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敏云
目的:建立并优化干血斑标本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和流程,以适用于临床进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又称地中海贫血,以下简称“地贫”)基因诊断,并对干血斑打孔标本间可能的交叉污染和保存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方法收集150份血液标本制备干血斑后,采用打孔仪打孔,用洗脱裂解液对血斑进行洗脱,并对洗脱方法进行优化,采用磁珠法提取血斑 DNA,再进行地贫基因检测,判断干血斑和全血的地贫基因检测结果是否相符。干血斑采用2种地贫基因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以验证其是否适用于多种方法。地贫阳性标本间打空白孔,对空白孔进行地贫基因检测确定打孔是否存在交叉污染。将干血斑常温干燥保存6、9个月后进行地贫基因检测,以判断其稳定性。结果采用5个3 mm 直径的干血斑在55℃振荡洗脱1 h,可以获得 DNA 浓度10~20 ng/μL(50μL DNA 溶解液),DNA 质量好。干血斑和全血的地贫基因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干血斑的2种地贫基因检测方法的结果也完全一致。打孔仪连续对干血斑打孔,地贫基因未检测出交叉污染。干血斑标本存放6、9个月后依然能够稳定地进行地贫基因检测。结论干血斑标本可以准确、方便、稳定地进行地贫基因检测,是地贫基因检测标本转诊的理想方式。
作者:骆明勇;胡听听;王继成;袁腾龙;张艳霞;王奕霞;杜丽;梁驹卿;尹爱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与基础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1]。实验室认可要求中明确指出受控文件可以任何适当的媒介保存,不限定为纸质保存。而国内外临床实验室的体系文件大部分仍采用纸质打印,耗费大量纸张,占用大量的空间,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不便于体系的管理,给文件控制带来诸多不便。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作者:巢薇;李星霖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对 HIV感染继发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诊断及治疗观察的意义。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华西医院 HIV感染继发隐球菌脑膜炎患者23例。采集隐球菌脑膜炎治疗前后的脑脊液和血清标本,作墨汁染色并用 APl20CAUX真菌鉴定试剂条鉴定到种,行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并对其中13例患者治疗前后脑脊液和血清标本中荚膜抗原滴度变化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后脑脊液和血清标本中隐球菌荚膜抗原滴度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患者隐球菌脑膜脑炎治疗有效,但真菌培养及涂片均显示阴性后,部分患者隐球菌荚膜抗原仍为阳性。结论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有利于提高 HIV感染继发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早期诊断;抗原滴度能用来判断疗效,但不能作为治愈指标。
作者:尚鹏程;许娇;裴晓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调查郴州市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现状,并就性别、年龄、职业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份来该院体检的郴州地区自然人群701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HP 尿素酶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上述人群的 Hp 感染情况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郴州地区体检人群 Hp 感染率为27.0%。男性与女性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段受试者感染率不同,20~<30岁年龄段 Hp 感染率低(21.1%),40~<50岁年龄段感染率高(30.4%)。20~<30岁年龄段体检者感染率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从事教师职业的人群 Hp 感染率低(20.3%),个体户 Hp 感染率高(33.7%),教师感染率与其他职业人群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郴州地区 Hp 感染率低于全国水平,该地区 Hp 感染率与性别无关,与年龄和职业等因素有关。
作者:李晓丽;戴国知;黄常洪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电导率在肾脏疾病中的变化及其与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的相关性。方法该院住院患者723例,其中 IgA 肾病组81例,糖尿病肾病组104例,肾病综合征组130例,多发性骨髓瘤组89例,慢性肾小球肾炎组115例,肾结石组101例,慢性肾脏衰竭组103例。同期体检健康者205例纳入对照组。采用 Sysmex 公司生产的 UF-1000i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尿电导率,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CysC,采用 SPSS19.0软件比较各组指标,并对2项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各疾病组尿电导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疾病组尿电导率与 CysC 水平呈负相关(P <0.05)。结论电导率测定对反映肾脏疾病患者肾脏浓缩功能的变化及肾小球功能状况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曹盛吉;姜凤全;万丽平;李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了解该院葡萄球菌种类分布特征及耐甲氧西林菌株检出情况。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从各种标本中检出的葡萄球菌的种类组成及耐甲氧西林菌株情况。结果9年共分离到葡萄球菌3561株,由21个种及亚种组成,另有13株未鉴定到种。2005~2013年菌种组成呈递增趋势,2005年由5种组成,至2013年达到12种。各年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人型葡萄球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菌株检出率自2011年出现明显下降,从2010年的76.3%降至2013年的25.6%。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人型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菌株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菌株平均检出率较高,在70.0%左右保持稳定,各年有波动性变化。结论该院葡萄球菌菌种分布逐年复杂,提示条件致病葡萄球菌引起感染的机会增多,耐甲西林菌株检出率较高,临床应注意合理用药。
作者:卢赞;尹利民;刘德华;胡大春;钱净;伏改芬;王霞;赵红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血清中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2种肿瘤标志物在甲胎蛋白(AFP)阴性原发性肝癌(PHC)中的诊断价值及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PHC 组90例,肝硬化组30例,良性肝病组30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30例,检测血清中 AFP、GPC3、TGF-β1的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PHC 组患者血清 AFP、GPC3、TGF-β1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良性肝病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FP 阴性 PHC 患者血清 AFP、GPC3、TGF-β1水平与AFP 阳性 PHC 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AFP 阴性 PHC 患者血清 GPC3、TGF-β1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良性肝病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GPC3与 TGF-β1联合检测对 AFP 阴性 PHC 诊断的灵敏度及准确度明显高于单独检测。结论GPC3与 TGF-β1联合检测对 PHC 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冯军花;刘志权;魏媛媛;赵红峥;郭秀娟;张金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男性不育症精子形态变化特征与病原体体感染的关系。方法对确诊为男性不育症的1351例患者的病原体、治疗转归、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51例患者的临床感染类型及治疗时间均不同,以病毒感染为主,其次是复合感染。不同感染类型患者的精子存活率、活动率均较低;精子缺陷率高;病毒、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头部畸形率较高;细菌感染以体、尾畸形率较高;复合感染头、体、尾畸形率差异不大;原因不明型以头、体及混合性畸形率较高。采取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后,不同感染类型的患者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效果不佳。结论男性不育患者所感染的病原体与精子形态变化特征密切相关,其治疗应依据病因学与精子形态变化规律对症治疗。
作者:李文刚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8项呼吸道病原体 IgM抗体在肺部感染患者中的检出情况及各季度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因肺部感染在本院呼吸科住院的384例患者血清标本,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定性检测8种呼吸道病原体 IgM 抗体,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呼吸道病原体 IgM 抗体检测总阳性率为13.54%(52/384),其中以甲型流感 A 和乙型流感 B 为多见,阳性率均为4.43%(17/384)。8项呼吸道病原体在一季度感染率高,其中又以甲型流感病毒 A 和乙型流感病毒 B 感染为多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 IgM 抗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肺部感染患者,在一季度和四季度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其他季度。结论8项呼吸道病原体 IgM 抗体检测对于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在呼吸道病毒和非典型病原体流行的时段应做好预防工作。
作者:池飞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了解该院临床分离嗜血杆菌属的季节分布、生物学分型及耐药性。方法收集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和咽拭子,采用手工法、MicSCAN4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HNID 鉴定板对分离培养的221株嗜血杆菌进行菌种鉴定,并进行生物学分型。用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进行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临床分离流感嗜血杆菌96株(占1.6%),生物Ⅰ型10株(10.4%),生物Ⅱ型31株(32.3%),生物Ⅲ型40株(41.7%),其他生物型15株(15.6%)。副流感嗜血杆菌125株(占2.1%),生物Ⅰ型15株(12.0%),生物Ⅱ型23株(18.4%),生物Ⅲ型69株(55.2%),生物Ⅳ型18株(14.4%),未检出其他生物型。冬季感染率高。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分别为40.6%%和44.8%,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分别为51.0%和66.4%。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株产酶率分别为40.6%和44.8%,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美罗培南、氯霉素的敏感率都在90.0%以上。结论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好发于冬季,感染的生物型均以生物Ⅱ型、Ⅲ型为主,对氨苄西林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已不宜用于嗜血杆菌引起感染的经验治疗。对该菌所致呼吸道感染可选用头孢呋辛、头孢噻肟、美罗培南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江秀爱;赵自云;姜蓓;乔显森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荆州市中医医院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为临床正确诊断,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1~12月953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病原菌344株,检出率36.0%。344株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中,菌群分布以革兰阴性菌居多,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分离率高,占55.5%。居第二位的是肠球菌属,占21.8%。其他病原菌如鲍曼不动杆菌(10.2%)、肺炎克雷伯菌(1.7%)、奇异变形杆菌(0.6%)、铜绿假单胞菌(0.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6%)、金黄色葡萄球菌(0.3%)、真菌(6.4%)均有检出。大肠埃希菌对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已超过70.0%,对一些酶抑制剂药物敏感性超过80.0%,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为0.0%。肠球菌属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有一定的耐药性,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福平的耐药率几乎为0.0%。结论荆州地区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是肠球菌属,病原菌耐药性高,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比例。
作者:祝艳;易金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表达,研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细胞清蛋白19片段(CYFRA211)、肿瘤标志物153(CA153)、肿瘤标志物199(CA199)、癌胚抗原(CEA)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90例肺癌患者、93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 NSE、CYFRA211、CA153、CA199、CEA 浓度水平的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肺癌组5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5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75.5%,明显高于任一单项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5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婕;丁洪强;王伟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评价强生 Vitro350干化学检测系统测定胆红素的临床性能,保证检验质量。方法应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颁布的 EP15-A2文件评价干化学法检测总胆红素(TBIL)、非结合胆红素(Bu)、结合胆红素(Bc),并分析其精密度、准确度和可报告范围等性能;同时对 TBIL 和 Bu、Bc 的参考区间进行诊断性能验证。结果干化学法检测 TBIL 和 Bu、Bc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均在原卫生部临检中心规定的允许误差内;TBIL 可报告范围为6.57~428.83μmol/L,Bu 4.5~320.1μmol/L,Bc 4.5~364.9μmol/L。结论胆红素干化学检测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诊断性能能够满足临床的需要。
作者:余琳;李飞奉;高月亭;林勇平;范婷婷;刘忠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清尿酸(SUA)水平在接受成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152例胸痛症状发作12 h 内接受成功 PCI 治疗的 ACS 患者为研究对象。PCI 术前12 h 内完成 RDW 与 SUA 检测。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的诊断界值分为3组:I 组(RDW<14.5%,SUA<402μmol/L)73例,Ⅱ组(RDW<14.5%,SUA≥402μmol/L;RDW≥14.5%,SUA<402μmol/L)50例,Ⅲ组(RDW≥14.5%,SUA≥402μmol/L)29例。观察分析3组患者术后30 d 全因死亡和心脏联合事件终点(再次血管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继发心力衰竭、再住院及死亡)的发生率。结果 RDW 和 SUA 术前水平均是术后30 d 全因死亡的独立相关因素,两者呈线性相关(r=0.336,P =0.001)。3组间比较患者30 d 心脏联合事件发生率和全因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1,P =0.012)。结论接受成功 PCI 术前 RDW≥14.5%且 SUA≥402μmol/L 的 ACS 患者预后不良,RDW 和 SUA 联合检测,对尽早筛选出高危患者,及时优化干预策略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国成;牛翠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对该院孕妇感染的 B群链球菌(GBS)进行耐药性分析,并对其新生儿感染情况进行研究。方法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来该院就诊的104例 GBS 感染孕妇分离的 GBS 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并对其分娩的新生儿感染情况进行研究。采用触酶、CAMP 试验及上海复兴百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BIOFOSUN)进行菌株鉴定,采用天津金章生物制剂有限公司生产的链球菌小抑菌浓度药敏板进行药敏试验;采用 Whonet5.6软件对药敏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04株 GBS 对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的耐药率为19.23%~58.65%,对氯霉素的耐药率为2.88%,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噁唑、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00%;104例 GBS 阳性的孕妇中有94例在该院分娩,对其新生儿进行咽拭子、外耳道拭子和脐带血标本培养,有3例新生儿3种标本中均检出 GBS,1例新生儿3种标本中均检出草绿色链球菌,1例仅脐带血培养检出大肠埃希菌。结论对该院 GBS 感染孕妇应首选青霉素治疗,若青霉素过敏,应参照药敏试验选择抗菌药物,对 GBS 感染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应密切观察,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作者:姚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早期 DN 患者35例(DN组)、单纯2型糖尿病(DM)患者32例(DM 组)及健康体检者36例(对照组),对比3组人群的尿微量清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结果DN 组的尿微量清蛋白水平高于 DM 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略高于 DM 组和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DM 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微量清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尿微量清蛋白可以作为 DN 早期的诊断指标,对 DN 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灵敏度。
作者:龚艳晖;严跃红;刘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评价 EB病毒转化的淋巴母细胞在传代培养过程中染色体的稳定性。方法采用 EB病毒感染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中的 B 淋巴细胞,形成的淋巴母细胞(LCL)经过6个月的传代培养,通过核型分析比较淋巴母细胞染色体在培养前后是否存在差异。结果4株染色体正常的 LCL 培养6个月后染色体无明显差异,1株染色体异常的 LCL 在传代培养过程中退化死亡,1株 LCL 培养6个月后染色体出现了亚二倍体和超二倍体。结论核型正常的 LCL 在传代培养过程中染色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选择核型正常的 LCL 有助于建立稳定的细胞系。
作者:莫小辉;杨连娟;潘会君;胡专;余茜;胡婷婷;吴飞;谭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利用 Excel电子表格制作单值多点质控图的方法。方法利用 Excel 软件的图表制作与函数计算功能,设计制作出包括失控点在内的单值多点的定量质控图。结果将质控数据输入数据表中,失控点与纠正后的在控点区别明显,单值不同批次的质控曲线在一张质控图上显示分明。结论利用 Excel 软件制作的质控图美观、规范、快捷,对于没有 LiS 系统的基层实验室判别质控的失控及处理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作者:贺岩;罗梅;张迎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在细菌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84例细菌感染者纳入感染组,120例非细菌感染者纳入对照组,PCT 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s-CRP 采用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血清 PCT≥0.5 ng/mL 为阳性标准,以 hs-CRP≥10.0 mg/L 为阳性标准,PCT 灵敏度为94.6%(174/184),特异度为90.0%(108/120),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曲线下面积(AUC)为0.932(95%可信区间,0.889~0.975);hs-CRP 灵敏度为80.4%(148/184),特异度为68.3%(82/120),AUC 为0.765(95%可信区间,0.720~0.810)。结论在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时血清 PCT 较 hs-CRP 具有更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
作者:杨坤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应用淋巴细胞分层液提高血液病理细胞阳性检出率的研究价值。方法选取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33例、恶性肿瘤17例、红斑狼疮8例、疟原虫病7例为研究对象,其分离细胞涂片作为研究组,相同患者外周血(无分离有核细胞)染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种涂片阳性检出率。结果分离有核细胞研究组对 MDS、肿瘤细胞、狼疮细胞及疟原虫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与相同患者外周血对照组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淋巴细胞分层液富集阳性细胞效果明显,对 MDS、病理肿瘤细胞、寄生虫细胞、狼疮细胞的检出率有明显提高。
作者:罗俭权;龙振洪;冼少珍;吕镜雄;赵立忠;杨家诚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