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

黎坚;李德豪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
摘要:骨质疏松中原发性占80%以上,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发脏器衰竭的临床观察护理

    肺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常因反复感染或用药不当引起多脏器衰竭(MOF).

    作者:魏凤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支撑喉镜下喉显微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

    我科自1988年7月起,采用支撑喉镜架与显微镜相结合,并经鼻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施行喉部手术800例,其中出现并发症29例,现就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介绍如下.

    作者:钟凤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防治体会

    静脉溶栓疗法目前已公认为是抢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溶栓后再灌注可产生再灌注损伤,如再灌注心律失常(RA),甚至有时是致使性心律失常.

    作者:周祥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

    我院自1993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腰椎间盘出症者458例,通过开窗或部分椎板切除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马凤青;张瑞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尿毒症出血倾向病人血小板参数及一氧化氮变化

    尿毒症病人出血表现早已被人们所了解,对尿毒症伴有出血倾向病人的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以及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本室进行了观察分析.

    作者:刘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药高位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衷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高位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将46例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诊断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予低蛋白饮食、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而治疗组除上述外,还给予大黄为主中药水煎灌肠治疗,每日1剂,观察3个月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治疗组血肌酐和尿素氮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而血红蛋白较对照组提高,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疗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大黄为主中药灌肠不仅有明显改善肾功能的作用,还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能延缓肾功能的恶化.

    作者:陈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组合测定与单项测定ASO和RF的结果比较

    近几年来,各种组合检验项目非常普遍,针对性检验项目越来越少,从而降低了检查的阳性率并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刘少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国产咪唑安定用作术前用药的临床观察

    咪唑安定(Maxdam,Dormienm)是新型短效的水溶性的苯二氧(艹卓)类药物,具有很强的抗焦虑、催眠、肌松和顺行性遗忘的作用,它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毒性小,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已越来越受到麻醉医师的欢迎.

    作者:曾权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1例尿酸性肾病患者的临床营养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尿酸性肾病的临床营养治疗效果.方法尿酸性肾病患者在入院后3天内即按不同的病情和饮食习惯制订营养治疗方案和实施营养治疗.结果 11例尿酸性肾病患者血尿酸全部恢复正常,其他症状和体征消失或减轻.结论营养治疗是尿酸性肾病的基础治疗,临床上早期配合营养治疗对控制该病的发展、促进康复以及巩固长期疗效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配合临床治疗的一种简单易行而且必不可少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朱碧贞;陈秀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镜下治疗

    目的对弥漫型色素绒毛结性滑膜炎镜下治疗进行分析.方法 1986年10月以来共收治膝关节弥漫型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8例,均行镜下滑膜刨削术,其中前8例经三关节镜入路(前外侧、前内侧、髌下外侧)行部份滑膜切除,后10例经五关节镜入路(前外侧、前内侧、髌上外侧、后外侧、后内侧)行次全滑膜切除,经滑膜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结果 18例平均随访96个月(短24个月,长169个月)无手术并发症,部分滑膜切除病例中有1例复发,再次行关节镜手术有效,次全滑膜切除病例未见复发.结论弥漫型色素绒毛结节滑膜炎镜下次全滑膜切除疗效满意,后侧关节囊病变滑膜的清除是次全滑膜切除中的难点.

    作者:林松;曾凡;黎早敏;宋世锋;张光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卒中63例

    我院自1994年至2002年,经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卒中63例,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盛汉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应用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经鼻罩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方法 4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BiPAP呼吸机;对照组采用低浓度鼻导管吸氧.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测定动脉血气分析.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动脉血气分析 pH、paCO2 、PaO2 两组无统计差异(P>0.05);治疗后pH、PaO2和 paCO2两组均有统计差异;患者气促症状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结论BiPAP呼吸机可提高COPD患者通气效率,改善动脉血气,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黄艳芬;左万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霉菌性外耳道炎152例误诊原因分析

    霉菌性外耳道炎以毛霉菌为常见,本人自1991年-2002年以来,在门诊收治霉菌性外耳道炎病人15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少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严重双侧额颞部对冲伤手术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双侧额颞部对冲伤手术方式.方法我院1996年6月-2003年6月采用改进的术式行双侧开颅减压手术治疗32例严重双侧额颞部对冲伤的患者.结果经改进的术式治疗32例,存活21例(65.6%),其中良好(Ⅴ)7例(33.3%),轻残(Ⅳ)8例(38.1%),重残或植物生存者(Ⅲ+Ⅱ)6例(28.6%)死亡(Ⅰ)11例(34.4%).结论改进的手术方法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谢才兰;陈矢明;张嘉林;王毛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急慢性乙肝病人血中抗HBc-IgM抗体存在情况的分析

    目的调查急、慢性乙肝病人血中抗HBc-IgM抗体的存在情况.方法利用免疫定性法分别检测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病人血中抗HBc-IgM抗体各100例.结果抗HBc-IgM抗体在急、慢性乙肝病人血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1%和88%,经卡方检验得0.5>P>0.25,说明两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抗HBc-IgM抗体阳性与否不能作为鉴别急、慢性乙肝的参考依据.

    作者:尚文章;郭斌;罗云杰;郭长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误诊分析(附5例报告)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是一种少见的来源于肝细胞的良性肿瘤.

    作者:吴奕强;王海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嗅神经母细胞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olfactory neuroblastoma)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进行总结分析、特殊染色检查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神经母细胞瘤少见,常见于鼻腔、副鼻窦;光镜下可见菊形团或假菊形团结构和腺样结构;免疫组化神经标记阳性.结论诊断本病应排除其他疾病并紧密结合其他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结果.

    作者:郑少江;谢富生;黎日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美国Beckman Lx20生化仪急诊部分的评价

    近年来,随着新的电极技术的发展[1],除电解质其外,更多的生化指标可用电极法进行分析.

    作者:肖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上消化道出血38例临床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自1998年以来我院共收治3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蔡於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萘普生联合双异丙酚在人要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萘普生联合双异丙酚行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及宫颈扩张作用.方法选择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15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人工流产术时应用萘普生栓、双异丙酚及联合应用萘普生栓和双异丙酚.观察术中镇痛效果、扩宫的难易程度、手术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应用萘普生栓的两组的宫颈完全松弛率均明显多于单独应用双异丙酚组(P<0.01),手术时间亦明显缩短( P<0.01),麻醉药物用量减少( P<0.01),术中反应少( P<0.01);单独使用萘普生栓组的无痛率明显多于应用了双异丙酚的两组( P<0.001).结论人工流产术前15分钟直肠应用萘普生栓可达到良好的宫颈扩张效果,萘普生栓联合双异丙酚能有效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

    作者:郑燕君;刘婵芳;许素娜;谢洁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