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闭合性损伤致硬脊膜囊肿误诊1例分析

李海悦;李彦仓;贡换龙

关键词:创伤, 非贯通性/诊断, 脊髓疾病/诊断, 囊肿/诊断, 误诊
摘要:硬脊膜囊肿多为先天性,外伤性硬脊膜囊肿临床较为少见,闭合性损伤所致未见相关报道.笔者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分析如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钼靶和超声结合诊断乳腺原位癌21例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钼靶和超声诊断乳腺原位癌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比21例手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原位癌患者的钼靶与超声诊断结果.结果 21例患者在乳腺钼靶摄片上有乳腺癌征象的15例(71.4%);在乳腺超声诊断中有乳腺癌表现的8例(38.0%).结论 在乳腺原位癌诊断方面,乳腺钼靶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高于乳腺超声检查;两种检查结合诊断可减少此类早期乳腺癌的漏诊.

    作者:张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山区驻训颜面部毒虫咬伤并发丹毒误诊1例分析

    对山区驻训颜面部毒虫咬伤并发丹毒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21岁.因面部弥漫性肿胀伴头痛1周就诊.患者此前在山区驻训时右侧面颊部上方被不知名毒虫咬伤,当即感局部皮肤痛痒明显,自搽风油精后未作进一步处理,于2 d后局部疼痛明显,右面颊部皮肤红肿,该部卫生所拟诊为虫咬性皮炎,给予局部地塞米松软膏外搽,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1,地塞米松4 mg,静脉滴注,共2 d,疗效不明显.

    作者:夏季平;杨大伟;陈立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肾病综合征伴全血细胞减少1例病因分析

    我科收治肾病综合征伴高热、鼻出血、全血细胞减少危重患者1例,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男,20岁.因颜面及双下肢水肿5 d于2008-11-09入院.查体:T 37.3℃,BP 120/80 mm Hg,颜面及双下肢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Hb 118 g/L,RBC 4.10×10<'12>/L,WBC 2.3×10<'9>/L,N 0.37,L 0.53,M 0.09,B 0.01,PLT 153×10<'9>/L;尿常规:蛋白+++.潜血++,红细胞6~8/高倍;粪常规及潜血(一);尿蛋白定量:4.24 g/24 h.

    作者:赵武;付宇;仇雷霞;石鹏;林为民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2例诊治及误诊分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主要是主要由EB病毒引起的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1]>,累及多个脏器或系统,临床表现多样,其症状与体征的多样性和不典型性给早期诊断及治疗带来困难.我院自2005-03-2010-02共收治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2例,初诊误诊7例,分析如下.

    作者:农华章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超声诊断胎儿全前脑畸形合并足内翻畸形1例

    1 病历摘要孕妇,23岁.孕,产<,0>.行产前超声常规检查.超声显示,单活胎,抬头双顶径约6.7 cm,颅骨回声未见异常,脑内结构紊乱,脑中线同声消失,两侧丘脑及侧脑室结构不清,仅见范围较小的脑组织回声及一较大的原始脑室,脑室宽内径约2.8 cm(图1).胎儿面部多切面探查面部中央见一眼球,未见鼻孔及上下唇.脊柱排列整齐、规则.胸腹部未见异常回声,双上肢及左下肢结构未见异常,右下肢小腿骨骼长轴切面和足底平面在同一切面显示,且不受胎动影响而改变此姿势(图2).羊水指数约8.9 cm.超声提示:(1)中期妊娠,单活胎;(2)胎儿全前脑畸形和并足内翻畸形.后经住我院引产证实.

    作者:李贤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托特罗定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酒石酸托特罗定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疗效.方法 90例女性OAB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酒石酸托特罗定口服和单用酒石酸托特罗定口服,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单项症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酒石酸托特罗定可显著提高女性OAB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冷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急性阑尾炎彩超表现与病理学改变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彩超表现与病理学改变相关性,总结彩超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20例急性阑尾炎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彩超表现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中,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为80%(16/20);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为87.5%(42/48);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为94.7%(36/38);阑尾周围脓诊断符合率为92.9%(13/14).结论 彩超检查是急性阑尾炎简便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各型阑尾炎声像图特征与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作者:李彦娟;刘冀龙;王钰;冯彦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C-反应蛋白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应用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组175例、病毒感染组92例、健康儿童50例(对照组)CRP含量和白细胞计数(WBC),运用统计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细菌感染组CRP异常率和WBC异常率均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时,血清中CRP有助于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动态检测其变化对疗效判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乔淑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CO2激光和小剂量注射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顽固性尖锐湿疣14例分析

    尖锐湿疣(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常见性传播疾病,其治疗方法较多,但复发率也较高.笔者2007-11-2008-12应用CO<,2>激光和小剂量注射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顽固性尖锐湿疣14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斌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强制性运动疗法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35例,治疗组限制健侧上肢的使用,进行CIMT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康复治疗.用Barthel指数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IMT也适用于急性期患者,能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优于传统康复治疗.

    作者:禹爱梅;邹玉安;崔峰;纪蓉;张耀元;刘晓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神经妥乐平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神经妥乐平局部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76例诊断为肱骨外上髁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神经妥乐平治疗组,给予局部痛点分层注射,3.6 U/次,1周2次,连续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痛点给予醋酸泼尼松龙25 mg和0.5%利多卡因混合液2 ml.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2.1%,明显高于对照组76.3%.结论 神经妥乐平局部痛点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丰强;胡卫星;王昀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不同时机应用格拉司琼对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应用格拉司琼对预防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8例,按不同应用时机随机分为3组:A组,麻醉诱导完毕即刻;B组,麻醉诱导完毕1 h;C组,术毕拔出气管导管后.记录24h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建议术毕应用格拉司琼,以预防术后恶心呕吐.

    作者:郭勇;宫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以肾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肾癌误诊12例分析

    目的 提高临床医生对以肾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肾癌的诊断能力,避免或减少初诊误诊的发生.方法 对枣庄职业学院以肾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而延误诊断的肾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误诊为高血压病3例,肺结核及不明原因发热各2例,肝炎、精索静脉曲张、贫血、心衰及消瘦乏力原因待查各1例.结论 肾癌的肾外表现无特异性,早期易造成误诊,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到肾癌的可能性,及时进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以减少误诊及误治.

    作者:高红;吕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妊娠合并胎盘畸胎瘤1例分析

    对妊娠合并胎盘畸胎瘤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1岁.因孕36<'+4>周伴全身皮肤瘙痒7 d入院.患者既往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史3 a,一直服药至孕3个月,此后未服用药物.入院后查体均正常,腹隆起,与妊娠月份相符.产检:宫高31 cm,腹围95 cm,左枕前位,胎心142次/min,无宫缩,先露头,浮,骨盆外测量各径线正常.

    作者:万淑芳;韩林;李爽;万晓芳;宋秀俊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分析

    本文对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26岁.因孕<,1>产<,0>孕36周,下肢水肿3个月收入院.患者孕19周始在我院产检,查尿蛋白(++),血压正常,无头晕、眼花.此后未定期产检.入院前3个月出现下肢水肿,孕36周来门诊查尿蛋白(+++),血压升高.追问病史,诉4 a前在外院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平时口服硫唑嘌呤、泼尼松治疗,孕期仅口服泼尼松10 mg/d.

    作者:钱芳;赵小魁;孙恒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误诊1例

    1 病历摘要女,42岁.主因左侧上颌牙疼,伴同侧头痛近2个月余,且逐渐加重,于2010-07-20来我院口腔科就诊.患者诉左侧头痛、眼部发紧.查体:患者左侧上颌牙齿叩击痛,张口度为一食指,牙片报告结果无明显改变.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诊断为三叉神经痛.

    作者:郭红艳;马忠金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海西州第二人民医院TIA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46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血栓通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尼莫地平注射液10 mg/次,1次/d,按1 mg/h微量泵输入3~7 d后,改尼莫地平口服,联合低分子肝素5 000 IU腹壁皮下注射,12 h一次,连用5~7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脑梗死发生率、检测出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结果 治疗组TIA发作频率、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临床应用方便,对血液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且出血的发生率低.

    作者:樊秉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ELISA法乙肝两对半检测影响因素分析和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常见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的检验步骤,总结乙肝两对半检测的影响因素,并对临床意义进行探讨.结果 检验前标本的准备、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检验过程中的标准操作规程、检验结果的研读等是ELISA法检测乙肝乙肝两对半的影响因素,两对半各项指标对临床诊治乙肝具有指导意义.结论 乙肝两对半是乙肝临床治疗依据的重要指标,ELISA法是检测乙肝的灵敏方法,严格按照操作步骤,加强质量控制,可有效排除影响因素干扰.

    作者:薛春杨;周建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活动平板试验及双源CT血管成像对冠心病早期诊断的价值

    目的 评价活动平板试验(TET)与64排双源螺旋CT(DSCT)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方法 对70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分别行TET、DSCT、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为参照,评价TET、DSCT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结果 TET和CAG在诊断冠状动脉的狭窄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DSCT与CAG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 双源CT血管成像对冠心病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李玉东;高建步;杨守忠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腭部恶性肿瘤96例分析

    目的 探讨腭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特性、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吉林省肿瘤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0-2009年问收治的腭部恶性肿瘤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放疗.有9例复发,4例在术后10个月~3 a死亡.3 a、5 a生存率分别为76.2%、61.5%.结论 术前X线片、CT检查,术中冰冻切片有助于明确诊断.聘部恶性肿瘤通过根治性手术治疗预后较好,选择合理的术式治疗、手术配合放疗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式.

    作者:徐雅娟;金志巍;刘静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