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测试片法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韩善桥;赵晓航;石峰;史成和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 快速测试片, 细菌, 感染
摘要: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片在检测临床细菌感染中的应用。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26种标准菌株测定测试片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测试片检测细菌的佳培养时间及储存稳定性进行实验。分离培养法细菌鉴定使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测试片法和分离培养法测定临床标本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片对纯菌检测灵敏度为1 CFU/mL ,与24种非目的菌无交叉反应,24 h完成测定,25℃条件存放2周无明显影响,使用测试片法检测临床标本结果与分离培养法一致。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片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单快速,在特殊条件下可用于检测临床标本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特征。方法选择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的7项指标。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全血低切黏度(11.78±2.64)mPa·s、全血高切黏度(5.63±0.63)mPa·s、血浆黏度(2.43±0.22)mPa·s、红细胞凝集指数(2.44±1.02)、红细胞变形指数(0.79±0.04)、红细胞比积(52.43±.6.32)%、红细胞沉降率(8.67±5.41) m m/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检测患者血流变学对辅助诊断、治疗及转归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朱娜;孙丽婷;方海荣;库热西·玉努斯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高血脂高胆红素对IE-H PLC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干扰的评价

    目的:探讨高血脂和高胆红素对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IE‐HPLC)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干扰。方法将收集的新鲜EDTA‐K2抗凝全血标本分成4组:对照组(HbA1c<6.2%)、糖尿病组(HbA1c≥6.2%)、高血脂组(TG 3~20 mmol/L)、高胆红素组(TBIL 21~549μmol/L)。分别用硼酸盐亲和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法(AC‐HPLC)和IE‐HPLC检测 HbA1c。结果当HbA1c≤18.7%时IE‐HPLC检测 HbA1c相关系数 r=0.993;95%置信区间(95% CI)为-0.71~0.89;偏差(%)为-5.8%~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8)。当 HbA1c<16.3%时IE‐HPLC检测 HbA1c相关系数 r=0.997;95% CI为-0.31~0.67;偏差(%)为-5.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果无显著干扰;当% HbA1c为16.3~18.7时结果出现正偏倚。当TG≤20.78 mmol/L时IE‐HPLC检测 HbA1c结果相关系数 r=0.995;95% CI为-0.26~0.50;偏差(%)为-5.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果无显著干扰;当 TBIL≤549.3μmol/L对IE‐HPLC检测 HbA1c相关系数 r=0.990;95% CI为-0.08~0.63;偏差(%)为-1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当TBIL≤342.1μmol/L对IE‐HPLC检测HbA1c相关系数 r=0.994;95% CI为-0.09~0.50;偏差(%)为―5.5%~4.1%,结果无显著干扰;当 TBIL为380.7~549.3μmol/L时结果出现负偏倚。结论实验数据表明 IE‐HPLC检测 HbA1c有良好的抗脂血能力;当 TBIL ≤342.1μmol/L和HbA1c<16.3%对检测HbA1c无明显干扰能满足一般临床检测需求;当 HbA1c标本的 TG≥20.78 mmol/L、TBIL ≥342.1μmol/L、HbA1c≥16.3%临床工作者应结合患者本身情况选择更合适检测HbA1c的方法。

    作者:萧金丽;张秀明;徐胜男;索明环;徐全中;陈亚琼;吴剑杨;李曼;阚丽娟;温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心功能相关性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为临床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进行测定,同时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评价,观察和分析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血浆BNP水平随着NAHY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增加(P<0.05),两者呈正相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血浆BNP水平显著增高(P<0.05),两者呈负相关;血浆BNP水平随着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增加明显增(P<0.05)加,两者呈正相关。结论血浆BNP水平可特异、独立地反映左室功能变化,是心功能受损的重要敏感指标,与左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状态具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王霖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临床成分血液出库及输注时间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血液发放到临床后护士对输注时间的掌握,探讨如何加强对血液质量控制。方法统计该院血库2013年全年的用血资料,选取符合条件的患者输血记录,对血液出库后临床滞留时间及输注时间进行调查统计,并将输血患者按输注类型分为单一成分输注者和多个成分输注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液出库到开始输注的间隔时间调查,在单一成分输者中输红细胞悬液者的64.47%,输新鲜冰冻血浆者的82.11%,输血小板患者的78.82%能够达到从出库到开始输注少于30 min的规定,而多个成分输注者明显差于单一成分输注者;血液从开始输注到输注完毕的时间间隔调查显示,输红细胞、血浆血小板患者均100%能达到4 h必须完成输注的规定,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护士取血后,不能完全在规范要求的时间内完成输注操作会影响输血安全。医院需要加强输血方面知识教育,以及强化护理人员对输血操作规范的执行监督,保障输血的质量安全。

    作者:陈钰溪;张立川;刘建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32例,将血浆SOD≥129 U/mL的患者设为A组,血浆SOD<129 U/mL的患者设为B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各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C反应蛋白(CRP)、血栓素B2(TXB2)和血浆6‐酮‐前列环素F1a (6‐Keto‐PGF1a )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构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血肌酐(Cr)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脑卒中、细菌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比例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血压、2型糖尿病、恶性肿瘤的发生比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SOD降低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增加、CRP升高、TXB2升高、6‐Keto‐PGF1a降低、脑卒中、细菌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结论高龄、CRP升高、TXB2升高、6‐Keto‐PGF1a降低、脑卒中、细菌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是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SOD降低的影响因素。

    作者:朱晓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呼吸道感染苛养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

    目的:了解该院呼吸道感染苛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更好地服务临床,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从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共分离培养得到173株病原菌,选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 A PI鉴定系统进行鉴定;药敏试验使用K‐B法,选用英国Oxoid公司的M H琼脂、血琼脂平板和药敏纸片进行。结果在1374株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中分离出苛养菌173株,其中未发现对青霉素中介或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流感嗜血杆菌对四环素的敏感率达80%以上,然而对肺炎链球菌的耐药率则高达80%;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为100%;流感嗜血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敏感率为100%。结论对于苛养菌的感染,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有效提高治愈率。

    作者:杨晓波;周璐坤;张方琼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云南白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现象和血浆凝固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云南白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现象和血浆凝固能力的影响,以抗毒力为立足点探讨云南白药的新作用。方法取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29213)配制为0.5麦氏浊度单位(MCF)的菌液分别点种于含不同浓度云南白药的血琼脂平板中,37℃培养24 h后观察并测量溶血环直径。取不同浓度药液作用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配制成0.1MCF的菌液分别取20μL加于80μL的血浆中,37℃培养24h,观察凝固现象。结果4种浓度药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环的影响有明显差异(P<0.05),溶血环直径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对血浆的凝固作用影响不明显且没有规律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白药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和溶血能力,但对血浆凝固酶的作用不明显。

    作者:周湧;黄少隆;王杰敏;杨卫东;江俊兵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MMP-9蛋白及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及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 M P‐9蛋白在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 T‐PCR)的方法检测组织中mRNA的表达。结果 MMP‐9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6%(39/56),在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为2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 mRNA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表达水平(灰度比值)分别为0.9142±0.1081、0.3794±0.042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9蛋白及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有可能作为判断乳腺癌浸润转移能力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刘海霞;聂新民;杨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血清胱抑素C测定在慢性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在慢性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按照 K/DOQI指南及预先设定的标准,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由该院肾内科确诊为慢性肾病的患者(患者组)86例(男48例、女38例,年龄26~69岁),定量测定患者血清中Cys C、肌酐(Cr)、尿素氮(BUN)的浓度及阳性率,并将结果与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的血清Cys C、Cr、BUN的浓度水平高于对照组,而且血清Cys C异常检出率高于血清BUN、Cr。结论血清Cys C能准确、敏感地反映肾功能的损害,且其反映肾功能的变化不受许多肾外因素的干扰,是一种理想的反映慢性肾病的诊断指标。

    作者:杨云帆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美沙酮替代疗法患者 HIV、HCV 及梅毒螺旋体感染状况变化趋势的研究

    海洛因成瘾是目前中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吸毒人员作为高危群体,丙型肝炎(HCV)、梅毒螺旋体(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高感染率已有相关文献报道,但感染情况变化趋势研究报导较少。现将本市美沙酮替代疗法患者HIV、HCV及T P感染状况变化趋势本次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韦桂兰;黄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1324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9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 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9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 M抗体检测结果及流行情况。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13240例医院门诊与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嗜肺军团菌1型(L P1)、肺炎支原体(M P )、Q 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PIV)9项病原体的IgM抗体。结果13240例患者血清IgM总阳性率为39.42%(5219/13240),MPIgM阳性率高,为21.90%;其次为IFB ,阳性率为13.70%;其他病原体,LP1、COX、CP、ADV、RSV、IFA、PIV的阳性率分别为1.54%、0.29%、0.34%、1.11%、0.17%、0.23、0.13%。5219例阳性样本中单一感染4363例(占83.60%),混合感染856例(16.40%),以M P+ IFB为主,占阳性例数的11.11%。M P Ig M抗体在小于18岁组中的阳性比例为59.94%,比18~50岁组的25.39%和大于50岁组的23.8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MP和病毒。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病原体的Ig M抗体可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莫伟平;张泳仪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急诊发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 )检测在急诊发热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120例急诊发热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并同时检测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C反应蛋白(CRP),以细菌培养阳性作为细菌感染诊断的金标准。WBC、CRP、PCT分别以WBC>10.0×109/L,CRP>10mg/L,PCT>0.5μg/L判断为升高。结果73例患者细菌培养检出病原菌,47例未培养出病原细菌;63例患者PCT、WBC、CRP水平同时升高;2例患者WBC升高,PCT、CRP不升高;6例患者PCT升高,WBC、CRP不升高;4例患者PCT、CRP升高,WBC不升高;35例患者 PCT、WBC、CRP同时保持低水平。结论血清PC T水平可作为急诊发热患者细菌感染的辅助诊断指标。

    作者:蒋灵霓;唐丹维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CD44v2在膀胱及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CD44变异体(CD44v )2在膀胱及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在膀胱及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膀胱及尿路上皮癌患者70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从病理分期和临床分期两个方面对患者癌组织标本进行CD44v2表达情况的分析。另外,收集2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结果 CD44v2在正常膀胱黏膜上皮无阳性表达,拷贝数均小于1×102 co pies/m L。在70例膀胱及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2.9%(30/70),C t值均小于35,基因拷贝数均大于1×104 copies/mL。CD44v2的表达在膀胱及尿路上皮癌不同TNM分期和病理分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D44v2有助于膀胱及尿路上皮癌的早期评估。

    作者:刘小荣;王永翔;赵立明;赵小东;刘学军;任玉林;李少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外周血染色体制备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外周血染色体制备过程的改良。方法利用改良后外周血染色体培养技术对1170例外周血进行染色体制备。结果改良后所制备的染色体,其分散度、长度和带型都比常规实验室制备有了大幅度的改善。结论改良方法制备外周血染色体不仅大大节约工作时间和人力资源,而且更有利于发现染色体异常。

    作者:庄建龙;王元白;庄倩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系统性硬化症患者P M-S cl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并探讨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血清多发性肌炎‐硬化症(PM‐Scl)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2012年通过典型临床表现或皮肤病理活检确诊为SSc的315例住院患者,根据自身抗体谱表达不同,分为PM‐Scl抗体阳性(PM‐Scl+)组90例、Scl‐70抗体阳性(Scl‐70+)组70例、抗着丝点抗体阳性(ACA+)组75例和抗体阴性组80例,分析并比较各组患者皮肤及内脏损害严重程度。结果 PM‐Scl+组临床表现多样,肌炎发生率与其他3组比较较明显升高( P<0.05);Scl‐70+组内脏器官损害发生率比PM‐Scl+组高(均 P<0.05);ACA+组皮肤色素加深、雷诺现象、毛细血管扩张发生率比PM‐Scl+组高,而肺间质、心脏、肾脏损害发生率降低(均 P<0.05)。结论对SSc患者血清PM‐Scl抗体表达水平的分析,有助于加深临床医师对SSc常见自身抗体的理解,并作出正确的病情评估。

    作者:叶杨;高晓梅;杨南萍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糖化清蛋白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糖尿病(DM )患病率逐年升高,持续性高血糖可促进DM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而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有效降低DM 并发症的发生率。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目前公认的血糖监控标准,可反映既往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与DM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相关。但是,HbA1c受到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寿命和血红蛋白变异体等因素的影响。糖化清蛋白(G A )是另一重要的血糖监控指标,因清蛋白(Alb)半衰期较短(约17 d),与血糖的结合速度比血红蛋白快,所以在短期血糖监控上较HbA1c更加敏感,可反映近2~3周血糖变化。本文将就GA的检测方法、参考区间、临床应用及与其他血糖监控指标的比较做一综述。

    作者:史德宝(综述);吕礼应(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两种生化检测系统8项测定结果的比对和偏倚分析

    目的:通过对实验室同一检测项目在不同检测系统间结果比对和偏倚评估。探讨不同检测系统对同一检测项目的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以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为参比系统,Beckman AU5800为试验系统,检测40例患者血清8项生化项目,计算试验系统(Y )与参比系统(X )之间的相关系数,直线回归方程和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相对偏差。并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能力验证规则(CLIA′88)允许总误差1/2作为标准,判断两检测系统之间的可比性和临床接受可接受性。结果两个不同的生化检测系统对8项生化项目的检测结果相关项良好( r2≥0.95,P<0.01)。计算项目在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相对偏差,不同生化项目在各自的医学决定水平相对偏差均小于1/2CLIA′88规定的总误差的1/2,可被临床接受。结论试验系统和参比系统8项生化项目测定结果相关性良好,两个检测系统的相对偏差可被临床接受。

    作者:李翠芬;董志鹏;位冒冒;李素彦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医学参考实验室的计量学特性研究

    医学诊断及其治疗都依赖于临床检测指标的准确可靠。医学实验室的结果应可溯源至较高级别的参考物质和/或参考测量程序[1‐2]。参考实验室是指运行参考测量程序,提供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符合特定要求的测量结果的实验室[1]。按国际检验医学溯源性联合委员会(JCTLM )要求,参考实验室需符合以下3个条件[3‐4]:(1)采用JCTLM 公布的参考测量程序;(2)通过ISO17025与ISO15195认可;(3)定期参加参考实验室室间比对计划。

    作者:全灿;徐蓓;李红梅;史光华;吴佳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乌司他丁对颅脑损伤患者肾功能及氧代谢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颅脑损伤患者肾功能及氧代谢的作用。方法选取于该院进行治疗的5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进行常规颅脑损伤治疗,25例)和观察组(进行常规颅脑损伤治疗加乌司他丁治疗,25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7、14 d的肾功能及氧代谢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7、14 d的肾功能及氧代谢相关指标均明显地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肾功能及氧代谢有较大作用。

    作者:唐西怀;樊凡;刘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血气分析中动脉血和中心静脉血电解质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血气分析中动脉血和中心静脉血电解质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拟行中心静脉穿刺和桡动脉穿刺的麻醉患者72例,在全身麻醉诱导后10 min分别抽取动脉血和中心静脉血,使用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对Na+、K+、Ca2+浓度的测定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动脉血中Na+:(138.81±2.40)mmol/L ,静脉血中Na+:(139.90±2.39) mmol/L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脉血中K+:(3.92±0.42)mmol/L ,静脉血中K+:(3.93±0.39)mmol/L ,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动脉血中Ca2+:(1.30±0.04)mmol/L ,静脉血中Ca2+:(1.32±0.05)mmol/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脉血和中心静脉脉血血气分析中测定的Na+、Ca2+的离子浓度有明显差异,中心静脉血浓度略高于动脉血,而K+的浓度无明显差异。

    作者:牟爱珍;李衍森;纪凡层 刊期: 2015年第17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