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源性头疼的局部注射治疗

程相文;李日光;吴晓华

关键词:颈源性, 头疼, 局部, 治疗方法, 颈部, 无菌性炎症, 注射治疗, 治愈, 症状改善, 方法选择, 利美达松, 利多卡因, 康宁克通, 颈椎病, 注射点, 维生素, 软组织, 得宝松, 主诉, 药物
摘要:目的为摸索颈源性头疼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门诊主诉头疼并有颈部僵硬、活动不灵的病人103例.男31例,女72例.用1%利多卡因5ml,康宁克通1ml[或利美达松、得宝松、骨肽、当归、丹参之一种],维生素B6,B12等.每次在颈部、枕部、头顶、前额等处选择2个注射点,每点2ml,3天一次,三次为一疗程.结果平均治疗1.5个疗程.治愈85例[82,5%],基本治愈12例[11,7%],症状改善6例.结论颈源性头疼是颈椎病的表现之一,颈椎及颈部肌肉的损伤、退变、无菌性炎症和痉孪是头疼的主要原因.局部注射治疗可使药物在病变处充分发挥作用,减轻或消除软组织炎症,进而缓解或根除颈源性头疼,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足部慢性溃疡的修复

    目的总结老年人足部溃疡修复特点.方法分析了44例老年人足部溃疡,对发病特点及治疗方式进行探讨.结果老年人特有的生理、病理特点及足部的解剖特点决定了创面修复的复杂性.换药是一切治疗的基础,游离植皮是安全、应用广泛的手术方法;皮瓣转移适用于有深部组织暴露者;截肢适用于肢体远端高度疑有癌变或已引起全身淀粉样变者.结论老年人足部溃疡修复顺序的选择为换药治疗、游离植皮、皮瓣转移、截肢(趾).

    作者:方明;张刚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丹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丹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将52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治疗,治疗组采用丹奥治疗.结果丹奥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降低有显著性意义,P<0.001;临床疗效对比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丹奥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建南;覃颖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1 6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对主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6例疑有主动脉病变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将数据送工作站作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法(MIP)和仿真内窥镜重建(VE).结果 76例中正常者6例,单纯主动脉钙化3例,单纯主动脉附壁血栓8例,主动脉附壁血栓合并主动脉瘤25例,主动脉夹层16例,主动脉术后15例,主动脉破裂渗漏3例.结论 16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对诊断主动脉病变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可作为诊断主动脉病变的首选方法.

    作者:黄慧玲;潘爱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脑钠素、内皮素测定在慢性肺心病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

    目的测定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脑钠素(BNP)、内皮素1(ET-1)水平及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健康人及慢性肺心病患者(30例)不同时期血浆BNP及ET-1水平.结果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BNP分别为64±14ng/ml及52±8ng/ml,ET-1分别为67±18ng/ml及48±12ng/ml,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组血浆BNP和ET-1水平与PaO2呈负相关(r=-0.68,-0.82,P均<0.01),与PaCO2、RVPEP/AT呈正相关(r=0.67,0.58,P<0.01).缓解期血浆BNP水平与PaO2、PaCO2无相关性(P>0.05),肺心病患者血浆BNP与ET-1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血浆BNP、ET-1均参与肺心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但在肺心病情况下,两者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曾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导致低血钾麻痹的机制与治疗策略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导致低血钾麻痹(thyrotoxic 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THPP)的可能发病机制,并总结其治疗特点.方法调查THPP相关实验室检查,并与原发性周期性低钾麻痹(primarily periodic hypokalemic paralysis,PPHP)对照,分别测定确诊的THPP和PPHP患者入院时血清钾、镁、钙、低血钾、24h尿钾、血CD3、CD4/CD8、IgA、IgM、IgG值,并分析两组的心电图改变.结果 THPP患者24例,PPHP患者30例,THPP组和PPHP组入院血清钾均低于正常,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THPP组24h尿钾明显增高,血镁亦显著增高(P<0.05),THPP组总补钾量显著多于PPHP组;THPP组细胞免疫明显异常,心电图改变中以窦性心动过速多见.结论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可能是THPP的发生机制,治疗THPP时主张持续补钾、限制镁的摄入,抗甲状腺功能亢进是控制低钾麻痹症状复发的关键.

    作者:陈志坚;古兴元;吴建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837株细菌的鉴定结果及耐药性分析

    随着抗生素,激素的广泛应用,发生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也随之变化,耐药性不断增加.为了了解病原菌的种类和分布,指导医生合理用药.现将2002年~2004年度我院临床分离的菌株及其耐药性作如下分析:

    作者:马瑛;连丽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子宫肌瘤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临床分析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是国内外盛行的一种切除子宫的方式,它符合微创手术原则.我院自2004年10月至2005年3月对4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颜仙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脑出血45例心电图分析

    脑出血患者常伴有心电图改变,临床上称为脑-心综合征(Cerebral-cardiac syndrome)[1].我们对我院2003年~2004年脑出血45例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并对脑出血和心电图改变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麦惠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手术治疗三踝骨折42例分析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和要点.方法对42例患者采用AO分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42例随访6个月-5年,采用齐斌提出的标准,优35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95.2%.结论三踝骨折应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该术式疗效可靠.

    作者:李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孕产妇合并急性肾衰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孕产妇合并急性肾衰的主要原因及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三年间孕产妇合并急性肾衰的十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情况及母婴预后.结果孕产妇合并急性肾衰的病因为肾前性衰竭和肾实质性衰竭的占40%.主要的产科并发症为重度子痫前期、产后出血.内科合并症为:急性肝炎、糖尿病、心脏病、中毒性休克.本组病例发病的社会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其中无规则产检8人,规则产检1人,宫外孕1人.与非法行医相关2人.预防应加强围产保健,治疗包括及时终止妊娠,处理产科并发症,治疗内科疾病,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及血液透析治疗.预后均较好.结论孕产妇合并急性肾衰是妇产科少见而危急的疾病.其病因复杂.应加强产检,及时处理产科并发症和内科合并症,以预防为主.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性肾衰的关键.

    作者:邹娜;梁小艳;陈敦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关于我区部分医院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调查

    目的为了解我区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对我区部分医院5356例次输血中出现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占17.6%(942/5356),其中发热反应63.3%(596/942),过敏反应36.7%(346/942).结论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与性别、输血次数、血成分制品及受血者过敏体质等有关.

    作者:冉光建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73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儿科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采用1999年昆明修订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对73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临床特点进行总结.结果本病多见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73例患儿均有心电图异常,其中以ST-T变化(27.2%)及期前收缩(24.5%)多见.心脏扩大(10.9%)、心功能不全(5.4%)、心源性休克(2.7%)、心脑综合征(2.7%)少见.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升高(53.4%),心肌钙蛋白Ⅰ阳性(10%).均未行特异性病原学检查,血柯萨奇病毒抗体IgM阳性38%,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20%.死亡2例,死亡率2.7%,其余病例均痊愈或好转.结论近年来轻症、不典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日益增多,除柯萨基病毒外,轮状病毒可能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病原,心电图在心肌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心肌钙蛋白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特异性病原学检查尚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吴玉蕊;向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14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目的探讨14C-尿素呼气试验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用14C-尿素呼气试验共测定了345例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结果慢性胃炎组21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为68%(144例);十二指肠溃疡组132例,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为52%(68例).结论 14C尿素呼气试验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及特异性均较高,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韩燕;杨玉莲;刘和平;柯多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新生儿黄疸程度与窒息缺氧程度的关系探讨

    目的研究黄疸程度与窒息缺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分析将足月窒息儿、早产儿窒息儿黄疸的发生程度与头颅血肿无窒息的足月儿对照比较.结果通过统计学检验,足月儿轻、重度窒息黄疸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早产儿轻、重度窒息黄疸的发生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缺氧窒息严重的新生儿,不论足月与否,其黄疸程度反比无窒息缺氧的轻.

    作者:南卫东;王会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综合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搜集1993年1月~2004年1月用包括硬化剂注射、液氮冷冻、放射性核素、激光及整形手术切除等综合治疗的口腔颌面部血管瘤128例.结果经1年以上随访,平阳霉素治疗治愈率为74.4%,整形手术治愈率为80%,为各方法中高.平阳霉素治疗组与鱼肝油酸钠组间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阳霉素的疗效优于鱼肝油酸钠.结论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血管瘤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有效方法,整形手术切除也是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理想和有效手段.

    作者:蔡劲;姜绪红;林国平;黎民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氟西汀及心理治疗对高血压病伴抑郁症患者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高血压病伴抑郁症患者在降压治疗的同时合并氟西汀及心理治疗,观察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及前瞻性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降压治疗的基础上,给以心理治疗的同时使用抗抑郁药物氟西汀.观察其有效降压率、有效降压程度、生活质量定量指标及生活质量定性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有效降压率、有效降压程度、生活质量定量指标及生活质量定性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伴抑郁症的高血压病患者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抑郁药物及心理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血压控制率和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日新;梁春鸣;周儒识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颈源性头疼的局部注射治疗

    目的为摸索颈源性头疼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门诊主诉头疼并有颈部僵硬、活动不灵的病人103例.男31例,女72例.用1%利多卡因5ml,康宁克通1ml[或利美达松、得宝松、骨肽、当归、丹参之一种],维生素B6,B12等.每次在颈部、枕部、头顶、前额等处选择2个注射点,每点2ml,3天一次,三次为一疗程.结果平均治疗1.5个疗程.治愈85例[82,5%],基本治愈12例[11,7%],症状改善6例.结论颈源性头疼是颈椎病的表现之一,颈椎及颈部肌肉的损伤、退变、无菌性炎症和痉孪是头疼的主要原因.局部注射治疗可使药物在病变处充分发挥作用,减轻或消除软组织炎症,进而缓解或根除颈源性头疼,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程相文;李日光;吴晓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HLA部分不相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能够治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唯一方法,因供受者HLA配型完全相合的机率小,无法满足受者移植的需要.故目前国内外正致力于开展HLA部分不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的预处理方案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预防直接影响移植的疗效和移植相关毒性,国内各家移植医院的预处理方案多有一定差别.我们于2004年采用阿糖胞苷(Ara-c)、马利兰(BU)、环磷酰胺(CTX)、甲环亚硝脲(Me-CCNU)联合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LG)作为预处理方案成功进行了一例HLA部分不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报告如下:

    作者:王智明;王琳;陈晓霞;刘春苗;罗贤生;吴琴;黄淑梅;王云英;符容香;黄海妹;黄姿英;黎丽琼;许振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提高B超对阻塞性黄疸诊断率的措施及意义

    目的总结归纳日常工作中提高B超对阻塞性黄疸诊断率的一些措施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1例由我院B超诊断,后经手术证实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经腹首诊10例,其余11例经3种措施处理后得到超声诊断结果,手术后证实20例超声诊断正确,误诊1例.结论 3种措施有助于提高肝外胆管阻塞引起的黄疸的诊断率,提高诊断率有利于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估测患者预后.

    作者:卞承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原发性脑干损伤48例分析

    原发性脑干损伤是一种极为严重的致命性损伤,严重者常未及抢救而现场死亡,死亡率高达55.6%~71.1%.我科1986-2003年共收治原发性脑干损伤48例,经过积极抢救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奋;李丹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