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金丽;张秀明;徐胜男;索明环;徐全中;陈亚琼;吴剑杨;李曼;阚丽娟;温冬梅
目的:了解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患者下呼吸道痰液标本与护士留取标本洗手后手表标本主要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相关性。方法收集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7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下呼吸道痰液标本及护士留取标本洗手后的手表标本,送微生物实验室分离培养病原菌并进行细菌鉴定,鉴定结果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388份标本,其中痰液标本194份,护士手表标本194份。共分离得到病原菌63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G -菌)452株(71.41%),革兰阳性(G+)菌134株(21.17%),真菌47株(7.42%)。引起下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排前5位的G-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2.16%)、鲍曼不动杆菌(9.63%)、肺炎克雷伯菌(7.1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5.21%)、大肠埃希菌(4.89%);主要G+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79%)、金黄色葡萄球菌(2.36%);真菌主要是白假丝酵母菌(4.24%)。护士手表分离细菌所占比例排前5位的G-菌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6.79%)、鲍曼不动杆菌(5.84%)、大肠埃希菌(4.91%)、肺炎克雷佰菌(3.9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79%);主要G+菌主要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74%)、金黄色葡萄球菌(2.36%);真菌主要是白假丝酵母菌(3.00%)。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患者,存在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强化护士手卫生管理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的遵守。
作者:邹玉珍;余艳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对喹诺酮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经诱变后耐药质粒基因的变化。方法收集该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从各种合格临床标本培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共31例,将其中16例用K‐B药敏试验证明对喹诺酮敏感的细菌作为研究对象。挑选环丙沙星药敏纸片敏感圈外生长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连续转种诱变,直至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产生耐药。对新产生耐药性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质粒转化、提取质粒并确定其耐药质粒的存在,通过PCR扩增、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获得的耐药质粒类型。结果16例对喹诺酮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在喹诺酮诱变下连续转种第9次以后有2例发生突变产生qnrS耐药质粒。结论抗菌药物在抑菌浓度附近使用,细菌容易突变产生耐药质粒基因。
作者:罗史科;刘鲜花;伍和;金娴;樊春卉;朱平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针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足三里穴前后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浆ET、CGRP、EGF的水平,用生化法测定NO水平。结果针刺足三里穴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浆ET及EGF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GRP和NO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7 d较针刺1 d ,各检测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导致患者ET、CGRP、EGF和NO水平变化且具有时间‐剂量效应。
作者:秦蔚;顾炳全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胆红素对小鼠小胶质细胞系BV‐2表面分子Toll样受体4(TLR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细胞系,加入不同浓度的胆红素孵育1 h ,再加入脂多糖(L PS )刺激24 h ,收集小鼠细胞,提取RN A进行逆转录,利用TLR4的特异性引物进行DNA扩增,观察不同组别 TLR4 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 LPS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TLR4 mRNA的表达没有显著差异;而两者与4个不同浓度的胆红素干预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不同浓度的胆红素干预组两两比较小胶质细胞系BV‐2表面分子TLR4 mRNA的表达随着胆红素浓度的增高呈现逐渐降低趋势。结论胆红素可抑制BV‐2表面分子TLR4的表达,且随着胆红素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越明显。
作者:关小勇;李雪丽;陈华干;高干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该院6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85例健康者血液标本,用Sysmex CA7000Ⅲ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肝硬化患者与健康者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和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分析不同人群间各项指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与健康者比较,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PT、APTT、TT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和AT‐Ⅲ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增加,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PT、APTT、TT逐渐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和A T‐Ⅲ水平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凝血功能6项指标可准确地评价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对判断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和预后,以及指导其临床治疗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作者:徐向勇;镇慧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及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 M P‐9蛋白在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 T‐PCR)的方法检测组织中mRNA的表达。结果 MMP‐9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6%(39/56),在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为2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 mRNA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表达水平(灰度比值)分别为0.9142±0.1081、0.3794±0.042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9蛋白及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有可能作为判断乳腺癌浸润转移能力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刘海霞;聂新民;杨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临床儿童肺炎衣原体(C P )感染与EB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系统感染患儿中接受血清CP‐IgM和抗EB病毒衣壳抗原(EBV‐CA )IgM 抗体检测的414例患者检测结果。结果入选病例共414例,其中CP‐IgM阴性者321例,CP‐IgM可疑者42例,CP‐IgM阳性者51例,抗EBV‐CA IgM抗体阳性者81例,抗EBV‐CA IgM抗体可疑者57例,抗EBV‐CA IgM抗体阴性者276例。414例患儿的CP‐IgM与EBV‐CA IgM抗体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CP感染与EB病毒感染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朱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高血脂和高胆红素对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IE‐HPLC)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干扰。方法将收集的新鲜EDTA‐K2抗凝全血标本分成4组:对照组(HbA1c<6.2%)、糖尿病组(HbA1c≥6.2%)、高血脂组(TG 3~20 mmol/L)、高胆红素组(TBIL 21~549μmol/L)。分别用硼酸盐亲和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法(AC‐HPLC)和IE‐HPLC检测 HbA1c。结果当HbA1c≤18.7%时IE‐HPLC检测 HbA1c相关系数 r=0.993;95%置信区间(95% CI)为-0.71~0.89;偏差(%)为-5.8%~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8)。当 HbA1c<16.3%时IE‐HPLC检测 HbA1c相关系数 r=0.997;95% CI为-0.31~0.67;偏差(%)为-5.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果无显著干扰;当% HbA1c为16.3~18.7时结果出现正偏倚。当TG≤20.78 mmol/L时IE‐HPLC检测 HbA1c结果相关系数 r=0.995;95% CI为-0.26~0.50;偏差(%)为-5.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果无显著干扰;当 TBIL≤549.3μmol/L对IE‐HPLC检测 HbA1c相关系数 r=0.990;95% CI为-0.08~0.63;偏差(%)为-1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当TBIL≤342.1μmol/L对IE‐HPLC检测HbA1c相关系数 r=0.994;95% CI为-0.09~0.50;偏差(%)为―5.5%~4.1%,结果无显著干扰;当 TBIL为380.7~549.3μmol/L时结果出现负偏倚。结论实验数据表明 IE‐HPLC检测 HbA1c有良好的抗脂血能力;当 TBIL ≤342.1μmol/L和HbA1c<16.3%对检测HbA1c无明显干扰能满足一般临床检测需求;当 HbA1c标本的 TG≥20.78 mmol/L、TBIL ≥342.1μmol/L、HbA1c≥16.3%临床工作者应结合患者本身情况选择更合适检测HbA1c的方法。
作者:萧金丽;张秀明;徐胜男;索明环;徐全中;陈亚琼;吴剑杨;李曼;阚丽娟;温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糖尿病(DM )患病率逐年升高,持续性高血糖可促进DM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而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有效降低DM 并发症的发生率。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目前公认的血糖监控标准,可反映既往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与DM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相关。但是,HbA1c受到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寿命和血红蛋白变异体等因素的影响。糖化清蛋白(G A )是另一重要的血糖监控指标,因清蛋白(Alb)半衰期较短(约17 d),与血糖的结合速度比血红蛋白快,所以在短期血糖监控上较HbA1c更加敏感,可反映近2~3周血糖变化。本文将就GA的检测方法、参考区间、临床应用及与其他血糖监控指标的比较做一综述。
作者:史德宝(综述);吕礼应(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将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采用齐拉西酮治疗的齐拉西酮组与采用利培酮治疗的利培酮组,共治疗8周,于基线水平(治疗前)、治疗第4周末和第8周末分别对患者的血糖、血脂进行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前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4、8周评分与基线评分比较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8周后,齐拉西酮组有效率为91.7%,利培酮组有效率为89.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齐拉西酮组治疗后血脂、血糖水平与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治疗后血脂、血糖水平增加明显,与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糖、血脂无明显影响,而利培酮可升高血糖、血脂,长期服用需注意其副作用。
作者:李淇坪;赵敖;李辉腾;李春阳;黄再萍;许环宇;关洁萍;肖谭玲;张金花;傅展鸿 刊期: 2015年第17期
医学诊断及其治疗都依赖于临床检测指标的准确可靠。医学实验室的结果应可溯源至较高级别的参考物质和/或参考测量程序[1‐2]。参考实验室是指运行参考测量程序,提供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符合特定要求的测量结果的实验室[1]。按国际检验医学溯源性联合委员会(JCTLM )要求,参考实验室需符合以下3个条件[3‐4]:(1)采用JCTLM 公布的参考测量程序;(2)通过ISO17025与ISO15195认可;(3)定期参加参考实验室室间比对计划。
作者:全灿;徐蓓;李红梅;史光华;吴佳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20例肝病患者作为患者组,66例健康体检合格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东芝120全自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其血清ALT、AST和GGT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组血清ALT、AST 和GGT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GT 在不同类型的肝脏疾病中均有明显升高(P<0.05),GGT/ALT在肝硬化,重症肝炎中有显著升高(P<0.05),在肝癌或肝癌转移患者中也明显升高(P<0.01)。结论血清 ALT、AST、GGT检测是协助诊断肝脏疾病的良好指标。
作者:柳颖;林慧铭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用免疫抑制法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有时会出现结果异常升高但与临床症状不相符的现象,给临床医生的诊断造成了困惑。本文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报道如下。
作者:饶华春;卢海景;粘少硕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率与性别、年龄、职业及学历的相关性,并统计ALT不合格率逐年的变化趋势,为更好地开展无偿献血工作提供相应依据。方法对无偿献血者的ALT检测结果按年度、职业、性别、年龄和学历方面进行统计,并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结果经统计分析,各组结果均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P<0.01)。2005~2013年间A L T不合格率以25~<35岁年龄段献血人群高,男性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女性,职业以公务员高,学生低,“其他”学历人群不合格率低。结论加强对献血者的宣传和征询,增加献血前必要的筛查,可降低ALT不合格率,杜绝不必要的血液浪费。
作者:姜蓓蓓;周军兵 刊期: 2015年第17期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 M )是浆细胞异常克隆性增生所致的一种恶性肿瘤。它的特点是以一种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包括IgA、IgG、IgM、IgE或IgD)或游离的单克隆性轻链(κ或λ)过度增生。常见的临床表现有骨痛、贫血、感染及出血性疾病等。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大多数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很多患者以骨病、肝病、肾病等继发病前来就诊,容易造成临床的漏诊及误诊,从而延误患者的诊断和治疗[1]。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主要依据是实验室检查,其中以 M 蛋白呈阳性、骨髓中异常浆细胞大于15%为临床诊断标准[2]。近年来MM的检验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为临床上的准确诊断、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了更多的实验室依据。做好MM 检验的实习带教工作,让学生把在校学到的 MM 检验的理论知识与临床的实践工作结合起来,既能更加牢固的掌握专业知识,也能把知识向实际工作能力转化,是临床实习带教的关键。现将MM检验实习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肖明锋;刘基铎;刘光平;袁晴;黎允诗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评价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查作为筛选尿路感染指标的可行性。方法收集门诊及住院患者标本191例,先做尿培养,用余下的尿液做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查,以细菌培养结果为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求出白细胞和细菌计数对尿路感染的诊断阈值,并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假阴性/假阳性率和阴/阳性预测值。结果尿细菌培养阳性的标本占39.7%,其中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的诊断阈值,细菌计数为1024.5个/微升,白细胞计数为135.8个/微升。白细胞和细菌计数联合测定对尿路感染检查的佳灵敏度为62.5%、特异度为98.1%、阳性预测值为95.7%、阴性预测值为79.6%、假阳性率为1.9%、假阴性率为37.5%、准确率为83.8%。结论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联合白细胞计数可作为泌尿系统感染的一项快速筛查指标,可筛除大部分阴性结果,尤其对细菌培养阳性结果的预测性较高,但仍然不可替代定量细菌培养。
作者:李静芳;文丽;周友全;郭凤丽;杨丽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 )测定在早期肾脏功能损害时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了58例早期肾脏功能损害患者(患者组)和15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脂蛋白(a )值,两组间结果比较用 t检验。结果患者组血清脂蛋白(a )水平为(321.82±181.97)mg/L ;对照组血清脂蛋白(a)水平为(44.11±40.64)mg/L ,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脂蛋白(a )对早期肾病诊断的阳性率为66%。结论脂蛋白(a )的检测可以作为早期肾脏功能损害诊断的一个可靠指标。
作者:王衍晶;张翠玲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血清多发性肌炎‐硬化症(PM‐Scl)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2012年通过典型临床表现或皮肤病理活检确诊为SSc的315例住院患者,根据自身抗体谱表达不同,分为PM‐Scl抗体阳性(PM‐Scl+)组90例、Scl‐70抗体阳性(Scl‐70+)组70例、抗着丝点抗体阳性(ACA+)组75例和抗体阴性组80例,分析并比较各组患者皮肤及内脏损害严重程度。结果 PM‐Scl+组临床表现多样,肌炎发生率与其他3组比较较明显升高( P<0.05);Scl‐70+组内脏器官损害发生率比PM‐Scl+组高(均 P<0.05);ACA+组皮肤色素加深、雷诺现象、毛细血管扩张发生率比PM‐Scl+组高,而肺间质、心脏、肾脏损害发生率降低(均 P<0.05)。结论对SSc患者血清PM‐Scl抗体表达水平的分析,有助于加深临床医师对SSc常见自身抗体的理解,并作出正确的病情评估。
作者:叶杨;高晓梅;杨南萍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试剂携带污染对腺苷脱胺酶检测的干扰及对策。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单独测定10份相同混合血清的腺苷脱胺酶水平;先测定同型半胱氨酸项目后再测定腺苷脱胺酶水平,第2天、第3天继续测定相同混合血清的腺苷脱胺酶水平。结果测定同型半胱氨酸后再测定腺苷脱胺酶与单独测定腺苷脱胺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化分析仪检测顺序必须避免先测定同型半胱氨酸后再测定腺苷脱胺酶;在添加腺苷脱胺酶的R2试剂之前,不论什么项目,都用清水清洗试剂针2次,以消除试剂针携带造成的交叉污染。
作者:牛新海;高小焕;殷菁华;束炜;张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了解血液发放到临床后护士对输注时间的掌握,探讨如何加强对血液质量控制。方法统计该院血库2013年全年的用血资料,选取符合条件的患者输血记录,对血液出库后临床滞留时间及输注时间进行调查统计,并将输血患者按输注类型分为单一成分输注者和多个成分输注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液出库到开始输注的间隔时间调查,在单一成分输者中输红细胞悬液者的64.47%,输新鲜冰冻血浆者的82.11%,输血小板患者的78.82%能够达到从出库到开始输注少于30 min的规定,而多个成分输注者明显差于单一成分输注者;血液从开始输注到输注完毕的时间间隔调查显示,输红细胞、血浆血小板患者均100%能达到4 h必须完成输注的规定,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护士取血后,不能完全在规范要求的时间内完成输注操作会影响输血安全。医院需要加强输血方面知识教育,以及强化护理人员对输血操作规范的执行监督,保障输血的质量安全。
作者:陈钰溪;张立川;刘建峰 刊期: 201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