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少数民族截肢术8例的术中心理护理

赖章丽;陈立力;卢敏

关键词:少数民族, 截肢术, 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 帮助少敷民族截肢患者在实施截肢术中消除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手术.方法 对8例少数民族截肢患者在手术中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心理问题,采取正确的术中心理护理措施.结果 8例少数民族患者的截肢术顺利实施.结论 少数民族截肢患者由于语言、宗教信仰等原因,在实施截肢术时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正确掌握其心理护理特征,不但利于手术顺利进行,而且为患者进行下一步治疗和护理奠定了基础.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与防控保障医疗安全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以及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依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有关国家的法律法规[1],健全了医院感染管理体系,狠抓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落实和质控监测工作,加强了医院重点部门的感染防控管理,强化了医务人员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认识和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提高了防控能力.

    作者:苗亮;闫素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肿瘤患者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血液标本不合格的产生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 对2010-01-2011-12所收到的肿瘤患者379 991个血液检验标本中不合格标本类型及拒收原因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 563个不合格标本,占标本总量的0.15%,以血沉标本不合格率高(1.65%),其次为凝血标本(0.31%),生化标本不合格率低.其中标本有凝块是造成拒收的主要原因,占52.22%,其次为标本量过少(22.38%)、输液稀释(6.93%)以及容器不符(4.62%)等.结论 分析前的质量保证主要是由临床医护人员完成的环节,实验室和临床之间有效的配合与沟通,是改善标本分析前质量的主要和重要的手段.

    作者:杨丽;张嬉燕;顾瑛;高艳章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肿瘤患者不愿留置PICC出院原因调查

    目的 了解影响肿瘤化疗患者不愿留置PICC出院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重庆市肿瘤研究所2011-03-2011-10的PICC置管化疗的肿瘤患者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101例患者参加调查,不愿留置PICC出院的患者61例,占68.40%,主要原因是出院后维护不方便、置管侧肢体舒适度差等.结论 建议PICC实施规范化、集中管理,尽快完善互动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加大对PICC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肿瘤化疗患者带管出院的依从性.

    作者:张照莉;邓本敏;张海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198例的护理

    目的 总结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的护理干预经验.方法 制定合理有效的检查前、中、后的护理措施,特别是加强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稳定心率.结果 198例患者CT冠状动脉扫描,成功196例,成功率为98.98%,2例因扫描时心率突然加快所得图像无法进行判断.结论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安全,快捷,价廉,准确率高,可作为高危人群冠心病筛查首选方法,合理的护理措施,特别是有效的心理护理,可提高检查的成功率.

    作者:陈建玲;熊隽;龚捷;刘琳;裴琴;黄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有晶体眼矫正高度近视12例的护理

    目的 探讨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护理的配合体会.方法 对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0-01- 2011-06 12例(24)眼)高度近视患者施行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后的全程观察与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2例(24眼)患者均能密切配合,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视力明显提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结论 医护之间的密切配合,有效的观察与护理对提高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效果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为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结合颈椎前路钢板治疗腰椎结核16例分析

    目的 探讨腰椎体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植骨、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的可行性并总结其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结合颈椎前路钢板治疗腰椎结核18例,结果 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20个月,结核病灶无复发,钢板螺丝钉无松动及移位,骨性融合;3例术后腰部酸痛不适.3个月后症状消失.结论 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结合颈椎前路钢板治疗腰椎结核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吕仁发;蒋金良;刘加钱;潘小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肝癌CT下射频消融治疗142例术中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的术中并发症,规范护理应对措施,减少护理失误.方法 CT引导下,应用射频消融术对肝癌患者实施治疗,观察术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并作出整理分析,得出并发症发生率,总结出护理应对措施.结果 142例肝癌患者,共行206次射频消融术,术中共发生11项并发症,以腹痛发生率高(47.6%),其次为上肢麻木、酸痛(12.6%).结论 介入护士对射频消融术中并发症可以做出判断及护理应对,减少护理失误.

    作者:王萍菊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头孢美唑钠与果糖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头孢美唑钠(商品名深美)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广谱抗生素,用于术前术后感染的预防;果糖注射液(又名丰海能)属晶体液的一种,可直接或加人药物后静脉滴注,亦可供糖尿病患者替代葡萄糖使用.在临床治疗中我们发现,上述两种药物联合输注时,输液管内出现了白色结晶现象.为确保患者安全,笔者进行了相关试验.

    作者:张静;李宁宁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8例治疗中并发症的护理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白血病中治愈率高的一种类型,采用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治疗可使我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5 a无病生存率达到94.7%.但在治疗过程中5%~27%的患者可并发亚砷酸综合征[1]、高白细胞血症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感染等并发症,若能早期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减少并发症,则可提高治愈率.现根据我科收治的APL患者在应用维甲酸、亚砷酸治疗中产生的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张敏;张斌;胡玉芬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脑干梗死误诊24例分析

    目的 总结脑干梗死误诊原因及教训.方法 对误诊脑干梗死24例回顾分析.结果 误诊为大脑半球梗死者16例,后循环缺血及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例,颈椎病2例,胃炎1例,糖尿病酮症1例.结论 因脑干梗死表现的不是典型脑干梗死的表现,未进行神经系统的详细检查,早期行头颅CT检查脑干无梗死灶而误诊,早期观察病情不仔细而使病情加重,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教训.

    作者:张素芳;逄涛;李强;娄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婴幼儿用药注意事项

    婴幼儿其特点是药物较易通过血脑屏障,即便皮肤局部用药,也会迅速吸收,产生全身作用.婴幼儿在使用任何药物时,都应谨慎,以免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和发育.下列药物应用时,应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1,2].1尽可能避免使用的药物氯霉素、苯乙哌啶、无味红霉素、异烟肼、萘啶酸(3个月以内)、呋喃妥因、磺胺类(2个月以内)、四环素类.2慎用或在医生密切监视下使用的药物雄激素、含哌嗪的驱虫药、阿司匹林、多粘菌素E、可的松样药物、萘啶酸(3个月以上)、吩噻嗪类、磺胺类(2个月以上)、维生素A(大剂量).

    作者:张艳;迟元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头孢类抗生素饮酒导致双硫仑样反应20例的急救护理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急诊室里经常遇到的一种急症,是在应用某些药物(如头孢菌素类)治疗期间,饮酒或应用含乙醇药物引起的反应)[1].患者面部潮红、腹痛、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嗜睡、胸闷、心悸、视觉模糊等反应,甚至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意识模糊、休克等严重症状.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00-01-2000-12急诊救治20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男17例,女3例,年龄35~55(平均45)岁.应用头孢类抗生素的原因呼吸道感染10例,泌尿系感染6例,皮肤感染4例.既往有高血压10例,糖尿病5例,余无特殊病史.均在饮酒前输注头孢类抗生素1~10 d.

    作者:闫海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多发肋骨骨折并肺挫伤40例的护理

    我院2007-2011年收治多发肋骨骨折并肺挫伤4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组40例多发肋骨骨折并肺挫伤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5~61(平均38.2)岁;车祸伤21例,石块压伤11例,坠落伤5例,摔伤2例,砸伤3例;症状以胸痛、胸闷、气短、痰中带血为主.均予血气分析、胸部X线、B超检查及胸部CT平扫;40例患者均有多发性肋骨骨折(其中连枷胸19例),单侧肺挫伤16例,双侧肺挫伤24例;伴有血气胸36例,创伤性窒息10例,心脏挫伤2例,并发其他部位或脏器损伤者23例,伴有休克19例.

    作者:王新荣;李雪峰;侯希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

    本科室自2011-01-2011-12采用中心静脉置管(股静脉)治疗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372例,其中男187例,女174例,年龄17~92(平均58)岁,患者格拉斯哥评分≤7分.选取的所有患者中,除5例因导管堵塞拔管(1.34%),7例因非计划拔管外(1.88%),其余360例均取得满意结果,满意率高达96%以上.现将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高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联合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西医联合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清胰汤中西结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体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联合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及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张永辉;孙小光;韩福谦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地方性斑疹伤寒误诊30例分析

    目的 探讨地方性斑疹伤寒误诊的原因,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率.方法 收集近5a收治的30例地方性斑疹伤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误诊的原因.结果 误诊为流行性感冒10例,病毒性脑炎7例,病毒性肝炎5例,支气管炎4例,流行性出血热4例.结论 地方性斑疹伤寒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需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及时完善实验室检测确诊.

    作者:田爱国;傅光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尿白三烯E4、IgE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检测对毛细支气管炎预后预测的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尿白三烯E4(LTE4)、免疫球蛋白E(IgE)及外周血嗜酸性细胞计数,探讨对于毛细支气管炎预后预测的意义.方法 对6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30例对照组进行有尿LTE4测定,同时检测Ig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C).预后,将6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两组.一组给予孟鲁司特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三个月后观测两组患儿再次喘息发作例数.结果 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恢复期LTE4、 IgE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且两者具有同步性.毛细支气管炎EC急性期和恢复期与对照组无差异性(P>0.05).给予孟鲁司特治疗组三个月内再次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白三烯、IgE是影响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病的重要炎症介质,两者都可作为预测高危哮喘转为哮喘的客观指标;外周血EC不能完全反应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气道炎症.口服孟鲁司特可达到早期干预的效果,从而减少哮喘的发病率.

    作者:亓伟伟;刘德光;冯德利;亓红娟;高玉荣;鹿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直肠癌化疗患者人文关怀的护理体会

    目前,治疗癌症患者多采用化疗.此时患者更易出现心理异常甚至危机,因而更需要实行人性化医疗护理.这对于提高其生存质量,延长生命尤其重要.选择我科2009-2011年直肠癌化疗住院患者50例,年龄24~86岁,男35例,女15例.化疗时间5~7 d.其中5d35例,7d15例.现就临床护理工作中,对直肠癌患者化疗中运用人文关怀理念进行护理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王瑛;邹桂芬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尿道下裂术后膀胱痉挛312例的护理

    2007-01-2012-01我院泌尿外科共收治尿道下裂患者369例,年龄为出生后6月龄~18岁,其中31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膀胱痉挛,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了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出现,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6月龄~18岁.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多.前型尿道下裂59例,中型尿道下裂286例,后型尿道下裂24例.

    作者:李凌云;黄珊英;潘规英;夏春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胆囊切除术后继发胆总管结石行ERCP术42例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胆囊切除术后继发胆总管结石行ERCP手术前后的作用.方法 对消化内科2010-01-2011-12行ERCP及介入治疗的42例的护理加以总结.结果 通过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全面实施心理护理,42例患者检查及治疗均令人满意.结论 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加强心理护理是ERCP手术及治疗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查晶;姚茹;樊婕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