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川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常见的疾病,1934年Mixter等人揭示放射性腿痛是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原因之一,并应用手术切除突出物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成为治疗腰腿痛的公认手术,但一直以来临床上仍有相当病人术后未能完全解决问题 .一方面是手术后症状短期缓解后症状复发,另一方面是手术后症状一直持续不缓解.文献中报告椎间盘摘除后再手术率为5%~15%,骨科医生十分清楚,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补救性手术,往往很困难,效果也不满意.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原因比较复杂,综合国内外众多文章综述如下:
作者:李乐安;李垂启;王崇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院于2001年第一季度共收治副伤寒甲患者45例,现作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邓志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辖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发病率、人群分布、血压控制情况并探讨其原因,为针对性地干预治疗提供资料.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社区3810户居民、12495人口进行入户调查,确定的高血压者了解其血压控制情况、服药情况及并发症.结果高血压控制率为11.4%.影响因素分析1、缺乏足够的重视2、治疗措施不当3、经济条件差4、医患关系不融洽.结论高血压发病率高,危害大,需加强对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加强社区医生培训.
作者:张晓雪;王智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23岁,住院号A001678,孕3产2,因停经23周,反复引产失败 ,腹膜炎于2000年12月30日转入我院.入院前5天,因要求引产在当地某诊所行羊膜腔内利凡诺引产,剂量不详,1天后出现宫缩,10小时后因宫缩弱予缩宫素引产(总剂量不详)诉宫缩加强难以忍受后逐渐消失,持续引产2天,胎儿未娩出于昨晚行水囊引产失败,今晨体温升高,下腹附痛急转我院.入院查体:T38℃,P84次/分,R18次/分,BP15/8KPa,急性痛苦病容,扶入病房,下腹略隆起,压痛,反跳痛,肌张力高,宫底扪诊不清.阴道检查:宫口开2cm,可触及胎儿小肢体,宫颈口有血性液流出.急查肾功、电解质、出凝血时间正常. 血象WBC19x109/1,中性0.88,淋巴0.12,B超提示子宫增大,胎儿嵌顿宫内近宫颈内口处 .
作者:符颖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缓慢型心律失常指的是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动过缓, 即心率小于60次/分,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及药物所致的心动过缓等.患者可无症状,或伴有头晕、乏力,甚则出现阿-斯综合症等,西药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可有效,但难以持久,且副作用较大.拟中药温阳复律汤-以黄芪生脉饮为主方,方中人参务用红参,加桂枝、仙灵脾等,观察病例40余例,获效甚佳,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心衰),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近5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用多巴酚丁胺和硫酸镁配伍,加上中西辨证施治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衰35例,疗效较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霍娟勇;李瑛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报道改进方法的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5例旋转撕脱性离断的拇指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再植,同时进行功能重建. 结果成活23例,成活率92%,其中20例经6个月~2年的随访,再植手指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拇指旋转撕脱离断的再植效果良好,术后的系统康复治疗是手功能康复的有效方法.
作者:马心赤;柴益民;林崇正;王快胜;邱勋永;陈汉东;张燕翔;陈彦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前瞻性观察风心病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环运动幅度的变化及其对球囊扩张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方法,在术前及术后3天测定二尖瓣环运动幅度及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二尖瓣环运动幅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超声评分>8分组较≤8分组瓣环运动幅度明显下降;二尖瓣环运动幅度与左房内径、超声评分呈明显负相关,与左室内径呈明显正相关;球囊扩张术后二尖瓣环运动幅度明显增加;术后疗效满意组患者术前二尖瓣环运动幅度较非满意组患者为大;二尖瓣环运动幅度与术后瓣口面积呈正相关;二尖瓣环运动幅度>1.0cm对预测满意疗效的敏感性为76%,特异性为67%.结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环运动幅度明显下降,瓣膜损害愈严重,瓣环运动幅度下降愈明显,二尖瓣环运动幅度是预测球囊扩张术疗效的一个简便有用的指标.
作者:商德亚;朱兴雷;张兴华;郭文彬;许法运;唐元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传统的快速石蜡切片法主要是利用酒精灯或是电炉直接加热,以缩短组织的固定、脱水、透明和浸蜡的时间,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组织受热的时间和程度难以准确地控制,容易引起组织过脆或处理不足.目前在快速病理诊断中常采用的冰冻切片和快速石蜡切片,由于前者需要昂贵的冰冻切片机,不易在基层推广;后者费时较长容易耽误诊断时间而不常采用.因此,作者偿试采用微波炉处理组织,发现微皮炉处理的组织不但利于切片,而且染色也很清楚,为病理诊断提供了有利条件.
作者:邢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索手术全切除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的有效方法 .方法 28例垂体腺瘤患者,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24岁~48岁,平均36岁.以视力障碍起病15例,月经紊乱、闭经、泌乳5例,性欲减退2例,头痛6例.MRI检查肿瘤大直径≥ 2cm者13例;大直径≥4cm者15例.其中19例经翼点入路,6例经额下入路,3例经扩大翼点入路切除肿瘤.术中根据肿瘤位置,从视交叉前间隙、视神经外侧间隙和颈内动脉外侧间隙切除肿瘤.术中注意保护下丘脑神经结构和防止穿通动脉的损伤.结果 16例患者达到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切除.术中垂体柄保留13例,断裂9例,未见垂体柄6例.术后 14例患者有多饮多尿,11例3个月内恢复,3例持续一年以上;8例患者有血钠紊乱,6例在3 周内恢复;3例术后视力障碍加重;4例手术对侧肢体瘫痪2周以上;死亡3例.术后随访3~1 5个月,14例术后能参加日常工作,6例生活自理,5例生活需要照顾.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保护下丘脑结构和功能,防穿通动脉的损伤,是大型垂体腺瘤全切除并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作者:黄雪钦;吴国彦;徐声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结肠灌洗在急诊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术中肠道准确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1年9月收治的81例急诊左半结肠梗阻病例的外科治疗,1995年5月前46例术中未行结肠灌洗(以下称对照组),1995年1月后35例施行结肠灌洗(以下称治疗组),分析结肠灌洗对手术方式和预后的影响.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一期手术率提高(92.14%vs.0.78%,P<0.01),一期手术吻合口漏发生率减少(0%vs.86.92 %,p<0.01),伤口感染率降低(5.72%vs.15.22%,P<0.05 ),住院时间(天)缩短(17±2vs.38±3,P<0.05),手术死亡减少(0%vs.13.04,P<0.01),肿瘤患者3年生存率提高(56.53%vs.41.25%,P<0.05),差异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意义.结论术中全结肠顺行灌洗提高了急诊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的可能性和安全性.
作者:曾巍;刘湘;符国珍;林鸿彪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免疫学指标在狼疮肾炎(L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54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分为三组:A组以肾脏受累的临床表现为主;B组以SC E活动的全身表现为主;C组为缓解期.对自身抗体及补体进行比较.结果在LN和活动性SL E中,自身抗体及补体各成分各有不同特点.结论 C3、C4以及抗dsDNA是判断LN及SLE 活动重要指标,抗Sm特异性强,不随治疗而消失,可作记性抗体.Rnp、Rip与肾损害无明显关系.
作者:李瑞君;邱皓;叶任高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急性心梗在心血管疾病中是人体健康影响大的疾病,在住院期间死亡率较高,目前大家公认的急性心肌梗塞中,出现心房纤颤、心衰、及低血压是急性心肌梗塞预后不良的表现[1].
作者:詹莉;陆士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例1男,41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痛,呈阵发性钝痛,持续1-2小时不等, 可自行缓解,以下胸部明显,与呼吸运动无关.无咳嗽、咳痰,无午后潮热、盗汗,无气促,有恶心无呕吐.无发热.在多家医院诊治,检查心电图、胸片、腹部B超检查均未见异常.疑诊冠心病,服用硝酸甘油治疗,症状无缓解.查体:一般情况好.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未闻及罗音.心界无扩大,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一),上腹部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WBC9.5×109,N56%,L44%.胸痛原因未明,转外院经胃镜检查确诊返流性食管炎 .给予洛塞克、阿莫西林、麦滋林、西沙必利等治疗,胸痛消失.
作者:黄振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新形势下,伴随着国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医院原有的医学人力资源指令性计划配置模式,逐步向以顺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配置模式转变,使医院间为了长远建设、生存发展,围绕获得医学专门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医院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较量;医院的发展,人才是关键- -这已是医院管理者的公识.大家普遍都把依靠科技与教育,大力加强人才建设的系统工程 ,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新世纪一代名医作为医院建设发展的确重要战略,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这既顺应了传统医学模式向新的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也符合现代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作者:张慧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角膜异物是眼科一种很常见的眼外伤,本人自1995年初至2001年底共诊治角膜异物356例,其中门诊病人350例,住院病人6例.现将几年来对角膜异物的诊断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明川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光量子氧透射液体疗法对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1)光量子氧透射液体疗法组42例;(2)对照组40例.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12例(28.6%),显效20例(47.6%),有效6例(14.3%).总有效率90.5%,对照组基本治愈6例(15%),显效16例(40%),有效10例(25%),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光量子氧透射液体疗法对急性脑梗塞有显著疗效.
作者:邱丽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珠海市疾病监测点心脑血管疾病发展趋势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根据珠海市三个居委会1991年普查中现年>40人群中患高血压缩、冠心病、胸血管疾病状况及与血清脂蛋白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体重超重人数有逐年上升趋势,高血压、冠心病患病与TC、LDL水平升高密切相关,与TG升高、HDL下降有相关性, TC、TG升高、HDL下降与脑血管病有相关性,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与TC/HDL-C水平均显示密切相关性.结论应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知识的宣传工作,合理的生活方式及饮食控制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
作者:曾志为;林岫芳;彭健;马薪俊;袁晓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自制简易骨外固定架在四肢火器性骨折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8例四肢火器性开放骨折患者采用自制的骨外固定架行外固定,所有伤口清创后一期缝合 .结果全部伤口一期愈合,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骨愈合时间平均8w,外固定架无松动, 折断及严重的钉眼感染.结论在软组织损伤较严重的火器性开放骨折中,应用本法自制骨外固定架具有制作简易,操作方便,性能可靠灵活且创伤较小等诸多优点,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许世忠;姚伦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总结70岁以上老年病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处理,探讨该类麻醉与管理方面的有关问题.方法 38例70岁以上择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病人,依病情选择硬膜外或全麻,每例均行心电、血压监测,观察记录麻醉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给予相应处理,记录术中输血输液量,测定术中失血量.结果该类手术病人术中失血量较多,平均1073±509.4ml,手术时间越长,失血量相应增加,全麻较硬膜外麻失血量多;应用骨水泥时,病人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下降幅度大部分在20mmHg以内,平均收缩压下降18.03±7.17mmHg.病人无论选硬膜外麻或全麻,麻醉效果均满意.结论高龄老人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应首选硬膜外麻醉,但应加强术中监测.
作者:王俊博;吴多志;欧阳碧山;周德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