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娅;易富;缪春健;梁凯;何宇佳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表达,研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细胞清蛋白19片段(CYFRA211)、肿瘤标志物153(CA153)、肿瘤标志物199(CA199)、癌胚抗原(CEA)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90例肺癌患者、93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 NSE、CYFRA211、CA153、CA199、CEA 浓度水平的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肺癌组5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5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75.5%,明显高于任一单项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5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婕;丁洪强;王伟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用胶乳凝集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可靠性。方法收集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标本共40份,分别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用胶乳凝集法,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上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HbA1c,以 HPLC 为参比方法,与胶乳凝集法进行比对。计算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采用胶乳凝集法检测 HbA1c 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试验、回收试验。结果胶乳凝集法批内平均变异系数(CV)为3.43%,批间平均 CV 为4.19%,平均回收率为99.58%,胶乳凝集法与 HPLC 法回归方程为Y =0.9762X +0.0235,r 2=0.9983。结论胶乳凝集法精密度能满足临床需要,与 HPLC 法相关性较好,适用于临床常规自动分析。
作者:陈爱莲;马小宏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自建人癌胚抗原(CEA)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检测结果与同类进口试剂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选取77例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分别使用2种 ECLIA 试剂盒进行 CEA 检测,并采用 SPSS19.0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各剂量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2种试剂测定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该方法的灵敏度为0.3 ng/mL,批内变异系数4.58%~5.83%,批间变异系数5.07%~5.97%,回收率为99.13%~107.28%,特异性鉴定显示与CA199、AFP 无任何交叉反应。2种试剂测定结果间相关系数均大于0.95,以进口试剂检测作为参照,自建 ECLIA 检测 CEA 临床性能评价均可接受。结论2种 ECLIA 检测 CEA 的精密度符合临床要求,临床性能评价均可接受,具有可比性。
作者:李忠;何晓明;李培敏;温丽娴;李亚;彭友海;甘海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按照《血站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血液标本的保存期为全血或成分血使用后二年”。完整、有效、安全地保存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可为追查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提供真实的证据。由于医疗纠纷中存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因此,采供血机构建立一套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的保存信息管理系统,预防因输血引起医疗纠纷显得十分重要。2013年以来,本站通过使用条码信息化技术,采用全自动加样仪留取血液标本和本站自行设计开发的软件系统“无偿献血者血样留取、定位保存信息管理系统”,成功地建立了一套追溯性强、安全有效、检索快速、使用方便的血液标本留取、定位保存信息管理模式。现将本站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的保存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罗世彬;钟伟雄;刘明;梁立飞;岑宪铭;唐艳华;梁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治疗方法有传统的放、化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通过分子设计合成的低分子拮抗剂甲磺酸伊马替尼为代表的直接抑制 BCR/ABL 酪氨酸激酶活性(TKI)的靶向治疗。传统的放、化疗疗效差且不良反应多,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有限及受患者年龄等条件的影响,限制了临床开展和实施。只有伊马替尼为代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1-3]。在 TKI 治疗CML 以前,CML 患者的自然病程为:慢性期演变成加速期大约5年,加速期进展为急变期在数月或数年之间,进入急变期后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6个月。少数 CML 患者可不经过加速期而直接进入急变期。TKI 的使用可以阻断大多数 CML患者的病情进展,但是大约有15%的患者对 TKI 治疗不敏感而进展为急变期[4]。如果患者伴有+ Ph,+8,i(17q)和+19等基因异常,将增加急变的可能[5-6]。此外文献报道一部分TKI 治疗有效的患者,仍然向急变期进展[7]。本文就基因组不稳定性导致慢性急变的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王林;费嫦;冯文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在细菌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84例细菌感染者纳入感染组,120例非细菌感染者纳入对照组,PCT 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s-CRP 采用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血清 PCT≥0.5 ng/mL 为阳性标准,以 hs-CRP≥10.0 mg/L 为阳性标准,PCT 灵敏度为94.6%(174/184),特异度为90.0%(108/120),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曲线下面积(AUC)为0.932(95%可信区间,0.889~0.975);hs-CRP 灵敏度为80.4%(148/184),特异度为68.3%(82/120),AUC 为0.765(95%可信区间,0.720~0.810)。结论在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时血清 PCT 较 hs-CRP 具有更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
作者:杨坤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HCV-Ab)、HCV核心抗原(HCV-cAg)、HCV核糖核酸(HCV-RNA)对丙型肝炎诊断的价值。方法258例该院 HCV 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 PCR 检测 HCV-RNA,同时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定性检测 HCV-Ab,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定性检测 HCV-cAg,并进行比较。结果 HCV-Ab 分别与 HCV-cAg、HCV-RNA 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CV-cAg 与 HCV-RNA 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CV-cAg 与 HCV-RNA 检测符合率高,与 HCV-Ab 互为补充,可对 HCV 感染做到早期检测,防止漏检,提高检出率。
作者:陈茹;王丽;滕晓梅;王庆国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荆州市中医医院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为临床正确诊断,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1~12月953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病原菌344株,检出率36.0%。344株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中,菌群分布以革兰阴性菌居多,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分离率高,占55.5%。居第二位的是肠球菌属,占21.8%。其他病原菌如鲍曼不动杆菌(10.2%)、肺炎克雷伯菌(1.7%)、奇异变形杆菌(0.6%)、铜绿假单胞菌(0.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6%)、金黄色葡萄球菌(0.3%)、真菌(6.4%)均有检出。大肠埃希菌对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已超过70.0%,对一些酶抑制剂药物敏感性超过80.0%,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为0.0%。肠球菌属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有一定的耐药性,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福平的耐药率几乎为0.0%。结论荆州地区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是肠球菌属,病原菌耐药性高,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比例。
作者:祝艳;易金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与人工显微镜镜检白细胞分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该院100份住院及体检者全血标本,采用 Sysmex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高、中、低浓度白细胞标本进行白细胞分类,计算仪器法的批内、批间精密度,并与人工显微镜镜检白细胞分类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ysmex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批内及批间精密度均在允许范围内,且其白细胞分类结果与人工显微镜镜检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相关系数分别为0.9782、0.9095、0.8270、0.8686(P <0.05),但对嗜碱粒细胞的检测结果相关性差(P >0.05)。结论Sysmex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白细胞分类具有快速、准确以及重复性好的优点,适用于批量血液标本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筛查,但对于仪器有报警提示的血液标本则需要结合人工显微镜镜检,才能提高白细胞分类的准确性。
作者:蒋叙川;陈雅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动态监测该院2007~2013年临床送检血培养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 BACTEC 全自动血培养仪对63229份血液标本进行检测;细菌鉴定应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鉴定到种;细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K-B)法,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规定的标准进行;病原菌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应用 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临床送检的63229份血液标本中,培养阳性4914份,阳性率7.77%,共检出病原菌2196株,革兰阴性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分别为25.50%、11.47%、7.14%、5.91%。革兰阳性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草绿色链球为主,分离率分别为10.40%、7.42%、6.87%、3.91%。真菌分离率为7.40%(164/2196),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分别为75.53%、55.51%。结论血流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应严格按血培养标本的操作规范执行,避免污染并提高送检质量。
作者:冯琳涵;徐修礼;刘家云;郝晓柯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 HP-083/4特定蛋白分析仪与目前临床实验室常规应用仪器的可比性和一致性。方法以目前临床实验室常规应用仪器作为比对体系,以 HP-083/4特定蛋白分析仪作为待验证仪器,收集该院血液标本及尿液标本各100份,分别检测抗链球菌溶血素 O(ASO)、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D 二聚体(D-D)、糖化血红蛋白(HbA1c)、类风湿因子(RF)、尿微量清蛋白(mAlb)水平,计算2种方法的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r),并分析其 Kappa(κ)值,以评估 HP-083/4特定蛋白分析仪的有效性。结果 HP-083/4特定蛋白分析仪与比对仪器检测 ASO、hsCRP、D-D、HbA1c、RF 及 mAlb 项目线性相关分析 r 分别为0.991、0.995、0.970、0.957、0.980及0.967,均大于0.950;κ值分别为0.830、0.957、0.601、0.720、0.920及0.694,κ值均大于0.6。结论HP-083/4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 ASO、hsCRP、D-D、HbA1c、mAbl 及 RF 结果具有可靠性,可满足临床需求。
作者:黄蓉;高萌;傅云峰;曾娇辉;赵国胜;易萌清;刘竞;陈新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比较 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IIF)法诊断自身免疫疾病的价值。方法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33例,非SLE 自身免疫疾病组59例,非自身免疫疾病组43例,同期该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采用2种方法检测4组研究对象的抗核抗体(ANA),并进行分析。结果ELISA 法检测 SLE 组、非 SLE 自身免疫疾病组中高效价的 ANA 分别为(2.621±1.700)、(2.248±1.781),IIF 法分别为(2.715±0.730)、(2.544±0.59),但前者测出非自身免疫疾病中的 ANA (1.034±1.050)低于后者 ANA 的效价(2.253±0.691)。结论ELISA 检测可提高 ANA 的检测效果。
作者:王广杰;陈洁;李士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硬化病(SSc)的血脂异常情况及其与炎症的关系。方法2012~2014年58例 SSc 患者纳入 SSc组,58例体检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 a[LP(a)]、C 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同时检测 SSc 患者的抗核抗体(ANA)和抗 Scl-70抗体。采用 t 检验比较 SSc 组和对照组血脂水平,比较不同 ANA 和抗 Scl-70抗体检测结果患者的血脂水平,采用 Spearman相关分析血脂与炎症的关系。结果 SSc 患者以雷诺现象、全身皮肤多处硬黑、消化道受累为主,58例患者中发生率依次为91.4%、87.9%、75.9%。SSc 患者中 TG 升高、HDL-c 降低患者所占百分率分别为29.3%、89.7%。与对照组相比,SSc 患者 TG升高、HDL-c 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1、0.033)。ANA 和抗 Scl-70抗体阳性与阴性 SSc 患者间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man 分析显示 HDL-c 与 CRP (r=-0.285,P =0.039)、ESR (r =-0.271,P =0.043)呈负相关。结论SSc患者常见血脂异常,以 TC 升高、HDL-c 降低为主,且与炎症部分相关。
作者:田鹏鹏;杨亚梦;田甜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调查 Rh血型抗体的检出率及其特异性分布特点,分析 Rh血型抗体的临床意义及产生规律。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筛查和鉴定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对鉴定为 Rh 血型抗体者,采用单克隆抗-D、抗-C、抗-c、抗-E、抗-e 鉴定红细胞 Rh 血型抗原,以确认抗体的准确性;检测抗体的效价、Ig 类型及37℃反应性,以明确其临床意义;询问孕产史、输血史,如果为新生儿,检测其母亲血浆中是否有相同特异性的抗体,以分析抗体产生的原因。结果就诊者109000例,共检出 Rh 血型抗体96例,检出率为0.088%,其中有妊娠史者68例,有输血史者5例,既有妊娠史又有输血史者6例,抗体来自母体的新生儿17例;抗体的特异性为:抗-E 65例(67.710%)、抗-cE 12例(12.500%)、抗-D 8例(8.330%)、抗-c 7例(7.291%)、抗-C 2例(2.083%)、抗-e 2例(2.083%);96例 Rh 血型抗体均为 IgG,或 IgG+IgM 类,37℃均可与具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反应,抗体效价介于4~2048。结论抗-D 的检出率呈逐步降低趋势;在检出的 Rh 血型抗体中,抗-E 和抗-cE 占绝对多数;妊娠和输血引起的同种免疫是 Rh 血型抗体产生的主要原因;新生儿自母体被动获得的 Rh 血型抗体是 Rh-新生儿溶血病主要的致病抗体。
作者:方晓蕾;梅礼军;刘锋;张杰;禹梅;陈蕾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进行调查。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患者送检临床标本中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时间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642株,其中57.0%来源于痰液标本,27.9%来源于伤口分泌物。感染病区以骨外科、ICU、老年病科及呼吸内科为常见,分别占22.9%、20.1%、18.8%和15.9%。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为敏感,对复方磺胺甲噁唑、氨苄西林、头孢唑林100.0%耐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的耐药率高于90.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引起住院患者下呼吸道及术后伤口感染,其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宋晓钰;胡昭宇;赵德军;曹雁;武静;胡鑫;邹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病原菌特点、耐药性,探讨相应防治措施,为针对VAP 的抗菌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该院 NICU 收治的呼吸衰竭并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确诊为 VAP 的患儿临床资料、病原菌构成,并对患儿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80例患儿中 VAP 发生率为43.75%(35/80);共检出70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高,占81.43%(57/70);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所占比例较高;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为18.57%(13/70),其中以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除对万古霉素敏感外,对其余抗菌药物均耐药。结论新生儿 VAP 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病原菌均为多重耐药条件致病菌。
作者:罗惠玲;白波;李广洪;杜小群;黄暖潮;黄惠仪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过敏性疾病患者常见过敏原特异性 IgE阳性分布特征。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3~10月疑似过敏性疾病患者1884例,采用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法有针对性地对其血清进行4种吸入性过敏原组合(尘螨类、霉菌类、动物表皮类、花粉类)和4种食入性过敏原组合(海鲜类、谷类、肉类、奶制品)的特异性 IgE 检测,分析各类过敏原组合的特异性 IgE 表达情况,并观察过敏患者特异性 IgE 的性别与年龄分布差异。结果吸入性过敏原中尘螨类占73.9%、动物表皮类8.5%、霉菌类6.5%、花粉类4.0%;食入性过敏原中海鲜类占47.8%、奶制品31.5%、谷类23.0%、肉类8.5%。同时有2种或2种以上混合过敏原阳性的过敏性疾病患者高达82.0%,且尘螨类和动物表皮类常混合致敏。不同性别过敏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过敏原特异性 IgE 阳性率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结论尘螨类是主要的吸入性过敏原组合;海鲜类、奶制品和谷类是主要的食入性过敏原组合,过敏患者多见混合过敏原致敏,随着年龄增长过敏原阳性率逐渐降低。
作者:黄燕华;张秀明;王伟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标记免疫分析技术是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反应的基础上标记各种可测量的标记物,是目前在微量检测领域独具优势的免疫分析技术。20世纪60年代初期,Yallow 和 Berson 创立了放射性免疫分析方法(RIA),因其具有极好的微量分析性能而迅速被应用于临床诊断和医学科学研究,但因其放射性危害、试剂昂贵且保存期短等劣势被限制了进一步发展。此后酶标记免疫分析技术(EI)、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荧光免疫分析技术(FI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等非 RIA 相继问世,其中TRFIA 在检测灵敏性方面超过 RIA 2~3个数量级,被认为是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非放射性标记免疫分析技术。本文就TRFIA 的研究及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史咏梅;何晖;冯子力;谭华;伍碧梅;朱海;涂承宁;柯明剑;叶立青;唐明慧;杨泽(综述);汪海波(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本院检验科从1例首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的儿童患者脑脊液中检出了大量新型隐球菌,及时纠正了临床的首诊,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伟;张建英;管卫;崔晓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了解该辖区城乡居民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等的异常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使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12年运河街道4042例居民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及年龄段 ALT、TG、TC、GLU 4项指标水平及异常率。结果4042例体检者中,男性 ALT 异常率高于女性,女性 TG、TC 异常率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男性 ALT、TG、TC、GLU 异常率高分别出现在20~<40岁、40~<60岁、60~<80岁、≥80岁年龄段。女性 ALT、TG、TC、GLU 异常率高分别出现在0~<20岁、60~<80岁、≥80岁、≥80岁。结论该辖区内城乡居民健康不容乐观,应加强社区干预、健康指导来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
作者:王卫金;吴茅;沈金娣;李继英;邓雪英;胡正方;金玉富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