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气分析中动脉血和中心静脉血电解质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牟爱珍;李衍森;纪凡层

关键词:动脉血气分析, 静脉血气分析, 钠离子, 钾离子, 钙离子
摘要:目的:分析血气分析中动脉血和中心静脉血电解质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拟行中心静脉穿刺和桡动脉穿刺的麻醉患者72例,在全身麻醉诱导后10 min分别抽取动脉血和中心静脉血,使用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对Na+、K+、Ca2+浓度的测定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动脉血中Na+:(138.81±2.40)mmol/L ,静脉血中Na+:(139.90±2.39) mmol/L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脉血中K+:(3.92±0.42)mmol/L ,静脉血中K+:(3.93±0.39)mmol/L ,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动脉血中Ca2+:(1.30±0.04)mmol/L ,静脉血中Ca2+:(1.32±0.05)mmol/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脉血和中心静脉脉血血气分析中测定的Na+、Ca2+的离子浓度有明显差异,中心静脉血浓度略高于动脉血,而K+的浓度无明显差异。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性病患者中淋球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了解遵义地区性病患者中淋球菌的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统计2013年6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该院性病门诊患者中淋球菌的感染率,以及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特征。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临床分离的淋球菌菌株对青霉素、阿奇霉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钠、四环素及环丙沙星的低抑菌浓度,同时检测菌株产β‐内酰胺酶情况。结果820例性病门诊患者中共检出65例淋球菌感染者,感染率为7.93%;药敏结果显示淋球菌对环丙沙星、四环素、青霉素有较高的耐药率;对阿奇霉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钠的敏感性较好。结论淋球菌仍然是造成该地区性病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中青年男性是淋球菌感染的高危群体,在该地区推荐采用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大观霉素单独或联合使用治疗淋球菌感染。

    作者:黄健;黄美容;黄洋;黄娅娅;於薇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血液不合格标本的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形成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以求减少不合格标本,增强质量控制。方法分析2009~2011年的不合格血液标本,比较各年度的量及形成因素。结果按照不合格原因所占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凝血标本、溶血标本、用错容器、脂血、量少;年度总不合格标本量逐渐下降;相同因素导致的不合格标本量逐年下降;以9月、2月为不合格标本的高发期,不合格率分别为0.38%、0.42%。结论形成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多为人为因素,应加强培训管理。

    作者:王光;董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该院诊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按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49例,糖尿病肾病组49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9例纳入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微量清蛋白(mAlb)、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生化指标水平。结果对照组HbAlc、mAlb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他2组,单纯糖尿病组均低于糖尿病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 HbAlc、mAlb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他2组,单纯糖尿病组均明显低于糖尿病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患者CysC、β2‐MG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且分别明显高于BUN、Scr指标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CysC、β2‐MG阳性率明显高于BUN、Scr指标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C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较高,提示患者的糖尿病发展情况,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指导相关治疗方案。

    作者:王娴默;杨章元;明亮;谢良才;鲁锦志;肖林;李彦林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参考区间行业标准在汉族和维吾尔族人群中的适用性验证

    目的:应用汉族和维吾尔族(维族)体检对象血清TP、ALB、ALT、AST、ALP和GGT检测结果,验证参考区间行业标准(WS/T404.1‐2012及WS/T404.2‐2012)的临床适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进行乌鲁木齐团体健康体检的汉族和维族(20~79岁)血清TP、ALB、ALT、AST、ALP和GGT检测结果,依据Sta‐land建议的医学决定水平2剔除有明显异常的体检人群(GGT按其建议的参考上限两倍取值)。按照参考区间行业标准的分组,统计汉族和维族各项目检测结果P2.5~P97.5,并计算超出参考区间行业标准的例数所占比例。验证的判断标准:超出例数低于10%则通过验证。结果正态性检验结果表明汉族和维族参考个体各项目的统计数据均呈偏态分布。汉族和维族参考个体各项目检测结果P2.5~P97.5:TP(汉族65~81 g/L、维族64~81 g/L),ALB(汉族41~53 g/L、维族40~52 g/L),ALT男性(汉族9~51 U/L、维族9~53 U/L),ALT女性(汉族7~42 U/L、维族6~43 U/L),AST男性(汉族14~42 U/L、维族12~42 U/L),AST女性(汉族12~37 U/L、维族12~38 U/L ),A L P男性(汉族45~119 U/L、维族47~122 U/L ),A L P女性20~49岁(汉族35~95 U/L、维族40~104 U/L),ALP女性50~79岁(汉族43~131 U/L、维族51~132 U/L),GGT男性(汉族11~71 U/L、维族11~73 U/L),GGT女性(汉族8~54 U/L、维族7~55 U/L)。汉族男性、维族男性和女性参考个体血清AST检测结果在参考区间行业标准之外的比例略超出10%,但超出比例以低于A S T行业标准下限值的比例为主,其余项目的汉族和维族参考个体检测结果超出行业标准的比例均在10%以内。结论参考区间行业标准(WS/T404.1‐2012及WS/T404.2‐2012)适用于本实验室检测的汉族和维族人群。

    作者:邓朝晖;梁梦洁;宋颖博;宋雪;易卫东;鹿新红;张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T 淋巴细胞亚群与炎性因子在评估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及预后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与炎性因子检测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 A )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AA患者作为AA组,并进一步分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A)组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组;同时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AA组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Th)Th1、Th17细胞百分率及 Th1/Th2、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Th2、Treg细胞百分率低于对照组(P<0.05);AAA组外周血 Th1、Th17细胞百分率及 Th1/Th2、Th17/Treg比例高于CAA组,Th2、Treg细胞水平低于CAA组(P<0.05)。AA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FN‐γ、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IL‐4、IL‐6、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AA 组血清中IL‐2、干扰素‐γ(IFN‐γ)、IL‐17水平高于CAA组,IL‐4、IL‐6、IL‐10水平低于CA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Hb)水平、PTL与 Th1、Th17细胞水平及IL‐2、IFN‐γ、IL‐17水平呈负相关,与Th2、Treg细胞水平及IL‐4、IL‐6、IL‐10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AA患者外周血中 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存在异常,而且与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何亚利;梁顺容;钟一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产气荚膜梭茵致肱骨骨折伤口感染1例

    患者,男性,34岁,农民,因“车祸致左上臂外伤后疼痛、畸形、伤口出血、活动受限2h”入某中医院就诊。查体:体温:37.3℃,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5/80 mm Hg 。

    作者:姚立琼;张亚维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急诊发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 )检测在急诊发热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120例急诊发热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并同时检测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C反应蛋白(CRP),以细菌培养阳性作为细菌感染诊断的金标准。WBC、CRP、PCT分别以WBC>10.0×109/L,CRP>10mg/L,PCT>0.5μg/L判断为升高。结果73例患者细菌培养检出病原菌,47例未培养出病原细菌;63例患者PCT、WBC、CRP水平同时升高;2例患者WBC升高,PCT、CRP不升高;6例患者PCT升高,WBC、CRP不升高;4例患者PCT、CRP升高,WBC不升高;35例患者 PCT、WBC、CRP同时保持低水平。结论血清PC T水平可作为急诊发热患者细菌感染的辅助诊断指标。

    作者:蒋灵霓;唐丹维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网织红细胞参数、血小板参数及红细胞免疫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情况

    目的:研究观察网织红细胞参数、血小板参数及红细胞免疫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0月该院收治的61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同龄的61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人员的网织红细胞参数、血小板参数及红细胞免疫指标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不同肝功能分级者的检测水平。结果观察组的网织红细胞参数均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及协同肿瘤红细胞免疫花环率(ATER)、红细胞免疫黏附肿瘤细胞功能测定(RIT)、促肿瘤红细胞花环率(ETER)、直向肿瘤红细胞免疫花环率(DTER)均低于对照组,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大血小板比值(P‐LCR)及免疫黏附抑制因子(FEIR)则高于对照组,且肝功能分级C级者波动大于 A级和B级者,B级者则大于A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网织红细胞参数、血小板参数及红细胞免疫呈现异常的状态,且不同肝功能分级者的差异也较大。

    作者:张雁;王志群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MMP-9蛋白及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及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 M P‐9蛋白在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 T‐PCR)的方法检测组织中mRNA的表达。结果 MMP‐9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6%(39/56),在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为2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 mRNA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表达水平(灰度比值)分别为0.9142±0.1081、0.3794±0.042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9蛋白及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有可能作为判断乳腺癌浸润转移能力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刘海霞;聂新民;杨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集落刺激因子对化疗者血液白细胞介素-4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目的:探讨集落刺激因子(CSF)对化疗患者血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使用CSF前后、细菌感染组以及健康对照组静脉血浆中IL‐4和 TNF‐α的水平。结果化疗者使用CSF后可使血中IL‐4水平轻度升高,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细菌感染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使用CSF后可使化疗者血中TNF‐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同时也高于细菌感染组(P<0.05)。结论化疗者使用CSF后可明显地提高血液中TNF‐α的水平,这也是停用CSF后,外周血液中白细胞水平迅速下降的原因之一。

    作者:李庆端;林俊山;高凌云;叶少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6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该院6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85例健康者血液标本,用Sysmex CA7000Ⅲ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肝硬化患者与健康者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和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分析不同人群间各项指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与健康者比较,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PT、APTT、TT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和AT‐Ⅲ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增加,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PT、APTT、TT逐渐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和A T‐Ⅲ水平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凝血功能6项指标可准确地评价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对判断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和预后,以及指导其临床治疗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作者:徐向勇;镇慧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大肠埃希菌 sdiA 基因缺失株的建立

    目的:为研究 HSL信号分子对大肠埃希氏菌的影响而建立大肠埃希菌 sdiA基因缺失株。方法通过Red重组系统敲除大肠杆菌BW25113和SM10λpir的 sdiA基因,PCR测序鉴定;不同时间点检测A600值,绘制细菌生长曲线;荧光定量PCR检测csgD、csgB基因水平。结果 PCR测序结果经DNAman软件比对分析,与预想结果一致;与野生株相比,sdiA基因突变对细菌生长曲线无明显影响。结论成功建立BW25113、SM10λpir的 sdiA基因缺失株,为后续研究铜绿假单胞菌信号分子 HSL对大肠埃希菌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作者:伍彬宁;蔡壬辛;曾建明;鄂顺梅;李有强;叶大柠;鲁洋;陈茶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测试片法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片在检测临床细菌感染中的应用。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26种标准菌株测定测试片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测试片检测细菌的佳培养时间及储存稳定性进行实验。分离培养法细菌鉴定使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测试片法和分离培养法测定临床标本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片对纯菌检测灵敏度为1 CFU/mL ,与24种非目的菌无交叉反应,24 h完成测定,25℃条件存放2周无明显影响,使用测试片法检测临床标本结果与分离培养法一致。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片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单快速,在特殊条件下可用于检测临床标本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作者:韩善桥;赵晓航;石峰;史成和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乙肝表面抗原实验室检测方法的进展

    由乙型肝炎病毒(HBV )感染引起的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现已成为潜在威胁人类生命的全球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4年6月更新的数据显示,全球已有2.4亿人患慢性肝炎传染病,其中每年就有78万人死于由 HBV 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等肝脏疾病[1]。1992年,我国正式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有效降低了易感人群的数量,但由于我国是一个乙肝大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基数过大,防治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针对 HBV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多样,因而选择高效率、高质量的检测方法成为乙肝防治工作的重要前提。

    作者:刘杨(综述);彭道荣(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D-二聚体、NT-proBNP、MYO联合 hs-CRP诊断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D‐二聚体、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红蛋白(MYO)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对80例心肌梗死患者与8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D‐二聚体、NT‐proBNP、MYO与hs‐CRP水平进行定量检测,并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心肌梗死患者D‐二聚体、NT‐proBNP、MYO与hs‐CRP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二聚体、NT‐proBNP、MYO与hs‐CRP联合检测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谈艳芳;刘朝红;姜天华;袁成良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猩红热病原学监测分析

    目的:对2014年西城区猩红热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于监测医院诊断为猩红热和“链球菌感染/扁桃体炎/咽峡炎”的212例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病原体的分离培养鉴定。结果212例标本中,A群溶血性链球菌阳性率为21.2%(45/212)。发病人群以4~15岁为主,6~<8岁为高发年龄段,6~<7岁人群的阳性率高。发病高峰月份为5~6月。结论幼儿园和学校是猩红热的防控重点,应加强预防控制措施,避免暴发疫情。

    作者:李达;王森;苗芳;张晶波;王永全;杨青俊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同型半胱氨酸试剂携带污染对腺苷脱胺酶检测的干扰及对策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试剂携带污染对腺苷脱胺酶检测的干扰及对策。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单独测定10份相同混合血清的腺苷脱胺酶水平;先测定同型半胱氨酸项目后再测定腺苷脱胺酶水平,第2天、第3天继续测定相同混合血清的腺苷脱胺酶水平。结果测定同型半胱氨酸后再测定腺苷脱胺酶与单独测定腺苷脱胺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化分析仪检测顺序必须避免先测定同型半胱氨酸后再测定腺苷脱胺酶;在添加腺苷脱胺酶的R2试剂之前,不论什么项目,都用清水清洗试剂针2次,以消除试剂针携带造成的交叉污染。

    作者:牛新海;高小焕;殷菁华;束炜;张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Sysmex XE-5000检测浆膜腔积液的可比性研究

    目的:比较Sysmex XE‐5000血液分析仪体液模式及手工法使用改良牛鲍计数板对浆膜腔积液细胞进行检测的差异,分析这两种方法的可比性。方法随机取患者送检的浆膜腔积液液标本58份,在XE‐5000的体液模式下检测白细胞、红细胞及白细胞分类,对仪器法与手工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X E‐5000在总体标本检测中,白细胞、红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与手工法结果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 r=0.98,红细胞计数 r=0.52,单个核细胞 r=0.42,多个核细胞 r=0.58。白细胞数大于或等于20×106/L的标本检测中,各项目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白细胞计数 r=0.98,红细胞计数 r=0.62,单个核细胞 r=0.73,多个核细胞 r=0.73。白细胞数小于20×106/L的标本检测中,各项目的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白细胞计数 r=0.31,红细胞计数 r=0.99,单个核细胞 r=0.18,多个核细胞 r=0.50。在红细胞细胞数大于或等于1000×106/L 的标本检测中,各项目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相关性分析:白细胞计数 r=0.99,红细胞计数 r=0.46,单个核细胞 r=0.80,多个核细胞 r=0.80。在红细胞数小于1000×106/L的标本经检测中,各项目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性分析:白细胞计数r=0.97,红细胞计数 r=0.00,单个核细胞 r=0.07,多个核细胞 r=0.30。结论 XE‐5000血液分析仪体液模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特别是对于白细胞数较多的体液标本,可以部分代替人工镜检进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作者:贺端明;蓝惠森;江雁琼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布鲁菌病与其他菌属感染患者 PCT 、hs-CRP及白细胞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检测在布鲁菌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37例血培养阳性患者按感染菌属分为4组,并且检测PCT、hs‐CRP和白细胞,然后将检测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4组患者的PCT和hs‐CRP水平均升高,但布鲁氏菌组的升高程度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布鲁氏菌组的白细胞总数(WBC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和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均在正常范围内,而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升高检出率达80.0%。葡萄球菌组、肠杆菌组和链球菌组的WBC和NEUT高于布鲁氏菌组,LYMPH和MONO低于布鲁氏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hs‐CRP及白细胞检测可作为辅助布鲁菌病早期诊断的检测指标。

    作者:苏群志;唐荣德;李洁云;陈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医学参考实验室的计量学特性研究

    医学诊断及其治疗都依赖于临床检测指标的准确可靠。医学实验室的结果应可溯源至较高级别的参考物质和/或参考测量程序[1‐2]。参考实验室是指运行参考测量程序,提供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符合特定要求的测量结果的实验室[1]。按国际检验医学溯源性联合委员会(JCTLM )要求,参考实验室需符合以下3个条件[3‐4]:(1)采用JCTLM 公布的参考测量程序;(2)通过ISO17025与ISO15195认可;(3)定期参加参考实验室室间比对计划。

    作者:全灿;徐蓓;李红梅;史光华;吴佳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