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蕾;张义发
目的 探讨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对膝骨关节炎(OA)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间该院骨科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04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ysholm和VAS评分结果 ,关节液内TNF-α、IL-6和IL-1β表达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Lysholm评分、VAS评分,关节液内TNF-α、IL-6和IL-1β表达水平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较少,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OA,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快速降低患者关节液内TNF-α、IL-6和IL-1β的水平,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林晓航;唐剑邦;吴宇峰;宋伟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常用血液指标和血培养情况在脓毒症诊断和在预后中的评价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40例非脓毒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血实验室指标、血培养情况的差异,并根据血培养情况将脓毒症患者分为培养阳性组和培养阴性组,观察阳性组和培养阴性组患者血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 脓毒症组患者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和肌酐(Scr)水平均高于非脓毒症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患者血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阳性组患者的WBC、CRP、ALT、AST、BUN、Scr、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高于培养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相关指标水平高于未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的血培养阳性率、WBC、CRP、ALT、AST、BUN和Scr水平均较高,且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邓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 HD)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肌酐(Scr)、血白蛋白(ALB)水平与生活质量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6年5月该院进行M HD治疗的144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患者血浆ox-LDL、Scr、ALB水平,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及心功能,并对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患者血浆ox-LDL、Scr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浆ALB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4例患者SF-36评分及LVEF水平高于治疗前,LVEDD、LVEDS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ox-LDL、Scr及ALB水平与生活质量及心功能指标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P<0.05).结论 MHD患者血浆ox-LDL、Scr、ALB水平与生活质量及心功能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通过监测血浆ox-LDL、Scr、ALB水平可判断患者预后情况.
作者:张颖;王会苗;陈超;牛青青;张国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96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收集其尿液、血液及痰液等标本,对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鉴定.结果 全组病原菌感染率为27.08%,共分离103株病原菌,其中15株真菌,42株革兰阴性菌及46株革兰阳性菌.真菌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及氟康唑的敏感率均为100.00%,对其他抗菌药物均能表现较高敏感率;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敏感性均为100.00%,对青霉素、磺胺甲噁唑等敏感性较弱;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及亚胺培南敏感性较高,对氨曲南及头孢类抗菌药敏感性较弱.结论 由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抵抗力低下与临床抗菌药物的滥用,患者机体内菌群失调,导致院内感染发生率高,因此对其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梁训宏;吴劲松;程锦娥;李文清;吴伟元;卢月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早期应用肾替代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该院普外科收治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则早期应用肾替代治疗(发病后12 h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24、48、72 h时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乳酸(La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对比腹腔间室综合征(ACS)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48、72 h时治疗组的APACHEⅡ评分、PaO2、PaO2/FiO2、La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72 h时治疗组的CRP、IL-1、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5例并发ACS,发生率16.7%,治疗组中未见并发ACS病例,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肾替代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快速抑制炎性反应,减少对腹腔脏器的损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福楠;杨连祥;刘洪峰;张磊;王立军;田贺永 刊期: 2017年第23期
肿瘤细胞从原发灶脱落 ,进入外周血液形成循环肿瘤细胞(CTCs) ,随后迁移到远处器官形成转移灶 ,这是导致大多数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 .现有文献表明CTCs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2] .Zhang等[3]认为剔除疾病组织学分期、分子亚型、不同个体治疗、患者复发或转移与否等因素 ,检测外周血液中CTCs(5个/7 .5 mL )即可预测患者预后.这表明CTCs在监测肿瘤转移及预后判断中应用价值不可小觑.
作者:张潇分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在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前后凝血象的变化以及凝血指标与外周血LMWH含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CKD患者LMWH治疗前和首次经LMWH治疗(治疗量为80 IU/kg)3 h后血浆标本,检测其LMWH含量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抗凝血酶Ⅲ(ATⅢ).结果 LMWH治疗前后比较,APTT、PT、T T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升高的幅度与L M W H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23、0.424和0.690;D-D、FIB、ATⅢ的变化与LMWH量不相关,但D-D都呈升高趋势.结论 LMWH与APTT、PT、TT呈正相关,在不具备测量LM-WH条件的地区可以用APTT来代替.
作者:曹盛吉;赵乙洁;王少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浆胎儿游离DNA(cffDNA)在高龄孕中期唐氏综合征(DS)产前筛查(唐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在该院建卡产检并进行血清学筛查和胎儿游离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产前诊断的高龄孕妇39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羊水/脐血穿刺细胞核型分析为准,比较传统血清学筛查与高通量无创DNA检测方法应用于高龄孕中期唐筛效率,评价其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血清学筛查出高风险孕妇26例(阳性率8.7%),其中DS高风险(21-三体)孕妇20例(唐筛阳性率6.7%),18-三体5例(1.7%),13-三体2例(0.7%).无创DNA检测出高风险孕妇9例(阳性率3%),均在血清学筛查出的高风险孕妇范围之内,其中21-三体6例((2%)),18-三体3例(1%).高风险孕妇羊水/脐血穿刺细胞核型分析21-三体5例(1.7%),18-三体阳性2例(0.7%),正常2例(0.7%).血清学筛查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0%、93.3%和94.9%,无创DNA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0%、97.9%和99.6%.两种检查方法的总阳性率、唐筛阳性率、唐筛假阳性率、特异度、准确度及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运用无创DNA检测技术分析cffDNA对高龄孕妇DS筛查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左晶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血清总胆汁酸(TBA)与传统肝功能酶学指标在急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入选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肝病患者96例,其中急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分别为32例,另外选择健康体检者32例为对照组.比较急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和对照组TBA与传统肝功能酶学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 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结果 急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的TBA、ALT、ALP、AST和GG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急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的TBA的阳性率均高于传统肝功能酶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TBA是反映肝病情况的重要指标,在诊断肝病时的灵敏度优于传统肝功能酶学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皮红泉;卢盛祥;陈超群;陈昌达;宋茂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自身抗体与补体联合检测结果,探讨各检测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87例临床确诊SLE患者列为SLE组,另选取50例健康对照者为对照组,检测抗核抗体(ANA)和抗dsDNA抗体、抗核抗体谱(ANAS)及补体C3、C4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LE组ANA、抗dsDNA抗体、ANAS、补体C3、C4各项检测指标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血清补体C3、C4检测结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抗Sm抗体外,各项指标联合检测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单项检测指标.结论 ANA、抗dsDNA抗体、ANAS及补体C3、C4联合检测可提高SLE的检测阳性率,对SLE诊断、判断病情变化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兴宗;林云;邹映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在梅毒检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该院进行梅毒检查的1500例疑似病例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来诊后,使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ELISA、TRUST三种方法进行梅毒螺旋体检测.以TPPA法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判断ELISA与TRUST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1500例疑似患者中梅毒确诊患者为1093例,排除患者407例.ELISA法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08%、96.07%、98.53%、94.09%,TRUST法检测分别为92.04%、87.22%、95.08%、80.32%.ELISA各项指标均高于TRUST,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对梅毒检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但是不能反映病情的变化情况;TRUST检测虽然灵敏度和特异度较低,但是其结果能随病情变化而变化,可以用作疾病治疗和预后的观察指标.因此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当将两种检查方法结合应用,在提高检查的准确性的同时也能够指导临床治疗,成为判断患者预后的依据.
作者:吴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依替米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老年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采用依替米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对比两组炎性指标、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91.31%)高于对照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中性粒细胞、WBC、PCT、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011、2.812、2.532、5.306,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用力呼气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预计值、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预计值、FEV1/FVC、P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912、2.961、3.074、2.851,P<0.05).结论 依替米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能显著减轻老年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的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
作者:卞艺颖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检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T细胞17(T h17)、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9(T h9)的比例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9(IL-9)和总Ig E的表达,探讨其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46例哮喘患儿,分为哮喘发作组(26例)、哮喘缓解组(20例),并设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3组外周血中T h17细胞和Th9细胞的比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组儿童血清中IL-17和IL-9的水平;应用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3组儿童血清中总Ig E的水平.结果 与哮喘缓解组、健康对照组相比,哮喘发作组外周血T h17和T h9细胞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哮喘缓解组外周血Th17和Th9细胞比例较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哮喘缓解组、健康对照组相比,哮喘发作组血清中IL-17、IL-9和总Ig E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哮喘缓解组血清中IL-17、IL-9和总Ig E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IL-17、IL-9与总Ig E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17、0.491、0.786,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T h17和T h9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哮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李志;杨婷婷;李文哲;王波;薛邦禄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参照CLSI EP15-A3文件,使用EXCEL软件对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精密度评价.方法 参照CLSI EP15-A3文件,用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伯乐公司高值和低值质控物进行检测,运用EXCEL2003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公式编辑器,计算批内和室内不精密度,并与国家行业标准和厂家声明比较.结果 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等四个项目的高值和低值质控物批内和室内不精密度均小于国家标准或厂家声明.结论 CLSI EP15-A3精密度验证方案结合EX-CEL软件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统计效能高,临床实验室在进行定量检验项目的精密度分析性能验证时可借鉴应用.
作者:崔明;王惠民;鞠少卿;景蓉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及糖类抗原199(CA199)在宫颈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82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100例宫颈良性疾病(良性病变组)及60例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血清SCC、CEA等相关肿瘤标志物.结果 宫颈癌组血清SCC、CEA、CA125、CA199水平及其阳性率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率90.24%,较良性病变组、对照组的22.00%、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0.24%、78.00%、83.52%,其灵敏度、准确度高于各血清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SCC、CEA、CA125、CA199对宫颈癌诊断有一定的价值,联合检测相比单独检测灵敏度、准确度显著高.
作者:许琳;王玲;尚庆毅;徐兆云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富氢盐水对高压电烧伤大鼠肠系膜微血管白细胞流变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1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高压电烧伤实验组、高压力烧伤富氢盐水治疗组、假高压电烧伤组,高压电烧伤罂粟碱治疗组.在伤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腹腔分别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富氢盐水、0.9%氯化钠注射液、罂粟碱.比较伤前及伤后各时相大鼠肠系膜微血管白细胞流变行为变化情况.结果 假高压电烧伤组于观察的各个时相的肠系膜微血管白细胞流变行为均无明显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电烧伤实验组大鼠伤后各时相滚动白细胞数、白细胞黏附数、白细胞-内皮细胞接触时长均高于伤前15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滚动速度则低于伤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力烧伤富氢盐水治疗组与高压电烧伤罂粟碱治疗组伤后各时相滚动白细胞数、白细胞黏附数、白细胞-内皮细胞接触时长均高于伤前15 m 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高压电烧伤实验组相比,增长幅度较低;白细胞滚动速度则低于伤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压电烧伤实验组相比,降低幅度较低.结论 富氢盐水可有效减轻由于高压电烧伤造成的大鼠肠系膜微血管白细胞流变行为的改变,对大鼠肠系膜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魏伟;邵洪波;张晓成;邢亮;杨蒙;冯建科;张庆富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Dickkopf-1(DKK-1)、人类附睾蛋白-4(HE4)、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1(PARP-1)水平与胃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度及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28例胃癌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中DKK-1、HE4、PARP-1水平,分析其与患者胃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度、临床预后的关系,并探讨血清中DKK-1、HE4、PARP-1水平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DKK-1、HE4、PARP-1水平分别为(29.6±9.6)、(52.6±18.6)、(6.1±1.8)μg/L,而健康对照组患者水平分别为(15.8±1.5)、(17.5±2.6)、(3.6±1.8)μg/L,胃癌组的血清DKK-1、HE4、PARP-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越高、分化程度越低、临床分期晚、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血清中DKK-1、HE4、PARP-1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DKK-1、HE4、PARP-1与患者性别、年龄无相关性,而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度呈正相关,DKK-1、HE4、PARP-1是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胃癌患者中血清DKK-1、HE4、PARP-1水平与患者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许琦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类型与冠心病发生、冠脉斑块类型及冠心病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120例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2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类型,探讨HP感染及其类型与冠心病风险的关系,并检测冠心病患者HP感染与冠脉斑块类型的关系,并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HP-者25例、HP+CagA-IgG-患者40例、HP+CagA-IgG+55例,HP+患者冠心病风险为阴性患者的2.8,HP+CagA-IgG-患者冠心病风险为阴性患者的2.5,而HP+CagA-IgG+冠心病风险为HP-患者的3.3.HP-的冠心病患者软斑块16例(64%),明显高于HP+CagA-IgG-和HP+CagA-IgG+的患者,而纤维斑块6例(24%)、钙化斑块3例(12%)均明显低于HP+CagA-IgG-和HP+CagA-IgG+的患者,HP+CagA-IgG+(OR=2.78,P=0.02)、软斑块(OR=1.47,P=0.03)是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HP感染患者罹患冠心病风险明显增加,而HP+CagA-IgG+是冠心病患者软斑块和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钟巧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脂蛋白相关磷酯酶A2(Lp-PLA2)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老年病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5例(ACI组)和同期医院住院患者150例(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对血清中的ox-LDL、Lp-PLA2水平进行检测,比较ACI组和对照组的血清ox-LDL、Lp-PLA2及其他血脂指标水平;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患者的ox-LDL、Lp-PLA2水平进行比较;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轻型、中型、重型患者的ox-LDL、Lp-PLA2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ACI组的血清ox-LDL、Lp-PLA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血清ox-LDL、Lp-PLA2水平高于无斑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组血清ox-LDL、Lp-PLA2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中型、重型血清ox-LDL、Lp-PLA2水平均高于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血清ox-LDL、Lp-PLA2水平显著性高于中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x-LDL、Lp-PLA2可作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清标记物,在评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情及预后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静;阿布都沙拉木·阿布都热衣木;张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血清抵抗素、血脂水平与绝经后女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81例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视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1例绝经女性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抵抗素、血脂水平,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抵抗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B(apo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Ⅰ(apoAⅠ)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抵抗素、LDL-C、TG、TC、apoAⅠ 、apoB是绝经后女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组的LDL-C、HDL-C、TG、TC、apoAⅠ 、apoB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抵抗素、LDL-C、TG、TC、apoAⅠ 、apoB和绝经后女性脑梗死存在相关性,是绝经后女性脑梗死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阚民强;时良玺;林浩;高戎;刘欣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