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霉菌性外耳道炎152例误诊原因分析

黄少波

关键词:霉菌性, 外耳道炎, 现报告如下, 毛霉菌, 门诊, 病人
摘要:霉菌性外耳道炎以毛霉菌为常见,本人自1991年-2002年以来,在门诊收治霉菌性外耳道炎病人152例,现报告如下.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含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护理

    目的报告奥沙利铂(L-OHP)联合醛氢叶酸(LV),氟脲嘧啶(5-FU)和足叶乙甙(Vp-16)作为一线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化疗护理经验.方法针对患者的病情和奥沙利铂的药理特点,做好输液护理和病情监测,严密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时向医师反映患者病情,并遵医嘱及时做好剂量调整.结果 25例患者,无1例因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中断,3例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中位生存期11.5月,1年生存期45.6%.结论做好含奥沙利铂方案的用药观察和护理,有利于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早日康复.

    作者:孙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60例颈椎手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观察局部浸润麻醉加静脉给麻醉性镇痛药和镇静药用于颈椎前后入路手术的效果观察.方法全组60例,男40例,女20例,大69岁,小18岁,所有病例经CT、MRI检查确诊为颈椎病,或颈椎脱位或椎间盘脱出骨折,前入路21例、后入路39例,术中根据手术情况取髂骨植骨18例.常见术前准备,不给术前药.采用芬太尼、氟哌利多用一产1235型微量注入泵静脉给药,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能与术者交流,效果满意.大用药芬太尼268ug、氟哌利多8.9mg,Raymay评级2~5级.结论静脉给麻醉性镇痛药和镇静药用于颈椎前后入路手术安全有效,无并发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郭光琼;宁杰;唐天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呼吸机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1.呼吸机工作的基本原理肺泡通气的基本原理是肺泡与大气压的压力差,任何呼吸机工作原理在于产生这一压力差,完成肺泡通气.

    作者:郑光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有腹部手术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

    目的总结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方法避开原有切口选择第一戳孔,必要时采用开放法置入穿刺鞘,注重腹腔粘连区的分离技巧.结果本组26例其中25例成功完成手术,中转开腹1例,无手术并发症.结论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覃文;曾凡志;伍剑飞;黄雪卿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肿瘤血管介入治疗配合及护理

    目的探索肿瘤血管介入治疗的配合及护理.方法对59例不同肿瘤患者按介入目的、方法、介入部位,准备好各种型号的导丝、导管、及其它器械物品,并根据术中需要及时给予更换合适的器械,协助医生进行药物灌注或栓塞.介入中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变化.结果 59例肿瘤血管介入治疗经医生精心操作,护理密切配合,获得顺利完成.结论熟悉各种肿瘤介入治疗所需的器械物品、操作过程,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紧密配合,是顺利完成肿瘤介入治疗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秀英;黄婉娜;李少萍;程湘妮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组合测定与单项测定ASO和RF的结果比较

    近几年来,各种组合检验项目非常普遍,针对性检验项目越来越少,从而降低了检查的阳性率并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刘少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缺血性心肌病62例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缺血性心肌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2例临床排除了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及贫血性心脏病等心脏病后,经超生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超声表现,归纳出缺血性心肌病的特征性改变.结果在本组62例病例中,观察到左冠脉主干57支,占总数的92%,观察到右冠脉主干51支,占总数的82.2%,在观察到的冠脉主干中,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硬化及斑块;共检出396个运动异常节段,占总观察心肌节段的39.9%;左房左室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并与心肌运动异常节段的多少及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短轴缩短率FS和射血分数EF的减低有正相关关系.结论有冠脉主干管壁回声增强、增厚或斑块回声,1个或多个节段室壁运动异常,及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严重受损等三个征象,而且依据病史、实验室检查等能排除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及贫血性心脏病等心脏病时,应考虑缺血性心肌病.

    作者:王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

    骨质疏松中原发性占80%以上,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作者:黎坚;李德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五官超短波治疗麦粒肿的观察

    目的五官超短波治疗麦粒肿促进炎症的吸收、消散或局限化、破溃排脓,早日康复.方法采用五官超短波治疗麦粒肿30例,根据炎症的不同阶段给予无热量至温热量等治疗.结果 30例病人全部显效,痊愈显效率达100%.结论五官超短波治疗麦粒肿,主要利用它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从而促进了炎症的吸引,消散或局限化、破溃排脓,缩短疗程,疗效高无痛苦,无副作用等.

    作者:何爱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嗅神经母细胞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olfactory neuroblastoma)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进行总结分析、特殊染色检查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神经母细胞瘤少见,常见于鼻腔、副鼻窦;光镜下可见菊形团或假菊形团结构和腺样结构;免疫组化神经标记阳性.结论诊断本病应排除其他疾病并紧密结合其他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结果.

    作者:郑少江;谢富生;黎日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卒中63例

    我院自1994年至2002年,经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卒中63例,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盛汉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与重复妊娠的关系(附88例报道)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及不同手术方式的近期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对88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中28例行剖腹输卵管切开取胚术,42例行腹腔镜下开窗术,18例行输卵管造伞术,绒毛种植部位注射甲氨蝶呤(MTX)20-25mg.结果无一例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宫内妊娠率46.0%,重复异位妊娠率16.2%,腹腔镜开窗术组的宫内妊娠率61.8%.结论绒毛种植部位注射甲氨蝶呤可降低持续性异位妊娠率,腹腔镜开窗术组输卵管通畅率和宫内妊娠率高.

    作者:汪丽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对运动神经的影响

    我院应用0.125%罗哌卡因子与等浓度的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吗啡行剖宫产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CIEA)60例,旨在观察比较两种药物对运动神经的影响.

    作者:李笃竽;刘丽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疤痕子宫人工流产临床分析(附29例报告)

    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疤痕子宫再次妊娠要求人工流产患者也逐年增多.

    作者:林芳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急慢性乙肝病人血中抗HBc-IgM抗体存在情况的分析

    目的调查急、慢性乙肝病人血中抗HBc-IgM抗体的存在情况.方法利用免疫定性法分别检测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病人血中抗HBc-IgM抗体各100例.结果抗HBc-IgM抗体在急、慢性乙肝病人血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1%和88%,经卡方检验得0.5>P>0.25,说明两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抗HBc-IgM抗体阳性与否不能作为鉴别急、慢性乙肝的参考依据.

    作者:尚文章;郭斌;罗云杰;郭长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蝮蛇抗栓酶、酚妥拉明与多巴胺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衰48例

    1995年10月~2003年月期间,我院对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衰患者加用蝮蛇抗栓酶、酚妥拉明与多巴胺联合治疗4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宾;简伟翔;温怀学;汪兆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光量子氧透射治疗仪对脑白管疾病、颅脑外伤的疗效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患有颅脑外伤25例,脑血管疾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脑梗塞)15例,平均年龄(55±2.8)岁.

    作者:陈方远;覃小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PSA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评价

    目的①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在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增生并发急性尿潴留(BPH+AUR)、前列腺癌中的鉴别诊断中的意义;②了解PSA与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检测52例健康体检者,50例BPH患者,31例BPH+AUR患者,41例前列腺炎患者及16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的水平.结果①5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PSA均<4.0μg/L,BPH患者与前列腺炎患者的PSA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并发急性尿潴留患者PSA水平均明显升高,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但二者PSA值重叠甚多.②PSA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关系.结论①PSA并非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指标,与前列腺增生并发急性尿潴留的鉴别缺乏特异性;②在分析PSA水平时应考虑年龄因素的影响.

    作者:姚映斐;陈思红;张金池;苏启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萘普生联合双异丙酚在人要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萘普生联合双异丙酚行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及宫颈扩张作用.方法选择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15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人工流产术时应用萘普生栓、双异丙酚及联合应用萘普生栓和双异丙酚.观察术中镇痛效果、扩宫的难易程度、手术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应用萘普生栓的两组的宫颈完全松弛率均明显多于单独应用双异丙酚组(P<0.01),手术时间亦明显缩短( P<0.01),麻醉药物用量减少( P<0.01),术中反应少( P<0.01);单独使用萘普生栓组的无痛率明显多于应用了双异丙酚的两组( P<0.001).结论人工流产术前15分钟直肠应用萘普生栓可达到良好的宫颈扩张效果,萘普生栓联合双异丙酚能有效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

    作者:郑燕君;刘婵芳;许素娜;谢洁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小儿高热的中医治疗与护理

    2001年4月至2002年7月我们对48例小儿外感发热病人采用中医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吴霖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