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90例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分析

庞家崇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患者, 因素影响, 临床表现, 肾损害, 老年人
摘要:为探讨老年人高血压病对心脑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和因素影响,现将我院近8年来收治高血压病患者中60岁以上的90例进行分析如下: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压氧治疗30例慢性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慢性淤胆型肝炎(CCH)高压氧(HBO)治疗前后患者的肝血流、临床症状、肝功能变化.方法:用纯氧单仓治疗(2.5MPa,2h/d,10d/cyc,6cyc)30例CCH,治疗前后用肝血流图仪和多普勒B超测定肝血流图收缩波和门静脉右支血流量.取算术均数行T检验.结果:治疗后肝血流图收缩波和肝门静脉右支血流量明显升高;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结论:HBO治疗CCH,可增加肝动脉及门静脉右支血流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肝脏功能.

    作者:王静雅;赵伟;刘伟;罗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小儿医源性腹泻133例临床分析

    目的为了寻求医源性腹泻原因,以便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将本院儿科1995年1月-1998年12月4年间医院感染登记表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小儿医源性腹泻133例,其中细菌性肠炎42例,粘状病毒性肠炎30例,霉菌性肠炎24例,药物性腹泻29例,食饵性腹泻9例.结论医源性腹泻由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患儿之间的交叉感染、药物的副作用等多因素引起.

    作者:谢慧能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B超诊断纵隔恶性淋巴瘤一例

    患者男性,20岁,三周前无明显诱因自感胸闷、胸痛、咳嗽,为干咳,伴气促,平卧后加重.近日症状加重前来就诊.查体:心率快,心界下移.心脏B超:心脏大小正常,心包膜少量积液.心包膜外低回声实性包裹.探查纵隔,患者取仰卧,两手置于头侧,于胸骨左缘2-5肋间遂一行纵横探查,见升主动脉、肺主动脉前方有约前后径8-9cm、左右径10-12cm,轮廊尚清、形态不规则、无包膜、内部为低回声细小中等光点,均匀分布的实性包块.心底短轴水平面示该肿块将心底、主、肺劝脉包裹,使心脏活动受限,主、肺动脉受压变细.CDFI示:包块内可见条短线状红、兰血流束,B超提示:前纵隔恶性淋巴瘤.CT报告为纵隔恶性淋巴瘤.病理报告:淋巴结结构破坏,淋巴细胞呈弥漫性增生,核分裂像多见.符合: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

    作者:李小丽;李智力;高晓红;李英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新式泪道探针进行婴幼儿泪道探通术的护理配合

    我科自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收治168例,(其中双眼28例)共196眼的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其中男110例,女86例,右眼105眼,左91眼,年龄小一个半月,大3岁,全部病例采用新式泪道探针进行探通术中,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符琼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90例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分析

    为探讨老年人高血压病对心脑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和因素影响,现将我院近8年来收治高血压病患者中60岁以上的90例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庞家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88例肾病综合征胸部X线分析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胸部平片X线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或肾穿刺病理证实肾病综合征88例患者的胸部平片X线表现及分型.结果:根据胸部X线表现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1.肺部改变:(1)支气管炎型52例;(2)肺瘀血及间质性肺水肿型38例;(3)肺泡性肺水肿型18例,2.心脏形态改变:全心性及左心室增大26例,心包积液8例,表现为心形如烧瓶状.3.胸膜改变28例:主要表现为双侧胸腔积液8例.结论:肾病综合征胸部平片X线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本病诊断必须结合临床特征.

    作者:王澄泉;陈洋;林尤军;龙甫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58例

    周围性面神经炎为临床常见病,治疗方法较多,近年来作者采用针刺疗法治疗本病38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

    作者:孙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胸部肿瘤术后心律失常52例分析

    目的总结1988~1998年间124例胸部肿瘤手术的经验,探讨胸部肿瘤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及围术期处理.方法分析124例围术期胸部肿瘤病人资料.结果≥60岁老年组病人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术前心电图异常病人心律失常发生率增高,低氧血症、低钾、低镁病人心律失常发生率增高.结论胸部肿瘤病人术后心律失常与高龄、术前心电图异常、低钾、低镁密切相关.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麻醉及严谨的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可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性.

    作者:吴煌福;林伟民;林志刚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钛人工牙根种植100颗近期效果分析

    钛人工牙根种植技术是将种植体植入到缺失牙区的牙槽骨内作为根基修复缺失牙使义齿获得固位以恢复发音和咀嚼功能的.在国内近几年才逐步推广应用于临床的,此项新科技称为镶牙技术的一场革命,它代表着失牙修复的发展方向和希望.钛种植体对人体无毒、无刺激、生物相容性良好.种植义齿体积小、美观舒适,不影响发音,咀嚼效能等均似真牙.

    作者:曾小凡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技术.RFCA应用于临床,是快速心律失常治疗划时代的进展,已成为多数症状性快速心律失常首选的根治方法.我科自1996年12月以来,采用RFCA治疗56例心律失常,均获得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苏红霞;王青;吴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高血压的诊断治疗进展

    近年来,高血压的诊断、治疗进展迅速;新的诊断标准和新的治疗方法不断出现.本文梗概地介绍近年来的高血压诊断、治疗的进展.

    作者:苏哲坦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海南省疟疾暴发点与高发病村庄媒介按蚊调查

    目的:了解目前我省疟疾暴发点与高发病村庄媒介按蚊种群密度与分布及其生态习性.方法:采用人诱与牛诱半通宵捕蚊法调查.结果:在山林区高发病村庄,捕获大劣按蚊和微小按蚊点,分别占捕蚊点的42.9%和57.1%;在平原丘陵区暴发点,均捕获微小按蚊,无捕获大劣按蚊.其中人诱捕获大劣按蚊、微小按蚊、中华按蚊和吉甫按蚊数,分别占捕蚊总数的9.9%、6.9%、54.5%和2.0%;牛诱捕获上述4种按蚊却分别占捕蚊总数的0%、3.3%、26.0%和12.3%.结论:在山林区高发病村庄主要传疟媒介为大劣按蚊和微小按蚊,而平原丘陵区暴发点仅为微小按蚊.

    作者:曾林海;王志光;郭仁能;蓝秀汉;王善青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中心静脉导管用于心包穿刺术5例

    1.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36岁-68岁,均有程度不等的心包压塞症状,并经胸片、心电图及心脏彩超证实有心包积液.病因:肿瘤性心包积液2例,结核性心包积液2例,原因不明心包积液1例.

    作者:王俊;冯瑞华;郭季鸿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老年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心血管表现

    老年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老年甲亢)又称为淡漠型或无力型和隐蔽型,由于缺乏典型甲亢症状而常误诊为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有的高达50%[1].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确诊率,现总结我院近6年来收治或门诊治疗的老年甲亢患者的心血管表现.

    作者:王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经输液泵腹水--静脉直接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

    1.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共选择12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1]住院病人,男7例,女5例,年龄小43岁,大63岁,平均56.7岁.腹水持续时间3月-20年,全部符合以下标准:(1)临床确诊为肝硬化腹水.(2)经卧床休息、限水、限盐、利尿及补充胶体液等治疗7天以上无效.(3)腹水为漏出液,腹水培养无细菌生长.(4)近期无肝性脑病及上消化道出血、心肺无明显功能障碍.

    作者:韦玲;陈芳;刘勋臣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输尿管囊肿经尿道口脱出一例报告

    患者女性,13岁,海南省东方市人.于1999年6月16日入院.住院号131403.

    作者:石林;王永凡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带筋膜蒂转移皮瓣修复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护理

    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并胫腓骨骨折处理较困难,不及时修复缺损组织、肌肉、肌腱,骨骼外露时间过长,会引起局部组织感染、骨髓炎,甚至骨不连.1991年-1998年我科成功地为68例病人进行了带筋膜蒂转移皮瓣修复、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均获得满意效果.现筛选有完整资料的45例介绍如下.

    作者:丁晓玉;柯娟雅;郭祥;张寿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肾病综合征并急性肾功能衰竭5例

    我科自1986年至1997年收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85例,其中有5例并发急性肾衰,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云望;黄建中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11822例血清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疾病,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有200万新感染病例,为摸清梅毒在人群中的状况,作者自1997年~1999年,对11822例梅毒体检者(包括婚前检查者、门诊病人)中,作了血清梅毒抗体检查.

    作者:陈永香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均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4例

    例1 女,70岁,头晕伴气促10小时入院.有高血压及糖尿病史15年,曾测得高血压为220/130mmHg,入院时血压180/100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Ⅱ、Ⅲ、AVF及V4~V5导联ST段水平下移0.1~0.2mv,T波对称倒置,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急性左心衰.生化检查心肌酶(CK,CK-MB,GOT,LDH)显著升高且呈动态演变,后诊断合并有急性非Q波心肌梗塞.

    作者:杜子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