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显环
目的了解重度妊高征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的特点与诱因.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2年8月收治的14例重度妊高征合并MODS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4例均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均存在2个或2个以上器官发生功能障碍;诱因为胎盘早剥3例,肺部感染2例,羊水栓塞2例,腹部卒中2例,死胎1例,急产1例;孕产妇抢救成功11例,3例死亡,病死率21.4%;围生儿16例,死亡6例,死亡率37.5%.结论重度妊高征并发MODS处理关键是控制诱因的进一步发展,是取得治疗成功的前提,及时终止妊娠,保护相关脏器功能和全身支持疗法至关重要.
作者:周忠义;陈娇燕;施蕾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我科从1998年9日至此2002年9月诊治非泌尿系感染的尿频、尿急患者5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淑凤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通过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通心络通心络胶囊干预组.观察左冠脉前降支穿刺、结扎、再灌注前后大鼠的左室收缩内压(LVSP)、左室内压大变化速率(±dp/dt max)等指标.结果假手术组LVSP、±dp/dt max 等指标与前降支结扎前均无显著性变化.模型组再灌注后的不同时段较冠脉前降支结扎前均有明显降低,且与假手术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通心络胶囊组虽与假手术组比较存在差异,但再灌注后不同时段与结扎前比较无均无明显差异、明显优于模型组.结论通心络胶囊对大鼠受损心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渝琬;秦良才;苏寒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血定安是新一代明胶类血浆代用品,其电解质含量、PH值和生理特性接近人体细胞外液,具有对凝血系统无干扰,可有效改善机体循环功能及副作用少等优点.本文通过研究血定安在急性失血性休克早期的应用,为大出血病人的抢救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黄伟波;董云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错配修复蛋白hMLH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发生、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65例大肠癌组织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大肠癌旁正常组织hMLH1的表达阳性率为80%,明显高于癌组织hMLH1的表达阳性率49.2%(0.01<P<0.05);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组织中hMLH1的表达率分别为68.2%、44.1%和22.2%,高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之间hMLH1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0.01<P<0.05),但高分化腺癌与中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之间hMLH1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者大肠癌组织中hMLH1表达的阳性率(23.5%)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58.3%)(0.01<P<0.05);临床Ⅲ~Ⅳ期大肠癌组织中hMLH1表达的阳性率(26.3%)低于临床Ⅰ~Ⅱ期(58.7%)(0.01<P<0.05).结论 hMLH1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的发生、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
作者:翁阳;王小英;蔡望伟;吴文川;孟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为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动态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7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检出各类心律失常及异常ST-T改变.室性早搏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占所有心律失常的42%.结论 DCG监测对VMC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对有晕厥史,而常规ECG正常者有明确诊断的价值.
作者:孙梅朵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国产带锁髓内针对胫骨干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作者回顾60例胫骨骨折,均采用国产带锁髓内针治疗.其中闭合性骨折28例,开放性骨折32例.除8例失访外,其余52例平均随访18个月(8-28个月).结果终结果评定采用Jonher-Wruh评分标准,优40例,良6例,中6例,差0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有2例出现近端锁钉断裂,但未影响骨折愈合.无髓内针弯曲及断裂,无神经血管损伤,未出现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和脂肪栓塞综合征,无术后感染.结论国产带锁髓内针适用于胫骨干骨折的治疗且应用远端锁钉瞄准装置,省时有效.
作者:陈矢明;刘日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征及冶疗.方法对我院近12年来收治的19例产科DIC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病原因以产后大出血、胎盘早剥、死胎居多;19例均有不同程度多器官出血,以阴道出血为主,且出血不凝;除抗休克治疗外,12例使用肝素治疗,3例行子宫切除术.结果治愈17例,死亡2例.结论强调早期诊断,及时去除病因,合理使用肝素及果断切除子宫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黎俊;李斌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前,乙肝标志物(HBV-M)检测是临床上诊断乙型肝炎常用,简易检测方法,而近年来,随着许多报道存在HBsAg阴性HBV感染,结论高低不一,本人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Peaction,RCR)检测了579份HBV感染的不同血清学指标组合的HBV-DNA,结果如下.
作者:颜俊青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本文将我们观察的60例冠心病病人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变报告如下.
作者:王磊;杨胜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老年性阴道炎是绝经后妇女的常见病,其治疗原则是增加阴道抵抗力及抑制细菌的生长[1],常用的药物是雌激素,可部分患者对雌激素尚存顾虑,我们对这部分人采用保妇康栓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珊;甘美;符惠子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APOFIX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和脊髓损伤的作用.方法应用APOFIX对9例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的患者行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 9例随访5-40个月齿状突骨折均达骨性愈合,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APOFIX经颈后路内固定稳定可靠,是一种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的理想方法.
作者:樊世峰;张凯宁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现将我急救中心自2001年1月至12月出诊转运85例危重新生儿报告如下:
作者:王金蓉;林燕;林芳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我院2001-2003年2年有6例恶性肿瘤患者外科手术后发生肺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1-2003年1月入院手术后发生肺栓塞的患者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51-78岁,平均65.3岁;食管癌3例,肺癌2例,结肠癌1例;术后4天、5天发生肺栓塞者2例,术后9-14天发生者4例;初诊考虑急性心梗、冠心病2例,心脏性猝死2例,肺部感染1例,急性肺栓塞1例.
作者:冯保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提高X刀摆位精度的方法.方法选择14例头颈部肿瘤患者,采用记忆面膜作患者固定材料,面膜加热塑型,分为加参考标记组与不加参考标记组,相同条件进行4次CT扫描.用三维计划系统找两组摆位后的靶区等中心坐标,分别与各自原位坐标对比,分析两组的精确度差异.结果加参考标记组等中心平均标准差为(0.49±0.24)mm,误差值>1.0mm的例数为0,不加参考标记组等中心平均标准差为(1.08±0.36)mm,误差值>1.0mm的例数为11,占78.6%.结论面膜加参考标记组的摆位精确度高于不加标记组.
作者:陈苏玮;陈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我们在五年内选择性的进行42例急腹症绞痛治疗,在排除阑尾炎,腹内脏器破裂、穿孔及肠梗阻的前提下,使用安定20mg静脉注射,所有患者在给药后5分钟内出现镇痛作用.与阿托品及杜冷丁药物比较分析,安定有与其它镇痛药极其相似的作用机理,但干扰镇痛的因素小,本文作如下分析.
作者:梁辉;王成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复发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复发的范围限定于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证实为受累神经根与第一次手术的节段相同.回顾1990年~2001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病例38例.总结造成复发的原因,分析造成这些原因的因素以及防范措施,并提出治疗方案.结果复发的原因为髓核再突出20例(占52.7%)、疤痕压迫5例(占13.1%)、硬脊膜及神经根四周粘连5例(占13.1%)、腰椎失稳4例(占10.5%)、神经根管、侧隐窝狭窄4例(占10.5%),其中经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分别为21例(占55.3%)和17例(占47.7%),治疗优良率92%.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为髓核再突出.复发后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取得满意疗效,治疗上首先应采用保守治疗.
作者:汤伟忠;王杰;赵庆;陈一鸣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了1016例重型颅脑损伤的诊疗结果.方法对1980~2002年收治的1016例GCS记分均在8分以下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手术治疗277例(27.26%),非手术治疗739例,825例恢复良好,10例重残,181例(17.81%)死亡.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只要积极抢救及重视康复期处理,就能降低重残率及死亡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周奋;李丹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尿流动力学检查在前列腺增生手术适应症中的应用.方法对5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尿动力学研究.结果 52例患者中46例测出程度不等的膀胱出口部梗阻,膀胱出口部梗阻常与其它动力学异常同时存在,外科手术可解除膀胱出口部梗阻,合并的逼尿肌不稳定,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术后大多可消失,但逼尿肌收缩无力术后恢复较差.结论尿流动力学检查可提供前列腺增生患者膀胱-尿道功能状况,为治疗方案设计、手术时机选择以及术后效果评估提供量化参数.
作者:刘振湘;白志明;吴万文;张冲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脏疾病,以病理变化而命名.儿童肝硬化少见,但在各年龄段均有发现,在各年龄段肝硬化的病因及表现有所不同.我科近8年共收治各种肝硬化23例,现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蔡莉静;曹兴国;李丽 刊期: 200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