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恶性疟疾并突发性聋一例报告

张长山;邢泽华

关键词:恶性疟疾, 突发性聋, 耳毒性药物, 高血压病, 周期性, 中耳炎, 糖尿病, 颈椎病, 接触史, 家族史, 住院, 眩晕, 听力, 患者, 发热, 耳聋
摘要:患者男,48岁,住院号17647.因周期性寒战发热4天,眩晕及左右耳先后在数小时内听力突然急剧下降1天,于2003年3月12日入院.10天前曾到过高疟区居住5天.无高血压病、颈椎病、糖尿病、中耳炎、耳毒性药物接触史,也无耳聋家族史.体查:T39.3°C,R20次/分,P84次/分,BP130/60mmHg.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0年海南特大洪水后灾民心理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16-65岁灾民在灾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灾民组和对照组人群进行<神经症调查表>和Scl-90和生活事件量表评定,并进行结果对照. 结果灾民组受损失,家人患风湿病等生活事件多于对照组,两组Scl-90各因子均分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神经症现患病率相近.结论灾民心理健康状况无恶化,这可能与灾后善后工作做得好及当地人民历来曾多次遭受过洪灾有关.

    作者:吴挺刚;罗儒献;杨庆雄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消化性溃疡并穿孔103例的治疗经验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并穿孔病例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103例病人经病史、体检、腹部X线明确诊断.非手术治疗18例,手术治疗85例.结果非手术治疗组1人死于伴发的急性心肌梗塞,手术治疗1人死于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并发症为膈下脓肿,切口感染,吻合口不完全梗阻.结论早期诊断,掌握手术指征,可使该病得到有效治疗.

    作者:吴安任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未破裂型宫外孕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探索超声对未破裂型宫外孕的诊断价值,以期指导临床手术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检查的60例未破裂型宫外孕的声像图特点,并与手术病理和临床观察治疗结果相对照.结果未破裂型宫外孕声像特点表现为:1.附件异常回声包块.2.子宫声像改变.3.盆腔少量积液.诊断符合率为90%(54/60).结论 B超对未破裂型宫外孕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沈严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分离细菌的流行分布和抗生素耐药状况.方法对我院儿科2001年8月至2003年3月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等培养分离的211株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数据显示前六位病原菌为流感嗜血杆菌60.66%,付流感嗜血杆菌5.69%,大肠埃希氏菌5.69%,肺炎链球菌3.79%,金黄色葡萄球菌3.79%,溶血葡萄球菌3.79%.嗜血杆菌敏感阿奇霉素97.9%,耐药及中敏氨苄青霉素48.6%,耐药及中敏复方新诺明62.1%.结论定期对痰等培养结果中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分析有利于临床抗感染方案制定,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

    作者:姚崇武;易俊文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应用国产带锁髓内针治疗胫骨骨折

    目的探讨国产带锁髓内针对胫骨干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作者回顾60例胫骨骨折,均采用国产带锁髓内针治疗.其中闭合性骨折28例,开放性骨折32例.除8例失访外,其余52例平均随访18个月(8-28个月).结果终结果评定采用Jonher-Wruh评分标准,优40例,良6例,中6例,差0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有2例出现近端锁钉断裂,但未影响骨折愈合.无髓内针弯曲及断裂,无神经血管损伤,未出现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和脂肪栓塞综合征,无术后感染.结论国产带锁髓内针适用于胫骨干骨折的治疗且应用远端锁钉瞄准装置,省时有效.

    作者:陈矢明;刘日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膀胱癌细胞凋亡与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膀胱癌细胞凋亡与膀胱癌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用电镜观察几种临床常用的化疗药物阿霉素、顺铂和丝裂霉素在体外诱导膀胱癌细胞的凋亡的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测定pgp糖蛋白的表达,应用MTT法检测阿霉素、顺铂和丝裂霉素的杀伤率.结果 16例患者中9例有效地诱导出细胞凋亡,7例未诱导出凋亡,电镜观察显示,患者的膀胱癌细胞对化疗药物阿霉素、顺铂和丝裂霉素敏感时,其细胞呈特异性的凋亡形态学特征改变:染色质聚集于核膜呈块状,扩张的线粒体,嵴移位膨胀,凋亡细胞被周围细胞吸收.体外检测显示耐药患者肿瘤细胞抑制率低于30%.结论研究结果提示多药耐药的产生与膀胱癌细胞凋亡受到抑制有关.

    作者:杨丽红;杨策尧;曹宁生;陈屹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急性香螺中毒16例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香螺中毒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16例急性香螺中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中轻度中毒12例占75%,中度中毒3例占18.7%,重度中毒致心跳呼吸停止1例占6.25%.结论揭示应加强宣传教育,禁止食用,主要为神经毒素,及时诊断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晓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43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术式的选择和效果.方法对1992年7月至2002年7月手术治疗43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总结,包括临床表现、手术方式、临床分型、治疗效果.结果无痛性梗阻性黄疸者占53.5%.根治性切除18例,姑息性切除6例,单纯引流减黄手术15例,肿瘤活检4例.肿瘤切除者1、3年生存率分别为82.4%、23.5%,单纯引流者1、3年生存率为58.3%、0,肿瘤切除明显优于单纯引流(P<0.05).结论手术治疗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远期生存率及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简化术前检查,力求早期手术,争取肿瘤切除.

    作者:郑进方;王海东;周开伦;龙籍典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探讨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方法对46例住院先心病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对出现的临床表现包括心脏杂音、青紫呼吸频率、心力衰竭等进行细致观察并作详尽记录;46例均作心脏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检查,21例作X线、13例行心电图检查.结果 46例中左向右分流组35例,右向左分流组7例,无分流组4例.心脏杂音37例,青紫32例,呼吸急促25例,心力衰竭18例、喂养困难、体重不增11例.合并心外畸形5例,患儿母亲有先兆流产史2例,糖尿病史1例,存在环境污染源5例,遗传家族史2例,妊娠早期患感冒病史9例,服药史11例.结论新生儿先心病主要临床表现特点为心脏杂音、青紫、呼吸急促、心力衰竭、喂养困难与体重不增;高危因素主要有环境污染、感染、服药史、先兆流产史、遗传家族史和心外畸形等.

    作者:黄可文;卢道奋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保妇康栓治疗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1998年10-2002年5月,我们应用保妇康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其中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62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梅;孙德娟;鲍维珍;李亚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一例幼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护理体会

    我科于2002年7月18日收治1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幼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男,1 2 /12岁,因活动后气促半年,反复发热1个月,于2002年7月18日收入我科,入院时体重8.1kg,身高75cm,T37.2°C,HR116次/分,R26次/分,BP98/54mmHg,发育欠佳,中度活动后气促,易哭闹,未见青紫,胸廓呈鸡胸畸形,心前区外凸,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罗音,心浊音界增大,于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闻及三级收缩早、中期粗糙杂音,并向腋下传导.

    作者:郑凯兰;吴艳芬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急性右下腹痛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急性右下腹痛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94例急性右下腹痛的超声诊断结果.结果 94例急性右下腹痛中急性阑尾炎35例,泌尿系疾病33例,妇科疾病21例,其它肠道疾病5例.结论超声在急性右下腹痛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汤增善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鞍区肿瘤术后水钠代谢失调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鞍区肿瘤切除术后发生低钠血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3年来鞍区肿瘤手术切除25例,19例多尿伴低钠血症,4例单纯多尿,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确定低钠血症的类型并予对应治疗.结果 19例低钠血症全部纠正,7例永久性多尿;治愈22例,重残2例,昏迷自动出院1例.结论中枢性低钠血症包括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和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IADH),前者予静脉补充高渗盐水,后者却需限水治疗.

    作者:陈宝智;赵建农;王鹏程;王宇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2002年海南省性病疫情分析

    2002年海南省八种监测性病(艾滋病除外)共报告病例8371例,年发病率为106.10/10万,高于2001年7.60%,现将疫情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裴东怒;马岳绒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恶性肿瘤患者外科手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6例分析

    我院2001-2003年2年有6例恶性肿瘤患者外科手术后发生肺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1-2003年1月入院手术后发生肺栓塞的患者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51-78岁,平均65.3岁;食管癌3例,肺癌2例,结肠癌1例;术后4天、5天发生肺栓塞者2例,术后9-14天发生者4例;初诊考虑急性心梗、冠心病2例,心脏性猝死2例,肺部感染1例,急性肺栓塞1例.

    作者:冯保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B超诊断小儿肠套叠11例

    1.临床资料我院在2002年7月至2003年3月B超诊断小儿肠套叠11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大为4岁,小为15天.发病时间短为半天,长为15天.2岁以下为6例,3-4岁为5例.患儿均有阵发性腹痛或阵发性哭闹不安病史.呕吐3例,血便2例.1例自出生之日起未自行排便.使用机型为麦迪逊-5500、麦迪逊-6000C,探头频率为3.5-6.5MHz.患儿取仰卧位,常规进行腹部扫查.发现病灶后作纵、斜、横切实时检查,观察肠腔的蠕动情况并测量病灶大小及摄片记录.

    作者:丘雅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病发后不同时间的溶栓治疗对血管再通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是早期心肌血流再灌注的重要措施,本研究探讨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治疗对血管再通的影响.

    作者:郭来喜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38例糖尿病胃轻瘫临床分析

    胃动力异常和胃排空紊乱在糖尿病患者中是常见的,我们将近8年来收治的38例糖尿病合并胃轻瘫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芹;胡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1例儿童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前后护理

    1.病例介绍患者,男,7岁半,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侧颈前区有一肿物,约花生米大小,无伴疼痛,无多饮,多食,多汗,曾在当地给予口服中药,病情未见好转,反而逐渐肿大约指头大小.

    作者:羊健妃;詹颖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经皮穿刺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护理

    我科于2002年在使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空间隔缺损(VSD),此方法创伤性小,免于承受外科手术开刀的痛苦,我们临床进行了术前纺后等综合护理,获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作者:林虹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