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流后宫外孕破裂一例报告

王南林;李小丽

关键词:药流后, 宫外孕破裂, 尿妊娠试验, 患者, 病人, 终止妊娠, 早孕, 药物, 妇科检查, 服药, 血色素, 妊娠囊, 副反应, 子宫, 主诉, 阴道, 阳性, 血压, 术后, 绒毛
摘要:患者 23岁,孕1产0,于1995年3月22日以停经40天为主诉就诊,妇科检查,子宫妊娠约5周大,质软,尿妊娠试验阳性,血色素12g,B超提示宫内有0.8×1.0cm大的妊娠囊,诊为早孕,患者要求用药物终止妊娠,服药后第二天患者恶心、呕吐、腹部坠痛,阴道少量流血来诊.查病人痛苦面容,面色苍白,神清语明,血压,脉搏正常,未做内诊查.考虑病人为服药物后的副反应,病人因不能忍受要求立即做早孕术结束妊娠.刮宫术后未见绒毛,考虑胚胎以自然流出..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均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4例

    例1 女,70岁,头晕伴气促10小时入院.有高血压及糖尿病史15年,曾测得高血压为220/130mmHg,入院时血压180/100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Ⅱ、Ⅲ、AVF及V4~V5导联ST段水平下移0.1~0.2mv,T波对称倒置,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急性左心衰.生化检查心肌酶(CK,CK-MB,GOT,LDH)显著升高且呈动态演变,后诊断合并有急性非Q波心肌梗塞.

    作者:杜子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老年人胆石症104例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人胆道结石病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方法104例60岁以上老年胆道结石患者全部行外科手术治疗,择期手术44例,急诊手术60例.术前伴随一种并存病82(78.8%)例,二种并存病48(46.1%)例,三种并存病13(12.5%)例.结果术后有并发症49例(47.1%),死亡8例(7.7%),7例死于MODF,1例死于腹腔内出血.结论掌握手术的适应症和手术时机,处理并发症,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争取择期手术,避免急诊手术盲目性是外科治疗老年胆道结石病,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陈树贤;王友达;杨介礼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下肢开放骨折护理体会

    从1995年1月至1999年10月,我们共收治下肢开放骨折378例,均依据整体护理的概念,设计了一套护理方案,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婕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高血压病及糖尿病患者肾血流的彩色多普勒速度能量图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高血压病(EH)及糖尿病(DM)患者肾动脉血流的彩色多普勒速度能量图(CCD)变化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正常对照组及EH组,DM组为研究对象,每组各60例,均为男30例,女30例,对照组年龄37~75岁,EH组40~77岁,DM组41~73岁,采用ACUSON公司生产的ASPEN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4~2MHZ及3.5MHZ,应用CCD测量肾动脉主干大血流速度(Vmax),小血流速度(Vmin),血管阻力指数(RI),肾血流量(CO),并检测心脏大小及血肌酐等.结果:EH组RI明显增高,CO及Vmax减低,DM组RI明显增高,CO及Vmax明显减低,EH及DM组的肾脏彩色血流信号稀疏,血管数量减少,血管内径变细,管壁增厚.当EH及DM患者的血肌酐正常时,CCD检测的肾血流多项指标改变较血肌酐更敏感.结论:应用CCD检测对EH及DM并发肾脏损害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敏感、更准确的信息,且无创、快速、可以重复使用.

    作者:史丽雅;吴发琼;李建;张振玲;韩黔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肾病综合征并急性肾功能衰竭5例

    我科自1986年至1997年收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85例,其中有5例并发急性肾衰,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云望;黄建中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200例围手术期病人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目的:合理用药.方法:围手术期病例分析.结果:抽查1998年11月~1999年5月间本院经手术治疗出院的病例200份.200份病例中均使用了抗菌药物,共涉及抗菌药物24种平均用药时间11.2±8.8d;116例(58%)为术后才用药;β-内酰胺类药物注射给药198次其中qd,62次(31.3%),bid,129次(65.2%),致病菌对此类药物耐药性较大.结论:必须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注意术前择时给药,控制用药时间和给药间隔,减少不合理使用.

    作者:莫惠平;秦庆芳;农丽萍;杨威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急诊室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50例

    目的探讨急诊室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用尿激酶对符合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标准的50例患者进行静脉溶栓,并观察再通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本组静脉溶栓再通率为66%(33/50),4小时内再通率高77.8%(14/18).结论急诊室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林道德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完全缓解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2例治疗分析

    我院儿科自1991年至1998年12月收治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达完全缓解(CR)32例,为提高今后的治疗水平,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亚明;陈桂芳;郭德兴;谢跃琦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鼠尾肌腱胶原蛋白的提取及凝胶的制备

    为了探索鼠尾肌腱胶原蛋白在实验医学中的应用,用简单的方法溶解新鲜大白鼠鼠尾肌腱,从中提取较纯的胶原蛋白,制成胶原凝胶.将提取的胶原蛋白液进行定性、定量鉴定.结果:提取液主要为Ⅰ型胶原蛋白;72小时37℃恒温培养箱内培养无细菌生长;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收高峰为230nm;氨基酸成分主要为甘氨酸:占40%,脯氨酸:14.3%.显微镜下见:相互交织的胶原原纤维结构组成的网状结构;纤维均匀,有规则横纹.胶原蛋白液在37℃恒温下,可制成凝胶,用于培养细胞;用磷酸液冲洗胶原蛋白凝胶可成固体片状,制成胶原膜,用作医用材料.

    作者:余海;廖小宜;周志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胸部肿瘤术后心律失常52例分析

    目的总结1988~1998年间124例胸部肿瘤手术的经验,探讨胸部肿瘤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及围术期处理.方法分析124例围术期胸部肿瘤病人资料.结果≥60岁老年组病人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术前心电图异常病人心律失常发生率增高,低氧血症、低钾、低镁病人心律失常发生率增高.结论胸部肿瘤病人术后心律失常与高龄、术前心电图异常、低钾、低镁密切相关.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麻醉及严谨的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可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性.

    作者:吴煌福;林伟民;林志刚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超声图文管理系统应用价值探讨

    超声影像作为一种简便价廉、适用范围广、临床价值大的无创性诊断手段,在临床诊断及临床科研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应用的深入,质量控制和档案管理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院于1995年9月至2000年2月陆续应用了5台超声图文管理系统对超声图文信息进行管理,为了评价其应用价值,现对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朱才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老年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心血管表现

    老年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老年甲亢)又称为淡漠型或无力型和隐蔽型,由于缺乏典型甲亢症状而常误诊为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有的高达50%[1].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确诊率,现总结我院近6年来收治或门诊治疗的老年甲亢患者的心血管表现.

    作者:王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清创性切除治疗肝枪弹伤26例的护理

    1994年~1997年1月,本科收治了肝脏枪弹伤患者26例,均采用清创性切除手术治疗,无并发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王倩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连续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末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护理

    我科1996年8月到1999年6月应用连续同步动、静脉换血的方法治愈16例新生儿重度高末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患儿,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蒙春凤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司帕沙星的药理及临床应用

    司帕沙星(Sparfloxcin,SPFX,世保扶,森澳欣)系日本大日本制药公司开发的广谱新喹诺酮类合成抗菌药.本品对包括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及厌氧菌的抗菌活性强,对现有新喹诺酮类作用弱的肺炎球菌,衣原体亦有效,对支原体、军团菌、结核杆菌及非定型抗酸菌等约显示出卓越的抗菌活性.该药于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并应用于临床.

    作者:温小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药流后宫外孕破裂一例报告

    患者 23岁,孕1产0,于1995年3月22日以停经40天为主诉就诊,妇科检查,子宫妊娠约5周大,质软,尿妊娠试验阳性,血色素12g,B超提示宫内有0.8×1.0cm大的妊娠囊,诊为早孕,患者要求用药物终止妊娠,服药后第二天患者恶心、呕吐、腹部坠痛,阴道少量流血来诊.查病人痛苦面容,面色苍白,神清语明,血压,脉搏正常,未做内诊查.考虑病人为服药物后的副反应,病人因不能忍受要求立即做早孕术结束妊娠.刮宫术后未见绒毛,考虑胚胎以自然流出..

    作者:王南林;李小丽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钻孔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132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并脑室出血的治疗和效果.方法:对132例高血压并脑室出血病人采用一侧或双侧侧脑室钻孔外引流术,术后酌情用尿激酶脑室内灌洗.结果:132例病人预后情况按ADL标准判定(1)完全恢复工作43例,(2)生活自理36例,(3)生活半自理12例,(4)卧床不起10例,(5)植物生存8例.死亡23例,死亡率17.4%,总有效率68.9%.结论: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方法简单、实用、基层医院容易掌握开展、疗效确切.

    作者:袁集熙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技术.RFCA应用于临床,是快速心律失常治疗划时代的进展,已成为多数症状性快速心律失常首选的根治方法.我科自1996年12月以来,采用RFCA治疗56例心律失常,均获得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苏红霞;王青;吴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术后复发原因分析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是我国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随着甲亢手术治疗的增多,术后复发给治疗,尤其是再手术带来一定难度.探讨其原因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是关键.1990年-1998年我院共施行甲亢手术286例,其中11例复发,复发率为3.8%,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肖芳荷;范长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骨转移瘤LAK细胞治疗前后NK活性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了解骨转移瘤患病机体NK活性变化及免疫状况与致命再转移的关系.方法对20例骨转移瘤转输自体LAK前后作了NK活性动态性监测,所测参数与10例正常人作了分析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平均NK活性率(49.5±12.2)%;LAK组治疗前平均NK活性(19.9±20.5)%,治疗后平均活性(35.48±17.4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动态个体NK活性监测用以判断机体免疫状态与疗效较为客观,可作为监测恶瘤再转移的参考指标.

    作者:高中度;邱崇伦;袁维祥;茅爱武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