方法历史虽然悠久,但实际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才有了很大进展及广泛应用,我院自1999年~2002年应用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8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其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叶成;武新荣;陈凤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卡锁环肌腱缝合法在伸指肌腱修复中的作用

    目的:以改良Kessler法作为参照,研究卡锁环缝合法在修复伸指肌腱中的抗拉力作用效果.方法:术中随机对50根断裂伸指肌腱平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卡锁环(Locking loop)法和改良Kessler法进行修复,然后进行屈指活动抗拉力测试观察.结果:两组肌腱出现拉松和缝线拉脱的例数分别为:卡锁环法组2,0,改良Kessler组7,5.结论:卡锁环法抗拉力作用显著,适合于伸指肌腱的修复.

    作者:罗志强;黄德山;孙贤德;卢和平;李长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创伤性浮膝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创伤性浮膝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3年~2001年共收治46例浮膝损伤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治疗方法分为交锁髓内钉,非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保守治疗.将三组的疗效、预后进行分析.结果:采取内固定治疗者其疗效、预后优于保守治疗组,其中以交锁髓内钉治疗者更为明显.结论:在创伤性浮膝治疗中采取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英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国产微型钢板螺钉固定掌指骨骨折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国产微型钢板螺钉固定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切开复位,微型钢板螺钉固定掌、指骨骨折,术后外固定0~2周,然后去除外固定,进行早期主动性手部功能训练.定期随访摄片,骨折愈合时间为6~10周,骨折愈合后2~3个月取出钢板螺钉.结果:55例患者均获满意疗效,功能恢复优良(96%).结论:国产微型钢板螺钉固定掌、指骨骨折可提供稳定可靠的内固定,又可进行术后早期功能训练,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有利于手部功能早日康复.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固定方法,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何金国;方阳;杨国庆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MRI在膝关节隐匿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隐匿骨折的诊断价值,特别是其MRI的信号特征.方法:使用日立MRP—7000AD(0,3T)永磁型共振仪,分析39例膝关节隐匿骨折的MRI信号特征.结果;常规扫描显示34例,表现为骨髓腔内T1WI低信号,STIR,T2WI高信号;5例微小损伤在反相位GET2WI清晰显示,表现为外周低信号带,中间等、高信号病灶.结论:MRI能清晰显示膝关节骨损伤的范围和程度,应作为膝关节不典型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在膝关节隐匿骨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成德元;秦永春;王孟丽;张军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腰椎手术中的移行椎问题

    目的:探讨移位椎的定位方法和移行椎对腰椎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2例腰椎疾患手术治疗的病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26例,腰椎骨折15例,腰椎滑脱9例,腰椎结核2例,术前均经过X线摄片、CT或MRI检查.结果:腰部疾患合并移行椎的病例并不少见,本组病例占同期腰椎手术病人的5.3%.腰椎出现移行椎,其定位则有L_4~S_1,L_5~L_6,L_6~S_1.结论:腰部疾患合并移行椎时,腰椎数量发生改变,定位诊断非常重要.要确定手术部位,X线定位片(包括术中X线透视定位)、CT或MRI片缺一不可,但必须注意的是,腰椎CT和MRI检查结果是以骶椎为基准定位,也就是从下往上定位,普通X线片是从上往下序列,两者定位诊断的差异,手术时必须高度重视.

    作者:叶应荣;袁宏伟;路闯;王灿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小儿氯胺酮麻醉护理体会

    氯胺酮麻醉又称分离麻醉,因其诱导迅速,作用时间短暂,临床常用于小儿中小手术的麻醉.现将我科一年来氯胺酮麻醉用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蛙式石膏外固定术患儿139例进行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何富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肩周炎封闭治疗配合康复指导的疗效观察

    肩关节周围炎是以肩部疼痛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常见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多见,病程长,痛苦大,功能恢复不全,如积极治疗可缩短病程,加速痊愈.目前我们采用封闭配合功能锻炼,经疗效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珍梅;刘海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Orion锁定型钛板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中的应用

    脊髓型颈椎病及颈椎损伤系骨科的常见病.长期以来,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被广泛应用于本病的治疗,以解除脊髓压迫,保护和改善脊髓功能.我院自2001年5月~2002年5月采用颈椎前路椎体全切除开槽式扩大减压、植骨,Orion钛合金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和颈椎损伤,……

    作者:陈晓明;李金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腕骨急性骨折脱位的诊断和治疗

    腕骨急性骨折脱位的实际发生率要高于临床上的确诊率,因为X线片上的腕骨重叠等很多因素可影响腕骨急性骨折脱位的早期诊断.另外,有些患者伤后脱位自动复位,临床和影像学检查无法发现.如果早期处理不当,将会继发创伤性关节炎,导致腕关节不稳、疼痛和功能障碍.因此,及早明确诊断并正确治疗十分必要.……

    作者:马玉海;张少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早期康复训练促进手指皮瓣术后的感觉恢复

    目的:观察手指末节掌侧皮肤缺损皮瓣移植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手部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46人198指掌侧皮肤缺损的病人分为早期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在感觉训练前和训练过程中,按照国际标准分别评定手的感觉等级及两点辨别觉,康复组89人(112指)术后2周开始康复治疗,对照组仅行一般处理.经过康复一个疗程(6~8周),进行第二次评定,以后每一疗程评定一次,共4~5次.结果:89人康复训练组手的感觉功能优良率达到96%,有效率为99%.结论:经过感觉康复训练组手的感觉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

    作者:兰秀夫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AO微型钢板在手部骨折中的应用

    手部掌骨、指骨骨折在手外伤中占很大的比例,习惯上采用手法复位,克氏针、钢丝固定复位,但这些方法都不足以维持骨折部位的充分稳定和手指功能的恢复.本组24例27处骨折,采用AO微型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3~12个月,骨折愈合率100%.伤手掌指关节、指间关节、伸屈功能恢复基本正常,满意率为92%.……

    作者:吴强;王建国;董建峰;刘海军;高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肱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术中桡神经后置18例

    肱骨中下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或取内固定术时操作不慎可引起医源性桡神经损伤,致术后桡神经功能障碍,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为避免类似的失误,提高诊治水平,自2000年6月~2002年6月,我们尝试采用术中将桡神经后置的方法,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贺建军;曹凤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关节镜监视下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髌骨粉碎骨折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可吸收缝线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粉碎骨折的方法.方法:15例髌骨粉碎骨折在关节镜下复位,达到关节面平整,然后经皮用可吸收缝线行张力带固定.结果:15例髌骨粉碎骨折全部经临床随访,平均15个月.日常生活均无疼痛,12例屈膝120°以上,3例90°~110°,X线检查示骨折愈合良好,无明显创伤性关节炎表现.结论:关节镜下治疗髌骨粉碎骨折,使关节面平整,减少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生,经皮可吸收缝线张力带固定,有利于早期活动,减少关节僵直的发生,不用第二次手术取出.

    作者:许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记忆合金治疗髋臼骨折

    我科自1996年5月~2000年4月利用记忆合金对有手术指征的髋臼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21~60岁,平均32岁.车祸伤18例,坠落伤8例,墙体压伤2例.4例合并肢体骨折,1例合并坐骨神经损伤,1例合并颅底骨折.……

    作者:宗慧凯;娄本海;余健;王培洋;张豪亭;邢建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应用Smith-Peterson切口手术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并股骨头骨折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是骨创临床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保守治疗还是早期手术治疗以及手术入路的选择问题争论颇多,我院自1997年~2001年5月应用Smith—Peterson切口早期手术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9例,均选用可吸收拉力螺钉内固定,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师玉谨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

    目的:回顾性分析了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23例患者接受该方法治疗,其中,男16例,女7例.骨折类型:Ⅰ型2例,Ⅱ型3例,Ⅲ型9例,Ⅳ型5例,Ⅴ型4例.Ⅰ、Ⅱ型在“C”臂机监视下闭合复位,“T”型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或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固定.Ⅲ、Ⅳ、Ⅴ型采用踝前小切口,以螺钉有限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术后平均随访21个月.结果:采用Mazur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优:16例,良:5例,可:1例,差:1例.术后并发症包括:针道感染3例,螺钉松动2例.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是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尤其Ⅲ、Ⅳ、Ⅴ型)的较好方法.

    作者:李小鑫;吕福润;付万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组织工程软骨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软骨细胞在纤维胶内体外生成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将4—10×107cells/mL细胞/毫升的软骨细胞植入纤维胶,在体外培养2个月后进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细胞在纤维胶内产生大量的软骨特异性Ⅰ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结论:纤维胶内的软骨细胞可在体外培养的环境下生成大量透明软骨基质.

    作者:张永红;高岩;GB Stark;DJ Schaeler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AO支持钢板治疗胫骨平台Ⅳ型骨折18例

    目的:探讨采用AO支持钢板治疗胫骨平台Ⅳ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治疗的18例胫骨平台Ⅳ型骨折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采用AO支持钢板内固定.结果:本组患者平均随访1年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3~5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从关节稳定性、活动情况及疼痛三个方面进行评分,优良率达88.9%.结论:AO钢板可通过塑形与髁骨面相贴吻合,螺钉径细损伤小,稳定性好,可在骨内交叉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Ⅳ型骨折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作者:何方;李国庆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复位后水平后脱位6例分析

    目的:分析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不满意原因及水平后脱位的发生和预防.方法:对297例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行手法复位蛙氏位、人体位(human position)石膏固定后观察.结果:此方法治疗过程中出现水平后脱位6例6髋,对治疗影响较大.结论;手法整复蛙氏位或人体位固定是治疗小儿先髋的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但并发水平后脱位使患儿丧失了佳治疗时机,应警惕和预防.

    作者:董晓斌;孙月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实用骨科杂志

实用骨科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