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芳;文丽;周友全;郭凤丽;杨丽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及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 M P‐9蛋白在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 T‐PCR)的方法检测组织中mRNA的表达。结果 MMP‐9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6%(39/56),在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为2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 mRNA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表达水平(灰度比值)分别为0.9142±0.1081、0.3794±0.042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9蛋白及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有可能作为判断乳腺癌浸润转移能力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刘海霞;聂新民;杨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通过对实验室同一检测项目在不同检测系统间结果比对和偏倚评估。探讨不同检测系统对同一检测项目的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以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为参比系统,Beckman AU5800为试验系统,检测40例患者血清8项生化项目,计算试验系统(Y )与参比系统(X )之间的相关系数,直线回归方程和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相对偏差。并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能力验证规则(CLIA′88)允许总误差1/2作为标准,判断两检测系统之间的可比性和临床接受可接受性。结果两个不同的生化检测系统对8项生化项目的检测结果相关项良好( r2≥0.95,P<0.01)。计算项目在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相对偏差,不同生化项目在各自的医学决定水平相对偏差均小于1/2CLIA′88规定的总误差的1/2,可被临床接受。结论试验系统和参比系统8项生化项目测定结果相关性良好,两个检测系统的相对偏差可被临床接受。
作者:李翠芬;董志鹏;位冒冒;李素彦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保存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门诊健康体检者血液标本40份,以日本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深圳希莱恒IM S‐972型电解质分析仪测定标本在室温1 h时及在4℃冰箱保存4、12,24 h时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葡萄糖(GLU)、钾(K+)、钠(Na+)、氯(Cl-)、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等8项生化指标的水平,分别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以1 h时测定的结果为基准,4℃冰箱存放4 h时,GLU测定结果与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冰箱存放12 h时,GLU、K+测定结果与1 h时测定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冰箱存放24 h时,GLU、AST、ALT、CK、LDH ,K+测定结果与1 h时测定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冰箱存放4、12和24 h时Na+及Cl-测定结果与1 h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血液标本保存时间的延长,标本中部分生化指标会偏高或偏低,影响检验准确度,24 h后如需复检则需重新抽取血液标本,以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
作者:韦红金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糖尿病(DM )患病率逐年升高,持续性高血糖可促进DM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而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有效降低DM 并发症的发生率。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目前公认的血糖监控标准,可反映既往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与DM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相关。但是,HbA1c受到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寿命和血红蛋白变异体等因素的影响。糖化清蛋白(G A )是另一重要的血糖监控指标,因清蛋白(Alb)半衰期较短(约17 d),与血糖的结合速度比血红蛋白快,所以在短期血糖监控上较HbA1c更加敏感,可反映近2~3周血糖变化。本文将就GA的检测方法、参考区间、临床应用及与其他血糖监控指标的比较做一综述。
作者:史德宝(综述);吕礼应(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通过对医院职工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统计分析,了解职工的健康状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保健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11~2014年职工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4年主要生化指标中谷草转氨酶、尿素氮、尿酸、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这5项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项目的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014年,按性别分组,血糖和血脂的异常率男性均高于女性;按年龄段分组,血糖和血脂的异常率均随着年龄逐步上升,20~<31岁年龄段职工的异常率低,51~60岁年龄段职工的异常率高。结论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异常率与性别和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医务人员需加强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何秀娟;李全亭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颅脑损伤患者肾功能及氧代谢的作用。方法选取于该院进行治疗的5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进行常规颅脑损伤治疗,25例)和观察组(进行常规颅脑损伤治疗加乌司他丁治疗,25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7、14 d的肾功能及氧代谢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7、14 d的肾功能及氧代谢相关指标均明显地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肾功能及氧代谢有较大作用。
作者:唐西怀;樊凡;刘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CD44变异体(CD44v )2在膀胱及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在膀胱及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膀胱及尿路上皮癌患者70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从病理分期和临床分期两个方面对患者癌组织标本进行CD44v2表达情况的分析。另外,收集2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结果 CD44v2在正常膀胱黏膜上皮无阳性表达,拷贝数均小于1×102 co pies/m L。在70例膀胱及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2.9%(30/70),C t值均小于35,基因拷贝数均大于1×104 copies/mL。CD44v2的表达在膀胱及尿路上皮癌不同TNM分期和病理分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D44v2有助于膀胱及尿路上皮癌的早期评估。
作者:刘小荣;王永翔;赵立明;赵小东;刘学军;任玉林;李少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在腹水鉴别诊断中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和甲胎蛋白(AFP)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5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肝源性腹水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A FP进行检测,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G P73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阳性检出率为87.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73和AFP联合检测在腹水鉴别诊断中,能够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阳性率,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闫慧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对2014年西城区猩红热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于监测医院诊断为猩红热和“链球菌感染/扁桃体炎/咽峡炎”的212例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病原体的分离培养鉴定。结果212例标本中,A群溶血性链球菌阳性率为21.2%(45/212)。发病人群以4~15岁为主,6~<8岁为高发年龄段,6~<7岁人群的阳性率高。发病高峰月份为5~6月。结论幼儿园和学校是猩红热的防控重点,应加强预防控制措施,避免暴发疫情。
作者:李达;王森;苗芳;张晶波;王永全;杨青俊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 )测定在早期肾脏功能损害时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了58例早期肾脏功能损害患者(患者组)和15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脂蛋白(a )值,两组间结果比较用 t检验。结果患者组血清脂蛋白(a )水平为(321.82±181.97)mg/L ;对照组血清脂蛋白(a)水平为(44.11±40.64)mg/L ,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脂蛋白(a )对早期肾病诊断的阳性率为66%。结论脂蛋白(a )的检测可以作为早期肾脏功能损害诊断的一个可靠指标。
作者:王衍晶;张翠玲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60例患者作为患者组,随机抽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空腹血糖及HbA1c水平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空腹血糖与HbA1c的相关系数 r=0.241,二者之间呈正线性相关关系(P<0.05)。患者组的空腹血糖与 HbA1c的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绘制用于2型糖尿病诊断的ROC曲线得出空腹血糖的曲线下面积大于 HbA1c曲线下面积,诊断价值空腹血糖大于 HbA1c;空腹血糖的佳切点为6.05 mmol/L ,HbA1c佳切点为6.25%。空腹血糖与HbA1c二者结合诊断2型糖尿病的阳性率为93.33%。结论空腹血糖与HbA1c检测对诊断2型糖尿病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文虹;陈书裕;官煜彬;王燕萍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研究观察网织红细胞参数、血小板参数及红细胞免疫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0月该院收治的61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同龄的61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人员的网织红细胞参数、血小板参数及红细胞免疫指标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不同肝功能分级者的检测水平。结果观察组的网织红细胞参数均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及协同肿瘤红细胞免疫花环率(ATER)、红细胞免疫黏附肿瘤细胞功能测定(RIT)、促肿瘤红细胞花环率(ETER)、直向肿瘤红细胞免疫花环率(DTER)均低于对照组,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大血小板比值(P‐LCR)及免疫黏附抑制因子(FEIR)则高于对照组,且肝功能分级C级者波动大于 A级和B级者,B级者则大于A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网织红细胞参数、血小板参数及红细胞免疫呈现异常的状态,且不同肝功能分级者的差异也较大。
作者:张雁;王志群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为临床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进行测定,同时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评价,观察和分析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血浆BNP水平随着NAHY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增加(P<0.05),两者呈正相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血浆BNP水平显著增高(P<0.05),两者呈负相关;血浆BNP水平随着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增加明显增(P<0.05)加,两者呈正相关。结论血浆BNP水平可特异、独立地反映左室功能变化,是心功能受损的重要敏感指标,与左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状态具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王霖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 T )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荧光分析技术对90例新生儿血清PC T进行检测。细菌学培养结果阳性、临床有发热感染症状符合细菌感染诊断的归为观察组(48例);细菌学培养结果为阴性、临床资料未显示有感染症状的归为对照组(42例)。记录同期检测的PC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计算各项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进行比较。结果 PCT灵敏度87.50%、特异度85.71%、阳性预测值(PPV)87.50%、阴性预测值(NPV)85.71%;CRP灵敏度81.25%、特异度83.33%、PPV 84.78%、NPV 79.54%;IL‐6灵敏度93.75%、特异度71.43%、PPV 78.95%、NPV 90.91%;WBC灵敏度68.75%、特异度57.14%、PPV 64.70%、NPV 61.53%。PCT、CRP、IL‐6、WBC用于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9、0.852、0.803、0.647。结论与其他感染性指标相比,PC T在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时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操作方法简便可行,能为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
作者:高原;邹琛;王欢;王宝平;张泓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用免疫抑制法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有时会出现结果异常升高但与临床症状不相符的现象,给临床医生的诊断造成了困惑。本文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报道如下。
作者:饶华春;卢海景;粘少硕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EB病毒的Rta蛋白抗体IgG(Rta/IgG)在珠海地区鼻咽癌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75例经病理检测确诊,但未经治疗的鼻咽癌患者纳入鼻咽癌组,100例体检健康者纳入健康对照组,肝癌组、胃癌组、肺癌组、淋巴瘤组、宫颈癌组各19例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Rta/IgG、EB病毒壳抗体(VCA/IgA )在各组被试中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鼻咽癌组患者Rta/IgG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癌组、胃癌组、肺癌组、淋巴瘤组、乳腺癌组、宫颈癌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血清中Rta/IgG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ta/IgG、VCA/IgA单独检测及 VCA/IgA 联合 Rta/IgG 检测对鼻咽癌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1.3%、89.3%、94.6%,特异度分别为93.0%、84.0%、80.0%。结论 Rta/IgG是鼻咽癌早期辅助诊断及筛查的可靠血清学指标,Rta/IgG的表达与鼻咽癌临床分期无关,Rta/IgG联合VCA/IgA检测提高了鼻咽癌的筛查和诊断灵敏度。
作者:许琴;郑水华;林素香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外周血染色体制备过程的改良。方法利用改良后外周血染色体培养技术对1170例外周血进行染色体制备。结果改良后所制备的染色体,其分散度、长度和带型都比常规实验室制备有了大幅度的改善。结论改良方法制备外周血染色体不仅大大节约工作时间和人力资源,而且更有利于发现染色体异常。
作者:庄建龙;王元白;庄倩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9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 M抗体检测结果及流行情况。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13240例医院门诊与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嗜肺军团菌1型(L P1)、肺炎支原体(M P )、Q 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PIV)9项病原体的IgM抗体。结果13240例患者血清IgM总阳性率为39.42%(5219/13240),MPIgM阳性率高,为21.90%;其次为IFB ,阳性率为13.70%;其他病原体,LP1、COX、CP、ADV、RSV、IFA、PIV的阳性率分别为1.54%、0.29%、0.34%、1.11%、0.17%、0.23、0.13%。5219例阳性样本中单一感染4363例(占83.60%),混合感染856例(16.40%),以M P+ IFB为主,占阳性例数的11.11%。M P Ig M抗体在小于18岁组中的阳性比例为59.94%,比18~50岁组的25.39%和大于50岁组的23.8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MP和病毒。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病原体的Ig M抗体可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莫伟平;张泳仪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了解血液发放到临床后护士对输注时间的掌握,探讨如何加强对血液质量控制。方法统计该院血库2013年全年的用血资料,选取符合条件的患者输血记录,对血液出库后临床滞留时间及输注时间进行调查统计,并将输血患者按输注类型分为单一成分输注者和多个成分输注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液出库到开始输注的间隔时间调查,在单一成分输者中输红细胞悬液者的64.47%,输新鲜冰冻血浆者的82.11%,输血小板患者的78.82%能够达到从出库到开始输注少于30 min的规定,而多个成分输注者明显差于单一成分输注者;血液从开始输注到输注完毕的时间间隔调查显示,输红细胞、血浆血小板患者均100%能达到4 h必须完成输注的规定,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护士取血后,不能完全在规范要求的时间内完成输注操作会影响输血安全。医院需要加强输血方面知识教育,以及强化护理人员对输血操作规范的执行监督,保障输血的质量安全。
作者:陈钰溪;张立川;刘建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胆红素对小鼠小胶质细胞系BV‐2表面分子Toll样受体4(TLR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细胞系,加入不同浓度的胆红素孵育1 h ,再加入脂多糖(L PS )刺激24 h ,收集小鼠细胞,提取RN A进行逆转录,利用TLR4的特异性引物进行DNA扩增,观察不同组别 TLR4 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 LPS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TLR4 mRNA的表达没有显著差异;而两者与4个不同浓度的胆红素干预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不同浓度的胆红素干预组两两比较小胶质细胞系BV‐2表面分子TLR4 mRNA的表达随着胆红素浓度的增高呈现逐渐降低趋势。结论胆红素可抑制BV‐2表面分子TLR4的表达,且随着胆红素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越明显。
作者:关小勇;李雪丽;陈华干;高干 刊期: 201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