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324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9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 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莫伟平;张泳仪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免疫球蛋白M, 间接免疫荧光法
摘要:目的:探讨9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 M抗体检测结果及流行情况。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13240例医院门诊与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嗜肺军团菌1型(L P1)、肺炎支原体(M P )、Q 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PIV)9项病原体的IgM抗体。结果13240例患者血清IgM总阳性率为39.42%(5219/13240),MPIgM阳性率高,为21.90%;其次为IFB ,阳性率为13.70%;其他病原体,LP1、COX、CP、ADV、RSV、IFA、PIV的阳性率分别为1.54%、0.29%、0.34%、1.11%、0.17%、0.23、0.13%。5219例阳性样本中单一感染4363例(占83.60%),混合感染856例(16.40%),以M P+ IFB为主,占阳性例数的11.11%。M P Ig M抗体在小于18岁组中的阳性比例为59.94%,比18~50岁组的25.39%和大于50岁组的23.8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MP和病毒。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病原体的Ig M抗体可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糖血脂的影响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将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采用齐拉西酮治疗的齐拉西酮组与采用利培酮治疗的利培酮组,共治疗8周,于基线水平(治疗前)、治疗第4周末和第8周末分别对患者的血糖、血脂进行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前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4、8周评分与基线评分比较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8周后,齐拉西酮组有效率为91.7%,利培酮组有效率为89.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齐拉西酮组治疗后血脂、血糖水平与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治疗后血脂、血糖水平增加明显,与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糖、血脂无明显影响,而利培酮可升高血糖、血脂,长期服用需注意其副作用。

    作者:李淇坪;赵敖;李辉腾;李春阳;黄再萍;许环宇;关洁萍;肖谭玲;张金花;傅展鸿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414例儿童肺炎衣原体IgM 和 EB病毒IgM 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儿童肺炎衣原体(C P )感染与EB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系统感染患儿中接受血清CP‐IgM和抗EB病毒衣壳抗原(EBV‐CA )IgM 抗体检测的414例患者检测结果。结果入选病例共414例,其中CP‐IgM阴性者321例,CP‐IgM可疑者42例,CP‐IgM阳性者51例,抗EBV‐CA IgM抗体阳性者81例,抗EBV‐CA IgM抗体可疑者57例,抗EBV‐CA IgM抗体阴性者276例。414例患儿的CP‐IgM与EBV‐CA IgM抗体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CP感染与EB病毒感染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朱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六西格玛度量在实验室性能评价和质量控制设计中的应用

    实验室在寻求对分析方法和仪器性能进行客观评价及比对。但是很少有方法可以在一个公平的条件下比较系统性能从而作出公平合理的比较。当前的评估方法是随意的,其依赖于不清晰的“当前技术水平”评估,或者更关注容易有形的效率指标,如速度、成本或易用性。在购买仪器的决策过程中常常忽视试验交付质量的分析目标和要求。而在这些方面,西格玛度量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作者:张路;王治国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乌司他丁对颅脑损伤患者肾功能及氧代谢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颅脑损伤患者肾功能及氧代谢的作用。方法选取于该院进行治疗的5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进行常规颅脑损伤治疗,25例)和观察组(进行常规颅脑损伤治疗加乌司他丁治疗,25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7、14 d的肾功能及氧代谢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7、14 d的肾功能及氧代谢相关指标均明显地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肾功能及氧代谢有较大作用。

    作者:唐西怀;樊凡;刘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特征。方法选择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的7项指标。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全血低切黏度(11.78±2.64)mPa·s、全血高切黏度(5.63±0.63)mPa·s、血浆黏度(2.43±0.22)mPa·s、红细胞凝集指数(2.44±1.02)、红细胞变形指数(0.79±0.04)、红细胞比积(52.43±.6.32)%、红细胞沉降率(8.67±5.41) m m/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检测患者血流变学对辅助诊断、治疗及转归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朱娜;孙丽婷;方海荣;库热西·玉努斯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临床成分血液出库及输注时间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血液发放到临床后护士对输注时间的掌握,探讨如何加强对血液质量控制。方法统计该院血库2013年全年的用血资料,选取符合条件的患者输血记录,对血液出库后临床滞留时间及输注时间进行调查统计,并将输血患者按输注类型分为单一成分输注者和多个成分输注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液出库到开始输注的间隔时间调查,在单一成分输者中输红细胞悬液者的64.47%,输新鲜冰冻血浆者的82.11%,输血小板患者的78.82%能够达到从出库到开始输注少于30 min的规定,而多个成分输注者明显差于单一成分输注者;血液从开始输注到输注完毕的时间间隔调查显示,输红细胞、血浆血小板患者均100%能达到4 h必须完成输注的规定,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护士取血后,不能完全在规范要求的时间内完成输注操作会影响输血安全。医院需要加强输血方面知识教育,以及强化护理人员对输血操作规范的执行监督,保障输血的质量安全。

    作者:陈钰溪;张立川;刘建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性病患者中淋球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了解遵义地区性病患者中淋球菌的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统计2013年6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该院性病门诊患者中淋球菌的感染率,以及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特征。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临床分离的淋球菌菌株对青霉素、阿奇霉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钠、四环素及环丙沙星的低抑菌浓度,同时检测菌株产β‐内酰胺酶情况。结果820例性病门诊患者中共检出65例淋球菌感染者,感染率为7.93%;药敏结果显示淋球菌对环丙沙星、四环素、青霉素有较高的耐药率;对阿奇霉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钠的敏感性较好。结论淋球菌仍然是造成该地区性病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中青年男性是淋球菌感染的高危群体,在该地区推荐采用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大观霉素单独或联合使用治疗淋球菌感染。

    作者:黄健;黄美容;黄洋;黄娅娅;於薇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血气分析中动脉血和中心静脉血电解质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血气分析中动脉血和中心静脉血电解质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拟行中心静脉穿刺和桡动脉穿刺的麻醉患者72例,在全身麻醉诱导后10 min分别抽取动脉血和中心静脉血,使用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对Na+、K+、Ca2+浓度的测定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动脉血中Na+:(138.81±2.40)mmol/L ,静脉血中Na+:(139.90±2.39) mmol/L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脉血中K+:(3.92±0.42)mmol/L ,静脉血中K+:(3.93±0.39)mmol/L ,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动脉血中Ca2+:(1.30±0.04)mmol/L ,静脉血中Ca2+:(1.32±0.05)mmol/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脉血和中心静脉脉血血气分析中测定的Na+、Ca2+的离子浓度有明显差异,中心静脉血浓度略高于动脉血,而K+的浓度无明显差异。

    作者:牟爱珍;李衍森;纪凡层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糖化清蛋白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糖尿病(DM )患病率逐年升高,持续性高血糖可促进DM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而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有效降低DM 并发症的发生率。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目前公认的血糖监控标准,可反映既往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与DM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相关。但是,HbA1c受到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寿命和血红蛋白变异体等因素的影响。糖化清蛋白(G A )是另一重要的血糖监控指标,因清蛋白(Alb)半衰期较短(约17 d),与血糖的结合速度比血红蛋白快,所以在短期血糖监控上较HbA1c更加敏感,可反映近2~3周血糖变化。本文将就GA的检测方法、参考区间、临床应用及与其他血糖监控指标的比较做一综述。

    作者:史德宝(综述);吕礼应(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Sysmex XE-5000检测浆膜腔积液的可比性研究

    目的:比较Sysmex XE‐5000血液分析仪体液模式及手工法使用改良牛鲍计数板对浆膜腔积液细胞进行检测的差异,分析这两种方法的可比性。方法随机取患者送检的浆膜腔积液液标本58份,在XE‐5000的体液模式下检测白细胞、红细胞及白细胞分类,对仪器法与手工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X E‐5000在总体标本检测中,白细胞、红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与手工法结果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 r=0.98,红细胞计数 r=0.52,单个核细胞 r=0.42,多个核细胞 r=0.58。白细胞数大于或等于20×106/L的标本检测中,各项目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白细胞计数 r=0.98,红细胞计数 r=0.62,单个核细胞 r=0.73,多个核细胞 r=0.73。白细胞数小于20×106/L的标本检测中,各项目的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白细胞计数 r=0.31,红细胞计数 r=0.99,单个核细胞 r=0.18,多个核细胞 r=0.50。在红细胞细胞数大于或等于1000×106/L 的标本检测中,各项目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相关性分析:白细胞计数 r=0.99,红细胞计数 r=0.46,单个核细胞 r=0.80,多个核细胞 r=0.80。在红细胞数小于1000×106/L的标本经检测中,各项目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性分析:白细胞计数r=0.97,红细胞计数 r=0.00,单个核细胞 r=0.07,多个核细胞 r=0.30。结论 XE‐5000血液分析仪体液模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特别是对于白细胞数较多的体液标本,可以部分代替人工镜检进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作者:贺端明;蓝惠森;江雁琼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多发性骨髓瘤检验的临床实习带教体会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 M )是浆细胞异常克隆性增生所致的一种恶性肿瘤。它的特点是以一种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包括IgA、IgG、IgM、IgE或IgD)或游离的单克隆性轻链(κ或λ)过度增生。常见的临床表现有骨痛、贫血、感染及出血性疾病等。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大多数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很多患者以骨病、肝病、肾病等继发病前来就诊,容易造成临床的漏诊及误诊,从而延误患者的诊断和治疗[1]。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主要依据是实验室检查,其中以 M 蛋白呈阳性、骨髓中异常浆细胞大于15%为临床诊断标准[2]。近年来MM的检验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为临床上的准确诊断、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了更多的实验室依据。做好MM 检验的实习带教工作,让学生把在校学到的 MM 检验的理论知识与临床的实践工作结合起来,既能更加牢固的掌握专业知识,也能把知识向实际工作能力转化,是临床实习带教的关键。现将MM检验实习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肖明锋;刘基铎;刘光平;袁晴;黎允诗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Rta/IgG在鼻咽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EB病毒的Rta蛋白抗体IgG(Rta/IgG)在珠海地区鼻咽癌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75例经病理检测确诊,但未经治疗的鼻咽癌患者纳入鼻咽癌组,100例体检健康者纳入健康对照组,肝癌组、胃癌组、肺癌组、淋巴瘤组、宫颈癌组各19例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Rta/IgG、EB病毒壳抗体(VCA/IgA )在各组被试中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鼻咽癌组患者Rta/IgG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癌组、胃癌组、肺癌组、淋巴瘤组、乳腺癌组、宫颈癌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血清中Rta/IgG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ta/IgG、VCA/IgA单独检测及 VCA/IgA 联合 Rta/IgG 检测对鼻咽癌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1.3%、89.3%、94.6%,特异度分别为93.0%、84.0%、80.0%。结论 Rta/IgG是鼻咽癌早期辅助诊断及筛查的可靠血清学指标,Rta/IgG的表达与鼻咽癌临床分期无关,Rta/IgG联合VCA/IgA检测提高了鼻咽癌的筛查和诊断灵敏度。

    作者:许琴;郑水华;林素香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美沙酮替代疗法患者 HIV、HCV 及梅毒螺旋体感染状况变化趋势的研究

    海洛因成瘾是目前中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吸毒人员作为高危群体,丙型肝炎(HCV)、梅毒螺旋体(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高感染率已有相关文献报道,但感染情况变化趋势研究报导较少。现将本市美沙酮替代疗法患者HIV、HCV及T P感染状况变化趋势本次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韦桂兰;黄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T 淋巴细胞亚群与炎性因子在评估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及预后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与炎性因子检测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 A )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AA患者作为AA组,并进一步分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A)组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组;同时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AA组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Th)Th1、Th17细胞百分率及 Th1/Th2、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Th2、Treg细胞百分率低于对照组(P<0.05);AAA组外周血 Th1、Th17细胞百分率及 Th1/Th2、Th17/Treg比例高于CAA组,Th2、Treg细胞水平低于CAA组(P<0.05)。AA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FN‐γ、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IL‐4、IL‐6、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AA 组血清中IL‐2、干扰素‐γ(IFN‐γ)、IL‐17水平高于CAA组,IL‐4、IL‐6、IL‐10水平低于CA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Hb)水平、PTL与 Th1、Th17细胞水平及IL‐2、IFN‐γ、IL‐17水平呈负相关,与Th2、Treg细胞水平及IL‐4、IL‐6、IL‐10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AA患者外周血中 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存在异常,而且与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何亚利;梁顺容;钟一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AM H性激素测定指导女性不孕症个体化诊疗

    日前,在天津召开的“2015年体外诊断新技术高峰论坛”上,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孙爱军教授深入剖析了抗缪勒管激素(AMH)检测在判断卵巢储备功能中的应用。国内首个全自动AMH检测--罗氏诊断Elecsys棆 AMH已于今年4月正式获批上市,将对女性不孕症个体化诊疗等生殖健康领域产生重要意义。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初诊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散点图参数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Sysmex XE‐2100检测外周血所得白细胞研究性参数对初诊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感染科门诊96例初诊乙型肝炎患者(观察组)和10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上述人群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如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淋巴细胞参数 Lymph‐Y、Lymph‐X ,中性粒细胞参数 Neut‐Y、Neut‐X ,记录检测结果并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Lymph‐X、Neut‐Y、Neut‐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BV‐DNA、HBsAg、AST、ALT、Lymph‐Y各检测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参数Lymph‐Y与 HBV‐DNA(r=0.160,P=0.026)和 HBsAg(r=0.149,P=0.037)均呈正相关。结论初诊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参数Lymph‐Y高于健康人群,可能是一个潜在的用于鉴别诊断的指标。

    作者:徐阳;张彦平;张磊;王香玲;王金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儿童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与血清总Ig E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与血清总Ig E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呼吸道九联检检测试剂盒(间接免疫荧光法)对1913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9项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的Ig M抗体检测,包括肺炎支原体(M P )、嗜肺军团菌(Lp)、Q热立克次体(QFR)、肺炎衣原体(CPn)、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Av)、乙型流感病毒(IBv)和副流感病毒(PIV)1、2和3型;同时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这些血清样本的总IgE水平。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13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检出有非典型病原体感染者991例(阳性组),无非典型病原体感染者922例(阴性组);阳性组以M P及M P合并其他病毒感染者为主,共650例(占65.59%)。阳性组患者血清总Ig 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MP感染患儿血清总IgE水平高于IBv、Adv及RSV感染者。在总IgE水平高于临床参考范围上限(100 kU/mL)的患者中,单纯MP感染者占31.29%,明显高于IgE低水平组(≤100 kU/mL)中的比例(21.30%);而单纯RSV感染者占1.88%,明显低于IgE低水平组中的比例(6.53%);单纯A dv感染者占3.13%,明显低于低水平组中的比例(6.53%)。结论在儿童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中以MP感染常见;MP感染者较非MP感染者血清总IgE水平更高。

    作者:刘宏景;窦敏;陈惠;陈瑾;潘秀军;沈立松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ALT 、AST 、GGT 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20例肝病患者作为患者组,66例健康体检合格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东芝120全自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其血清ALT、AST和GGT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组血清ALT、AST 和GGT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GT 在不同类型的肝脏疾病中均有明显升高(P<0.05),GGT/ALT在肝硬化,重症肝炎中有显著升高(P<0.05),在肝癌或肝癌转移患者中也明显升高(P<0.01)。结论血清 ALT、AST、GGT检测是协助诊断肝脏疾病的良好指标。

    作者:柳颖;林慧铭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E P14-A 3文件在试剂内源性抗体干扰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针对目前免疫试剂自身抗体干扰评估方法存在的不足,探讨一种新的评估方法。方法运用EP14‐A3方法,将在研试剂A和在研试剂B分别用对应参比试剂同时测定类风湿因子(R F )干扰样品与正常样品,通过临床样品方法学比对,观察干扰样品是否在正常样品戴明回归的95%单值置信区间内。结果在试剂A中,不同浓度水平的RF样品测值均已超出95%单值置信区间上限,表现为RF对试剂A的正干扰,说明在研试剂A抗RF干扰能力与参比试剂存在差异。在研试剂B中,RF样品测值均在95%单值置信区间以内,RF对试剂B的干扰不明显,说明在研试剂B抗 RF干扰能力与参比试剂相当。结论EP14‐A3文件的方法可用于直观评估免疫试剂抗内源性抗体干扰的能力。

    作者:张娟;韦清;刘君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同型半胱氨酸试剂携带污染对腺苷脱胺酶检测的干扰及对策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试剂携带污染对腺苷脱胺酶检测的干扰及对策。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单独测定10份相同混合血清的腺苷脱胺酶水平;先测定同型半胱氨酸项目后再测定腺苷脱胺酶水平,第2天、第3天继续测定相同混合血清的腺苷脱胺酶水平。结果测定同型半胱氨酸后再测定腺苷脱胺酶与单独测定腺苷脱胺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化分析仪检测顺序必须避免先测定同型半胱氨酸后再测定腺苷脱胺酶;在添加腺苷脱胺酶的R2试剂之前,不论什么项目,都用清水清洗试剂针2次,以消除试剂针携带造成的交叉污染。

    作者:牛新海;高小焕;殷菁华;束炜;张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