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杨国敬;林瑞新;张力成;蔡春元;李琪
目的 分析和总结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2003年7月至2008年4月我院采用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和切开复位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08 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钢板组优良率为92.6%,克氏针组优良率为81.5%,钢板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切开复位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较为理想的一种内固定方法.
作者:万亿;李志强;李亚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治疗方法根据具体病例分别选用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经皮穿刺手术等.现将我院1 例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致髂总静脉损伤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敏;席志峰;朱修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并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的全椎板切除减压、国产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加入路侧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并腰椎不稳症103 例.结果 经临床、MRI、X线片检查诊断单节段腰椎管狭窄15 例,双节段狭窄53 例,三节段29 例,四节段6 例.术后随访86 例,随访时间平均3年3个月,优良率89.5%.结论 采用椎管减压、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可有效维持和重建脊柱的稳定,解除患者症状,是目前治疗腰椎管狭窄并腰椎不稳症的较好治疗方法.
作者:沈宁江;林明侠;王先安;林庆彪;陈建;李一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2005年6月至2008年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血管吻合方法进行断指再植,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1 例患者中男7 例,女4 例;年龄20~85 岁,平均38 岁.
作者:房玉轩;孙喜山;李建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31 例.结果 31 例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1周.疗效根据Neer肩关节评分标准与HSS肘关节评分标准,优21 例,良8 例,差3 例,优良率为93.5%.结论 自锁髓内钉固定牢靠,对骨折端血运影响小,是治疗肱骨干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贤;李旭;吴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比性研究,评价两种不同的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taphy,CSM)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9月针对39 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21 例行前路长节段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笼内植骨、钛板内固定术(A组),18 例行椎体次全切除、椎间盘切除减压联合钛笼、cage植骨融合术(B组).评估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植骨融合率及神经功能改善率、生理弧度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14~36个月随访,平均21个月.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8.6%、1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34±30) min、(105±20) min,手术出血量分别为(160±45) mL、(110±20) 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植骨融合率分别为84.6%、95.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86.5%和81.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颈椎生理弧度均得到明显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椎体次全切除、椎间盘切除减压联合钛笼、cage植骨融合术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椎体骨质保留多、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钟斌;邵高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手部桡侧皮肤撕脱后的治疗方法.方法 在患手对侧足背设计皮瓣,切取后移植到手部修复手指创面并重建虎口.取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大鱼际部皮肤缺损.结果 皮瓣移植后完全成活14 例,3 例在重建的指端处有小面积的皮肤坏死.重建后的虎口外形良好,但均有Ⅰ~Ⅱ度的挛缩.皮瓣在术后半年左右开始恢复保护性感觉,但终两点辨别觉稍差,为7~9 mm.结论 吻合血管的足背皮瓣移植加植皮术是治疗手部桡侧皮肤撕脱后缺损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宝林;杨建;王洪俊;吴勇;陈德权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背阔肌皮瓣移植加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复杂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1998年3月至2007年8月收治了胫腓骨复杂性骨折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11 例,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对骨折端有限复位,以恢复肢体力线和长度,应用Bastiani外固定器固定胫骨,必要时采用有限内固定以稳定骨折端,同时行背阔肌肌皮瓣移植.男8 例,女3 例;年龄17~58 岁.结果 随访8~29个月,11 例背阔肌肌皮瓣均完全成活,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完全覆盖、愈合,骨外固定器固定较牢固,骨折愈合快.术后4~7个月达骨性愈合,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无骨不连、骨髓炎等并发症.结论 背阔肌肌皮瓣移植可Ⅰ期修复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改善骨折端的血运及抗感染能力,促进骨折愈合.外固定器固定骨折端,固定较牢固,对骨折端创伤小,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治疗胫腓骨复杂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文彬;杨珂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腿闭合性动脉损伤的术前诊断和治疗.方法 自2002年1月至2009年6月,为17 例21肢小腿闭合性动脉损伤的患者行血管探查吻合,其中4 例无骨折脱位的患者术前行B超检查,17 例均行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查.术中发现动脉断裂7 例10肢,动脉栓塞5 例6肢,动脉分叉处断裂2 例,栓塞1 例,胫前及胫后均断裂2 例.12 例14肢探查后直接吻合,5 例7肢行静脉移植.小腿缺血至再通血时间3~12 h,平均7.5 h.血管吻合后全部行筋膜室预防性切开.结果 11 例14肢体成活良好,筋膜室减压处Ⅱ期植皮成活;4 例5肢术后皮肤部分坏死,行皮瓣修复成活;1 例术后血管广泛栓塞,肢体坏死,给予截肢;1 例术后出现持续高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给予截肢.结论 小腿闭合性血管损伤的治疗重点在早期诊断,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尽快恢复肢体供血,术后注意防止肾功能衰竭.
作者:李树秋;姚艳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应用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8月至2009年1月我科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16 例.其中男10 例,女6 例;年龄22~85 岁,平均64.7 岁.按Neer分型,Ⅱ型骨折8 例,Ⅲ型骨折7 例,Ⅳ型骨折1 例.其中,摔伤15 例,高处坠落伤1 例.结果 经4~12个月随访,平均9个月,骨折全部获得愈合.根据Neer评分,优9 例,良5 例,可1 例,差1 例,优良率达87.5%.结论 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对软组织影响少、固定牢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及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尤其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是理想的内固定材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伍瓒;范忠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牵引复位后手术治疗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椎脱位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20 例,术前均采用颅骨牵引,其中18 例在牵引4~10 d后复位,行后路手术减压、枕颈融合术,2 例在牵引2周后未能复位,行前路口咽入路松解减压,后路寰椎后弓切除枕颈融合术.术后头颈胸支具固定6~12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32个月.20 例患者神经功能均恢复良好,术后6~12个月内植骨均融合良好,无内固定松动、断裂,JOA评分由术前平均8.6分增加到15.6分,14 例能恢复正常生活、工作,6 例达到生活自理.结论 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椎脱位的治疗,术前有效的牵引复位和手术重建枕颈区的稳定性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许春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与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设计测量了120名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Singh指数、股骨颈皮质指数和股骨外侧皮质骨厚度.结果 显示两组之间有非常显著(P<0.01)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采用X线片评定股骨近端骨量改变对于预测髋部骨折的危险性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侯宜刚;赵恒奎;张波;朱冬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9 岁,以左小腿后侧胀痛5 d于2008年1月14日入院.入院前5天发现左窝部有一条索状包块,逐渐增大,左小腿后部出现胀痛且呈进行性加重.患者既往无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无出血性疾病史.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左窝及左腓肠肌处肿胀,可触及边界不清的包块,明显压痛,无搏动,表面皮肤略深红,皮温略高.
作者:佟智慧;葛茂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创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0年4月至2006年6月,对33 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小切口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并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7.4个月),全部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6个月,无术后感染,功能恢复良好,按Neer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23 例,良6 例,优良率87.9%.结论 微创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及远端骨折具有骨折处血供破坏小、固定牢靠、术后并发症少、愈合率高及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郝建彬;吕福润;杨物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的微创治疗以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本院2002~2007年治疗的42 例胫骨平台骨折,均在关节镜下进行复位内固定,部分处理合并伤.结果 术后随访1~3年,根据HSS膝关节功能恢复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本组共42 例,优24 例,良16 例,中2 例,优良率95.2%.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好、恢复快等优点,符合目前微创要求.
作者:郝兴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医学三维重建软件Mimics以及机械制图软件SolidWorks,以股骨远端骨折为例,探讨个性化的骨折数字钢板设计方法.方法 制作九种股骨远端骨折类型,进行高速CT薄层扫描,在Mimics中完成骨折模型三维重建、复位,并进行三维测量;以Solidworks绘制内固定钢板、螺钉,并对钢板进行预弯,输出至Mimics完成虚拟内固定.结果 a)股骨远端九种骨折类型均成功完成虚拟内固定;b)骨折三维模型的测量决定接骨钢板的预弯及内固定.结论 应用Mimics及Solidworks可以完成个性化的股骨远端骨折数字钢板设计,本试验可作为其他骨折数字钢板设计的参考.
作者:张国栋;陶圣祥;郑和平;张发惠;郑晓晖;廖维靖;鲁植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Pilon骨折行锁定接骨板(locked compress plate,LCP)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有随访记录LCP治疗的31 例Pilon骨折,其中Ⅱ型15 例,Ⅲ型16 例,分析治疗后的临床情况.结果 随访8~24个月,平均12个月.踝关节功能优12 例,良16 例,可2 例,差1 例.结论 对于PilonⅡ、Ⅲ型骨折,LCP内固定治疗是可行的办法.
作者:江正康;陶卫明;周炳华;庄科雄;陈飞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有特殊病史的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方法,明确诊断治疗的重点,以大限度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19 例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中6 例有明确特殊病史的诊断和治疗体会,分析理解家属思维模式,找出佳诊断治疗方法.结果 常规预防治疗后,19 例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1 例死亡,其余均康复.结论 患特殊病史的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有常规排除误诊的思路,骨折经过常规预防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予合理的综合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余伦红;黎华茂;程义权;杨家辉;郭振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颅底凹陷症是枕骨大孔区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是以枕骨大孔为中心的颅底骨组织、寰椎及枢椎骨质发育畸形.寰椎向内陷入,枢椎齿状突高出正常水平进入枕骨大孔,使枕骨大孔狭窄、后颅窝体积缩小,压迫延脊髓、小脑及牵拉神经根,且椎动脉受压出现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作者:王丽燕;史淑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切口复位、有限扩髓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A型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微切口复位、有限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40 例股骨干A型骨折患者.结果 经6个月~3年(平均1年)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4个月,无锁钉及髓内钉松动、断裂,髋、膝关节功能正常.结论 微切口复位、有限扩髓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A型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方便、固定坚强、能早期活动关节、骨折愈合率高及减少骨不连并发症发生等优点,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杨英果;汤长华;张晓慧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