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世彬;钟伟雄;刘明;梁立飞;岑宪铭;唐艳华;梁宇
目的:对 ACL-TOP700血凝仪抗溶血能力进行评价。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制定的EP7-A2文件即“临床化学干扰试验指南”要求,利用不同浓度的血红蛋白液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进行干扰试验。结果所评价项目的影响度:PT 的影响度在0.0%~-0.8%,APTT 的影响度在0.0%~-5.8%,TT 的影响度在0.0%~-4.7%,FIB 的影响度在0.0%~3.2%,未超出美国 CLIA′88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结论ACL TOP700血凝仪具有良好的抗溶血干扰能力。
作者:刘喜萍;张冬萍;张和平;薛克俭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调查郴州市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现状,并就性别、年龄、职业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份来该院体检的郴州地区自然人群701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HP 尿素酶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上述人群的 Hp 感染情况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郴州地区体检人群 Hp 感染率为27.0%。男性与女性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段受试者感染率不同,20~<30岁年龄段 Hp 感染率低(21.1%),40~<50岁年龄段感染率高(30.4%)。20~<30岁年龄段体检者感染率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从事教师职业的人群 Hp 感染率低(20.3%),个体户 Hp 感染率高(33.7%),教师感染率与其他职业人群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郴州地区 Hp 感染率低于全国水平,该地区 Hp 感染率与性别无关,与年龄和职业等因素有关。
作者:李晓丽;戴国知;黄常洪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高原低氧环境驻训人员外周血血细胞的变化,分析高原低氧环境对血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比较驻训人员在平原(平原组)、进驻高原(高原组)6个月后及久居高原人员的血细胞,分析高原低氧环境对血细胞的影响。结果进驻高原6个月后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都明显高于平原组和久居高原组(P <0.05),而平均红细胞容积明显低于平原组和久居高原组(P <0.05);高原组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绝对值也明显高于平原组(P <0.05),与久居高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高原组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也明显高于平原组(P <0.05)。结论高原低氧环境驻训人员血细胞指标明显升高,且血细胞变化与进驻高原海拔高度及进驻时间密切相关。
作者:王艳艳;吴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在细菌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84例细菌感染者纳入感染组,120例非细菌感染者纳入对照组,PCT 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s-CRP 采用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血清 PCT≥0.5 ng/mL 为阳性标准,以 hs-CRP≥10.0 mg/L 为阳性标准,PCT 灵敏度为94.6%(174/184),特异度为90.0%(108/120),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曲线下面积(AUC)为0.932(95%可信区间,0.889~0.975);hs-CRP 灵敏度为80.4%(148/184),特异度为68.3%(82/120),AUC 为0.765(95%可信区间,0.720~0.810)。结论在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时血清 PCT 较 hs-CRP 具有更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
作者:杨坤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男性不育症精子形态变化特征与病原体体感染的关系。方法对确诊为男性不育症的1351例患者的病原体、治疗转归、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51例患者的临床感染类型及治疗时间均不同,以病毒感染为主,其次是复合感染。不同感染类型患者的精子存活率、活动率均较低;精子缺陷率高;病毒、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头部畸形率较高;细菌感染以体、尾畸形率较高;复合感染头、体、尾畸形率差异不大;原因不明型以头、体及混合性畸形率较高。采取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后,不同感染类型的患者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效果不佳。结论男性不育患者所感染的病原体与精子形态变化特征密切相关,其治疗应依据病因学与精子形态变化规律对症治疗。
作者:李文刚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调查人群中人疱疹病毒(HHV),包括人巨细胞病毒(HCMV)、EB病毒(EBV)、HHV-6和 HHV-7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55例南京市无偿献血者的外周血标本,提取全血DNA,巢氏PCR扩增 HCMV、EBV、HHV-6和 HHV-7特异性序列,1%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结果55例献血者中 EBV、HCMV、HHV-6和 HHV-7的阳性感染率分别为50.9%、5.5%、49.1%和21.8%,并且存在多种病毒混合感染。结论 HHV筛查对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李明月;沈曦月;周帅;罗笛;巢嘉婧;冯纯;姚堃;冯东举;周锋;李凌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电导率在肾脏疾病中的变化及其与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的相关性。方法该院住院患者723例,其中 IgA 肾病组81例,糖尿病肾病组104例,肾病综合征组130例,多发性骨髓瘤组89例,慢性肾小球肾炎组115例,肾结石组101例,慢性肾脏衰竭组103例。同期体检健康者205例纳入对照组。采用 Sysmex 公司生产的 UF-1000i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尿电导率,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CysC,采用 SPSS19.0软件比较各组指标,并对2项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各疾病组尿电导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疾病组尿电导率与 CysC 水平呈负相关(P <0.05)。结论电导率测定对反映肾脏疾病患者肾脏浓缩功能的变化及肾小球功能状况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曹盛吉;姜凤全;万丽平;李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自建人癌胚抗原(CEA)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检测结果与同类进口试剂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选取77例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分别使用2种 ECLIA 试剂盒进行 CEA 检测,并采用 SPSS19.0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各剂量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2种试剂测定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该方法的灵敏度为0.3 ng/mL,批内变异系数4.58%~5.83%,批间变异系数5.07%~5.97%,回收率为99.13%~107.28%,特异性鉴定显示与CA199、AFP 无任何交叉反应。2种试剂测定结果间相关系数均大于0.95,以进口试剂检测作为参照,自建 ECLIA 检测 CEA 临床性能评价均可接受。结论2种 ECLIA 检测 CEA 的精密度符合临床要求,临床性能评价均可接受,具有可比性。
作者:李忠;何晓明;李培敏;温丽娴;李亚;彭友海;甘海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对 HIV感染继发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诊断及治疗观察的意义。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华西医院 HIV感染继发隐球菌脑膜炎患者23例。采集隐球菌脑膜炎治疗前后的脑脊液和血清标本,作墨汁染色并用 APl20CAUX真菌鉴定试剂条鉴定到种,行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并对其中13例患者治疗前后脑脊液和血清标本中荚膜抗原滴度变化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后脑脊液和血清标本中隐球菌荚膜抗原滴度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患者隐球菌脑膜脑炎治疗有效,但真菌培养及涂片均显示阴性后,部分患者隐球菌荚膜抗原仍为阳性。结论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有利于提高 HIV感染继发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早期诊断;抗原滴度能用来判断疗效,但不能作为治愈指标。
作者:尚鹏程;许娇;裴晓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索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和血清类风湿因子(RF)的关系。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接受治疗的190例 HBV 感染患者纳入观察组,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均检测 RF、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V 乙型肝炎 e抗原(HBeAg)定量、HBV DNA 定量,对比2组的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中 RF 阳性率分别为4.0%、26.3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肝癌、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RF 阳性率分别为33.33%、30.00%、20.00%,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BeAg 阴性(16.67%)和阳性(30.77%)HBV 感染者的 RF 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BV DNA 阴性(28.57%)和 HBV DNA 阳性(23.53%)患者的 RF 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LT 异常(32.31%)和 ALT 正常(13.33%)患者的 RF 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HBV 感染的 RF 与患者的 ALT 水平、HBeAg 水平有关,检测 RF 的变化有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作者:唐敏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评价 EB病毒转化的淋巴母细胞在传代培养过程中染色体的稳定性。方法采用 EB病毒感染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中的 B 淋巴细胞,形成的淋巴母细胞(LCL)经过6个月的传代培养,通过核型分析比较淋巴母细胞染色体在培养前后是否存在差异。结果4株染色体正常的 LCL 培养6个月后染色体无明显差异,1株染色体异常的 LCL 在传代培养过程中退化死亡,1株 LCL 培养6个月后染色体出现了亚二倍体和超二倍体。结论核型正常的 LCL 在传代培养过程中染色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选择核型正常的 LCL 有助于建立稳定的细胞系。
作者:莫小辉;杨连娟;潘会君;胡专;余茜;胡婷婷;吴飞;谭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感染性疾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脓毒症是病死率较高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尽早诊断及治疗对提高脓毒症疗效及预后有重要的作用,所以现在临床面临的大挑战是如何尽早对脓毒症患者明确诊断。近年来肝素结合蛋白(HBP)被证实可以作为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之一[1],本文现对HBP 作一简要的综述。
作者:张扬;张慧(综述);马慧霞(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按照《血站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血液标本的保存期为全血或成分血使用后二年”。完整、有效、安全地保存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可为追查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提供真实的证据。由于医疗纠纷中存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因此,采供血机构建立一套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的保存信息管理系统,预防因输血引起医疗纠纷显得十分重要。2013年以来,本站通过使用条码信息化技术,采用全自动加样仪留取血液标本和本站自行设计开发的软件系统“无偿献血者血样留取、定位保存信息管理系统”,成功地建立了一套追溯性强、安全有效、检索快速、使用方便的血液标本留取、定位保存信息管理模式。现将本站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的保存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罗世彬;钟伟雄;刘明;梁立飞;岑宪铭;唐艳华;梁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颈部血管超声的检查报告,将不稳定性斑块患者86例纳入观察组,稳定性斑块患者64例纳入对照组,抽取2组患者外周血检测血胱抑素 C、同型半胱氨酸、血清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血清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分别为48.760、20.530、29.860、33.720,P <0.05);观察组患者的血胱抑素 C 和同型半胱氨酸间具有弱相关性(r =0.21,P =0.003);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胱抑素 C、同型半胱氨酸、血清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是造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胱抑素 C、同型半胱氨酸、血清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是出现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危险因素,而脑梗死的发生与斑块的稳定性有紧密的联系,所以控制上述高危因素是防治脑梗死的重点。
作者:罗国忠;贺海文;杨永成;吴晓鸿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建立该院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参考区间,同时验证国家行业标准在该院的可用性。方法采用贝克曼库尔特 Au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926例新生血清 ALT 进行分析。结果该院本科生(16~24岁)男性 ALT 参考区间为8.00~65.00 U/L,研究生(25~45岁)男性 ALT 参考区间为9.00~77.40 U/L;该院女性 ALT 参考区间为7.00~35.00 U/L。该研究两个年龄段(本科生、研究生)男性 ALT 参考区间上限高于试剂厂家提供数据和行业标准,和济宁地区报道数据接近,女性ALT 参考区间和行业标准基本一致,上限和试剂厂家相同。结论行业标准可以在该室应用,并初步建立了该院的 ALT 参考区间,实验室工作中可以对两者结合使用。
作者:赵冰;孙晶;翟英芬;杨立红;刘计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标记免疫分析技术是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反应的基础上标记各种可测量的标记物,是目前在微量检测领域独具优势的免疫分析技术。20世纪60年代初期,Yallow 和 Berson 创立了放射性免疫分析方法(RIA),因其具有极好的微量分析性能而迅速被应用于临床诊断和医学科学研究,但因其放射性危害、试剂昂贵且保存期短等劣势被限制了进一步发展。此后酶标记免疫分析技术(EI)、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荧光免疫分析技术(FI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等非 RIA 相继问世,其中TRFIA 在检测灵敏性方面超过 RIA 2~3个数量级,被认为是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非放射性标记免疫分析技术。本文就TRFIA 的研究及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史咏梅;何晖;冯子力;谭华;伍碧梅;朱海;涂承宁;柯明剑;叶立青;唐明慧;杨泽(综述);汪海波(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总结2013年四川省儿童细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变化趋势,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了2013年全国耐药监测网中四川省的成员单位报告的儿童病原菌的感染数据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所有监测医院中全年共分离出22470株病原菌,引起儿童感染的常见病原微生物依次为: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属、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它莫拉菌。其中耐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17.7%和71.1%,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20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不敏感;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除头孢他啶以外的第三代头孢菌素以及氨苄西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较高,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都保持了很高的敏感率;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占3.9%;流感嗜血杆菌对除复方磺胺甲噁唑以外的抗菌药物都保持了较高的敏感性,卡它莫拉菌对除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以外的抗菌药物都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在2013年四川省儿童细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中,对青霉素不敏感的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革兰阳性菌,对头孢菌素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和苯唑西林耐药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值得特别关注。
作者:陈莉农;许健;赵崇晖;张俊;刘成桂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急性白血病(AL)需在形态学的基础上结合免疫分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联合诊断。现对邢台县县医院应用形态学及化学染色诊断的1例 AL 报道如下。
作者:张文菊;弓文秀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过敏性疾病患者常见过敏原特异性 IgE阳性分布特征。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3~10月疑似过敏性疾病患者1884例,采用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法有针对性地对其血清进行4种吸入性过敏原组合(尘螨类、霉菌类、动物表皮类、花粉类)和4种食入性过敏原组合(海鲜类、谷类、肉类、奶制品)的特异性 IgE 检测,分析各类过敏原组合的特异性 IgE 表达情况,并观察过敏患者特异性 IgE 的性别与年龄分布差异。结果吸入性过敏原中尘螨类占73.9%、动物表皮类8.5%、霉菌类6.5%、花粉类4.0%;食入性过敏原中海鲜类占47.8%、奶制品31.5%、谷类23.0%、肉类8.5%。同时有2种或2种以上混合过敏原阳性的过敏性疾病患者高达82.0%,且尘螨类和动物表皮类常混合致敏。不同性别过敏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过敏原特异性 IgE 阳性率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结论尘螨类是主要的吸入性过敏原组合;海鲜类、奶制品和谷类是主要的食入性过敏原组合,过敏患者多见混合过敏原致敏,随着年龄增长过敏原阳性率逐渐降低。
作者:黄燕华;张秀明;王伟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比较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患者血清和血浆中Ⅲ型胶原蛋白检测的价值,以寻找更简便的早期诊断肝纤维化的检测方法。方法采集20例该院肝病门诊怀疑或确诊为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患者空腹静脉血,离心后分为2份,一份加入肝素抗凝,纳入血浆组(20份);一份为未加抗凝剂,纳入血清组(20份)。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液标本中Ⅲ型胶原蛋白水平,将2组数据通过 Excel 2007和 SPSS19.0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血清组和血浆组的检测值存在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26。结论可用血浆Ⅲ型胶原蛋白值代替血清Ⅲ型胶原蛋白值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若要将此法用于临床,还需要进行大量的临床试验,以建立新的正常值参考范围。
作者:周斐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