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元
目的:了解石家庄地区机关企事业人群空腹血糖受损(IFG)情况,为糖尿病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在该院参与体检的石家庄地区机关企事业职工109083例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9083例体检人员中, IFG 人群占14.61%,男性中占16.61%,女性中占10.23%。男性 IFG 构成比由18~<21岁组的3.51%,随着年龄增加,71~<76岁组达到峰值30.44%,然后稍降。而女性 IFG 比例由18~<21岁组的1.55%,随着年龄增加,至51~<56岁组达到第1次峰值20.27%,56~<61岁组下降后,再快速上升,至76~<81岁组达到第2次峰值31.74%,然后稍降。结论IFG 率男性高于女性。IFG 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在一定年龄(70岁以上)达到高峰后相对稳定。
作者:张立;魏文志;侯天文;刘晓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建立健康人群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参考范围。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技术对1067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清 Hcy 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以性别、年龄、民族分组进行比较以确定参考范围。结果检测结果呈偏态分布,以百分位数法(P≤95%)统计计算 Hcy 的参考范围,≥50岁男性参考范围为小于或等于27.42μmol/L,<50岁男性为小于或等于25.07μmol/L,女性为小于或等于19.09μmol/L。结论参考范围与性别、年龄有关,与民族无关,应按性别和年龄分组建立 Hcy 的参考范围。
作者:张学平;杜刚;许海峰;葛霞;宋永顺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高原低氧环境驻训人员外周血血细胞的变化,分析高原低氧环境对血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比较驻训人员在平原(平原组)、进驻高原(高原组)6个月后及久居高原人员的血细胞,分析高原低氧环境对血细胞的影响。结果进驻高原6个月后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都明显高于平原组和久居高原组(P <0.05),而平均红细胞容积明显低于平原组和久居高原组(P <0.05);高原组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绝对值也明显高于平原组(P <0.05),与久居高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高原组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也明显高于平原组(P <0.05)。结论高原低氧环境驻训人员血细胞指标明显升高,且血细胞变化与进驻高原海拔高度及进驻时间密切相关。
作者:王艳艳;吴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荆州市中医医院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为临床正确诊断,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1~12月953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病原菌344株,检出率36.0%。344株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中,菌群分布以革兰阴性菌居多,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分离率高,占55.5%。居第二位的是肠球菌属,占21.8%。其他病原菌如鲍曼不动杆菌(10.2%)、肺炎克雷伯菌(1.7%)、奇异变形杆菌(0.6%)、铜绿假单胞菌(0.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6%)、金黄色葡萄球菌(0.3%)、真菌(6.4%)均有检出。大肠埃希菌对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已超过70.0%,对一些酶抑制剂药物敏感性超过80.0%,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为0.0%。肠球菌属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有一定的耐药性,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福平的耐药率几乎为0.0%。结论荆州地区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是肠球菌属,病原菌耐药性高,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比例。
作者:祝艳;易金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总结2013年四川省儿童细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变化趋势,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了2013年全国耐药监测网中四川省的成员单位报告的儿童病原菌的感染数据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所有监测医院中全年共分离出22470株病原菌,引起儿童感染的常见病原微生物依次为: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属、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它莫拉菌。其中耐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17.7%和71.1%,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20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不敏感;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除头孢他啶以外的第三代头孢菌素以及氨苄西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较高,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都保持了很高的敏感率;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占3.9%;流感嗜血杆菌对除复方磺胺甲噁唑以外的抗菌药物都保持了较高的敏感性,卡它莫拉菌对除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以外的抗菌药物都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在2013年四川省儿童细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中,对青霉素不敏感的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革兰阳性菌,对头孢菌素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和苯唑西林耐药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值得特别关注。
作者:陈莉农;许健;赵崇晖;张俊;刘成桂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调查人群中人疱疹病毒(HHV),包括人巨细胞病毒(HCMV)、EB病毒(EBV)、HHV-6和 HHV-7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55例南京市无偿献血者的外周血标本,提取全血DNA,巢氏PCR扩增 HCMV、EBV、HHV-6和 HHV-7特异性序列,1%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结果55例献血者中 EBV、HCMV、HHV-6和 HHV-7的阳性感染率分别为50.9%、5.5%、49.1%和21.8%,并且存在多种病毒混合感染。结论 HHV筛查对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李明月;沈曦月;周帅;罗笛;巢嘉婧;冯纯;姚堃;冯东举;周锋;李凌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感染性疾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脓毒症是病死率较高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尽早诊断及治疗对提高脓毒症疗效及预后有重要的作用,所以现在临床面临的大挑战是如何尽早对脓毒症患者明确诊断。近年来肝素结合蛋白(HBP)被证实可以作为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之一[1],本文现对HBP 作一简要的综述。
作者:张扬;张慧(综述);马慧霞(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索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和血清类风湿因子(RF)的关系。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接受治疗的190例 HBV 感染患者纳入观察组,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均检测 RF、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V 乙型肝炎 e抗原(HBeAg)定量、HBV DNA 定量,对比2组的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中 RF 阳性率分别为4.0%、26.3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肝癌、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RF 阳性率分别为33.33%、30.00%、20.00%,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BeAg 阴性(16.67%)和阳性(30.77%)HBV 感染者的 RF 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BV DNA 阴性(28.57%)和 HBV DNA 阳性(23.53%)患者的 RF 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LT 异常(32.31%)和 ALT 正常(13.33%)患者的 RF 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HBV 感染的 RF 与患者的 ALT 水平、HBeAg 水平有关,检测 RF 的变化有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作者:唐敏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与基础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1]。实验室认可要求中明确指出受控文件可以任何适当的媒介保存,不限定为纸质保存。而国内外临床实验室的体系文件大部分仍采用纸质打印,耗费大量纸张,占用大量的空间,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不便于体系的管理,给文件控制带来诸多不便。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作者:巢薇;李星霖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该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ECO)与肺炎克雷伯菌(KPN)的临床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住院患者送检的标本进行分离培养,用 VITEK2 compat 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对产 ESBLs 的 ECO 和 KPN 进行表型确认试验,并对其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1576株 ECO 与 KPN 中共分离出306株产 ESBLs 菌株和343株多药耐药菌,检出率分别为19.4%和21.8%。576株 ECO 中分离出177株产 ESBLs 菌株和202株多药耐药菌,检出率分别为30.7%和35.1%,未检出泛耐药株,主要从尿液(39.5%)标本中检出,并主要来自于 ICU(37.3%)和外科(29.9%)病区。1000株 KPN 中分离出129株产 ESBLs 菌株,141株多药耐药菌和4株泛耐药菌,检出率分别为12.9%、14.1%和0.4%,主要从痰液(83.7%)标本中检出,并主要来自于 ICU(42.6%)和内科(29.5%)病区。ECO 的产 ESBLs 和多药耐药菌的检出率高于 KP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产 ESBLs 的 ECO 与 KPN 对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氨基糖苷类的阿米卡星和复方制剂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好,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基本上在50.0%以上。结论产 ESBLs 的 ECO 主要引起泌尿道感染,KPN 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产 ESBLs 的 ECO 与 KPN 检出率较高,且多药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应加强产 ESBLs 菌株的耐药监测,并依据药敏结果,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延缓细菌耐药情况的发生。
作者:马玲;叶扬;张敬治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应用淋巴细胞分层液提高血液病理细胞阳性检出率的研究价值。方法选取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33例、恶性肿瘤17例、红斑狼疮8例、疟原虫病7例为研究对象,其分离细胞涂片作为研究组,相同患者外周血(无分离有核细胞)染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种涂片阳性检出率。结果分离有核细胞研究组对 MDS、肿瘤细胞、狼疮细胞及疟原虫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与相同患者外周血对照组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淋巴细胞分层液富集阳性细胞效果明显,对 MDS、病理肿瘤细胞、寄生虫细胞、狼疮细胞的检出率有明显提高。
作者:罗俭权;龙振洪;冼少珍;吕镜雄;赵立忠;杨家诚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结核病是一种威胁人类公共卫生安全的传染性疾病,据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2002~2009年,全球平均每年有200万人左右死于结核病[1]。结核分枝杆菌(MTB)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MTB 感染人体后主要被巨噬细胞吞噬、清除或者通过凋亡机制被杀灭,那些未被清除的 MTB 可以长期潜伏在巨噬细胞内导致潜伏感染[2]。MTB 菌体成分是其主要的致病物质,通过其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终导致MTB 的清除、潜伏或者发病;其中 MTB 细胞壁脂蛋白可通过巨噬细胞膜上的多种结合蛋白参与调节巨噬细胞的多种信号通路,从而诱发对细胞凋亡的双向调节,这在结核病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 MTB 壁脂蛋白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白冰;梁宏洁;苏敏;刘旻雁;陈晋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与人工显微镜镜检白细胞分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该院100份住院及体检者全血标本,采用 Sysmex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高、中、低浓度白细胞标本进行白细胞分类,计算仪器法的批内、批间精密度,并与人工显微镜镜检白细胞分类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ysmex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批内及批间精密度均在允许范围内,且其白细胞分类结果与人工显微镜镜检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相关系数分别为0.9782、0.9095、0.8270、0.8686(P <0.05),但对嗜碱粒细胞的检测结果相关性差(P >0.05)。结论Sysmex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白细胞分类具有快速、准确以及重复性好的优点,适用于批量血液标本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筛查,但对于仪器有报警提示的血液标本则需要结合人工显微镜镜检,才能提高白细胞分类的准确性。
作者:蒋叙川;陈雅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了解该院葡萄球菌种类分布特征及耐甲氧西林菌株检出情况。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从各种标本中检出的葡萄球菌的种类组成及耐甲氧西林菌株情况。结果9年共分离到葡萄球菌3561株,由21个种及亚种组成,另有13株未鉴定到种。2005~2013年菌种组成呈递增趋势,2005年由5种组成,至2013年达到12种。各年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人型葡萄球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菌株检出率自2011年出现明显下降,从2010年的76.3%降至2013年的25.6%。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人型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菌株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菌株平均检出率较高,在70.0%左右保持稳定,各年有波动性变化。结论该院葡萄球菌菌种分布逐年复杂,提示条件致病葡萄球菌引起感染的机会增多,耐甲西林菌株检出率较高,临床应注意合理用药。
作者:卢赞;尹利民;刘德华;胡大春;钱净;伏改芬;王霞;赵红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颈部血管超声的检查报告,将不稳定性斑块患者86例纳入观察组,稳定性斑块患者64例纳入对照组,抽取2组患者外周血检测血胱抑素 C、同型半胱氨酸、血清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血清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分别为48.760、20.530、29.860、33.720,P <0.05);观察组患者的血胱抑素 C 和同型半胱氨酸间具有弱相关性(r =0.21,P =0.003);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胱抑素 C、同型半胱氨酸、血清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是造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胱抑素 C、同型半胱氨酸、血清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是出现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危险因素,而脑梗死的发生与斑块的稳定性有紧密的联系,所以控制上述高危因素是防治脑梗死的重点。
作者:罗国忠;贺海文;杨永成;吴晓鸿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婴幼儿无乳链球菌(GBS)的感染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感染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该院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3岁以下的婴幼儿临床送检标本进行分离和鉴定,对所分离的 GBS 以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分析耐药情况,同时用双纸片法(D 试验)检测其大环内酯类耐药表型。用Whonet5.6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检出93株 GBS,其中分离自7 d 以内的新生儿42株,分离自7 d 至小于3月的婴儿44株,分离自3月至3岁的幼儿7株,按照标本来源分布不同,其中50株来源于血标本,14株来源于脑脊液,11株来源于新生儿胃液,6株来源于呼吸道标本,其余分别来自中段尿(6株)、尿道外阴分泌物(4株)及伤口创面分泌物(2株)。对检出的93株 GBS 药敏结果显示,对青霉素、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敏感,对氧氟沙星中度敏感,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分别为82.8%、74.2%、55.9%、44.1%。D 试验阳性率(即诱导型耐药)为2.6%。结论临床医生重视婴幼儿 GBS 的检测可有效预防其危害性,实验室准确报告其药敏结果,对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择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作者:钟华敏;关小珊;谢永强;黄莲芬;黄钰君;刘海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以筛选理想的肿瘤标志物组合,提高胃癌早期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98例胃癌患者、10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 CA199、CA724、CEA 的水平,同时分析单个肿瘤标志物和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率的差异。结果胃癌组CA199、CA724、CEA 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A199+CA724明显高于2项单独检测阳性率,CA199+ CEA 明显高于 CEA 单独检测阳性率,CA724+ CEA 明显高于 CEA 单独检测阳性率,CA199+CA724+ CEA 联合检测胃癌阳性率明显高于3项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 CA199+CA724+ CEA 检测阳性率高。结论CA199、CA724、CEA 3项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检测。
作者:王伟红;郑婕;丁洪强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了解初治肺结核患者(包括痰涂片检测阴性、痰涂片检测阳性患者)及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血小板(PLT)、红细胞沉降率(ESR)及 C 反应蛋白(CRP)的特点,为临床工作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9中心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初治肺结核患者187例纳入初治肺结核组,其中痰涂片检测阳性患者41例,痰涂片检测阴性患者146例;肺部感染组100例;10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 WBC、NE、PLT、ESR 及 CRP 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初治肺结核组和肺部感染组 WBC、NE、ESR、PLT 和 CRP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初治肺结核组 WBC、NE、ESR 和 CRP 明显低于肺部感染组,PLT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初治肺结核组中,痰涂片检测阳性患者 WBC、NE、ESR、CRP 及 PLT 水平均明显高于痰涂片检测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初治肺结核患者和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 WBC、NE、ESR、PLT 和 CRP 都有一定特点,肺结核患者 PLT 明显高于肺部感染患者,临床工作中对这些检测指标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李娅;易富;缪春健;梁凯;何宇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男性不育症精子形态变化特征与病原体体感染的关系。方法对确诊为男性不育症的1351例患者的病原体、治疗转归、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51例患者的临床感染类型及治疗时间均不同,以病毒感染为主,其次是复合感染。不同感染类型患者的精子存活率、活动率均较低;精子缺陷率高;病毒、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头部畸形率较高;细菌感染以体、尾畸形率较高;复合感染头、体、尾畸形率差异不大;原因不明型以头、体及混合性畸形率较高。采取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后,不同感染类型的患者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效果不佳。结论男性不育患者所感染的病原体与精子形态变化特征密切相关,其治疗应依据病因学与精子形态变化规律对症治疗。
作者:李文刚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精确鉴定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菌菌种,了解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菌的菌种分布情况;比较分析各菌种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率。方法选取2014年2~4月该院临床分离的95株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菌非重复菌株,采用16S rRNA 基因测序法鉴定所有菌株到种;利用 VITEK-2 Compact 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检测所有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率。结果95株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菌精确鉴定为鲍曼不动杆菌81株(85.26%)、皮特不动杆菌10株(10.53%)、医院不动杆菌4株(4.2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敏感率在20.00%左右。而皮特不动杆菌和医院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都较高。结论传统的生化鉴定方法在不动杆菌种属鉴定中存在局限性,利用16S rRNA 基因测序分析,就可以精确鉴定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菌,复合菌中各菌种的耐药特性存在较大差异。
作者:黎敏;皮雯雯;王艺;鲁卫平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