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岩;张建军;刘姿薇;房晓光;邢春雨
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congenital central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 CCHS)又称Ondine's curse(翁氏困扰)是指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的原发性缺陷,对二氧化碳敏感性降低,自主呼吸控制衰竭,造成肺通气减少,导致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及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
作者:张乐嘉;丁国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随着放射诊断技术的发展,碘造影剂的应用日益增加,但目前大多用于成年患者,尤其是水溶性碘造影剂,主要用于血管造影中,而在新生儿胃肠造影中的应用报道极少,我院23例新生儿在胃肠造影中应用水溶性碘造影剂,发现对比清晰、毒性低、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作者:李红妩;王菊芳;盛曙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分析脐静脉插管(UVC)末端细菌培养的结果,探讨UVC与新生儿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26例实行UVC的新生儿按照不同的治疗护理方式分类,并将UVC末端培养和血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7例新生儿有感染症状,血培养、UVC末端培养及两者共同阳性例数分别为24、19和15例,早产儿的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足月儿.UVC末端培养阳性率与年龄(t=2.344,P=0.021)、UVC置留时间(t=2.462,P=0.015)、脐部纱布覆盖(t=2.460,P=0.015)有关,与经UVC的输液成分和是否通过UVC抽血对培养的阳性率无明显影响.结论 在对患儿实施脐静脉插管的过程中,特别是对于早产儿,缩短插管的时间、暴露脐部以及操作时严格消毒都有利于减少感染的发生.
作者:余波;李莎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患儿女,生后11 h,因误服醋酸铅约5 ml半小时伴拒食、反应差由产科转入.入院后患儿无尖叫、抽搐.查:T 37.1℃,P 126次/min,R 40次/min,体重3 600 g,皮肤无黄染、出血点,反应欠佳,面色欠红润,前囟平坦,1.5 cm×1.5 cm,瞳孔等大等圆,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觅食反射、拥抱反射存在.
作者:王团美;郑艳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获取高纯度的大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系并建立细胞缺氧缺糖模型.方法 采用振荡分离纯化法和化学限定无血清培养基在体外获取纯化的大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免疫荧光法对各分化阶段特异的表面抗原A2B5、O4、O1进行细胞鉴定.利用无糖培养基和连二亚硫酸钠造成O4阳性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缺氧缺糖损伤,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MTT法测细胞存活率.结果 获得纯度95%以上的大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4阳性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出现缺氧缺糖损伤的形态学改变,并随缺氧缺糖时间延长而加剧;细胞存活率随缺氧缺糖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30、60 min和90 min细胞存活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振荡分离纯化法是体外培养大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可靠方法,利用无糖培养基和连二亚硫酸钠可以建立细胞缺氧缺糖模型.
作者:钟琳;唐军;姚裕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气胸是新生儿危急重症之一,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病理性、医源性及自发性气胸,其发病急、病情进展快,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现将我院2001年8月至2006年8月共5年时间收治的31例新生儿气胸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并对其诱因、发病机理和防治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李德渊;李晋辉;夏斌;母得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患儿男,第2胎第2产,主因哭闹不安1 d住我科,该患儿为足月产,2 d,经产道助产分娩,第2产程延长.入院时查体:体温36.6℃,呼吸42次/min,神志清楚、无明显贫血貌、头颅左顶枕部有1产瘤、口腔黏膜充血、上腭可见一破损面,心肺听诊无异常.
作者:吕兴芬;孙晓垠;裴金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方式鼻饲喂养方法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喂养耐受性及喂养效果,探讨适合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鼻饲喂养方式.方法 将77例胎龄在29~33周,出生体重在1 000~1 400 g活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男婴38例,女婴39例,随机分为ABC组.A组:间歇鼻饲注入喂养,起始每次奶量2 ml/kg,持续时间3~5 min,2 h 1次,每天递增2 ml/kg;B组:持续鼻饲输注喂养,使用电子微量输液泵持续鼻饲输注,奶量1 ml/(kg·h),持续时间24 h,每天递增1 ml/(kg·h);C组:间歇持续鼻饲输注喂养,先采用电子输液泵持续鼻饲喂养2 h,奶量2 ml/(kg·h),间歇2 h后,再继续交替进行,每天递增2 ml/kg;所有VLBW均同时进行部分外周静脉营养,逐渐过渡到完全肠道内营养,观察3组患儿喂养过程中体重增长,喂养耐受情况以及黄疸持续时间.结果 间歇持续鼻饲输注喂养组喂养不耐受例数少,黄疸持续时间短,达到完全胃肠道营养时间少.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采用间歇持续鼻饲输注喂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达到完全胃肠喂养时间短,有利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和胃肠功能完善,优于单纯的间歇或持续鼻饲喂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静;周翔;王强;黄从付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基因Gly71Arg突变和有机阴离子转运因子2(OATP 2)基因Asn130Asp突变与新生儿黄疸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性方法测定无亲缘关系的汉族新生儿黄疸组与健康对照组的UGT1A1 Gly71Arg和OATP 2 Asn130Asp基因多态性的基因型,并检验两组基因型分布、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两种基因突变对新生儿黄疸的OR值和95%CI.结果 新生儿黄疸组UGT1A1 Gly71Arg和OATP 2 Asn130Asp基因多态性的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7和6.16,P=0.002和0.046),Arg和Asp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0.34和6.85, P=0.001和0.009);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UGT1A1基因Gly71Arg和OATP 2基因Asn130Asp突变对新生儿黄疸的OR值和95%CI分别为2.66(1.38~4.51)和2.32(1.23~3.95)(P=0.011和0.024).结论 UGT1A1基因Gly71Arg和OATP 2基因Asn130Asp突变可能参与新生儿黄疸的发病.
作者:田桂英;徐放生;朱凤霞;兰常肇;韩颖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患儿男,1 h,因35+2周早产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自然分娩,出生体重2 500 g,无胎膜早破,脐带绕颈1周,羊水Ⅰ°污染,胎盘无异常,生后无窒息.
作者:郭素梅;陈玉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动物模型,阐述脑白质损伤后脑室下区(SVZ)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 3日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对照组(n=40),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BCAO)制作缺血性脑白质损伤动物模型.电子天平测量术后不同时点体重、脑重变化;HE染色和快蓝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改变;TUNEL方法检测SVZ细胞凋亡.结果 实验组体重、脑重增长明显慢于对照组(术后7 d体重15.89±0.82 g比23.41±1.25 g,t=40.51;脑重0.85±0.11 g比0.98±0.09 g, t=7.38,P<0.01).HE染色可见实验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侧脑室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增大(术后14 d 21.5±6.0 mm2比13.8±2.9 mm2,t=9.32,P<0.01).快蓝染色可见实验组纹状体髓鞘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术后14 d 42.9±5.3比81.8±7.1, t=35.43, P<0.01).术后48 h SVZ细胞凋亡增多,72 h达高峰,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多(术后72 h 69.1±3.5比44.0±2.3, t=48.37, P<0.01).结论 BCAO制作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模型成功;脑白质损伤早期细胞凋亡明显.
作者:孙金峤;周文浩;崔曙东;邵肖梅;杨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病症.近年发现胆红素具有潜在的毒性,并发现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的脏器损害是客观存在的,并可能造成永久性损害,如对肝脏、肾脏、心肌、神经系统以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有影响,引起临床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为严重.
作者:侯红梅;陈洪敏;李雅雯;吴峤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新生兔机械通气肺损伤中的表达和变化规律,研究肺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108只新生兔随机分配在高浓度氧、低浓度氧组,每组又分为高吸气峰压、中吸气峰压、低吸气峰压共6组进行机械通气并与正常未通气组6只进行对照,通气后1、3、6 h 3个时间点活杀取肺,病理切片MMP-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LISA法检测肺组织匀浆中MMP-2的浓度,RT-PCR检测肺组织MMP-2mRNA的表达.结果 机械通气时,不同浓度的氧能使MMP-2表达上调,高浓度氧组为(5.38±1.57) μg/ml、低浓度氧组为(4.83±1.46) μg/m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同对照组(4.36±0.51) μg/ml相比,高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58,P<0.05).不同的机械拉伸力能使MMP-2上调,高、中、低压力3组分别为(5.10±1.79)、(5.35±1.38)、(4.96±1.49) μg/ml,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同对照组比,中压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64,P<0.05).MMP-2同肺组织湿干比弱相关,同灌洗液细胞总数、细胞分类、肺损伤评分间统计学不相关.结论 新生兔机械通气6 h内,高浓度的氧通气能上调MMP-2,适中机械拉伸上调MMP-2,MMP-2同肺损伤有较少的相关性.
作者:花少栋;杜江;邹亚伟;唐雯;刘秀香;杨丽华;封志纯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当前如何降低早产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提高其存活率与质量,是儿科医师关注的问题.我院新生儿科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1月全部住院新生儿861例中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共107例,早产儿占住院新生儿12.4%,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汤文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长QT综合征(LQTS)是指心电图上表现为QT间期延长、ST-T波异常,易产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一组综合征.我院1995至2005年诊治的危重新生儿中,有7例出现了继发性QT间期延长并引发2:1房室传导,现将其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岩;张建军;刘姿薇;房晓光;邢春雨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新生儿重度黄疸可导致胆红素脑病,有致残甚至死亡的危险.换血是治疗重度新生儿黄疸迅速的方法.随着新生儿事业的发展,换血方法不断改进,我院新生儿科自2004年6月开始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发明的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疗法基础上改变换血速度及给予钙剂方法,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整个过程无需手动操作.
作者:王兆康;钟斌;伍菊英;梁丹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新生儿溶血病是孕妇和胎儿之间血型不合而产生的同族血型免疫疾病.Rh血型不合溶血病在国内并不少见,较ABO溶血病发病早、来势凶猛、黄疸进展快,易发生胆红素脑病,危及患儿的生命,一般主张早期换血治疗,而ABO溶血病除少数重症高胆红素血症者外,一般不需换血.我院从1999年至2006年应用周围快速动-静脉双通道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林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患儿女,43 d,生后间断喉鸣,因咳嗽4 d伴抽搐1次入院,曾于当地医院按肺炎治疗3 d无好转.
作者:王慧欣;何建平;许志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氧致慢性肺疾病(CLD)早产鼠肺组织HoxB5基因表达规律及其对肺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80只早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采用高浓度氧诱导早产鼠CLD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技术,测定肺组织HoxB5 mRNA水平,并同时观察放射状肺泡计数(RAC)的变化.结果 生后1、3 d,两组HoxB5 mRNA水平及RA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 d时两者均开始降低(P<0.05),14 d继续下降,21 d降至低(P<0.01),且肺组织HoxB5 mRNA水平及RAC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 暴露高氧中早产鼠肺组织HoxB5基因呈低表达状态,其表达水平与肺泡发育障碍程度相一致.
作者:富建华;薛辛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早产儿多发病、病死率高的主要病因.目前多采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有创性机械通气治疗,效果已得到肯定,但机械通气后,可造成多种相关性并发症[1],例如气压伤[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
作者:王海娟;蔺枢勇;杨梅;宋万千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