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诗芳;李秋兰
我科自2001年12月-2002年12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脑肿瘤病人共12例, 因呼吸道梗阻而行气管切开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明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提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1987-20 02年收治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7例;其中肾上腺瘤者21例(78%);肾上腺皮质增生者6例 (22%),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术后肾上腺瘤者21例,血钾均恢复正常,19例血压恢复正常,2例仍高,肾上腺皮质增生者6例,血钾恢复正常5例,血压4例降到正常.结论原醛症定性诊断主要靠症状和生化测定,定位靠B超、CT,开放性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荆志涛;刘近坤;高先华;高文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MRI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8 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MRI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颈髓异常节段C3-4 3例,C4-5 2例 ,C3-5 1例,C5-6 2例,其中合并原有病变:椎管狭窄2例,颈椎病2例,后纵韧带骨化2例 ,无病变2例.结论 MRI能发现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细微改变,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黎君翔;林明侠;符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6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行临床资料总结和HE组织学观察.结果本组腺样囊性癌占涎腺上皮性肿瘤的11 .5%,占涎腺癌的27.0%;男性略多于女性;中年以上好发;发生于小涎腺者多于大涎腺, 以腭部为常见;腺样型103例,管状型42例,实性型21例;Ⅰ级17例,Ⅱ级128例,Ⅲ级 21例.结论需与基底细胞腺癌、涎腺导管癌、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上皮-肌上皮癌鉴别诊断;浸润性极强是其显著特点,手术治疗以局部大块切除为主要原则.
作者:金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近年来,我科收治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者1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谭秋旁;陈彩片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9例CCF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护理经验.结果 7例治愈出院,术后1例发生穿刺部位出血,1 例发生脑血管痉挛,均及时发现得以及时治疗后康复出院.结论 CCF血管内栓塞治疗应重视术后的护理,才能减少并发症,使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作者:张和妹;陈健龙;王鹏程;吴美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东菱精纯克栓酶(DF-521)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护理疗效 .方法对3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给予DF-521治疗,辅以适当的临床护理,并与低分子右旋糖酐点滴治疗进行对照.结果 DF-521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对照组(P<0.01).讨论 DF-521治疗急性脑梗塞具有疗程短、效果好、易使用和副作用少的特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1.原因分析1.1 留置导尿会削弱宿主的防御机制,增加逆行感染的机会,使其易于发生尿路感染.导尿管对尿路上皮造成机械性损伤,尿道周围粘膜经导管腔外进入膀胱;导尿管下端引流衔接处脱落后污染;导管内腔、引流袋的污染细菌上行进入膀胱等途径细菌进入尿路,促进病原菌的定植.
作者:文丽云;李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广州市婴儿出生体重的整体水平和影响因素,指导在城市社区中更好开展妇幼保健工作.方法利用孕产妇保健卡资料,调查了广州市1605例的足月正常、自然经阴道娩出的婴儿出生体重,并分析了婴儿性别、孕周、孕次、是否经产妇、产妇年龄、产妇文化程度、产妇体重等因素与婴儿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男婴和女婴平均出生体重分别为3289g 和3207g,男婴体重显著高于女婴(t=2.29,p<0.05).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分别占4.5%和5.2%.婴儿出生体重与产妇孕周(r=0.32,p<0.01)和产妇出生前体重 (r=0.37,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产妇年龄显著负相关(r=0.11,p<0.05)不同孕次产妇的婴儿出生体重存在明显差异(F=3.42,p=0.02),怀孕3次产妇的婴儿出生体重明显高于怀孕1~2次和4次的产妇的婴儿.结论广州市婴儿出生平均体重为3240g,婴儿出生体重与产妇年龄、产妇体重、孕周、产次和婴儿性别等因素有关.
作者:黄细铭;艾玲保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总结了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0年间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28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结果本组平均病程为2.6年,头痛、呕吐、癫痫发作、局限性神经功能损害为脑内CA的主要临床表现; 病理表现为由窦状扩张的畸形血管构成,其内无脑组织;CT典型表现为脑实质内类圆形或结节状稍高密度或混杂密度灶;MRI T1W以等信号为主,T2W以高信号多见,部分可见瘤周环形低信号,无占位效应,无血管流空效应;DSA多表现为无特征的乏血管病变.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结论脑内CA是生长缓慢的良性病变,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且效果较好.MR I是诊断脑内CA的敏感的方法.
作者:刘小丘;袁贤瑞;姜维喜;赵建农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D)脑膜瘤手术中对减少输异体血量及术后Hb和Hct的影响.方法择期脑膜瘤手术病人2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Ⅰ组,n=12) 和ANHD组(Ⅱ组,n=12),两组均采用气内全麻.Ⅱ组手术开始前进行血液稀释,比较两组病人围术期出血量、输异体血量和术后Hb、Hct变化.结果两组病人围术期出血量接近,Ⅱ组有9例完全避免输异体血,余3例各输异体血200ml;Ⅰ组病人均输异体血,输血量400-800 ml,显著多于Ⅱ组(P<0.01).Ⅱ组术毕Hb及Hct与Ⅰ组对比下降(P<0.05),术后第1和第7 天与Ⅰ组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基本稳定.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可使脑膜瘤手术病人术中减少或不输异体血.
作者:丁叁强;杨丹娜;郑淦基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院2002年2月28日至3月30日共收治麻疹病例9例,全部是在学校学生,现将流行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雷小翠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寻找新的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有效方法,观察高能生物离子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疗效.材料和方法按慢性腰肌劳损诊断标准确诊的,平均腰痛史为6. 58年的51例慢性腰肌劳损的患者,用海南天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高能生物离子治疗仪进行治疗,每次40分钟,10次为1疗程.结果本组全部51例病人均完成了1疗程的治疗,治愈率66.7%,有效率100%,无无效者.结论高能生物离子是一种新的、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文汝;刘东辉;孙丽;李萍;马兴建;耿红;胡美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降低危重新生儿的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通过转运系统将基层医院危重新生儿转送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治疗,包括现场抢救、途中连续监护和治疗.结果共转运危重新生几303例,转运病种前三例分别是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早产儿(共占72.9%)其中274例治愈出院占90.4%,死亡7例,占2.31%.结论先稳定病情是转运成功的关键,新生儿科专业医务人员全程参与,途中及时救治,与基层医院良好的业务合作必不可少.
作者:王道红;李异明;黄辉文;张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卒中后患者伴发抑郁障碍的程度与年龄、肢体瘫痪的关系,寻求佳的心理支持.方法对182例住院患者经CT或MR证实有不同程度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1周内和一个月后或出院前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进行调查.结果 182例老年人脑卒中住院患者中伴发抑郁症者92例,占50.54%,结论脑卒中肢体瘫痪更易伴发抑郁症,正确运用心理支持对治疗抑郁症,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效果显著.
作者:陈泽英;王兰花;李伟;许晋川;谢生转;王蛟颜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外伤性白内障是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若不及时治疗,混浊的晶状体干扰了正常的视网膜刺激,影响视觉系统的正常发育.现代的眼科技术为儿童外伤性白内障的治疗提供了较为满意的机会.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于共同探讨.
作者:余业明;莫梓坚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原因.方法回顾性总结2422例肺结核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97例患者发生肺结核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MOF中90.72%为复治肺结核,以呼吸道感染为诱因者占100% ,所有病例出现呼吸衰竭,95%出现心衰,肺性脑病占60%.结论重症肺结核易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随受损器官数目的增多而增高,呼吸道感染是肺结核并发MOF的诱因.
作者:朱惠敏;钟菊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烫洗对颈项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按中医理论对颈项痛辩证施治,给予中医按摩和中药熏烫洗治疗.结果临床治愈186例(58%),显效68 例(21%),好转63例(20%),无效3例(1%).结论中药熏烫洗疗法对颈项痛疗效明显 ,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润森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危重烧伤病人在早期抢救治疗中应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在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56例危重烧伤病人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输液和血流力学的监测,静脉穿刺插管部位选择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等,同时尽可能避开创面,选用双腔静脉导管和三腔静脉导管.结果应用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建立静脉通道输液快速方便,能及时补充血容量,快速的纠正休克,同时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变化.结论在危重度大面积烧伤病人抢救治疗中应用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留管时间较长, 感染机率低,创伤性小,通过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早期给予输液、营养支持治疗等明显的减少了危重烧伤病人的并发症,其临床应用具有明显优越性.
作者:徐家钦;潘云川;陈思环;梁尊鸿;钟琼梅;严恋;陈桃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院手术室,在受条件限制血源供应不及时的情况下,对30例休克病人手术中的抢救配合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徐云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