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驹;王清;陈彦堃;陈汉东;邱勋永;林崇正;马心赤;柴益民
溶栓治疗法近年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重要措施.在AMI溶栓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再灌注心律失常.再灌注心律失常是指冠状动脉痉挛或血管在短暂时间内闭塞,血流中断,后因自然开放或药物作用、机械再通等,使血流重新灌注心肌而发生新的生理生理生化改变而造成的心律失常,是并发症.[1]本文通过对10例溶栓患者的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毛秀芳;鲍晓平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对晚期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晚期妊娠初产妇72例,随机分为米索组和催产素组,分别口服米索前列醇25~50ug间隔4~6h给药引产及静滴催产素引产.结果米索组和催产素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94.4%,80.5%.用药后米索组宫颈评分提高的程度明显优于催产素组,引产至分娩时间、总产程显著短于催产素组.当米索组根据宫缩情况调整合适的服药剂量后,无一例急产发生.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两组无差异.结论用米索前列醇引产,根据宫缩情况合理调整药量,是有效而且安全的.
作者:朱建军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川崎病患儿的心血管的改变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9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9例川崎病患儿中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12例:其中冠状动脉扩张4例(33.3%);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8.3%),三尖瓣关闭不全2例(16.6%),二尖瓣关闭不全并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8.3%),左心室增大1例(8.3%),合计41.6%。结论川崎病患儿在二尖瓣、三尖瓣及左心室的病理改变发生率为41.6%。拟诊为川崎病的病例,应尽早作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观察心血管病变情况。确诊本病后应尽早使用丙种球蛋白,以减轻、预防对心血管的损害。
作者:李凤云;黄绍金;吴英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海岛战区大面积烧伤早期救治的同时,进行综合性康复治疗,对提高伤愈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985年以来对烧伤面积50%以上和关节部位烧伤的病人收治615例,按其收治前后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150例.康复组(采用手术切痂和综合性康复治疗465例.分别对伤后早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采用Barithel氏指数改良方法[1]进行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定,经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成活率比较,康复组成活率明显提高,内脏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烧伤早期功能无明显差别,中期和后期康复组功能和生活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非常显著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在烧伤早期切除坏死组织以中断毒素对机体的损害,关节部位创面应用整形外科技术修复,重视康复综合治疗,对提高愈后生存质量,生.活自理能力,效果显著.
作者:沈光裕;周金武;段红杰;邓国平;孙兰庆;陈建设;潘文平;米霞;李泰昌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旋转式伽玛刀于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9例垂体腺瘤和 4例垂体腺瘤术后残留患者实施旋转式伽玛刀治疗,中心剂量为20-56Gy,平均为35.02Gy.边缘剂量9-27Gy,平均15.54Gy.视神经受射剂量10Gy以下.结果本组获随访27例(6-21个月,平均13.5个月).肿瘤消失9例(33.33%),缩小13例(48.15%),中心坏死3例(11.11%),无效1例(3 7%),死亡1例(3.7%-瘤卒中).肿瘤控制生长率88 80%,症状改善率74.40%,激素水平下降或正常达70.40%.本组有3例大腺瘤采用剂量分割或体积分割的治疗方法,例手术后残留行伽玛刀补充治疗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结论旋转式伽玛刀是治疗垂体腺瘤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
作者:罗光华;段惠远;陈文飞;陈婕妤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注射液对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2ml,每周一次,5周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连续随诊一年半以上.结果疗程结束时总有效率为92.7%,随访过程82%患者无疼痛、肿胀、渗出等症状复发.结论透明质酸钠可有效地抑制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肿胀、渗出、疼痛等症状.
作者:王和驹;王清;陈彦堃;陈汉东;邱勋永;林崇正;马心赤;柴益民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性肺源性心脏病由于长期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体循环瘀血等,常可引起包括肾脏在内的多系统、多脏器损害,监测其早期肾功能改变,对预防肾功能衰竭十分重要.我们通过测定肺心病患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白蛋白(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变化,探讨其在监测肺心病早期肾功能改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保原;阮佩辉;郭翼华;孙玉芬;林延明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尿道下裂修复术的手术方式与治疗结果的关系.方法对10年来尿道下裂修复术9种方式和4种取材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术者的临床经验以外,手术方式和取材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其成功率为:隧道式皮管法86.4%,带蒂包皮岛瓣法82.1%,膀胱粘膜法82.2%.结论本组采用的尿道下裂修复术9种术式和4种取材各具优缺点,其中隧道式皮管法、带蒂包皮岛瓣法和膀胱粘膜法的成功率较高,值得深入研究改进.
作者:董德欣;岑松;刘元晓;冯雄;戴布民;钟江;王为服;王安方;蔡德海;黄卫;卫陈健;王阳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我院1994年至1996年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20例,并与甲氰咪胍20例用药疗效进行了比较,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治疗对象:40例均为本院门诊病人,经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活动性溃疡,溃疡包括球部,窦部,胃小弯.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20例,男性18例,女性2例,年龄37岁~56岁,溃疡直径1~2cm,数目1~2个.两组病例胃镜每人均取活检组织2块,做病理检查以除外恶性病变.
作者:王群杰 刊期: 2001年第12期
长命百岁,青春永驻,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当今人类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也是医药界悬而未决而又孜孜探究的一个课题.近千年来,国内外有关延缓衰老的研究、报导颇多,其中对人体衰老的观点已提出300多种,各种延缓衰老的药物、食物的研究发展也常讯速,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作者:黄雪丹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为了进一步观察低分子肝素(商品名速避凝)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我们将近2年来应用低分子肝素对3C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生杰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电视监视下鼻咽癌诊断影响因素,提高鼻咽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从1999年4月至2001年2月,对106例鼻咽癌可疑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电视监视下进行鼻咽活检,观察和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病理报告鼻咽癌34例,鼻咽结核6例,鼻咽癌的检出率30.08%。其中第1期4例,第2期11例。结论熟悉鼻咽解剖标志,保持视野清晰,钳取足够深度,结合CT检查,警惕分泌性中耳炎的鼻咽癌误诊漏诊,是提高鼻咽癌诊断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奕辉;谢春梅;杨中川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海南省三亚地区(乐东县)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乳牙龋齿的患病、治疗情况,为制定龋病的预防及治疗计划提供基线资料,为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保健措施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法>,对1002名琼籍学龄前儿童进行检查诊断.结果:乳牙的总患龋率为81.54%,龋均是3.99;乳牙牙周病患病率为3.69%;乳恒牙的充填率为0.8%;乳牙错牙畸形发病率为20.66%.结论:本次调查发现我省学龄儿童龋齿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其他省市,充填率极低,儿童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急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曲玲;吴海雄;安克;陈栋;张佛湖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通过经阴道超声与腹腔镜联合诊治早期异位妊娠.方法应用经阴道超声与腹腔镜对43例异位妊娠进行诊治,其中异位妊娠包块<2cm31例.结果经阴道超声(TVS)可对绝大多数<3cm异位妊娠包块作出诊断,尤其对<2cm包块可区分包块与卵巢的界限增加了诊断的准确性.腹腔镜为TVS提供反馈信息,有助于提高TVS的诊断水平.结论TVS用于异位妊娠的诊断在于可对临床症状不典型,经常规腹部超声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进行早期提示诊断,使得临床医生对治疗有选择性.
作者:夏飞;陈珊珊;陈友国;沈宗姬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评估静注地塞米松10mg对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引起恶心呕吐的效应。方法120例术后行硬膜外吗啡镇痛病人,术毕随机静注地塞米松10mg(地米组n=60)或生理盐水2ml(对照组n=60)。结果术后48小时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地米组(54例病人中有8例)14.81%,对照组(58例病人中有11例)18.96%。两组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静注地塞米松对预防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引起恶心呕吐的作用不明显,而治疗PONV作用肯定。
作者:侯瑞礁;周为民;沈伯雄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对5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4种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评价,探索优选检测项目,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准确性.方法应用酶免双抗夹心法测定SIMA和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CEA、CA50、CA19-9,共测定正常对照组33例健康成人和进展期胃癌56例.结果胃癌组4种血清肿瘤标记物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正常对照组SIMA为(8.09±1.94)×103u/L,胃癌组SIMA为(90.47±28.51)×103u/L.SIMA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高于其它3种,与CEA灵敏度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SIMA与CEA组合灵敏度升高至81.76%,高于单项灵敏度,高于其它组合灵敏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SIMA是一种敏感的新型血清肿瘤标记物,SIMA和CEA可以作为联合检测胃癌的首选标志.
作者:陈宜刚;叶军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儿童哮喘合并结核感染的频率与临床特征.方法对330例哮喘患儿进行了PPD及TB抗体检测.结果结核感染31例(9.4%),其中TB抗体阳性19例(61.3%),采用1NH加PFP治疗3~6月,效果良好.结论儿童哮喘合并TB感染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多样,应引起足够重视,早期防治.
作者:陈实;容天弼 刊期: 2001年第12期
p16抑癌基因又称MTS1基因,是1993年发现的继p53抑癌基因之后的一又一引人注目换的新型抑癌基因,也是人们发现的第一个走直接作用于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分裂的抑癌基因,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广泛而高频率变异.以下对p16基因与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玉新;杨彦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为加强琼中县流动人口疟疾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县2000年24个疟疾联防单位的防保人员及村医(卫生员)对本地区的外来流动人口和本地上山住宿者,登记造册,采血送检等资料进行统计.结果:流动人口疟疾血检5530人次,阳性178例,阳性率3.22%(178/5530).其中县内流动人口血检2567人次,阳性54例,阳性率2.10%;省内县外流动人口血检1093人次,阳性41例,阳性率3.75%;省外流动人口血检1870人次,阳性83例,阳性率4.44%.结论:流动人口是当前引发疟疾流行的主要因素,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是当今疟疾防治的重点工作之一.
作者:吴多淋;汤杜环;王国逸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模式病房是将整体护理的工作模式标准化、规范化、进行试点、总结经验,找出可行的方法进行推广.我科自1997年初作为我院的模式病房,明显体会到开展整体护理后,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提高了,病人对护士的尊重程度提高了,护士的自信心和工作成就感增强了,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增强了.在模式病房建设中,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是,我们能面对现实,不回避困难,积极寻求解决困难的方法.现将我们在创建模式病房中遇到的难点及采取的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王倩 刊期: 200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