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胜;刘玉振
目的 分析耳鸣的心理因素和结果,以期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和研究.方法 对250例以耳鸣为第一主诉的主观耳鸣患者,采用晤谈、耳鸣分类调查表、耳鸣障碍问卷表进行心理问题评价.结果 全部患者均有明显的心理问题,心理因素引起的耳鸣占46.4%,耳鸣引起的心理反应占44.4%,分不清先后(混合性)占9.2%.结论 耳鸣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刘素芬;王风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2009-05-2010-11我院共收治急性有机磷中毒致中间综合征患者6例,经及时抢救治疗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女性,年龄35~58岁,平均45.25岁.因与家人发生口角口服中毒;其中口服甲胺磷2例,敌敌畏4例.口服剂量在50~300ml,其中1例在中毒后当天、3例在中毒后第2天、2例在中毒后第3天分别出现了抬头困难、肢体肌力减弱、眼睑下垂、吞咽困难、呼吸困难、进行性发绀等眼部、颈部、肢体近端肌肉和呼吸肌麻痹症状.
作者:陈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 对50例血液透析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前、后发放疾病不确定感量表,比较实施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有无差异.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后,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经明显下降,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9.P<0.01).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其应对疾病的能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疾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金秀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随着医学对高等医学院校人才质量要求的提高,目前的医学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还必需具备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尤其对于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学生来说,他们以后主要面向基层医院工作,实践技能的培养如正确熟练地掌握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是不容忽视和十分必要的.因此改革临床技能教学,加强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已经成为国内外医学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同时改革技能教学方法也是适应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作者:高利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现笔者将主动脉夹层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48岁.主因上腹胀8h,伴频繁呕吐、腹痛2h于2011-05-06T18:00入院.于8h前.因暴饮暴食后,开始出现上腹饱胀不适,恶心,但无腹痛、腹泻及发热、寒战.约2h前患者突然出现恶心,频繁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色物质,伴阵发性上腹疼痛,疼痛难忍,大汗淋漓,四肢无力,视物不清.随即不省人事,急诊以腹痛原因待查收入院.查体:T 35.7℃,P130次/min,R 25次/min,BP 60/4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急性病容,神志不清.皮肤巩膜无黄染、瘀点、瘀斑及皮疹,浅表淋巴结束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作者:闫仕政;张俊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讨论术中结肠灌洗在急性左半结肠梗阻Ⅰ期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急性左半结肠梗阻患者20例,术前无法行肠道准备,均采用胃肠减压和术中结肠灌洗的方法,均行Ⅰ期左半结肠切除.结果 术后切口感染5例,肺内感染2例和心功能衰竭1例,对症治疗均好转.无吻合口漏,无死亡.结论 术中行结肠灌洗治疗急性左半结肠梗阻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何世伟;苗润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我科2009-10-2011-03收治4例躯干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均治愈出院.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男性,年龄26~56岁.2例继发于外伤后肠坏死;1例继发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汁漏;1例继发消化道穿孔后急性腹膜炎、腹腔脓肿.
作者:徐立炜;李玉环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我科自2009-01-2011-02开展经皮桡动脉穿刺途径施行冠状动脉造影术150例,150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它较股动脉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易止血、穿刺部位出血并发症少,不影响患者活动,患者容易接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92例,女58例,年龄30~82岁.全部经右侧桡动脉行冠脉造影(CAG),成功率97%,失败者选用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1.2 造影方法 通常采用右侧桡动脉穿刺[1],将右上肢放在支撑装置上,腕部常规碘酒、酒精消毒,铺洞巾,予1%利多卡因局麻,穿刺成功后送入导引钢丝,手术结束后于穿刺点以压力止血带加压包扎,因桡动脉压力较股动脉低[1],出血机会少,术后可拔除鞘管,局部压迫30 min无出血,即可拆除桡动脉绷带.
作者:王春艳;闫凤杰;平欣;李冬;姜秀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对剖宫产瘢痕处不完全性葡萄胎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4岁.主因停经3个月,阴道淋漓出血2个月入院.月经周期规律:5~7/25 d,量中,无痛经,末次月经:2008-04-18.停经7周在某区妇幼保健院行人流术,术中未见明确绒毛组织,术后阴道淋漓出血1个月余,转来我院就诊,既往孕4产3,1996年、1999年各自然分娩1次,末次分娩:2007-08-28因臀位剖宫产分娩一次,2006年因胎停育清宫1次.
作者:刘勇鸿;路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探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加强手术配合,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方法 对9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实施术前、术后的护理需求及相关知识的讲解,实施有效护理措施.结果 术后痊愈出院的89例,发生吻合口瘘4例,死亡1例.结论 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对患者手术及术后康复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春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化疗是治疗肺癌主要方法之一,但化疗药物不良反应较大,导致部分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常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1],加强与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沟通和心理疏导,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对减轻化疗反应,改善疾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很大帮助.2009-10-2010-10对在我院肿瘤内科住院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260例实施全程心理护理.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使大部分患者顺利完成了化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俊丽;赵宇新;段振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硝酸甘油介入试验中不良反应的预防及观察护理,探讨提高专业知识及护理水平,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此项检查.方法 43例患者含硝酸甘油1 mg后进行观察护理.结果 预防及观察护理方法得当使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结论 做好硝酸酯类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及观察护理能使此项检查顺利进行,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结果.
作者:潘国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对支气管结肠瘘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40岁.10 a前因车祸肋骨骨折,2006-12-12因腹痛、腹胀于当地医院行手术解除梗阻并阑尾切除.术后第8天出现阵发性咳嗽、咳较多黄色或铁锈色痰,且混有少量粪便样物.给予抗感染治疗无明显好转.气管镜检查:左肺下叶支气管少量活动性出血.1个月后诊断:(1)创伤性膈疝;(2)肺部感染;(3)支气管胸膜瘘;(4)肠瘘.2008-02诊断为:(1)肺脓肿;(2)腹部切口疝.行左肺下叶楔形切除术及腹壁切口疝修补术.2008-07再次行胃镜、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
作者:王明星;杨尧庆;汪健;韩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曲马多和布托啡诺治疗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疗效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方法 选择椎管内麻醉下行手术的患者180例.随机分成曲马多组(A组),布托啡诺组(B组),对照组(C组)每组60例,三组均常规椎管内麻醉,A组静脉注入曲马多2 mg/kg,B组静脉注入布托啡诺0.02 mg/kg,C组不使用任何辅助药物.观察记录患者寒战反应的发生及用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布托啡诺能有效减少麻醉后寒战发生且较少发生恶心呕吐.结论 曲马多与布托啡诺相比都能有效减少寒战发生,但布托啡诺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作者:赵冬梅;吴向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现将我院全麻患儿拔管后出现严重喉痉挛1例抢救体会报道如下.1 病历摘要男,6岁.体重18 kg,因颅骨凹陷骨折行凹陷骨折复位术.术前查体:HR 108次/min,R 24次/min,咽部充血,偶有咳嗽,无发热.血WBC 12.6×109/L,N0.62,L 0.38,余正常.既往无药物过敏及哮喘史,未用术前药物.8:00,患儿在氯胺酮基础麻醉下入室,先后给予芬太尼40 μg、异丙酚40 mg、维库溴铵2 mg诱导插管,插管顺利,术中异丙酚4~6mg/(kg·h)、瑞芬太尼0.05~0.2 μg/(kg· min)持续泵入,术中根据麻醉深度随时调节药量,术中生命体征平稳.
作者:贾红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席汉氏综合征的误诊原因,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减少误诊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收住的20例误诊的席汉氏综合征病例资料,结果 席汉氏综合征临床误诊率高,农村妇女占多数(90%),多被误诊为胃炎、低血压、神经功能紊乱、低血糖昏迷、精神异常、肾炎、冠心病等,结论 席汉氏综合征临床表现涉及多个系统,不具有特征性,是早期误诊的主要原因,激素替代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伍军伟;凌俊宏;梁晓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护士血液暴露的现状并提出防护措施.方法 收集荆州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09-2010年发生的23例血液暴露进行分析.结果 23例血液暴露中,导致伤害排在第一位的是针刺伤,18例,占78%.结论 锐器伤是造成血液透析护士发生血液暴露的主要因素,必须规范操作行为,加强职业防护的专业化培训.
作者:彭军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总体5a生存率很低,其主要原因是肝癌容易转移和复发,肝癌根治性切除后5a转移复发率为61.5%,即使小肝癌也达43.5%[1].因此,对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早期预测尤为重要.如果能找到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指标,就有可能对术后易于复发转移的患者进行有效干预,降低其复发转移率.
作者:朱丽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对假性低血糖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85岁.患左肾盂癌及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多种老年性疾病,无糖尿病史.因腹痛伴有左侧腰部疼痛,急诊入院.入院后,子抗感染、镇痛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但病情持续进展,先后出现左肩关节,双肺,肝脏先等多器官转移;肺部感染和腹腔积液等,患者病情进行性恶化,终因呼吸循环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实验室检查:入院时WBC 10.28×109/L,PLT 382×109/L,生化血糖(Glu)4.86 mmol/L.
作者:张智慧;王薇;郭奕阳;马会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现就1例直肠癌术后护理查房的内容整理,讨论如何对患者实施护理,减轻痛苦,提高术后生存质量.1 病历摘要女,57岁,农民,文盲.因2周前间断性便血两次,鲜红色量多,伴腰部不适,为治疗就诊于我院,行结肠镜并取病理,回报为直肠中一高分化腺癌,于2010-11-15T9:30以直肠癌收治入院.T36.4℃,HR 80次/min,BP 127/77 mm Hg,神志清楚,步入病房,心肺(-),腹软,无压痛.完善各项常规检查后,于2010-11-23T17:45在全麻下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麦氏手术),手术顺利,2010-11-24T9:50由ICU按返病房,即给予吸氧,在心电监护下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患者神志清,精神倦怠,伤口敷料无血染,骶尾部引流通畅,为少量血性液体,胃肠减压持续,抽出少量白色液体,保留导尿,色量正常,生命体征平稳.患者术后2d开放结肠造瘘口,行造口护理,使用的是两件式造口袋.
作者:邹艳玲;刘力婕;孔令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