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莲;马小宏
本院检验科从1例首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的儿童患者脑脊液中检出了大量新型隐球菌,及时纠正了临床的首诊,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伟;张建英;管卫;崔晓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按照《血站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血液标本的保存期为全血或成分血使用后二年”。完整、有效、安全地保存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可为追查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提供真实的证据。由于医疗纠纷中存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因此,采供血机构建立一套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的保存信息管理系统,预防因输血引起医疗纠纷显得十分重要。2013年以来,本站通过使用条码信息化技术,采用全自动加样仪留取血液标本和本站自行设计开发的软件系统“无偿献血者血样留取、定位保存信息管理系统”,成功地建立了一套追溯性强、安全有效、检索快速、使用方便的血液标本留取、定位保存信息管理模式。现将本站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的保存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罗世彬;钟伟雄;刘明;梁立飞;岑宪铭;唐艳华;梁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比较3种真空采血管不同时间检测电解质的结果。方法对6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普通真空采血管、促凝真空采血管和肝素锂抗凝真空采血管进行同时采血后,放置0.5、1.0、2.0 h 时进行 K+、Na+、Cl-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肝素锂抗凝真空采血管采血后0.5、1.0、2.0 h 的 K+检测结果与普通真空采血管、分离胶真空采血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种试管采血后的其他电解质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测定电解质指标时,特别是急诊标本,可采用肝素锂抗凝真空采血管进行检测,但因血浆 K+与血清 K+有差异,需注明标本类型方便临床医师参考。
作者:杨惠元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索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和血清类风湿因子(RF)的关系。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接受治疗的190例 HBV 感染患者纳入观察组,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均检测 RF、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V 乙型肝炎 e抗原(HBeAg)定量、HBV DNA 定量,对比2组的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中 RF 阳性率分别为4.0%、26.3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肝癌、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RF 阳性率分别为33.33%、30.00%、20.00%,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BeAg 阴性(16.67%)和阳性(30.77%)HBV 感染者的 RF 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BV DNA 阴性(28.57%)和 HBV DNA 阳性(23.53%)患者的 RF 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LT 异常(32.31%)和 ALT 正常(13.33%)患者的 RF 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HBV 感染的 RF 与患者的 ALT 水平、HBeAg 水平有关,检测 RF 的变化有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作者:唐敏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了解该院临床分离嗜血杆菌属的季节分布、生物学分型及耐药性。方法收集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和咽拭子,采用手工法、MicSCAN4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HNID 鉴定板对分离培养的221株嗜血杆菌进行菌种鉴定,并进行生物学分型。用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进行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临床分离流感嗜血杆菌96株(占1.6%),生物Ⅰ型10株(10.4%),生物Ⅱ型31株(32.3%),生物Ⅲ型40株(41.7%),其他生物型15株(15.6%)。副流感嗜血杆菌125株(占2.1%),生物Ⅰ型15株(12.0%),生物Ⅱ型23株(18.4%),生物Ⅲ型69株(55.2%),生物Ⅳ型18株(14.4%),未检出其他生物型。冬季感染率高。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分别为40.6%%和44.8%,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分别为51.0%和66.4%。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株产酶率分别为40.6%和44.8%,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美罗培南、氯霉素的敏感率都在90.0%以上。结论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好发于冬季,感染的生物型均以生物Ⅱ型、Ⅲ型为主,对氨苄西林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已不宜用于嗜血杆菌引起感染的经验治疗。对该菌所致呼吸道感染可选用头孢呋辛、头孢噻肟、美罗培南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江秀爱;赵自云;姜蓓;乔显森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通过对3种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免疫层析法、增强免疫比浊法)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偏倚评估,探讨这3种方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的可比性和临床可接受程度。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2文件,选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为参比方法,免疫层析法、增强免疫比浊法为试验方法,收集40例不同浓度水平的标本分别用3种检测方法测定对结果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并对其进行偏倚评估。结果免疫层析法、增强免疫比浊法(迈克)、增强免疫比浊法(科方)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比对后,直线回归方程分别是 Y =1.0081X -0.3153、Y =1.0864X -1.1391、Y =1.3170X -2.6304,计算得 r 2分别是0.9942、0.9809、0.9756;在4%~14%范围内平均相对偏倚分别是3.2%、6%、11.3%。结论免疫层析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符合度高,偏倚小,增强免疫比浊法(迈克)次之,增强免疫比浊法(科方)偏倚较大。
作者:何毅勇;唐菊英;苏镜;赵可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与人工显微镜镜检白细胞分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该院100份住院及体检者全血标本,采用 Sysmex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高、中、低浓度白细胞标本进行白细胞分类,计算仪器法的批内、批间精密度,并与人工显微镜镜检白细胞分类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ysmex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批内及批间精密度均在允许范围内,且其白细胞分类结果与人工显微镜镜检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相关系数分别为0.9782、0.9095、0.8270、0.8686(P <0.05),但对嗜碱粒细胞的检测结果相关性差(P >0.05)。结论Sysmex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白细胞分类具有快速、准确以及重复性好的优点,适用于批量血液标本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筛查,但对于仪器有报警提示的血液标本则需要结合人工显微镜镜检,才能提高白细胞分类的准确性。
作者:蒋叙川;陈雅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对 HIV感染继发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诊断及治疗观察的意义。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华西医院 HIV感染继发隐球菌脑膜炎患者23例。采集隐球菌脑膜炎治疗前后的脑脊液和血清标本,作墨汁染色并用 APl20CAUX真菌鉴定试剂条鉴定到种,行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并对其中13例患者治疗前后脑脊液和血清标本中荚膜抗原滴度变化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后脑脊液和血清标本中隐球菌荚膜抗原滴度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患者隐球菌脑膜脑炎治疗有效,但真菌培养及涂片均显示阴性后,部分患者隐球菌荚膜抗原仍为阳性。结论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有利于提高 HIV感染继发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早期诊断;抗原滴度能用来判断疗效,但不能作为治愈指标。
作者:尚鹏程;许娇;裴晓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利用 Excel电子表格制作单值多点质控图的方法。方法利用 Excel 软件的图表制作与函数计算功能,设计制作出包括失控点在内的单值多点的定量质控图。结果将质控数据输入数据表中,失控点与纠正后的在控点区别明显,单值不同批次的质控曲线在一张质控图上显示分明。结论利用 Excel 软件制作的质控图美观、规范、快捷,对于没有 LiS 系统的基层实验室判别质控的失控及处理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作者:贺岩;罗梅;张迎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清尿酸(SUA)水平在接受成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152例胸痛症状发作12 h 内接受成功 PCI 治疗的 ACS 患者为研究对象。PCI 术前12 h 内完成 RDW 与 SUA 检测。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的诊断界值分为3组:I 组(RDW<14.5%,SUA<402μmol/L)73例,Ⅱ组(RDW<14.5%,SUA≥402μmol/L;RDW≥14.5%,SUA<402μmol/L)50例,Ⅲ组(RDW≥14.5%,SUA≥402μmol/L)29例。观察分析3组患者术后30 d 全因死亡和心脏联合事件终点(再次血管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继发心力衰竭、再住院及死亡)的发生率。结果 RDW 和 SUA 术前水平均是术后30 d 全因死亡的独立相关因素,两者呈线性相关(r=0.336,P =0.001)。3组间比较患者30 d 心脏联合事件发生率和全因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1,P =0.012)。结论接受成功 PCI 术前 RDW≥14.5%且 SUA≥402μmol/L 的 ACS 患者预后不良,RDW 和 SUA 联合检测,对尽早筛选出高危患者,及时优化干预策略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国成;牛翠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了解该院葡萄球菌种类分布特征及耐甲氧西林菌株检出情况。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从各种标本中检出的葡萄球菌的种类组成及耐甲氧西林菌株情况。结果9年共分离到葡萄球菌3561株,由21个种及亚种组成,另有13株未鉴定到种。2005~2013年菌种组成呈递增趋势,2005年由5种组成,至2013年达到12种。各年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人型葡萄球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菌株检出率自2011年出现明显下降,从2010年的76.3%降至2013年的25.6%。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人型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菌株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菌株平均检出率较高,在70.0%左右保持稳定,各年有波动性变化。结论该院葡萄球菌菌种分布逐年复杂,提示条件致病葡萄球菌引起感染的机会增多,耐甲西林菌株检出率较高,临床应注意合理用药。
作者:卢赞;尹利民;刘德华;胡大春;钱净;伏改芬;王霞;赵红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荆州市中医医院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为临床正确诊断,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1~12月953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病原菌344株,检出率36.0%。344株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中,菌群分布以革兰阴性菌居多,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分离率高,占55.5%。居第二位的是肠球菌属,占21.8%。其他病原菌如鲍曼不动杆菌(10.2%)、肺炎克雷伯菌(1.7%)、奇异变形杆菌(0.6%)、铜绿假单胞菌(0.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6%)、金黄色葡萄球菌(0.3%)、真菌(6.4%)均有检出。大肠埃希菌对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已超过70.0%,对一些酶抑制剂药物敏感性超过80.0%,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为0.0%。肠球菌属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有一定的耐药性,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福平的耐药率几乎为0.0%。结论荆州地区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是肠球菌属,病原菌耐药性高,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比例。
作者:祝艳;易金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对库尔特5diff-OV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探讨其价值与意义。方法针对5diff-OV 血细胞分析仪所检测的 RBC、Hb、WBC、PLT 指标,通过批内重复性、批间重复性检测结果以及室间质评结果等计算各自的批内变异(CVw )、批间变异(CVb )和方法偏移(CVbias )及其扩展不确定度(U )。结果5diff-OV 检测 RBC、Hb、WBC 时其精密度较高,检测质量可靠,但是检测 PLT 质量较差,不确定度较大。结论评估5diff-OV 血细胞分析仪对 RBC、Hb、WBC、PLT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的重要前提就是必须具备有效的控制措施及质量保证体系,以确保结果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作者:陈红波;明平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特别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纳入对照组,该院254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组。研究组按 HbA1c 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良好亚组、血糖控制一般亚组及血糖控制差亚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 HbA1c、CA199、空腹血糖(FPG)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FPG、HbA1c、CA19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糖控制差亚组 FPG、HbA1c、CA199水平与对照组、血糖控制良好亚组及控制一般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控制差亚组及血糖控制一般亚组 FPG、HbA1c、CA199水平较对照组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 CA199水平与 FPG、HbA1c 均呈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233、0.384(P <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 CA199水平高于健康人,HbA1c 与 CA199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黄美婷;陈凡;曾海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评价 EB病毒转化的淋巴母细胞在传代培养过程中染色体的稳定性。方法采用 EB病毒感染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中的 B 淋巴细胞,形成的淋巴母细胞(LCL)经过6个月的传代培养,通过核型分析比较淋巴母细胞染色体在培养前后是否存在差异。结果4株染色体正常的 LCL 培养6个月后染色体无明显差异,1株染色体异常的 LCL 在传代培养过程中退化死亡,1株 LCL 培养6个月后染色体出现了亚二倍体和超二倍体。结论核型正常的 LCL 在传代培养过程中染色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选择核型正常的 LCL 有助于建立稳定的细胞系。
作者:莫小辉;杨连娟;潘会君;胡专;余茜;胡婷婷;吴飞;谭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了解初治肺结核患者(包括痰涂片检测阴性、痰涂片检测阳性患者)及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血小板(PLT)、红细胞沉降率(ESR)及 C 反应蛋白(CRP)的特点,为临床工作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9中心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初治肺结核患者187例纳入初治肺结核组,其中痰涂片检测阳性患者41例,痰涂片检测阴性患者146例;肺部感染组100例;10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 WBC、NE、PLT、ESR 及 CRP 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初治肺结核组和肺部感染组 WBC、NE、ESR、PLT 和 CRP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初治肺结核组 WBC、NE、ESR 和 CRP 明显低于肺部感染组,PLT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初治肺结核组中,痰涂片检测阳性患者 WBC、NE、ESR、CRP 及 PLT 水平均明显高于痰涂片检测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初治肺结核患者和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 WBC、NE、ESR、PLT 和 CRP 都有一定特点,肺结核患者 PLT 明显高于肺部感染患者,临床工作中对这些检测指标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李娅;易富;缪春健;梁凯;何宇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表达,研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细胞清蛋白19片段(CYFRA211)、肿瘤标志物153(CA153)、肿瘤标志物199(CA199)、癌胚抗原(CEA)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90例肺癌患者、93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 NSE、CYFRA211、CA153、CA199、CEA 浓度水平的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肺癌组5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5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75.5%,明显高于任一单项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5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婕;丁洪强;王伟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建立该院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参考区间,同时验证国家行业标准在该院的可用性。方法采用贝克曼库尔特 Au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926例新生血清 ALT 进行分析。结果该院本科生(16~24岁)男性 ALT 参考区间为8.00~65.00 U/L,研究生(25~45岁)男性 ALT 参考区间为9.00~77.40 U/L;该院女性 ALT 参考区间为7.00~35.00 U/L。该研究两个年龄段(本科生、研究生)男性 ALT 参考区间上限高于试剂厂家提供数据和行业标准,和济宁地区报道数据接近,女性ALT 参考区间和行业标准基本一致,上限和试剂厂家相同。结论行业标准可以在该室应用,并初步建立了该院的 ALT 参考区间,实验室工作中可以对两者结合使用。
作者:赵冰;孙晶;翟英芬;杨立红;刘计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颈部血管超声的检查报告,将不稳定性斑块患者86例纳入观察组,稳定性斑块患者64例纳入对照组,抽取2组患者外周血检测血胱抑素 C、同型半胱氨酸、血清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血清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分别为48.760、20.530、29.860、33.720,P <0.05);观察组患者的血胱抑素 C 和同型半胱氨酸间具有弱相关性(r =0.21,P =0.003);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胱抑素 C、同型半胱氨酸、血清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是造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胱抑素 C、同型半胱氨酸、血清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是出现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危险因素,而脑梗死的发生与斑块的稳定性有紧密的联系,所以控制上述高危因素是防治脑梗死的重点。
作者:罗国忠;贺海文;杨永成;吴晓鸿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感染性疾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脓毒症是病死率较高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尽早诊断及治疗对提高脓毒症疗效及预后有重要的作用,所以现在临床面临的大挑战是如何尽早对脓毒症患者明确诊断。近年来肝素结合蛋白(HBP)被证实可以作为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之一[1],本文现对HBP 作一简要的综述。
作者:张扬;张慧(综述);马慧霞(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9期