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苏利;马广信
急诊室是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是医护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缩影.我科结合各科室特点,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倡导服务观念.在做好规定护理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患者需求,从点滴做起,提供全程化优质护理服务,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作者:颜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杜绝和减少带状疱疹的误诊.方法 对误诊的52例带状疱疹患者就诊的科室,误诊的疾病进行分析.结果 误诊易发生在心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普外科等,易误诊的疾病为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疾病、胸膜炎、肋间神经痛、急腹症.结论 带状疱疹前驱期临床表现有特殊性,易发生误诊,有关临床医师须详细询问病史,必要时请相关科室医师会诊.
作者:赵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胆囊切除术后继发胆总管结石行ERCP手术前后的作用.方法 对消化内科2010-01-2011-12行ERCP及介入治疗的42例的护理加以总结.结果 通过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全面实施心理护理,42例患者检查及治疗均令人满意.结论 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加强心理护理是ERCP手术及治疗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查晶;姚茹;樊婕 刊期: 2012年第18期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血液循环系统,随血流经血——脑屏障,进犯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病.患者多为1~5岁儿童,4个月以内婴儿有来自母体的抗体,很少发病[1].临床分为瘫痪前期、瘫痪期及恢复期和后遗症期[2].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小部分患儿留下瘫痪后遗症,受累肌肉出现萎缩,神经功能不能恢复,造成受累肢体畸形.
作者:赖明哲;谢明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本地区不典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新乡医学院三附院近3a收治的82例HFRS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及仪器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HFRS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脏、肝脏及植物神经系统损害,而肾脏损害较轻.结论 了解不典型HFRS以心脏/肝脏及植物神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协助临床医师早期诊治,提高预后.
作者:刘淑媛;张永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通路、疼痛护理、并发症观察与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中医中药护理.结果 32例患者中,24例临床治愈,并发心律失常5例,并发心源性休克1例,死亡2例.结论 积极有效的救治和护理,是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成功的关键.
作者:韦莉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在二十世纪末美国学者利用位点克隆技术首次成功克隆出鼠的肥胖基因(obese gene,OB)及人类的同源序列,并阐明了OB基因的蛋白产物-瘦素(Leptin.LEP).随着近20 a研究的深入,对其结构、生理功能及与妇产科相关疾病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现就瘦素与妇产科疾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朱秀丽;杜伯涛;刘晓梅;马明星;赵越;温涵宇;苗瑞超;金燕 刊期: 2012年第18期
老年人由于各脏器功能及身体机制衰退,对药物的耐受性及安全幅度均明显下降.因此,老年人用药应掌握一定的用药原则.1掌握用药指征,合理选择药物老年人用药要掌握少而精的原则,选择药物时要考虑到既往疾病及各脏器的功能情况.2掌握佳用药剂量由于老年人对药物耐受性差,个体差异增大,半衰期延长,因此,老年人用药必须十分慎重.状况较差的老年患者应从“小剂量”开始.如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可准确地以个体差异调整用药剂量.
作者:迟元刚;张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脚气病(即维生素B:缺乏病)且前临床罕见,曾住我院1例误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女,35岁.主因四肢麻木,肌肉酸痛,消瘦乏力1个月,加重1周入院.于2个月前在院外行肠梗阻手术,术后1周伤口愈合良好而出院.但出院后一直食欲不振,每天进食稀饭量约200 g左右,且逐渐减少,在家服“草药”治疗无效.近1个月来出现四肢麻木,全身肌肉酸痛,以双小腿明显,身体消瘦乏力,伴心悸、胸闷及头昏,有时发热(体温<38℃),断续到当地医院就诊给输液等治疗(具体不详)仍无效,1周来病情进行性加重,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不进饮食而于2009-06-01来我院就诊,以格林-巴利综合征收住我科.查体:T 37.2℃.P 120次/min,R 22次/min,BP 150/110 mm Hg.体质消瘦,皮肤黏膜弹性差,色泽暗淡无光,甲状腺无肿大,双肺(-).
作者:李文胜;龚琼 刊期: 2012年第18期
1病历摘要女,76岁.患者于5d前出现咳嗽、咳痰,曾给予抗炎治疗.4h前咳嗽后突然出现颈部疼痛,以颈后为著,伴有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伴有小便费力入院.入院查体:左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2级.右侧C2,3以下痛觉消失,四肢肌张力减弱.左侧肢体巴氏征阳性.颈部MR:C2~5椎体水平椎管内左后方硬膜外见长条状等T1高T2信号影,相邻脊髓受压.入院后给予大剂量甲强龙和甘露醇并给予颈部椎管减压+硬脊膜外血肿清除术,术中未见硬脊膜异常血管团,未见明显出血点.术后治愈出院.
作者:张秀华;李文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全球结核病疫情至今仍未控制[1],并有所回升.由于结脑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上常常引起误诊.2004-2009年以来,我科收治的结脑呈上升趋势,现将收治的25例误诊误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9例,年龄17~72(32.2±10.6)岁.25例中藏族21例,汉族3例,回族1例;来自农牧区23例,城镇2例;均为首发患者,农牧区患者均无卡介苗接种史,排除高血压病史.
作者:张润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腰椎体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植骨、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的可行性并总结其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结合颈椎前路钢板治疗腰椎结核18例,结果 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20个月,结核病灶无复发,钢板螺丝钉无松动及移位,骨性融合;3例术后腰部酸痛不适.3个月后症状消失.结论 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结合颈椎前路钢板治疗腰椎结核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吕仁发;蒋金良;刘加钱;潘小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我科1例胃切术后以及吻合口狭窄再手术后均出现FDGE,经胃肠外营养(TPN)、肠内营养(EN),以及肌内注射新斯的明、氯丙嗪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女,74岁.因胃角中分化腺癌住我院普外科.在全麻下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毕Ⅰ式).手术顺利,5d拔除胃管,进流质、半流质.10 d时出现少量呕吐并逐渐加重.经胃镜检查提示胃潴留、吻合口通畅,胃造影提示胃扩张、无蠕动,诊断FDGE,予禁食、胃肠减压、TPN治疗,后期肌内注射新斯的明及小剂量氯丙嗪.35 d时引流量减少拔除胃管,进流质和半流质,40 d出院.
作者:虞立平;段建春;戴国芳;徐涌波;周林秋 刊期: 2012年第18期
随着医学科学发展医疗用品不断更新,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越来越广泛,品种也越来越多.竞争各医院消毒供应室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广泛使用已势在必行.但是在使用上如何加强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如果管理不好一次性医疗用品就会给医疗市场造成混乱,给医院和各医疗单位造成经济损失,也危害患者健康还潜伏传染病的流行,增加院内感染给患者带来不应有损失和痛苦.所以各单位要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及管理.
作者:薛利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医院业务的流程再造在诸多文献中提及,其实质是改变不符合患者要求的老做法,再造社会需要、患者需求的科学流程,对医院的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和优化是发展的趋势,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需要[1].病理科的资料主要包括送检组织的蜡块、切片及送检申请单,我院针对以上资料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合和优化,完善和再造新的病理资料管理流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琳;李锋;张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侧孔式通气管、连通管在持续膀胱冲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10例持续膀胱冲洗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两组均以输血器连接冲洗瓶与尿管,对照组采用单瓶500 ml冲洗法,观察组采用侧孔式通气管、连通管连接3瓶1 500 ml冲洗法.比较两组术后凝血堵管例数、膀胱痉挛例数、通气管堵塞例数,尿细菌培养检出率、离心尿沉渣红细胞计数,人均护理时数及24 h内人均耗材.结果 两组尿细菌培养、48 h尿沉渣红细胞计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24 h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凝血堵管例数、膀胱痉挛例数、通气管堵塞例数、人均护理时效及人均耗材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应用侧孔式通气管、连通管进行持续膀胱冲洗方便、经济,减少膀胱冲洗障碍发生,降低护士劳动强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曾秀育;王华景;任玉蓉;谢辉忠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护理记录是护士对护理对象进行护理观察和护理操作的真实记录,是病历的主要组成部分,记载了患者治疗及护理的过程,反映了患者病情变化,对确保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应,是衡量护理服务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主要依据[1].为了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利,患者有权复印护理记录单.为避免由于护理记录不完善引发的医疗纠纷,我院护理部狠抓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成立了护理记录书写督导组,每月对全院各科护理记录质量进行全面督导检查,以提高质量.现围绕护理记录书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
作者:朱红敏;杨婷;张艳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2007-01-2012-01我院泌尿外科共收治尿道下裂患者369例,年龄为出生后6月龄~18岁,其中31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膀胱痉挛,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了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出现,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6月龄~18岁.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多.前型尿道下裂59例,中型尿道下裂286例,后型尿道下裂24例.
作者:李凌云;黄珊英;潘规英;夏春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我们统计了89例2005-01-2010-11我院及外院首诊误诊的纤维肌痛综合征( PFs)病例,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PFs误诊的原因,以提高首诊诊断的准确率.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5-2010年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102例,其中男13例,女89例,年龄26~71(52.5±12.9)岁.1.2主要临床症状1.2.1 主要症状全身广泛疼痛是所有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都具有症状.虽然有的患者仅主诉一处或几处疼痛,但1/4的患者疼痛部位可达24处以上.疾病遍布全身各处,尤以中轴骨骼(颈、胸椎、下背部)及肩胛带、骨盆带等处为常见.其他常见部位依次为膝、头、肘、踝、足、上背、中背、腕、臀部、大腿和小腿.大部分患者将这种疼痛描写为刺痛,痛得令人心烦意乱.另一个所有患者都具有症状为广泛存在的压痛点,这些压痛点存在于肌腱、肌肉及其他组织中,往往呈对称性分布.在压痛点部位,患者与正常人对“按压”的反应不同,但在其他部位则无区别.
作者:周海核;齐挂娟;王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细菌性肝脓肿患者B超引导置管引流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 对22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进行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并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加强营养,达到治疗目的,预防并发症.结果 22例肝脓肿患者治愈率为100%,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具有简便易行、微创、安全简便、成功率高的特点.
作者:苏新爱;王艳静;卢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