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痛大面积心肌梗死1例

纪强

关键词:心肌梗塞/诊断, 病例报告, 人类
摘要:1病历摘要男,77岁.体重90 kg,BP 13.3/9.3 kPa,HR 90次/min,无明显不适主诉.主治医生巡诊发现心律失常,做心电图示心前区导联ST段V1~V5均抬高0.1~0.25 mV,Tv1 -v6均倒置呈冠状T,深达0.7 mV,R波电压普遍下降伴有频发室性及房性早博.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20 a余,5 a前患脑血栓.随即在医生监护下9:00送医院.入院后即查心肌酶谱LD(乳酸脱氢酶)1 200 U/L,CK(肌酸磷酸肌酶)796 U/L,AS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05 U/L.入院第2天LD 115 U/L,CK 363U/L.AST 99 U/L;入院第3天LD 980 U/L,AST 55 U/L.诊断为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治疗0.5a出院.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以及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在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纤溶、抗凝和凝血系统是维持机体出血与止血平衡的重要因素,当这些系统中某些因子的数量或功能发生改变的时候,就有可能导致出血或形成血栓.因此测定这些因子的改变有助于诊断易栓症和监测血浆凝血状态.本文主要介绍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的应用.1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中的应用1.1 PIH的病因 PIH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是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妊娠期凝血-纤溶机制的改变被认为是诱发妊高征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常妊娠时,特别是在孕晚期即有生理性的高凝状态.各种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均较非孕女性增多.同时,孕期纤溶系统的活性也相应增强.因此,晚期妊娠凝血与纤溶之间处于一种较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作者:李烨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多发肋骨骨折并肺挫伤40例的护理

    我院2007-2011年收治多发肋骨骨折并肺挫伤4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组40例多发肋骨骨折并肺挫伤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5~61(平均38.2)岁;车祸伤21例,石块压伤11例,坠落伤5例,摔伤2例,砸伤3例;症状以胸痛、胸闷、气短、痰中带血为主.均予血气分析、胸部X线、B超检查及胸部CT平扫;40例患者均有多发性肋骨骨折(其中连枷胸19例),单侧肺挫伤16例,双侧肺挫伤24例;伴有血气胸36例,创伤性窒息10例,心脏挫伤2例,并发其他部位或脏器损伤者23例,伴有休克19例.

    作者:王新荣;李雪峰;侯希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尿道下裂术后膀胱痉挛312例的护理

    2007-01-2012-01我院泌尿外科共收治尿道下裂患者369例,年龄为出生后6月龄~18岁,其中31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膀胱痉挛,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了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出现,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6月龄~18岁.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多.前型尿道下裂59例,中型尿道下裂286例,后型尿道下裂24例.

    作者:李凌云;黄珊英;潘规英;夏春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加强管理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体会

    目的 为了提升护理质量,强化护理人员质量意识,进一步推进护理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方法 健全护理质量管理组织,规范护理质量监控目标,制定护理质量控制标准,规范服务流程.结果 有效地改进了护理质量,强化了质量管理意识,提升了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结论 加强护理管理,全面提升护理质量,确保疗养护理安全.

    作者:吴卉慧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70岁以上高龄肾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70岁以上高龄复杂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安全性.方法 总结我院2008-06-2011-06间58例年龄≥70岁高龄肾结石并行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术前结石大直径、结石数量、并发症情况、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结石取净率、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指标,并与同期215例年龄20~40岁年轻肾结石PCNL患者对比,分析70岁以上高龄患者PCNL的安全性.结果 高龄组58例手术全部成功,青年组手术成功214例(99.5%)(P=0.60);高龄组和青年组一期结石取净分别为49例(84.5%)、190例(88.4%)(P=0.39);手术时间分别为(65.5±13.8)min、(60.7±12.3) min(P=0.65);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分别为(15.0±8.0)g/L、(13.0±7.0) g/L(P=0.78);住院时间分别为(8.5±3.7)d、(7.6±3.5)d(P=0.49);并发症如术中出血、肾周血肿、邻近器官损伤、肾盂穿孔、术后发热、术后迟发性出血等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个体化的围手术期风险控制及防范措施,PCNL治疗70岁以上高龄肾结石患者仍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登科;陈书奎;焦湘;孔令军;闫俊领;郭大勇;王文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LBL和PBL结合教学法在呼吸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LBL和PBL结合教学法在呼吸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校2009级临床专业呼吸内科学习的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55人)和对照组(55人),对照组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等主观评价优于传统教学;实验组理论综合应用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LBL和PBL结合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富成;王玉敏;杨常青;李惠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心理状况调查

    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 syndrome,TS)是一种儿童期起病,以运动性抽动伴发声抽动为特征的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并常伴随一系列相关的行为和情绪症状,包括强迫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困难和情绪障碍等.治疗方面注重心理及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TS的方法[1].为了了解患儿的心理状况,现将我科2008-2011年26例息儿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张宁;郑敏;王晓庆;贾铉瑜;侯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头孢类抗生素饮酒导致双硫仑样反应20例的急救护理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急诊室里经常遇到的一种急症,是在应用某些药物(如头孢菌素类)治疗期间,饮酒或应用含乙醇药物引起的反应)[1].患者面部潮红、腹痛、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嗜睡、胸闷、心悸、视觉模糊等反应,甚至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意识模糊、休克等严重症状.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00-01-2000-12急诊救治20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男17例,女3例,年龄35~55(平均45)岁.应用头孢类抗生素的原因呼吸道感染10例,泌尿系感染6例,皮肤感染4例.既往有高血压10例,糖尿病5例,余无特殊病史.均在饮酒前输注头孢类抗生素1~10 d.

    作者:闫海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策略与团队精神

    目的 探讨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团队精神的对策和管理的策略.方法 对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人性化的管理并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全体人员集中培训团队精神.结果 注重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策略和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团队精神是护理人员为了团队建设和做好护理工作的目标,应做到尽心尽力、团队协作、相互信任、相互征重.结论 合理的实施现代化的管理;有计划、有目的地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团队精神,可以营造一种充满热情、和谐、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

    作者:江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头孢噻肟钠所致双硫仑样反应

    头孢噻肟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其抗菌谱广,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本品可致双硫仑样反应,现概述如下:金美顺[1]报道:例1:男,32岁.因“上感”给予头孢噻肟钠4.0g静脉滴注,只用一次,2d后,饮白酒75 ml后,出现全身颜面潮红,酒醉貌、头晕、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给予对症治疗,3h后症状减轻.例2:患者,男,43岁.因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给予本品治疗2d,用药后饮酒50 ml出现全身潮红、多汗、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给予对症治疗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

    作者:于俭武;郭少华;李成建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艾滋病二线抗病毒治疗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艾滋病二线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 换药前做好患者的咨询工作,换药后给患者反复进行依从性再教育,加强沟通和心理支持,定期随访,观察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治疗效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换为二线抗病毒治疗后98%依从性良好,治疗1a后CD4+T淋巴细胞明显上升,病毒载量都下降,收到了明显的治疗效果.结论 二线抗病毒治疗药物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要确保患者的依从性良好才能达到相应的治疗效果.

    作者:陶翠菊;石柳春;吕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式教学方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内科护理学的理论教学,实验组2007级护理本科班41名学生,采用情景模拟式教学方法,对照组2006级护理本科班40名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班的考试成绩、问卷调查实验组学生对情景模拟是教学方法的评价、问卷调查临床带教老师对两组学生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带教老师的认可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学生普遍认可情景模拟式教学方法.结论 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值得推广.

    作者:巴金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龙胆泻肝汤在皮肤科的临床运用

    龙胆泻肝汤载自于《医方集解》,全方由龙胆草、黄芩、山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生地、当归、柴胡、生甘草十味药组成[1],共奏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之功效.我科门诊在临床中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应用此方治疗多种皮肤病,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带状疱疹女,20岁.2008-03初诊.主诉:右胸背部皮肤簇状疱疹、灼痛4d.自述1周前出现头痛、鼻塞、恶风等症,自服感冒药后逐渐缓解,4d前自觉右胸背部皮肤灼痛,继而起斑发红,出现成簇状丘疹、水疱.曾自服“阿昔洛韦片”,但效果不佳,遂来我科就诊.症见:右胸背部皮肤灼热疼痛,水疱累累,大如粟粒或绿豆,集簇成群,形似带状,伴夜寐不宁,心烦口苦,溲黄便调.

    作者:刘真;赵成全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从纠纷病历中探讨防范并发症引起医疗纠纷的对策

    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及相关人员对医疗机构的诊疗护理行为所致的结果及其原因的认定存在分歧,引起争议并诉诸法定程序解决的事件[1].近年来,我院临床医护人员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聘用地方院校毕业生充实临床工作人员比例逐年加大,2007-2011年比例从原有的20%增至60%.人员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水平、诊治思维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病历书写规范性和内涵质量欠缺情况凸显,因并发症引起的医疗纠纷增加.现对我院近年此类纠纷产生的原因和防范对策进行总结和探讨.

    作者:李小玲;刘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高龄患者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50例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 对700例行ERCP术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发病原因及护理方法.结果 700例行ERCP术高龄患者中有50例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发病率7.14%,比非老年患者发病率3.8%明显升高.经积极对症治疗均治愈,无一例因护理不当发生并发症.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严格无菌操作、熟练掌握插管技巧,术中仔细监护、以娴熟的操作技能密切配合,术后精心护理再配合积极有效的治疗是减少并发症、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姚茹;查晶;唱荣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血液透析180例颈静脉穿刺置管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 探讨颈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并发症.方法 对2008-2010-12 180例应用颈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进行分析,了解穿刺置管过程中的并发症.结果 本组患者发生气胸1例,感染4例,渗血5例,导管脱落3例,导管阻塞2例,误入动脉2例.结论 针对血液透析患者颈静脉穿刺置管后易出现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延长置管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张娟红;王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术336例的观察及护理

    我院自2003年以来开始施行ENBD,从用于预防胆道蛔虫取虫治疗后胆管炎及ERCP术后胆管炎、胰腺炎等并发症,到诊断和治疗化脓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发展到恶性胆道梗阻的“减黄”治疗,应用336例,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36例中,男192例,女144例,年龄26~82岁.其中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96例;恶性胆管梗阻52例;胆源性胰腺炎63例;化脓性胆管炎69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后留置鼻胆管引流42例;内镜取出胆道蛔虫后留置鼻胆管引流9例;内镜取出肝吸虫后留置鼻胆管引流5例.术中先行ERCP及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为预防切口水肿堵塞胆胰管开口,术后所有患者均安置鼻胆管.

    作者:邓豫;周梅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首诊为虹膜睫状体炎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前房积血1例分析

    本文对笔者收治的首诊为虹膜睫状体炎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行小梁切除术,术后前房出血1例的诊治经过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女,70岁,左眼红痛,视力下降1周.患者1周前打麻将后觉左眼红痛,视力下降,伴头痛、恶心无呕吐.休息后无缓解.3d后在门诊求治,查体:视力:0.4/眼前手动,眼压:17mm Hg/Tn+1,左眼球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水肿,后弹力层皱褶,KP(++),Tyn(++),前房浅,瞳孔中度散大,瞳孔区少量渗出,晶体混浊,眼底不入.诊断:左眼虹睫炎,双眼白内障.

    作者:邓青;胡庆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胸腔镜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30例分析

    目的 探讨运用胸腔镜肺减容手术(LVRS)治疗重度肺气肿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8-07-2010-10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胸外科科对30例重度肺气肿患者施行胸腔镜下单侧LVRS,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 a随访记录肺功能、动脉血气及6 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 术后随访1 a.所有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均不同程度减轻.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6个月、1 a肺功能、动脉血气各项指标及6MWD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胸腔镜下LVRS近期疗效显著,而且创伤小,恢复快,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良好选择.

    作者:蒋堪秋;钱永跃;徐卫华;徐中华;徐忠恒;陈勇兵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加强输血病历质量管理提高临床输血安全

    输血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在挽救患者生命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潜在风险,一旦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的传染病时,因输血病历是医疗纠纷中认定是非、判明责任的重要法律依据,已备受关注,加强对输血病历质量管理,不仅可以减少医院输血医疗纠纷,也可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科学合理化水平,笔者着眼于当前临床输血病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原因,探讨对策来提高临床输血安全.

    作者:沈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