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金豹;余健;林文波
我院2002年2月28日至3月30日共收治麻疹病例9例,全部是在学校学生,现将流行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雷小翠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为配合国家中药饮片实行文号管理,统一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对照<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1988年版,卫生部药政局编),目前我们对我省中药炮制饮片现状进行了调查,我省目前饮片炮制基本上按<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程>进行,然而还有我省炮制的特色,现将我省特色的中药饮片炮制与全国中药炮制的方法比较如下:
作者:张辉;周毓惠;陈国彪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外伤性白内障是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若不及时治疗,混浊的晶状体干扰了正常的视网膜刺激,影响视觉系统的正常发育.现代的眼科技术为儿童外伤性白内障的治疗提供了较为满意的机会.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于共同探讨.
作者:余业明;莫梓坚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们运用Orem自理模式对45例Ⅱ型糖尿病终末期肾移植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增强了病人自理能力,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作者:刘瑞琴;焦伟华;张建华;林柏怡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心导管术后拔动静脉鞘管所致的迷走神经反射的处理及护理.方法对我科近期行心脏介入资料完整的332例病人术后拔管中出现12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s)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相应的处理及护理方法.结果动脉拔管较静脉拔管易发生VVRs,对于出现的VVRs,经及时的处理,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VVRs是心导管术后拔管不可忽视的问题,正确的处理可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良好的护理可减少拔管所致的VVRs的发生.
作者:王青;王苹;黄雪汝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为了探讨新生儿脐带残端应用脐带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0例新生儿脐带残端早期剪除,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第一组观察组为(出生后36-48h,55例);第二组对照组为(以生后48-72h,85例对比)脐带残端剪断后采用我院药房购进的脐带粉撒在创面上。结果两组不同时间新生儿脐带残端应用脐带粉效果差异较大,在生后48~72h脐带残端剪除出血量少,应用脐带粉后脐带干燥时间短,感染率为0。结论脐带残端应用脐带粉达到收敛、止血、抗感染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诗芳;李秋兰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危重烧伤病人在早期抢救治疗中应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在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56例危重烧伤病人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输液和血流力学的监测,静脉穿刺插管部位选择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等,同时尽可能避开创面,选用双腔静脉导管和三腔静脉导管.结果应用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建立静脉通道输液快速方便,能及时补充血容量,快速的纠正休克,同时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变化.结论在危重度大面积烧伤病人抢救治疗中应用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留管时间较长, 感染机率低,创伤性小,通过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早期给予输液、营养支持治疗等明显的减少了危重烧伤病人的并发症,其临床应用具有明显优越性.
作者:徐家钦;潘云川;陈思环;梁尊鸿;钟琼梅;严恋;陈桃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临床治疗观察益胃舒胶囊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00例口服我院制剂室生产的益胃舒胶囊,对照组85例口服氨苄青霉素胶囊、甲氰咪呱,灭滴灵等.均服7天观察临床疗效,两周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0%,有效率32 %;对照组显效率41.17%,有效率35.3%.两组显效率对比P<0.05,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益胃舒胶囊治疗慢性胃性的疗效肯定,无明显的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贵明;叶清流;谭勇;冯云波;肖秀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卒中后患者伴发抑郁障碍的程度与年龄、肢体瘫痪的关系,寻求佳的心理支持.方法对182例住院患者经CT或MR证实有不同程度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1周内和一个月后或出院前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进行调查.结果 182例老年人脑卒中住院患者中伴发抑郁症者92例,占50.54%,结论脑卒中肢体瘫痪更易伴发抑郁症,正确运用心理支持对治疗抑郁症,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效果显著.
作者:陈泽英;王兰花;李伟;许晋川;谢生转;王蛟颜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现将2001年4月至2002年5月的110例甲状腺手术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金玉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1995年5月~203年5月共收治的甲亢性心脏病2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心房纤颤、频发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和心房扑动术后3个月全部消失,心力衰竭术后3个月明显改善.结论诊断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应在确诊甲亢后,具有一项或多项心脏病症,且排除其它原因的心脏病. 治疗甲亢性心脏病应以控制甲亢症状为根本措施,积极采取手术治疗方可治愈.
作者:田金豹;余健;林文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降低危重新生儿的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通过转运系统将基层医院危重新生儿转送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治疗,包括现场抢救、途中连续监护和治疗.结果共转运危重新生几303例,转运病种前三例分别是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早产儿(共占72.9%)其中274例治愈出院占90.4%,死亡7例,占2.31%.结论先稳定病情是转运成功的关键,新生儿科专业医务人员全程参与,途中及时救治,与基层医院良好的业务合作必不可少.
作者:王道红;李异明;黄辉文;张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能生物离子治疗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抗心肌缺血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分成两组进行观察.①治疗组:在以上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海南天光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高能生物离子治疗仪进行治疗,每次30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②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指标为心绞痛症状缓解率、心电图改善程度. 结果治疗后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缓解有效率为90%,稳定型心绞痛症状缓解有效率为96.15%;心电图缺血改善有效率为86.27 %,治疗后的24h动态心电图ST段总压低时间缩短以及ST段大压低深度减少情况,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 结论高能生物离子对心绞痛症状的近期改善有着肯定的疗效 ,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和推广.
作者:姚震;陈靖;孔月琼;郑海龙;容琼文;刘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科自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对98例糖尿病(DM)患者进行了正确的出院指导.经随访其中87例恢复较理想,11例再次复发.现将道如下:
作者:刘喜梅;李慧;王桂芳;范卫玲;纪慧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MRI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8 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MRI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颈髓异常节段C3-4 3例,C4-5 2例 ,C3-5 1例,C5-6 2例,其中合并原有病变:椎管狭窄2例,颈椎病2例,后纵韧带骨化2例 ,无病变2例.结论 MRI能发现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细微改变,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黎君翔;林明侠;符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为了解儿童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的水平以及在慢性肝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400名1~15岁健康儿童和180名患有慢性肝炎儿童的4项肝纤维化标志物. 结果 4项标志物检测结果(x±s)如下:HA(58±16)ng/ml,LN(115±17)ng/ml,PcⅢ(146±2 7)ng/ml,CⅣ(51±16)ng/ml.HA、CⅣ与年龄不相关(r=-0.022,P>0.05;r=0.070,P>0.05) ,而LN与年龄显著相关(r=0.128,P<0.01),PcⅢ与年龄呈负相关(r=-0.669,P<0.01).慢性表面抗原携带者与同龄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轻度慢性肝炎患儿除HA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 <0.05)外,其他3项均无差异.中度、重度及肝硬化儿童的4种血清标志物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中度、重度及肝硬化儿童中,有2种或3种以上的标志物显著性增加. 结论 4项标志物在儿童期有其年龄特征.它们可反映慢性肝炎患儿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 因此,对慢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的诊断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项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1.临床资料本组共23例,男性16例,女性7例.扩张型心脏病6例,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1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3例,先天性心脏病6例,接受动脉测压的病人均为循环功能衰竭者.
作者:陈华慧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寻找新的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有效方法,观察高能生物离子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疗效.材料和方法按慢性腰肌劳损诊断标准确诊的,平均腰痛史为6. 58年的51例慢性腰肌劳损的患者,用海南天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高能生物离子治疗仪进行治疗,每次40分钟,10次为1疗程.结果本组全部51例病人均完成了1疗程的治疗,治愈率66.7%,有效率100%,无无效者.结论高能生物离子是一种新的、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文汝;刘东辉;孙丽;李萍;马兴建;耿红;胡美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院自1995年5月-2003年1月使用黄芪注射液与参麦注射液静滴治疗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8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小烈;李东霞;陈小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重要急症,如何处置是儿科门诊护士所面临的一个问题,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丽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