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灿;徐蓓;李红梅;史光华;吴佳佳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该院6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85例健康者血液标本,用Sysmex CA7000Ⅲ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肝硬化患者与健康者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和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分析不同人群间各项指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与健康者比较,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PT、APTT、TT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和AT‐Ⅲ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增加,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PT、APTT、TT逐渐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和A T‐Ⅲ水平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凝血功能6项指标可准确地评价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对判断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和预后,以及指导其临床治疗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作者:徐向勇;镇慧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儿童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与血清总Ig E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呼吸道九联检检测试剂盒(间接免疫荧光法)对1913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9项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的Ig M抗体检测,包括肺炎支原体(M P )、嗜肺军团菌(Lp)、Q热立克次体(QFR)、肺炎衣原体(CPn)、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Av)、乙型流感病毒(IBv)和副流感病毒(PIV)1、2和3型;同时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这些血清样本的总IgE水平。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13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检出有非典型病原体感染者991例(阳性组),无非典型病原体感染者922例(阴性组);阳性组以M P及M P合并其他病毒感染者为主,共650例(占65.59%)。阳性组患者血清总Ig 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MP感染患儿血清总IgE水平高于IBv、Adv及RSV感染者。在总IgE水平高于临床参考范围上限(100 kU/mL)的患者中,单纯MP感染者占31.29%,明显高于IgE低水平组(≤100 kU/mL)中的比例(21.30%);而单纯RSV感染者占1.88%,明显低于IgE低水平组中的比例(6.53%);单纯A dv感染者占3.13%,明显低于低水平组中的比例(6.53%)。结论在儿童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中以MP感染常见;MP感染者较非MP感染者血清总IgE水平更高。
作者:刘宏景;窦敏;陈惠;陈瑾;潘秀军;沈立松 刊期: 2015年第17期
海洛因成瘾是目前中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吸毒人员作为高危群体,丙型肝炎(HCV)、梅毒螺旋体(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高感染率已有相关文献报道,但感染情况变化趋势研究报导较少。现将本市美沙酮替代疗法患者HIV、HCV及T P感染状况变化趋势本次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韦桂兰;黄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孕中期血清学标志物二联筛查,对不同年龄段产妇胎儿唐氏综合征初筛的意义。方法对该地区2117例孕中期产妇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和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浓度的测定,结合孕妇的年龄、孕周等信息,利用专用数据软件处理数据评估风险,孕妇知情后对高风险产妇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并跟踪随访。结果20~<26岁、26~30岁、>30岁年龄组孕妇中唐氏综合征筛查阳性率分别为2.47%、5.50%、9.24%,真阳性1例,无假阴性结果。结论随着产妇年龄增加,血清二联筛查唐氏综合征的阳性率越来越高,对30岁以上的产妇,实施该项初筛实验更具意义,对唐氏综合征初筛结果高危的产妇,应给予恰当的结果解释。
作者:张蕾;姜润涵;李小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研究临产孕妇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预防产后出血或血栓形成。方法采用Compact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185例临产孕妇和100例健康非孕女性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 )、凝血酶原时间(PT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活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抗凝血酶Ⅲ(AT‐Ⅲ)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非孕女性比较,临产孕妇的APTT、PT、AT‐Ⅲ水平明显降低,FIB、D‐Di、FD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产孕妇进行凝血功能的检测,可早期发现凝血功能的异常,对预防产妇全身微血栓的发生,减少分娩时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平竹仙;王凡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血清多发性肌炎‐硬化症(PM‐Scl)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2012年通过典型临床表现或皮肤病理活检确诊为SSc的315例住院患者,根据自身抗体谱表达不同,分为PM‐Scl抗体阳性(PM‐Scl+)组90例、Scl‐70抗体阳性(Scl‐70+)组70例、抗着丝点抗体阳性(ACA+)组75例和抗体阴性组80例,分析并比较各组患者皮肤及内脏损害严重程度。结果 PM‐Scl+组临床表现多样,肌炎发生率与其他3组比较较明显升高( P<0.05);Scl‐70+组内脏器官损害发生率比PM‐Scl+组高(均 P<0.05);ACA+组皮肤色素加深、雷诺现象、毛细血管扩张发生率比PM‐Scl+组高,而肺间质、心脏、肾脏损害发生率降低(均 P<0.05)。结论对SSc患者血清PM‐Scl抗体表达水平的分析,有助于加深临床医师对SSc常见自身抗体的理解,并作出正确的病情评估。
作者:叶杨;高晓梅;杨南萍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对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在该市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在全市开展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应用研究,对参加孕检的女性同时进行艾滋病咨询检测,对确证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孕妇进行艾滋病母婴阻断:母亲及所生婴儿按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方案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安全助产和喂养指导等。结果5年全市孕妇平均艾滋病咨询检测率99.1%(176001/177738),检出 HIV抗体阳性孕妇269例,阳性率0.15%(269/176001)。通过卫生咨询,在告知艾滋病的危害及传播方式、预防措施后,确诊为艾滋病感染的孕妇后自愿选择终止妊娠的有67例,选择生育的有202例。将选择生育的202例孕妇纳入艾滋病母婴阻断系统管理,其中有192例按疗程足量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孕妇服药率为95.05%(192/202);活产婴儿202例,按疗程足量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192例,婴儿服药率95.05%(192/202);对出生婴儿满42 d和3个月时进行艾滋病早期诊断,检出阳性1例,检出率0.50%;已有118例出生满18个月婴儿进行 HIV抗体检测,未捡出 HIV抗体阳性者。结论在孕检女性中同时进行艾滋病咨询检测很有必要,对艾滋病孕妇及所生婴儿采取艾滋病母婴阻断综合性预防措施,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有效方法。
作者:何建英;覃玉英;谢世英;黄丹;陈世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了解血液流变学检测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的脑梗死疾病中的意义。方法对274例检测血液流变学的患者按疾病种类进行分组,分为糖尿病脑梗死组、非糖尿病脑梗死组及单纯2型糖尿病组,18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均做全血低、中、高切黏度与血浆黏度及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8项检查。各疾病组检测的结果分别与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糖尿病脑梗死组与非糖尿病脑梗死组及单纯2型糖尿病组进行比较。结果各疾病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8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糖尿病脑梗死组与非糖尿病脑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糖尿病脑梗死组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血液流变学检测可对脑梗死、糖尿病引起的慢性并发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的监测及预防、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钟莉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32例,将血浆SOD≥129 U/mL的患者设为A组,血浆SOD<129 U/mL的患者设为B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各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C反应蛋白(CRP)、血栓素B2(TXB2)和血浆6‐酮‐前列环素F1a (6‐Keto‐PGF1a )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构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血肌酐(Cr)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脑卒中、细菌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比例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血压、2型糖尿病、恶性肿瘤的发生比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SOD降低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增加、CRP升高、TXB2升高、6‐Keto‐PGF1a降低、脑卒中、细菌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结论高龄、CRP升高、TXB2升高、6‐Keto‐PGF1a降低、脑卒中、细菌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是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SOD降低的影响因素。
作者:朱晓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医学诊断及其治疗都依赖于临床检测指标的准确可靠。医学实验室的结果应可溯源至较高级别的参考物质和/或参考测量程序[1‐2]。参考实验室是指运行参考测量程序,提供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符合特定要求的测量结果的实验室[1]。按国际检验医学溯源性联合委员会(JCTLM )要求,参考实验室需符合以下3个条件[3‐4]:(1)采用JCTLM 公布的参考测量程序;(2)通过ISO17025与ISO15195认可;(3)定期参加参考实验室室间比对计划。
作者:全灿;徐蓓;李红梅;史光华;吴佳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试剂携带污染对腺苷脱胺酶检测的干扰及对策。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单独测定10份相同混合血清的腺苷脱胺酶水平;先测定同型半胱氨酸项目后再测定腺苷脱胺酶水平,第2天、第3天继续测定相同混合血清的腺苷脱胺酶水平。结果测定同型半胱氨酸后再测定腺苷脱胺酶与单独测定腺苷脱胺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化分析仪检测顺序必须避免先测定同型半胱氨酸后再测定腺苷脱胺酶;在添加腺苷脱胺酶的R2试剂之前,不论什么项目,都用清水清洗试剂针2次,以消除试剂针携带造成的交叉污染。
作者:牛新海;高小焕;殷菁华;束炜;张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通过联合应用固体和液体培养方法,探讨其在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液体与固体培养法对临床340例疑似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液体培养法阳性率为52.1%,其中单纯Uu感染42.4%,单纯Mh感染2.6%,混合Uu+Mh感染为7.1%。固体培养法阳性率为43.5%,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实验显示对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为敏感。结论两种培养方法联合检测,能够准确鉴定与培养 Uu与Mh ,同时能够排除由于细菌污染所导致单纯液体培养中产生的假阳性现象。
作者:代莉;吴鸿君;司志霖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临床儿童肺炎衣原体(C P )感染与EB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系统感染患儿中接受血清CP‐IgM和抗EB病毒衣壳抗原(EBV‐CA )IgM 抗体检测的414例患者检测结果。结果入选病例共414例,其中CP‐IgM阴性者321例,CP‐IgM可疑者42例,CP‐IgM阳性者51例,抗EBV‐CA IgM抗体阳性者81例,抗EBV‐CA IgM抗体可疑者57例,抗EBV‐CA IgM抗体阴性者276例。414例患儿的CP‐IgM与EBV‐CA IgM抗体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CP感染与EB病毒感染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朱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Sysmex XE‐2100检测外周血所得白细胞研究性参数对初诊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感染科门诊96例初诊乙型肝炎患者(观察组)和10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上述人群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如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淋巴细胞参数 Lymph‐Y、Lymph‐X ,中性粒细胞参数 Neut‐Y、Neut‐X ,记录检测结果并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Lymph‐X、Neut‐Y、Neut‐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BV‐DNA、HBsAg、AST、ALT、Lymph‐Y各检测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参数Lymph‐Y与 HBV‐DNA(r=0.160,P=0.026)和 HBsAg(r=0.149,P=0.037)均呈正相关。结论初诊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参数Lymph‐Y高于健康人群,可能是一个潜在的用于鉴别诊断的指标。
作者:徐阳;张彦平;张磊;王香玲;王金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颅脑损伤患者肾功能及氧代谢的作用。方法选取于该院进行治疗的5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进行常规颅脑损伤治疗,25例)和观察组(进行常规颅脑损伤治疗加乌司他丁治疗,25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7、14 d的肾功能及氧代谢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7、14 d的肾功能及氧代谢相关指标均明显地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肾功能及氧代谢有较大作用。
作者:唐西怀;樊凡;刘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针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足三里穴前后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浆ET、CGRP、EGF的水平,用生化法测定NO水平。结果针刺足三里穴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浆ET及EGF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GRP和NO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7 d较针刺1 d ,各检测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导致患者ET、CGRP、EGF和NO水平变化且具有时间‐剂量效应。
作者:秦蔚;顾炳全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EB病毒的Rta蛋白抗体IgG(Rta/IgG)在珠海地区鼻咽癌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75例经病理检测确诊,但未经治疗的鼻咽癌患者纳入鼻咽癌组,100例体检健康者纳入健康对照组,肝癌组、胃癌组、肺癌组、淋巴瘤组、宫颈癌组各19例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Rta/IgG、EB病毒壳抗体(VCA/IgA )在各组被试中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鼻咽癌组患者Rta/IgG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癌组、胃癌组、肺癌组、淋巴瘤组、乳腺癌组、宫颈癌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血清中Rta/IgG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ta/IgG、VCA/IgA单独检测及 VCA/IgA 联合 Rta/IgG 检测对鼻咽癌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1.3%、89.3%、94.6%,特异度分别为93.0%、84.0%、80.0%。结论 Rta/IgG是鼻咽癌早期辅助诊断及筛查的可靠血清学指标,Rta/IgG的表达与鼻咽癌临床分期无关,Rta/IgG联合VCA/IgA检测提高了鼻咽癌的筛查和诊断灵敏度。
作者:许琴;郑水华;林素香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该院诊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按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49例,糖尿病肾病组49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9例纳入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微量清蛋白(mAlb)、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生化指标水平。结果对照组HbAlc、mAlb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他2组,单纯糖尿病组均低于糖尿病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 HbAlc、mAlb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他2组,单纯糖尿病组均明显低于糖尿病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患者CysC、β2‐MG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且分别明显高于BUN、Scr指标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CysC、β2‐MG阳性率明显高于BUN、Scr指标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C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较高,提示患者的糖尿病发展情况,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指导相关治疗方案。
作者:王娴默;杨章元;明亮;谢良才;鲁锦志;肖林;李彦林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为临床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进行测定,同时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评价,观察和分析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血浆BNP水平随着NAHY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增加(P<0.05),两者呈正相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血浆BNP水平显著增高(P<0.05),两者呈负相关;血浆BNP水平随着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增加明显增(P<0.05)加,两者呈正相关。结论血浆BNP水平可特异、独立地反映左室功能变化,是心功能受损的重要敏感指标,与左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状态具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王霖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集落刺激因子(CSF)对化疗患者血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使用CSF前后、细菌感染组以及健康对照组静脉血浆中IL‐4和 TNF‐α的水平。结果化疗者使用CSF后可使血中IL‐4水平轻度升高,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细菌感染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使用CSF后可使化疗者血中TNF‐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同时也高于细菌感染组(P<0.05)。结论化疗者使用CSF后可明显地提高血液中TNF‐α的水平,这也是停用CSF后,外周血液中白细胞水平迅速下降的原因之一。
作者:李庆端;林俊山;高凌云;叶少毅 刊期: 201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